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認親前夕
第三十章認親前夕 清晨,薄霧籠罩著煙波浩淼的大江。兩岸山巒如萬馬奔騰,明暗相間的樹木連成一片綠云。岸上的原野、村落在緩緩地后退。李青桐入神地賞著這一派如水墨古畫的一樣景致,頓覺一陣神情氣爽。母星上再逼真的畫面也比不上眼前的實景,她早該出來見見世面才是。 王氏和李二成的心情可不像青桐這樣好。特別是王氏,驟然離開生長了三十多年的家鄉,那種不安和惶恐無法細表。而且她還惦記著自己的娘家,由于時間緊迫,她都沒來得及回去與爹娘哥嫂告別,只是托了鄉鄰給娘家送去一些東西。這一去不知哪年才能相見。 當然,思念娘家并不是王氏最大的心病,她的心事是上船后逐步加重的。當日跟著狄君端上船時,她就覺得江家十分富貴,江老夫人威嚴尊貴、氣度不凡。連那些丫環婆子也顯得高人一等。這幾日,她聽著那些下人的議論,或多或少的受著他們的鄙夷擠兌,心中越發不安了。她聽說過,林府的盛況比江府差不了多少。而且那林府中還有一位當家夫人。 這個發現讓王氏悚然心驚,她原本以為青桐的娘白氏是林老爺的原配,縱然府中有別的女人也是一些上不了臺面的小妾通房。她哪里會想到林府的當家人林世榮竟然娶了一房娘家頗有勢力的平妻黃氏。想到青桐以后的處境,王氏也顧不得許多,尋了個機會,將自己有意無意中聽到的事情,揉合在一處,全部講給她聽,也好讓她有個心理準備。 青桐也明白自己想適應一個新環境,最好能知彼知已。因此聽得十分認真。她將王氏的話在腦中過了一遍,重新理順思路。 原來,當日林世榮將妻女推入江中后,自以為無妻一身輕,一路順風順水的去了京城。因他賣相不錯,又善于偽裝還頗有文采,立即得了一個黃姓官員的賞識。他去拜訪時,也見到了黃大人的女兒。兩個私下里暗自眉目傳情,郎有情妾有意。林世榮大概是怕夜長夢多,對這門親事十分積極,再加上黃氏年齡不小,于是兩人火速定親。白氏落水被撿、生病再尋人又費了不少功夫,等到她到林府時,事情已成定局。白氏性格怯懦又容易心軟,看到林世榮痛哭流涕,跪地請罪,竟以為對方真的悔悟,輕輕發作了一番竟然原諒了林世榮。 青桐聽罷王氏的話,“啪”地一聲提起釣桿,甩上來一條五斤來重的紅尾鯉魚。 “jiejie好厲害?!苯H鸫蠛粜〗械嘏苓^來,早有小廝拾了魚送到后艙。 青桐很有氣勢地揮手讓江希瑞回去,江希瑞扁扁嘴,不太情愿地走開了。 “她為什么仍要和那個殺人犯綁在一起,換一個不行嗎?” 王氏耐心勸說,又將那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話說了一遍。青桐眼望著碧溶溶的江面沉吟不語。 過了一會兒,她又問道:“依你看,那黃氏和野奶奶誰更討厭?” 王氏無言以對:“……” 這也不怪青桐拿高氏作參照物,實在是她以前根本沒機會同這類人糾纏。 王氏道:“你奶奶是個大字不識的鄉下婦人,跟人家沒法比……” 青桐點點頭,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痹瓉硭墙涍^理論武裝的潑婦。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自然也是惡人進階的階梯。 “青桐,你聽娘的,等回了林府,切莫像在村里時那樣任性了?!?/br> 青桐再次點頭,入鄉隨俗她還是懂的。 兩人說了會兒話,王氏見管理廚房的王mama指揮著丫頭來江邊洗菜,便自覺地前去幫忙打雜了。他們一家跟著江家的船走,食宿費江家全免,但夫妻倆是個實在人,自從上船后便搶著干活。只有這樣,他們才覺得自在些。起初,江老夫人還會勸阻幾句,說他們是客不必如此云云,后來見兩人堅持便也不管了。 到吃午飯時,李二成和王氏硬是不肯上主桌,只和于mama等人擠在一桌。江老夫人讓了一遍,明白他們上了桌也吃不自在,也就隨她他們去了。青桐的性子一向是隨遇而安,在哪兒吃都行。 江老夫人這些日子旁觀青桐的行事為人,覺得她的性子雖然冷清孤僻,但大體還算不錯。舉止落落大方,說話有板有眼,少年老成。倒是跟她鐘愛的大孫子江希琰有些相似之處。再加上她又是小孫子的救命恩人。因此江老夫人對她還是有些憐惜和疼愛的。她盡量給青桐一些教導,像是走路吃飯說話的儀態,時不時在旁委婉地給予糾正。青桐也不太反感,盡量照做,不過,她也只是照葫蘆畫瓢,形似而神不似。誰也不能說她做得不對,但總感覺哪里別扭。 像是吃飯,她是吃得斯文,但又非常地快。只能用斯文而兇猛、優雅地風卷殘云來形容。