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頁
年底御史大夫張泉因病告假,原因不過是走路時沒站穩摔了一跤。 李熹兄弟兩個擔心了好久,好在過完年張老治好了病,就步伐矯健地歸來上朝了,朝野上下都只是虛驚一場。 張老病完,李熹自己又病了,太醫都說那是經年積勞所致,索性直接移居城外清泉宮,把事全都交給李長明處理。李長明很樂意讓哥哥去山上靜養,攬下一眾事務,讓人安安心心去山上躲清靜。 到入夏時,王昌彝所遺留下的尚書令一職,皇帝依然沒有下敕讓人補任。如今尚書省之中,職位最高的竟是尚書左丞步六孤辰,這個剛過而立之年的年輕人居然就那么掌控著尚書省。 皇帝是什么心思,眾人都明白了。 永和二十二年,吳士忠獲罪受誅,所遺侍中等位未有補任,接著又立了魏王為皇太弟。如今王昌彝薨逝,尚書令也無補任。當年的左相右相空出來的職位都沒人接手,不就是在給李長明自己的班底留位置么。 人人都嗅到了那種皇帝有退位之意的氣息。 皇帝哪里是什么被功高震主的弟弟壓制,分明是一心一意在為弟弟鋪路。 端午之后,李長明拿到一份軍學那邊的奏表。 阿里已在軍學之中學習了三個年頭,已經到了由朝廷安排至各地駐軍處領軍的時候。李長明收到軍學這一年的考核通過學生名單,才猛然想起來,阿里也已經長大了。 已經是個英挺高挑的少年郎。 一代人去,一代人來,那個被自己救下的小孩童,如今竟也要披甲上陣,為國戍邊了。 軍學安排阿里到瀚海都護府,六月就要到任。這也不是送人去出征,也就沒什么出行儀式,都是各家準備準備,無聲無息地啟程。 李長明把這個自己救下的孩子當親兒子疼,心中極為不舍,送行那日拉著人叮囑了許久。太成公主李辭月也吵著要出宮送行,十幾歲的小姑娘抓著哥哥就哭。 阿里哪里見過這種陣仗,手忙腳亂地給人擦眼淚:“meimei不哭了,等哥哥回來給你帶西域的小玩意兒!” 李辭月依然大哭:“我有!我不要!” 堂堂大虞公主,天底下什么東西沒見過,根本就對西域的東西沒什么興趣了。 李長明笑道:“辭月,李瑟哥哥跟皇叔父一樣,每年都會回來的。過些日子哥哥就回京了,別哭啦?!?/br> 李辭月收斂情緒,抽抽搭搭地道:“回來要陪我……” 阿里點頭:“嗯!回來一定陪你?!?/br> 少年拜別義父,轉身上馬,朝著西域而去。 李長明在感慨之時,清泉宮里的兄長也有了種老父親的心態。 阿里走后沒幾天,塔吉在烏環一眾貴族的死磨硬泡之下,上表請求在玉京城中建一座火祆祠,以示大虞包容之心,安撫烏環族人。好在至臨三年不像去年那樣到處受災,否則塔吉說什么也要把這要求壓下去。 李長明準許烏環貴族請求,不過錢款是不會撥的,讓烏環貴族和祆教信徒們自己籌錢去建。 饒是如此,還是有一大堆朝臣反對?;实鄄辉诰┲?,就是皇太弟最大,朝臣怎么勸諫也沒用?;侍軐τ诔紓兊膭裰G之言總是虛心聽著,然后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堅決不改。于是一堆人只能向遠在清泉宮的李熹告狀。 佛教就算了,早已在中原扎根。景教被胡人帶入中原之后,尊中原皇帝為神,倒也還算知趣。而祆教這種外邦異教,若是得朝廷允許在大虞國都建起祭祀之所,豈不是亂了套! 烏環歸附之后,大虞給予優待,可燕然都護府依然屢屢有小股叛軍作亂,足以證明胡人不念恩,再如此縱容,只能助長其氣焰。 李長明出城探望哥哥,就被哥哥用這一堆告狀奏折拍了腦袋。 “你看看,告狀都告到我這里來了?!崩铎錄]好氣地道,“玉京城里的地金貴著,你以為讓烏環自己出錢修就沒事了?” 李長明小心地道:“烏環已經是大虞的了,烏環子民就是大虞子民,我自己說的要讓天下人親如一家,總不能連人家想有個地方拜神都不給吧?橫豎就是劃了塊地給他們建去,在南邊順義坊呢,那里本來就有個祆祠,只是擴建一下?!?/br> 自己這個弟弟眼中從來不止中原這片地這點人,他要做的不僅是大虞的天子,他要做天下人的天子??勺怨湃A夷有別,要讓天下人和同一家,哪里是那么輕松的事。并非所有的真心付出都能換得回報,即便今人愿意獻出忠心,后代之人呢? 瀚海、燕然二地,過去千百年間,也曾歸于中原王朝,可總是那么分分合合。說到底,還是這些土地上的人與中原人有別,不可能永遠共處下去。 歷朝歷代都沒能完成的事,他就一定能完成嗎? 歷朝歷代都沒能完成的事,他就一定也不能完成嗎? 李熹嘆氣道:“燾兒,兼容并包和養虎為患,你應該分得清楚?!?/br> 李長明點頭道:“我分得清楚?!?/br> 李熹無奈地笑了笑:“此事……也是朝臣反應有些大了。你處置得也算合適??晌疫€是要提醒你……恩威并施,才可使之忠心臣服。燾兒,西域和北境,無論你怎么折騰,你都鎮得住。那都是因為有你在??梢菗Q了別人來呢?那就是隨時會炸的火|藥?!?/br> “臣弟知道?!崩铋L明正色道,“圣人云有教無類,中華之人可教,自然外邦之人亦可教。胡人在我大虞統治之下安居樂業,不易風俗,不受壓迫,便會感念大虞。如此教化,使之畏威懷德,必定永絕后患。臣弟定會做到,無論后世誰人為天子,西域北境之人都是我大虞的百姓,忠于大虞?!?/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