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頁
寧宣懷封侯是朝中大臣跪求封后那時的事情, 別說平津侯與柏硯謀害皇帝的謠言,就是封侯一事, 都在朝中掀起一陣血雨腥風。 寧宣懷是什么人, 從前公主獨子,是才情冠絕郢都的第一人, 只是偏偏做了五年太監。 就是他去了勢的事情,就已然叫諸人看不起他。 一個沒了根的男人, 有什么可讓人忌憚的。 但是現實卻是,寧宣懷大刀闊斧清查了一遍內朝外朝,不少人丟了烏紗帽,落得個凄慘下場。 這時人們才想起,曾經的掌印太監,錦衣衛的主子便是這位佑寧侯。 更何況佑寧侯還是當今陛下的內帷寵臣, 二人之間的那些彎彎道道誰又不知道呢! 寧宣懷開了口, 當著諸臣的面兒, “平津侯居功甚偉,先前若不是他屢屢擊退北狄,將叛賊魏承唳絞殺在郢都城外,現下哪有諸位這樣清閑的日日尋人不快的機會?” “平津侯忠勇,柏硯自請免官,二人有哪一樁事情不合諸位心意了?” “不妨說出來, 也好叫陛下明斷一二?!?/br> 殿中一片寂靜。 蕭九秦卻忽然一笑:“佑寧侯言重了,我與柏硯都是臣子,為陛下盡心是本分,哪里能論功與過呢?” 他袖子一抖,“況且我不過莽夫一個,不高興了或許就殺幾個人泄泄火,諸位大人就是說說而已,我哪里會記仇呢……” 蕭九秦雖笑著,但是眸子凌厲,而且話里話外意有所指,“柏硯心大,他被人罵了也不在意,可是我不一樣,這罵人的事情,說說我就好了,要是有人說他一句不是,那我怕是就不能善罷甘休?!?/br> “畢竟,柏硯與我結契,已然是委屈他了?!?/br> 一樁話說下來,殿中靜的仿若連氣息聲都聽不見了。 寧宣懷那是隱隱的威脅,可是蕭九秦就是明晃晃的嚇唬了。 一個個先前說得興起的紛紛垂下頭。 恍然才明白過來,他們現在面前的這位年輕帝王并不是先帝。 魏承澹與佑寧侯同氣連聲,而柏硯又與佑寧侯是摯友,不管他們要找哪一個的麻煩,其他人都能將他們先給劈了。 奏請徹查先皇死因的事情不了了之。 這日上元節,許久不曾出現在人們視野里的柏硯再次出現,而且就在席上,魏承澹當著諸人的面兒將都察院交給柏硯,還讓他兼任禮部尚書。 底下一片嘩然,就連柏硯也有些懵。 蕭九秦卻攥住他桌案下的手,輕輕捏了捏。 柏硯謝過恩,再迎上蕭九秦的目光就什么都明白了,“你一早就知道此事了?” 蕭九秦點頭又搖頭,“就比你早知道半個時辰?!?/br> 他看著殿中換了大半的朝臣,低聲道:“你的本事我們都知道,讓你賦閑在家就是委屈你?!?/br> “先前陛下是礙于流言蜚語,可是現在不一樣了,他已經坐穩帝位,是時間將自己的人一步一步放在他們該在的地方了?!?/br> 柏硯沉默了下,忽然笑了下,“誰說他不適合當皇帝的,這不是做得很好嗎?” 蕭九秦又捏了捏他的手,“人都是被逼出來的,他若不做皇帝,那還有誰有資格?宋榷那個蠢貨表面看起來城府極深,但是大半的腦子都使到曾玄身上了,他當皇帝……怕是個昏君!” 柏硯噗嗤笑出聲,“你這嘴也太損了!” 不過下一刻他又點頭,“但是你說得對?!?/br> 二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話,柏硯摸著酒盞一口一口的喝著。 蕭九秦一時也忘了他醉酒的事情,一不小心就被他喝多了。 宴會之后,最后柏大人是被蕭侯爺抱走的,眾目睽睽之下,平津侯溫柔得不成樣子。 他小聲哄著懷里的人,“乖,再忍忍,回去再伺候你……” 吏部侍郎捂著耳朵走開,嘴里念叨著:“有傷風化,有傷風化……” 蕭九秦才不理會,一路抱著柏硯出宮。 諸人對于平津侯和柏硯的恩怨糾葛知道得不多,所以即便是經歷了這么多事,有很多人還是覺得二人結契其實是柏硯的陰謀。 諸人在唾棄柏硯的同時又同情平津侯,一度覺得柏硯和蕭九秦就是一樁老天的玩笑。 朝臣三三兩兩經過。 一人剛好路過侯府的馬車,車簾厚重,只聽見素來清冷矜貴的柏大人軟著聲,“輕點……” 路過那人:“……”jian佞怕是又在殘害忠良! 完結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