第320頁
書迷正在閱讀:醉夢風月錄、冬風生洛水、海藻妖怪(校園nph)、末日:我有一座超級農莊、飼犬(都市美食,年下1V1)、虛無衍生、她只許祖國情深[快穿]、大長公主不嫁了、我靠靈田打造美食城、八零悍夫是古代穿來的
為此謝如琢和孫秉德免不了又在朝堂上你來我往地吵了幾句,孫秉德似是也吵累了,輕嘆口氣,道:“沈將軍為國征戰,整個衡川都是他打下來的,一年時間又獨自攻下了臨閶府,其功績自是不必說,陛下要嘉獎臣也覺得是應該的。但陛下不要忘了,三大營其實是京營軍隊,只是大虞缺兵少馬,才把京營派去外面打仗,但三大營的提督有哪個是一整年都在外面打仗的,這還怎么處理三大營的軍務?” 謝如琢聽出孫秉德沒有前幾次那么排斥,知道如今軍方勢力基本上都收歸他所有,孫秉德也是無奈至極,底氣自然沒有以前足了,他順勢提出自己想了許久的法子,以示自己退了一步:“朕有一個想法,元翁且聽一聽。朝中習慣了文武兼具,就算將帥出征在外,很多時候也會派文官跟隨,地方上都指揮使司與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也是關系密切,互相牽制。三大營作為京城駐軍,牽涉多方,平時瑣事也繁多,有文官幫襯干涉確實能省力許多,也可以防止日后三大營權力過大成為威脅?!?/br> “但現在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有些分散,三個總兵官也沒有能統領整支軍隊的,因而三大營還是需要有一個武將出來整體調度,放眼看去,也只有沈辭最合適了。朕前兩日看了太.祖皇帝初年的三大營組建情況,或許可以參照。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各設總兵官,上面再設武將提督統御,另派內臣做守備官,文官做參贊機務官,共同巡視督察,幫忙協理軍務。元翁擔心武將權力過大,這樣兩頭限制,不知道能否打消元翁疑慮?” 前段時間謝如琢籌備著讓沈辭提督三大營,但也想到了一件事,他現在能全然放心把三大營交給武將,最重要的原因只是因為那個人是沈辭,若是換成岳亭川或是別的什么人,他恐怕也未必能這般大方地把權力交出去。 孫秉德非要文官摻一腳雖然私心居多,但仔細想想也不是沒有道理,大虞對武將限制太多,這自然是必須要改,三大營的兵權也該放出去一些,不過放得太多,以后也難保不會成為禍患,帝王提防文官,也不得不提防武將。 現在因為是沈辭,所以他能放心,但以后呢,誰能保證不會有人拿著這些權力去覬覦更多的東西? 因而謝如琢愿意退一步也是為后人計,免得自己大刀闊斧一改,反而給后人留下無窮禍患。 但這一招也很是有心機,看似是退了一步,事實上也沒有吃虧,不是傻子都能看出來真正的實權還是在提督手上,守備官、參贊機務官終究是徘徊在兵權之外的。 孫秉德也佩服謝如琢竟然想出了一個這么毒的法子,他們拿武將權力過大為由反駁,皇帝就干脆讓宦官和文官都來摻一腳,誰都撈去了一些好處,卻又得到了他自己滿意的結果,最后還是讓武將拿到了三大營最誘人的兵權。 不過這一招也是無懈可擊,至少他暫時是想不出反駁的理由,皇帝這般“有誠意”地限制了武將的權力,他們根本沒有了反駁的根據。 看孫秉德不說話,謝如琢笑了一下,道:“元翁放心,朕懂得分寸,守備官與參贊機務官不會是虛職,對三大營兵權的限制必然是實在的,畢竟朕也不想埋下禍端?!?/br> 這倒也是,皇帝防備心這么重,豈會真的把這么大的權力完全交給一個人,況且沈辭這幾年少在京中,都在外面打仗,在京城可以說是毫無勢力根基,以后安定下來,真要掌權豈會這么容易,沈辭那個性子也不像是能在朝堂上游刃有余的人,再說,皇帝現在信任他,但這樣的信任又能維持多久? 孫秉德沒說同意,也沒說不同意,只道:“臣還是那句話,三大營之權非同小可,不管給誰陛下都需謹慎,不要砸了自己的腳?!?/br> 聞言韓臻也附和道:“五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和鎮國將軍都已至二品,除去宋青閣和吳顯榮,朝中也再找不出其他武將能有這等殊榮了,等攻下坪都,臣猜陛下還會再行嘉獎。這已勝過從前的許自慎,陛下還是要謹慎為上?!?/br> 其他幾位閣臣見狀都說了類似的話,言官與都察院的御史也一一附議。 “這是自然,多謝諸卿提醒?!?/br> 謝如琢嘴上這么應著,實則險些笑出聲,下意識隔著衣服碰了下脖子上掛著的翳珀,心道:原來大家還擔心沈辭權力過大要反咬一口,殊不知沈辭對他可是言聽計從,他讓沈辭去死,沈辭都不會說個不字。 這些人啊,是永遠不會明白他和沈辭之間的信任有多深的,那都是愛。 氣死他們。 作者有話要說: 親媽采訪:沈先生,請問你是怎么走上人生巔峰的呢,我們需要成功學指導。 小沈:靠臉和男人。 親媽:好的,懂了。 感謝在2021-08-06 18:00:30~2021-08-07 18:02:4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就喜歡老的 3個;saya 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52章 冤家路窄 三大營的事很快就定了下來, 七月謝如琢正式下詔升任沈辭為五軍都督府都督僉事,授鎮國將軍, 提督三大營,派兵部侍郎張奇、司禮監掌司林汾任參贊機務官與守備官。 今年池州戰場有好消息,七月南方多地有洪澇,北方不久后也雨水多了起來,徹底解了旱情,國庫與內庫的銀子也就有了結余, 謝如琢在沈辭的慫恿下,終于認真辦了一次萬壽節,好好過了生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