這也帶來一些好處,天氣濕熱,再加上整日在船上動得少,江老夫人一眾胃口十分不佳,現在大家看她吃得那么香甜,竟覺得胃口好了許多,就連江希琰也跟著多吃了半碗米飯。 倒是狄君端還是老樣子,江老夫人關切地詢問他想吃什么,盡管告訴廚娘。又問他要不要吃些開胃藥。 李青桐在旁邊涼涼地接道:“他胃口不好,一是撐的,二是閑的。餓上兩天,多干點活保能好?!?/br> 眾人面面相覷:“……” 狄君端淺淺一笑:“林姑娘說得對?!?/br> 李青桐低頭將碗里的飯粒挑干凈,然后順便夸獎做飯的衛廚娘:“這魚做得好吃,這rou也好,米飯也香?!毙l廚娘笑得臉上開了花。江老夫人心情一好,也隨手賞了她一根青玉簪子。 衛廚娘沒想到這個半呆小姑娘還能自己帶來好運,從這以后,對她的觀感好了不少。這天晚飯后下人房里的臥談會就是由衛廚娘先發起的:“唉,我覺得這個青桐也挺不錯的,力氣大,不怯場。長得也好看。就是不知她父親會怎么待她?” 一個丫環一邊繡花一邊冷笑道:“還能怎么對她?林四爺要是心里真有這個女兒,為何不張羅著尋人呢?前前后后的還不是一直是白夫人在托人打聽?” 有人附和道:“也是哈?!?/br> 接著有人壓低聲音道:“還有那位黃夫人,那可是個笑面虎。明里一團蜜,暗里一把刀。這個青桐姑娘長在鄉下,腦子又不多靈光,白氏一沒勢,二沒心計,黃氏要對付她還不跟玩似的?!?/br> “這個青桐好可憐哪,以后可怎么過?” “噓,老夫人不讓多說林四爺和黃氏的事,怕的就是她先入為主,心里有了成見,小孩子家又不懂掩飾,好惡都顯在臉上。到時這夫妻倆說不定會以為咱們江家在路上教了她什么,心里頭有嫌隙?!?/br> “老夫人就是想得周到?!?/br> “不過,就算咱們不說,她只要不傻透頂,還能看不出來?” “那就不是咱們的事了?!?/br> …… 李青桐提著風燈,在艙房之間輕手輕腳地走著,將這些閑話一字不拉地聽進了耳朵里,再結合白日里王氏的話,她準備回房后慢慢消化。 情形視乎不太妙。她是早就從知道古中國的男人有一夫多妻制的惡俗。在華猶美拉星球上,有些藝術家也曾經創作過過許多一妻多夫的作品。比如什么《炕邊的故事——一個女人和一百個男人不得不說的故事》、《今夜情歸何處》等等。男性和女性在生物本能上應該是一樣的,那么情形也應該差不多吧。她在李家村時,因為村民太窮,有的連媳婦都娶不上。所以方圓幾十里全是一夫一妻。她沒有機會觀摩這種風俗。以后,她要多研究一下,做些記錄。萬一哪天回去了,她還可以申請華猶星云獎。 深灰色的夜色籠罩著江面,夜風獵獵,江流潺潺。一輪淡白的彎月掛在墨藍的夜空中。 李青桐放下燈籠,背著手,吹著江上清風,抬頭賞月。 驀地,一個略帶些低沉的男聲飄進她的耳中:“還沒回房?” 李青桐不用回頭,也知道是誰,她淡淡回了句:“你不也沒回?” 狄君端清聲一笑,漫步走來,和她并肩站在船板上,手扶著欄桿一起吹月賞月。 李青桐不是個健談的人,挑起話頭的任務就落在了狄君端身上。 “再過半月就到京城了?!?/br> “我算好了?!?/br> 狄君端有意地給她多普及些京中的情況。 李青桐認真聽了一會兒,突然一臉嚴肅地說道:“問你個問題。京城里的男人都是一夫多妻嗎?” 狄君端沉吟片刻:“一般而言,官員富商家都有姬妾,不過,你母親是原配也是正妻。至于你父親的那些姬妾,你不必多慮?!?/br> 青桐又問:“那么,那個黃氏呢?” 狄君端有些為難了,“這……” 他不知道該如何向她解釋她父親做下的糊涂事。像林家這種事是少有的,聽說,白氏當初在進京途中不小心落入江中,林世榮打撈不及。以為她已葬身江中,回京后便和黃家定了親。結果成親前夕,白氏突然找上門來。林世榮是左右為難,白氏是原配,但以黃氏的身份本就是下嫁,也不可能做妾。當時事情鬧得很大,林世榮不給休掉白氏,但也不想退親。于是便有了這一十分含糊的平妻之說。再加上白氏因為“落水”的緣故身子一直不好,回了林家后便一直靜養。黃氏就成了當家夫人。雖有人覺得林世榮此舉不合禮法。但民不告官不糾,白氏沒有娘家,無人替她出頭。她又不是個狠下心豁出去鬧的人。此事便不了了之。 狄君端思來想去,只好用含混的口吻說道:“這是大人之間的事,你也別對黃夫人有成見?!?/br> 李青桐卻用探究地口吻說道:“這樣好嗎?無論是雄性還是雌性都有獨占欲。夜晚怎么辦,是群皮還是輪皮?”青桐最想說的是,地球雄性的持久力那么短暫,一個女人都無法滿足,更何況是那么多妻妾?還好,她問到前半句就打住了。她一向是個內斂的人,不喜歡在外人面前問太過開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