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男人均勻而輕微的呼吸聲在耳邊響起,相貼的胸膛微微起伏。 立秋知道他的睡眠很淺,偶爾想要調整姿勢,動作幅度稍不留意都有可能將他弄醒,更別說是發出聲音。 猶豫半天,立秋不知道該如何解釋。 【立秋:抱歉,我現在這邊不是很方便?!?/br> 卻沒想到,對面比他所想的直接很多。 【逢醫生:小逢在邊上?】 立秋一驚,心里升起一種被抓包的緊張感。 立秋對于逢醫生的印象基本來自于逢何的只言片語。 逢何的父母很忙,常年不回家,很少與他見面,平時也少有生活上的來往,基本都是公事相商。在剛才與逢醫生的交談中,立秋也覺得這些印象十分正確。 突然問出這句話,反而讓他有些不知所措。 【立秋:嗯?!?/br> 過了三分鐘,對面有了回復。 【逢醫生:醫藥方面有什么需要可以找我。之前聽他說起過你的事情,年底我會順路回主星一天,你可以跟他約好時間一起過來,我幫你看看怎么抑制長尾反應。這個問題沒法遠程解決?!?/br> 立秋一怔,抿了抿嘴。 【立秋:好,謝謝逢叔叔?!?/br> 兩句話后,話題重新回到藥物研發上。 治療藥劑研發停滯在一個尚未解決的理論問題上。 逢醫生聽說立秋的能力之后,認為他的能力起效原理跟這個問題同宗同源,從立秋身上下手,說不定能夠獲得很大收獲。 需要立秋配合的事情不算難,只是稍稍有些復雜繁瑣。具體每日需要立秋配合提供的數據項目被列成表格發了過來。 立秋仔細瀏覽,勇敢地深吸一口氣,干脆應下。 交流過程中,逢醫生提到了一件讓他有些驚訝的事情,這件事將他腦海中的離散信息點串聯起來,逐步構成完整的圖像。 藥劑研發并不是軍方提出的項目——從立項到項目落地,幾乎都是由逢醫生推動進行的。 軍方與監管部門本有著長期協議,藥劑研發與患者問題處理也都是監管部門本該負責的事情。但近十幾年來,監管部門的發展停滯不前,研發進度遲遲不得突破,聯邦范圍里,各種患者事件也越加頻繁。 軍方逐漸對監管部門失去耐心,這也是他們站在逢何背后默默支持的原因。 敲定基本事項,逢醫生很快向立秋道別,投入到其他工作之中,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休息。 立秋在逢何懷里悄悄換了個姿勢,動作小心翼翼,生怕弄醒了他。 長夜未盡,立秋重新投入研發資料的學習里。 * 隨后幾日,立秋全心放在治療藥劑的研發上,逢何則是集中精力處理M組織的問題。 與此同時,監管部門也對逢何強奪海城監管所一事做出反應,當即發動部門力量,準備聯合維安部門一齊出手,逮捕兩名通緝犯。 維安部門從歸屬上來講是直屬于軍方管轄的。 M組織出現之前,軍方對于逢何的支持都僅限于一定范圍之內。他們對監管部門失去了部分信心,對他們的高層也有些意見,但卻還沒完全放棄。 直到后來一連串的事件出現,逢何順著M組織推出背后藏著的監管總部高層身影,軍方這才忍無可忍。一顆老鼠屎便足以成為整鍋粥倒掉重煮的理由,更別說誰也還不知道里面到底藏了多少顆。 借著軍方勢力逼迫對方暴露出手的同時,又何嘗不是借著他們的手推動軍方做出選擇。 成功抓捕牧羊人之后,軍方從他的頭上找到了M組織與監管總部高層相勾結的證據。逢何先前還向軍方提到另一推測:對方很可能與域外組織有染。證據尚不充分,但卻能夠看出影子,這在開戰當口無疑是觸及底線的事情。 軍方當即做出決斷。 想聯合?好,那咱們先走走行政手續。 結果,不聯合不要緊,一聯合,維安部門直接就將整個監管部門的運轉效率拖低下來,逮捕通緝犯一事嚴重受阻。 另一方面,立秋的信息在星網上一點點被爆出,附上誤導性言論,引起不小轟動,論壇一時間烏煙瘴氣。 對方的出手早在意料之中,KKK立馬進入追蹤模式。 晏文斌則在逢何授意之下,指揮所里勞動力們一起壓下有關立秋的所有負面消息,同時利用多方手段,一點點將整體輿論風向扭轉過來。 正如逢何之前同晏文斌所說,只要有人敢帶頭邁步沖鋒陷陣并頂住輿論,隱藏著的支持者們就敢冒出水面發聲發話。 逢何來到海城之前在監管者圈子里混了幾年,名聲不小,其觀念早被不少監管者熟知,明著暗著支持他的人并不算少,此時紛紛出聲,支持他們。 敢于發聲的人多了,這個群體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星網上的動蕩差點引起現實里的混亂。 還好軍方事先有著準備,各地維安局提前接到通知,火速行動,將這些混亂都滅殺在了萌芽階段。 逢何,或者說軍方的打算,并非想對監管部門進行自下而上的革命。他們想做的,是借著M組織的事情摸上監管部門高層,掐住腦袋換顆心,自上而下地進行變革。 至于逐漸逆轉的輿論,它無法決定對決的勝負,卻能為勝者出現后的變革提供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