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見她許可,小呂氏便迫不及待開口:“依我看,不如讓我們的幾個小輩搬來東府住,反正這邊這么些院子,空著也是空著。更何況,這些孩子們也是嫡親的子嗣,憑什么厚此薄彼?!?/br> 其實不消她開口,呂氏早就有此想法,于是沒有猶豫便道:“我知道,這幾年哥兒幾個也快長大了,姑娘們也該分房住了。不用你說,我今日就打算跟國公爺提幾句??倸w不能讓你們過得太辛苦,你且放心吧?!?/br> 得了承諾,但見那二媳婦一喜,拉著一直未曾言語的三媳婦沈氏道:“快和我一起謝謝母親,”轉頭又朝著呂氏感激道:“那就有勞母親為我們做主了?!?/br> 原先沈氏并不愿摻和,三房人口本就遠沒有二房多,在西府住著倒還好,但一想到東府的條件,便忍下了拒絕的話,默認了。 這屋內的一番光景是兄妹二人不知道的,素娥被哥哥帶出來后,便去了他院里,一起用了些點心,兩人閑來無事便對弈一局。 沒出幾個來回,素娥的一顆黑子吞掉了他的半分地,韓沐言兩手一攤,也不繼續掙扎了,嘴上感嘆:“有一個太聰明的meimei也不好,這下棋也沒有樂趣了,反正結果一開始就知道了?!?/br> 素娥淺淺一笑:“早先我說要讓你,是你自己不愿意的?!?/br> “你不讓我,我輸了還不算太掉面子,倘若你讓了我,我還是輸了,那豈不是更丟人?!表n沐言一臉牙疼。 說得也在理。 “若是你同幾年前的謝世子對弈,真不知會是誰贏誰輸?!彼蝗粊砹诉@么句,讓韓素娥一怔。 “為何是幾年前的世子?” 韓沐言一臉驚奇:“莫非你還想同現在的世子相比,他可長了你五歲?!彼Q起手掌,比了個數。 但他又轉念一想:“不過你倒是可以同世子的二弟比試比試,他比你大不了多少?!?/br> “聽說這位謝公子在北地是驚才絕艷的人物,天賦異稟,君子六藝,樣樣絕倫?!?/br> 聽了這般吹捧之語,韓素娥卻不以為意地揚揚眉,并不當真。 年紀不大卻多智近妖,世上當真有如此完美的人嗎。 在她記憶中,這位傳言中的謝公子,似乎一直都在北地,直到十年后才帶著數十萬兵馬,揮軍南下。 于自己而言,即使是再驚艷的人,不能親眼見識,也只是一個遙遠的想象罷了。 第10章 龍舟(一) 端午大早便洋溢起歡欣的氣氛。 韓素娥用早膳時,便聽見院中幾個小丫鬟在輕聲討論端午龍舟賽的事情,不免多聽了幾耳。 要說汴京百姓最期盼的,還是延續了好幾代的龍舟賽,每年參加比試的都是些頗有底蘊的家族,向來官民同樂,極有看頭。 只是今年特殊些,龍舟賽統一由朝廷在端午節第二日午后舉辦,只有通過朝廷批準的商賈世家才有資格參加,之所以這么做,與去年才達成的那場宋遼議和有關。 這又不得不提起一段往事。 乾定八年,鎮北王謝不鳴經過多年部署,在與遼的多次交戰中將早年被迫割讓的燕云十六洲收復回來,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乾定九年至十四年間,遼人多次發兵侵襲,但都被鎮北軍嚴防死守,未曾突破,而燕北也從百廢待興中逐漸步入正軌。 乾定十五年春初,遼不堪拉鋸,派使者前來停戰議和,朝廷欣然允許。但雙方各執一詞,僵持不下,這一議便議了整整一年,經過長達數十次的談判,最終達成共識。 十六年春,宋遼定下協議,兩朝互通貿易并以宋每年向遼交納歲幣為盟,大遼不再侵犯北地。 而這次龍舟賽,便是朝廷遴選派往邊關進行貿易往來的世家,或者說,是選派官商。 消息一出,自然有無數世家爭先投遞報名帖,燕北幾個世家也紛紛趕來,最終由官家欽點九家作為備選。 龍舟賽分為三輪比試,在端午當天抽簽決定各個世家的上場輪次,抽到相同簽三家便在同一輪的比試中,每輪拔得頭籌者為勝。 在北汴河旁的一處高地搭了涼棚,視野極好,從三品以上官員可攜帶家屬親眷一同前往。 午宴散了后,東府人自然是要前往在高臺搭建的涼棚。 出了門卻見后面還綴著一長溜人,幾人正不解,就見那二媳婦小呂氏跟了上來,帶著討好。 “大伯將這幾個小輩帶上吧,好叫他們也去見見世面?!?/br> 她說完,上十雙眼睛望了過來。 見此情景,韓瑋元頭皮發麻,為難:“二弟妹,朝廷有規定,家眷攜帶不可超過五人?!?/br> 這拖家帶口的。 話說到這份上,已經再明顯不過,偏那小呂氏臉皮厚得令人咋舌,她伸手將雙胞胎姊妹往前一推,口上道:“那大伯就把我家這兩個帶上,她們乖巧懂事,不會添亂子的?!?/br> 此言一出,就連一直冷眼旁觀的嘉敏都露出無語的神色來。 她還沒發話,三房的人便沉了臉色,韓佩芊扯了扯母親的衣角,委屈又失望。 沈氏一向不愛逞口風,現下聽了二嫂的話卻不得不開口:“二嫂,我們家芊兒也是聽話懂事的,憑什么只帶二姑娘和三姑娘?!?/br> “三弟妹,”小呂氏倒一點兒也不怕她這么說,“佩芊要比我家的兩個小一些,不急這些的。今年先帶葶兒和萱兒,明年再帶四姑娘?!?/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