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書迷正在閱讀:蟲族之完美雄主、沖喜、貓病、定我戎衣、白蓮花受他不走劇情(穿越)、我要成為大明星、滿級魔尊被迫從良、地上天使、兇犬不吠、全大周的白月光他喜歡我
第二天跟薛羽一起上課的也只是三四十個人,就是個小班。 辰時上學,申時下學,也就是早上七點上課,下午三點放學,中午還管一頓飯。 上課地點不固定,輪到哪位長老教學便去哪座山頭。 ——并不是每個長老都像岑殊似的,給自己山頭下了禁制不讓人進,大部分山頭都通著法陣,誰想來都可以來。 天衍宗排課是按照月排的,每月上旬是修仙界大事史天衍宗宗門史,中旬是基礎修煉法門,下旬是基礎因果修煉法門。 如果不出意外,每年都是這三門,等結業考試過了,下個年頭的課才能不來。 薛羽其實對這種小班上課的形式很熟悉,但對于一個修仙文來說,這種教學方式未免有點奇怪。 頭天上課,薛羽就起得略早,一出殿門便看見小結巴站在廣場上,是來尋他一起上學。 薛羽十分感動不說,趁機把“既然要別的長老教課,那要師父做什么”的意思委婉表達了出去。 小結巴聽他問出這個問題似乎并不意外。 他說,雖然每人修煉方法各有不同,連同宗不同分支都有不同的修煉方法,但那些入門的法則和理論都是有共性的,與其讓每個師父一遍一遍說,不如將大家都聚在一起,先將絕對不會錯的東西都講上一遍,這樣將基礎打好了,也方便徒弟們再跟師父學些更深奧的。 “再者說,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太師叔雖然修為高深,但講起基礎課來也不一定能有楚長老這樣清楚透徹。我們天衍宗這樣講學,便算是集‘百家’之長,師叔你說是不是?” 這種想法倒是跟原著里的設定不謀而合。 在《修仙界第一流氓》中,由于基礎修仙功法的普及,在全民修仙的大背景之下,已經沒有什么修士凡人的分別。 大一點的城鎮中都建設有成熟的修仙教育部門,類似“學前班”。 薛羽還沒來得及點頭,只聽小結巴又說:“而且,這樣也方便其他長老們做自己的事嘛!” 薛羽:“……” 也行吧。 - 今日講學講的是修仙界大事史。 現在時間線,門派收徒還是從凡人中收,沒有“學前班”可以上,便要每個門派自己給入門弟子補一補修仙常識。 而這位講歷史的楚長老,一開口便是修仙界中公認的頭等大事——清世行動。 楚長老幽幽開口:“八百年前,十數位修為頂尖的修士齊聚一堂……” 八百年前! 薛羽猛地一個激靈。 他終于知道現在是什么時候了! 在原著里,有四個極其重要的時間節點,按時間由早到遲,第一個便是所謂“清世行動”。 楚長老所說修為頂尖并不準確,而是三位修為只差臨門一腳就可以飛升的大能,以及十數位修為比他們稍差一線的修士。 修士壽命都長,大抵是因為存在特殊的力量,科技發展水平便完全不能與現代社會相提并論,修仙界的歷史再往前依舊可以考證。 可這漫長的成千上萬年間,所有修為到頂、又沒有意外隕落的修士,都只差那最后的臨門一腳,無法飛升。 許多大能便在這樣幾千年的漫長等待中壽命耗盡,羽化了。 終于有一天,僅剩的三個老怪物和十數個大能一起討論出一個結論。 ——現在世間中靈氣濁氣混在一起,頗為駁雜,修士汲取不到純凈靈氣修煉,便并不足以飛升。 因此他們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有能士做出一個容器,將濁氣從兩氣混雜中剝離出來、壓入其中,又把這個容器埋入地下,同時在地底繼續收集世間產生濁氣,以保證修士呼吸的每一口空氣中所含的都是靈氣。 這就是所謂的清世行動。 聽起來便是給修士謀福祉的好事。 話及此處,便有弟子問:“既然現在世間已被靈氣充盈,那些大能們飛升了嗎?” “并未?!背L老沉聲道,“這幾位高人均在清世行動中,相繼隕落了?!?/br> 弟子都有些唏噓。 楚長老話鋒一轉,又提起在八百年前便參與進清世行動中的,唯一一個天衍宗弟子。 那便是岑殊。 那時的大佬修為雖還沒有頂尖,但于因果天機一途已經頗有心得,是天衍宗演算能力最強的一個,因此被大能們請去給此次行動算上一卦。 如此多的強者大能齊聚一堂,那于天地間因果的攪動定然也是十分猛烈的。 這樣的天機牽連甚廣,怎么可能被一個小小修士所演算出來? 就算揭起一個無關重要的小角,對于岑殊本人來說也是一個極大的傷害。 因此他將算到的些許天機勉強泄給在座眾人,自己又登時沒了半條命,養了百年堪堪撿回另半條,卻落下一身頑疾。 在楚長老的講述中,自然沒有岑殊身受重傷那部分,但能為大能們卜卦,這便足以令在場的小弟子們憧憬崇拜了。 轟轟烈烈的清世行動后,濁氣被封至地底,靈氣果然如同大能們所說,變得更加濃稠精純。 這樣精純的靈氣養了整整一千年,第二個大事件應運而生。 一位拜入某修仙門派的凡人,在引氣入體后發覺這些入門級別的修仙方法道理都十分淺顯,甚至不怎么挑根骨,誰都能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