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杜秋彤很是哀怨的看了一眼太子,拈酸吃醋的說的:“還要再說什么呢?讓太子再一次為了六王妃出去嗎?” 這話就是對昨日太子去見六王妃的事情,還是耿耿于懷了,發現太子對于六王妃的情誼比自己所想的更加深刻的她,小手段也不使了,就怕再次為他人做嫁衣的時候。 這種女子爭寵的戲碼早已經看膩了的太子,跟著直接的說道:“孤看你還是說吧,否則的話孤還真沒有那么多時間陪你在這里耗?!?/br> 太子這話就是知道太子妃說六王妃的事情,就是為了能夠和他多相處相處,討好他的。 杜秋彤難掩窘迫的低下了頭,思量半晌,最終還是緩緩地說了起來,即使太子給了她這么多的難堪,她還是想要再多看看太子,多和他相處相處。 那把自己卑微到了塵埃里的姿態,讓所有人都知道太子妃癡戀太子! 昨日跑出去放松了半天的太子,如今再來面對這雞毛蒜皮的,還要扯半天閑話,才能夠步入正題的奏折,不免更是煩躁。 享受過輕松的他準備再一次當個甩手掌柜,杜秋彤本就盼望能夠討好他,如今也不管這事傳出去會引起多大的輿論,讓她被人指指點點,當下就想也不想的就應了下來。 充滿期盼的看著太子,眼中的愛慕之情,那是遮掩不住的濃郁,太子習以為常的轉身。 杜秋彤目視太子離開,之后才坐到座位上,跟著批閱起來奏折。 等到太子睡醒了的時候,杜秋彤殷勤地陪在他的身邊,聲音柔和的將奏折之中的事情都給說了出來,其中大部分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 但由她語氣柔和,聲音清脆的說出來,可比看了半天奏折,還看不出一個重點的舒服多了。 人嘛,都是有著懶惰因子的,自認為將杜秋彤緊緊的捏在手心之中的太子,放心地讓杜秋彤替自己批閱奏折,之后再聽她將重點的地方說出來。 有些杜秋彤也拿不定主意的,太子也會難得的給自己的工具人解釋清楚,好在杜秋彤聰慧,舉一反三,一點即透。 這種聰慧掩蓋在她對于太子如癡如狂的愛戀之下,沒有引起任何人的警惕。 時日久了,就連宮人們也習慣了太子妃坐在那里批閱奏折的身影,不知不覺間對于太子妃更是敬畏有加。 日子一晃,很快就到了放榜的日子了,這一日可真是熱鬧非常。 放榜的地方,早早的就擠滿的人,衙役一將紅紙粘貼上去之后,更是拼了命的往前擠,看到紅紙上有自己名字的,無一不高興的大笑。 將紅紙從頭看到尾,都沒有看到自己名字的就捶胸頓足,難掩失落,人生百態不過如是。 同樣也是早早的來等待著結果的吳起,看著自己的名頭寫在紅紙之上,跟著輕松了一口氣,自己總算沒有讓父母親人失望。 深知自己這次是因為認真溫書,再加上早早的適應了這里的氣候,且這次手氣不錯,沒有再抽到一個臭好,如此發揮極好的吳起對于杜秋彤的感激之情就更是強烈了起來。 一心想著等到授官之后,再去尋找自己恩人的他卻沒想到,很快他就和恩人重逢了。 中秋,精神好了不少的老皇帝難得有興致要開一場宴會,大家自然得捧場。 只是個芝麻小官兒的吳起因為是新科進士的緣故還能有一個落腳的地方,看著那日給自己銀子的婢女扶著太子妃娘娘慢慢的走了進來。 吳起好奇地沖著一旁的同僚問道:“那馬車上印著蘭花是何意呀?” 知道吳起不是京城人似的同僚很有優越感的抬眼撇了他一眼,低說道:“那是京城杜家的家徽,杜家如今可炙手可熱呢,前些日子,杜家姑娘才入主東宮,當了太子妃娘娘的。 見了,只管恭敬些就行了?!?/br> 第 8 章 自己的恩人知道是誰了,但是自己如今別說報恩了,就算迎上去,恐怕其他人都得以為自己是要攀附對方了。 吳起心里這般想著,見太子妃離開了家宴,還是忍不住的跟了上去,不為別的,就是想要告訴對方自己是記得恩的,有需要的地方,他必定萬死莫辭,哪怕會迎來誤會也無所謂。 抱著可能受辱的結果,吳起來到了杜秋彤的面前,遠遠的就沖她鞠躬,慢慢的走上前來之后低聲的說道:“那是大街上謝謝太子妃娘娘的銀子,真是救了微臣一命了,日后若是有什么需要微臣的地方,只管言語一聲,上刀山下火海的,微臣絕不會說半個不字?!?/br> 同樣也認出了吳奇的杜秋彤聞言,微微的搖了搖頭,溫和地說道:“那本就是舉手之勞而已,若是大人實在過意不去,那么就請大人為官清廉,多替百姓想想吧?!?/br> 這個是什么要求分明,非明就只是為了讓吳起放下心來,就連提要求都提的這么的好,恩人如此,吳起卻不能夠不記恩。 本以為會被罵癡心妄想,甚至以為自己是攀附權貴,卻沒想到會聽見如此輕言細語的話語,甚至為了讓自己安心,還說出了這樣一個愿望。 吳起一時間對于杜秋彤更是好感倍增,同時對于杜秋彤救了他的事情,也跟著再沒有了半分的疑慮,因為他的救命恩人就是這樣美好的一個人。 將所有的惦記都放在了心里的吳起,鄭重的再鞠了一躬,對方的氣度和胸懷已經折服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