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竟這樣輕描淡寫的將這決定人生死的問題交在了對方的手上。 跪在地上的三人頓時抬起頭來,看向了這位如今在朝中可謂是如日中天的吏部侍郎,目光熱切。 卻不曾想,溫行遠朝著御案后的陛下輕輕一作揖,語氣淡然:“按照我朝律法,三位大人所做之事,當誅?!?/br> 說完,便面色淡然的退到了一旁,似乎絲毫不為他這一句話便奪去了三人的性命而感到動搖。 御案后的顧懷之聽了他的話,忽然哈哈大笑起來:“好!就按溫卿說的做!” 一旁的大太監及時的呈上了早已準備好的宣判:“禮部侍郎李于憑……三人私通敵國,即日打入天牢,次日行刑。族中人皆流放北境,三載不得回。逆黨白氏,即刻捉拿?!?/br> 三人頓時面如死灰。 ——陛下從一開始便不曾想過放過他們。 三人很快便被帶了下去,整個殿內一時間竟寂靜無聲,無一位大臣敢開口。 有幾位方才開口應和那位李大人的,已經不知第幾回抹掉了額頭上的冷汗,心中暗暗警醒。他們是真的覺得此時開戰不妥,卻沒想到這其中還有這樣的緣由。要是早知道的話,他們也不會出這個頭了。 見眾人不語,心情不錯的皇弟陛下一拍桌子,樂呵呵的開口詢問:“不知諸位,對于這北境是否應當開戰,有何種見解?” 眾人連忙笑著表達了自己的意見:“當然是應當給對方雷霆一擊,叫對方知道我們大周絕不是他們可以覬覦的?!?/br> 笑話,誰還敢反對? 今日將那三位大人在眾人眼前處理了,這不明擺著的殺雞儆猴嗎。 眾人這才恍然回過神來,今日陛下為何會請他們:在這其中的,大多是近幾日在朝堂上最為激烈的反對北境出兵一事的官員。 見眾人口徑如此一致,顧懷之的心情明顯更好了些,面上的笑容越發真摯:“好!好!既然諸卿都如此以為,那北境的事務便全憑征遠將軍調度。朕還會派一人前往北境監軍,諸卿可有異議?” “全憑陛下吩咐!”眾人的口徑出乎意料的統一。 至于征遠將軍是誰,有腦子的都知道是瑾王爺。至于上面時候封的,管他呢。陛下說是那就是,現在封的他們也沒轍。 陛下十分迅速的就公布了自己挑出來的監軍人選:“那就溫卿去吧。溫卿行事穩重,也正好壓著些阿瑾的性子?!?/br> 下方的官員聞言,暗中對視一眼,心中對于這半年來郢都的一則傳聞心中有了更加真實的認知。 ——看來傳言非虛啊。這溫大人同瑾王爺,果真是如同傳聞中一般的關系。 一旁的溫行遠聞言,有些訝異,但還是恭敬的回答:“是,陛下?!?/br> 心情不錯的陛下聞言隨意揮了揮手,示意諸位大臣可以離開了。 而后在溫行遠即將離開時,叫住了任:“阿遠留下,朕有話對你說?!?/br> 作者有話要說: 在紅字上涼透了嗚嗚嗚,真的有人看嗎?打算迅速完結了…… 第60章 重逢 此番威懾之后,朝中上下一時間都安靜下來。原本極力反對戰事的幾位大臣也算是看清了陛下的態度,在之后幾日的朝堂上,再也不曾提過半句有關于戰事的諫言。 兩日后,正式籌備好的軍糧與物資的隊伍,終于浩浩蕩蕩的出發了。溫行遠也跟隨著隊伍,一同踏上了那前往北境的路途。 而在另一邊的北境,在與北野騎磨合了將近一月后,顧瑾之終于有些懂得了從前在周玘身邊時,對方所說的那句話:“打仗可不會看你是什么時候準備好了,敵人隨時會露出他的爪牙?!?/br> 戰時多講究的是一個隨機應變,考驗的是主將對于局勢的迅速分析與考量,從而做出正確的抉擇。因此,主將的大局觀極為重要。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磨合,顧瑾之漸漸同軍中的將士有了些許默契。這一日,正值軍中上下休整,軍中將士便都閑了下來。不止是誰提了一嘴,要與將軍比試比試,將士們的熱情竟就高漲了起來。 顧瑾之間眾人都十分興奮,一挑眉:“正好也很久沒活動活動筋骨了,那便來吧?!?/br> 一時之間呼聲震天。眾人喊得兇,躍躍欲試的也不少。不過片刻,就有三五人走到了顧瑾之面前,笑嘻嘻的朝著顧瑾之開口:“將軍,您待會兒可得輕點兒?!?/br> 原本顧瑾之與陳知比試時就有不少人手癢癢,想要上來松松皮,但是陳知完全沒給他們機會就將顧瑾之給完全架到了將軍的位置上,這一月以來又忙著訓練與磨合,也找不到機會與顧瑾之切磋兩手。如今可是人人都想要看看自己對上這位新將軍,會是怎樣的結果。 清好了場,下面的人很快就躍躍欲試起來。一個接著一個的跳上了臺,連前戲也沒有就朝著顧瑾之沖了上去,可謂是一個頂一個的不講規則。 不過比武嘛,顧瑾之也由著他們。 那些個上了臺的,多是想要看看自己會被顧瑾之幾招給撂下去。顧瑾之也不負他們所望,將人給揍足了勁兒,就一腳給人踢下了臺,任由下方一片鬼哭狼嚎還摻雜著幾聲喊衰的起哄聲。 其中也不乏是真的想要與顧瑾之練練手,過兩招的。都拿出了真本事,下手那叫一個穩準狠,不給顧瑾之絲毫輕松下來的機會。一來二去的,顧瑾之也打起了興致,逐漸認真了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