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書迷正在閱讀:醉夢風月錄、冬風生洛水、海藻妖怪(校園nph)、末日:我有一座超級農莊、飼犬(都市美食,年下1V1)、虛無衍生、她只許祖國情深[快穿]、大長公主不嫁了、我靠靈田打造美食城、八零悍夫是古代穿來的
草原上似乎隨時都有風,但近日都沒有風沙,風拂面而來是舒適清爽的感覺,輕柔地吹起謝如琢的長發,凌亂飛舞的頭發卻也自有一番美感,他隨意撥了撥沾到眼睛上的頭發,就任由清風徐來,一雙桃花眼甚至還慵懶地瞇了一下。 扎布蘇的神色也是松快舒懷的,默了少頃,道:“北狄人入主中原時,燕朝的很多東西都在學你們漢人,但學得很別扭,一邊看不起一邊又被迫無奈地學,最后自然是學成了四不像。我平時也會偷偷溜到北邊胡和魯的地盤去看看他們的朝廷,確實不怎么樣,朝廷的形制照搬的你們漢人,官職都差不多,但大家的做派還是草原上的做派。我看了很多年漢人的經史子集,也曾向父汗和重臣們推崇儒家和法家,但是他們顯然不感興趣?!?/br> 謝如琢也沉默了一會,而后問道:“那你覺得能在中原繁衍綿延千年之久,是因為什么?其實你要是這個問題的答案,所有問題的答案都解決了?!?/br> “我今天來找陛下,就是想聽陛下說的?!痹继K笑了笑,“這個問題我心里有答案,但想聽陛下怎么說?!?/br> 謝如琢給他一個“好吧”的眼神,呼出一口舒暢的氣,也不吝深談這個話題,道:“中原沃土千里,城池上萬,漢人能在大多數時候做這里的主人,不是因為我們會種糧食,年年五谷豐登,稻米滿倉,會做生意,商賈云集,賺得盆滿缽滿,也不是因為我們有一個運作井然有序的朝廷,有科考有各種各樣完備的官職,擁有最有能力的一批人在治理這個國家,更不是因為我們會打仗,有能征善戰的將軍?!?/br> 他似是邊在思索邊慢慢將自己所思所想說出來,抱著手臂,手指無意識地敲著自己的胳膊,頓了頓才又說道:“那是因為我們有很多除去這些東西以外更珍貴的東西,是的,很多。這些東西有些相似卻又不太一樣,但都不可缺少。是我們的經史子集,詩書禮儀,是文人墨客鐘愛的琴棋書畫,也是每一個漢人對于血緣和家族的重視?!?/br> “我昨天問牧仁,你們北狄人有墓地嗎?他說沒有,北狄人有明葬荒野的習俗,人死是兇兆,要由牛車拉去荒無人煙的曠野就地長眠,而你們對于逝者的忌日、冥誕也不太重視,沒有繁復的祭祀禮俗,就連汗王貴族也是如此。因而,你們也就更不會有祠堂有族譜,數代以后,也許你們就會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先祖都有誰。正因為漢人有家族的觀念,也就對家族乃至于家族賴以生存的國家有更深的感情,誰進犯了我們的家我們就會把他們趕出去?!?/br> “同樣的,跳脫家族之外,我們的經史子集,詩書禮儀,琴棋書畫又教會我們要去背負更多的責任,我們以自己的先祖為榮,也以寫出流芳百世的詩詞的文人和孔孟老莊孫武韓非等先賢們為傲,我們循著他們的足跡上下求索,繁衍綿延,讓每一個漢人在家族之外也可以有一種非常廣泛的歸屬,在被人欺壓時可以不斷反擊,有人說那是漢人的氣節,但我覺得,或許那是一種歸屬才最恰當?!?/br> “歸屬……”扎布蘇咀嚼著這個詞,像是又想明白了一些事,眼里閃爍著驚喜的微光,“我們北狄人從小認為自己的歸屬是天地,因而我們的名字往往是江河湖海,日月山川,我們似乎沒有姓氏的概念。但你們漢人每個人都有姓氏,最下層的平民也是如此,父母給他們取名也往往寄予很深的寓意,或是振興家族,光宗耀祖,或是經世濟民,造福百姓,如此一來,漢人的歸屬從出生起就是家族乃至于整個國家,也無怪乎會有更多的責任想去承擔,會有你們說的氣節?!?/br> “嗯?!敝x如琢倒是十分享受和扎布蘇的對談,扎布蘇悟性很高,懂得也很多,沒有任何交流上的障礙,“再回到你說向伊勒德推崇儒家和法家,你是認為現在的大虞是在沿用儒家和法家的東西?” “也不全是,但誠然你們用來維系整個國家的運作最根本的東西離不開儒家和法家,儒家的仁義禮智信,法家的法度?!痹继K道,“如陛下所說,儒家讓你們人人知道自己該在怎么樣的位置上做什么樣的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能越界,從而在內在上讓國家安定有序。而法家的法度從外力上穩固這樣的安定有序,越界者會受到懲罰,是震懾也是警示?!?/br> 謝如琢歪了下頭,笑道:“四王子確實走過很多地方,讀過很多書,也思考過很多事情。不過有個問題不知道四王子是否有所意會,現在的儒家已經不是孔孟的儒家,法家也不是韓非荀子的法家。后世常懷念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但其實我覺得現在也并非是真正的獨尊儒術,只有一家之言?!?/br> “相反,每一位皇帝,大多數臣子在他們的一生中,會讀韓非荀子,會讀老莊,也會讀鬼谷子孫子,其中不乏對這些先賢大加贊賞的人,民間百姓會拜孔夫子,會拜釋迦牟尼,還會拜老子。作為皇帝,我不想承認自己只允許儒家存在,只愿意推崇儒家。我曾經還想過,也許漢人可以繁衍綿延至今,包容也是一個原因,我們尊重各種古老和新奇的事物留存?!?/br> “而事實上儒家和法家在后世已經逐漸融合,你現在看到的儒家有法家的東西,我們的儒生都會修習律法,并且推崇律法,法家也包含了儒家的東西,儒家的仁義禮智信很多都用律法的方式確立下來,一起成為治國平天下的利器。我們已經背離了孔孟韓非荀子的初衷,但似乎也不是壞事,至少我們漢人確實就這樣綿延傳承下來了,還能有條有理地治理好疆域廣闊的國家?!?/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