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五位評委聽得津津有味,竟然有點上癮的感覺,尤其是聽到李白的詩句時,有種奇妙的不可言會的感覺從心底升起,既微妙又驕傲。 “那這道菜叫什么?”司曉指著一道清炒菠菜問道。 “紅嘴綠鸚哥,這句并非出自古詩,而是出自一個和干隆皇帝有關的典故,相傳當年干隆下江南,在一家小飯店吃飯,店家給端來一道菜,五只碩大的粗瓷盤里,撂著兩長條白白的豆腐塊,豆腐兩邊,則放著幾根菠菜,看上去,顯得色澤鮮明,熠熠生輝,再一品嘗更是爽甜可口,干隆大悅,遂問店家此菜何名?店家唱個諾道:”此乃金鑲白玉匾,紅嘴綠鸚哥”?!?/br> “豆腐是什么?你這里也只有紅和綠,哪來的金鑲白玉匾?”司曉繼續問道,對這個典故還挺感興趣的。 顧白:“豆腐是白色的,是用黃豆做成的,所以叫做金鑲白玉匾,而菠菜的根部是紅色的,葉子是綠色的,可不就是紅嘴綠鸚哥?” “你這個典故說的倒是好,名字起的也不錯,很有創意?!庇械脑u委笑著表揚道,但顯然沒將顧白說的典故放在心上,只以為他是自己根據這道菜編纂的。 跟這位評委有相同想法的并不在少數,畢竟古地球時期的文化于他們而言太過遙遠,除了部分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其他人基本上涉及不到這一塊。 顧白倒也沒有跟他們較真,只是笑笑,繼續介紹另一道菜,“這個叫做一行白鷺上青天,是用白菜做成,出自唐朝詩人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講的是……” “這首詩好好聽,簡單幾個字就描繪出了一副如此絕美的畫卷,這個叫杜甫的詩人真厲害,剛剛那個李白也好厲害,他們現在在哪里?”有評委陶醉的問道。 “李白和杜甫都是唐朝詩人,是古地球時期的人物,現在……可能見不到了?!鳖櫚捉忉尩?。 就連他那個時代都見不到這兩大詩人,更何況是星際人呢? “那真可惜,不過顧地球時期竟然還有這么厲害的人物,還有這個什么古詩的,寥寥幾個字就能描繪出這么多的故事和景色,古人真的好厲害,可惜這些文化都沒能傳承下來多少?!彼緯哉Z氣中充滿了惋惜,引來了其他評委的附和。 “是啊,不僅僅是這些文化沒能傳承下來,飲食文化也斷層的嚴重,據說古地球時期,人人都能做上一兩道菜,做菜就是最基本的技能,哪里像現在,只有小部分人會做,大部分人都只能喝營養液?!?/br> “所以還需要我們來指引年輕人,由年輕人引領未來,爭取能夠盡早的復興飲食文化,讓普通人也能夠吃上美味的食物?!?/br>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好美的詩句,光是念著,就感覺自己眼前仿佛就看到了青青的草絲,桑樹的樹枝?!?/br> 【杜甫的絕句才是真的絕了,我感覺自己來到了一個風景如畫的野外,聽到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看到一行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坐在窗前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只,這種感覺實在太玄妙了,我有點說不上來,但此刻我十分激動?!?/br> 【樓上你不是一個人,我的情緒也久久沒法平靜,這還是第一次在小白做的菜肴面前,思緒卻早已經跑到了別的地方去了?!?/br> 【你們沒發現小白真的好厲害嗎,不僅做的菜如此好吃,竟然還懂得詩句,那可是古地球時期的,距離我們那么遙遠,但小白竟然全都記得,太厲害了?!?/br> 【小白真的是個寶藏男孩,我又多了一個愛他的理由?!?/br> 作者閑話:關于“紅嘴綠鸚哥”的典故,我在百度上搜到了好幾個版本,這里選取了其中一個版本哈,如果有不同的,大家也不要過分考究哦。 另外,文中的食物也并非都是紫薇做的那些,但一般都是符合詩句的,就借來引用了。 第六十七章 在天愿作比翼鳥 “五位評委還是先嘗嘗味道吧,涼了味道就大打折扣了?!鳖櫚滓娫俨婚_口,五人就會繼續沉浸在自己的思緒里,只得無奈的開口提醒,畢竟等會還有一道重菜要上呢。 “對對對,這么優美的名字,菜也一定很好吃?!弊鳛槲迦酥形ㄒ坏呐?,心思更加感性一些,急忙伸筷子夾起最近的一道菜。 一邊在心里想著這些名字的出處,一邊將菜肴送入口中,原本就很美味的菜肴仿佛又鍍上了一層蜜,讓人流連忘返。 很快,四道菜就被五人搶的一干二凈。 “小白,你一共做了五道菜,現在介紹了四道,那這最后一道是?”周策谷看著旁邊黑乎乎的兩個大土塊,有些猶豫。 其他人的視線也都集中在了土塊上,就連直播間的粉絲們都難得有些緊張了。 他們雖然十分信任顧白,但還是有一絲絲擔憂會翻車。 “這最后一道也是一道名菜,本名叫做叫花雞,文雅一點就叫做在天愿作比翼鳥,出自唐朝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這首詩其實很長,這里只截取了最后兩句,含義是……” 【哭鳥哭鳥,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這世上怎么會有如此絕美的詩句,聽著小白的講解,我覺得我對愛情又有了向往?!?/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