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寵后 第87節
書迷正在閱讀:陸少強勢寵婚、當督主大人淪為女奴后(1v1 BG SM)、婊子無情,戲子無義(NPH)、真假少爺、人造zigong、The fame、掰火柴的小女孩、雙修(1v1,修真言情,H)、運途天驕、穿越之鳳君逃亡錄(gl純百)
那盞花燈不趕巧,被頭朝地丟了下去,在不算湍急的水流中掙扎了許久,歪歪斜斜、走走停停。 里頭蠟燭很快被熄滅,最后一點火星墜落到花燈上,再好的油紙也經不起如此火燒水泡,很快就破了個口子,進了水慢悠悠沉了下去。 寂靜的冷夜里,有個錦袍公子若無所覺,一路淌著冰涼的河水過去,在一堆廢棄被水流淹沒的水燈中撿了一個破損不堪的花燈起來。 一路跌跌撞撞,倒在人群中十分顯眼。 有三五結群出來賞燈的小娘子忍不住交頭接耳起來。 “快看那邊的那位公子,生的儀表堂堂,怎么這幅德行?大冬日的去水里撿一盞破燈!” “人家帶著面具,你都能知道儀表堂堂了?”另外幾人打趣說道。 “這還用說?絕對是自己送的花燈被小娘子扔了......這才來撿起來?!?/br> “不能吧?誰啊,如此作踐別人的心意?那公子失魂落魄的模樣,她瞧見了心里就不難受嗎?” 顧升一路濕著衣服,手捧著一盞破敗骯臟的花燈,忍著身上冰涼刺骨的寒意,對四周旁人看他的目光、交頭接耳置若罔聞。 沿著河道漫無目的的走,似乎想要一直走下去——— 以前她最喜歡這個花燈了,他們婚后第一年上元節,自己滿大街小巷去尋來送給她,寶兒便掛在帳幔頂上上,說早上醒來一睜眼便能看見...... 第75章 “你說顧升?他...他…… 玉照聽老太妃進宮跟她說之時,恍惚了一下,以為是自己聽錯了。 卻見老太妃表情比她好不到哪兒去,玉照深深吸了一口氣,手指都控制不住的顫抖了起來。 她嗓音不自覺的拔高了一些:“什么?誰死了?!” 老太妃忍不住閉了閉眼睛,臉上劃過一絲悲愴:“是魏國公,聽說......凄慘的很,怕是尸骨都沒一處好地方......” “你說顧升?他...他死了???”玉照渾身的血一寸寸冷了下來,說不上是什么滋味。 腦海里瞬間閃過那人的臉。 上次見他是在什么時候? 是在和王明懿一塊兒吃云吞的時候? 她再是討厭顧升,也從沒想人死啊....... 他還這般年輕...... 老太妃難免有些傷懷,她心腸本就軟和,更可況還是時詢的親生兒子。 以前魏國公府退了與寶兒的親事,可如今寶兒嫁給了陛下,且兩人如此恩愛,說來還好在他們有眼無珠退了親。 這事兒老太妃自然早早就看開了。 她來京城時也見過顧升,那孩子跟他父親生的真像,可惜了...... 老太妃長長嘆了口氣才又說起來:“就上元那天晚上,說是得罪了仇家,死在河灘上......” 玉照怔怔的聽著,點漆似的雙眸閃過一絲驚愕和恐慌,對于顧升她的感情始終是最復雜的。 自己厭惡顧升不假,卻也還記得自己從小到大日日夜夜都盼望著嫁給顧升的,十幾年間的盼望和喜悅做不得假。 養條狗時日久了都能把它當成家人,更何況是有血有rou的人呢? 人并非只能有一種單方面的情緒,她當年有多喜歡那個只存在于書信中風姿卓越,年少張狂的少年呢? 就當是一個虛構的話本子里的人物,至少她最初是抱著跟他白頭偕老的愿望。 玉照忍著心頭逐漸升起的悵然,“沒聽說......怎么人就死了?是哪個惡人殺害的?他可是朝廷官員,哪個膽子那么大......” “還在查,如今也才幾日功夫,上元那晚你難道不清楚?京都人山人海,哪兒能這般好查出來?不過魏國公可是大理寺少卿,兇手犯到大理寺門口,那還不遲早查出來!天子腳下為非作歹,真是不想活了,那孩子也是可憐見的,如此年輕就遭人害了去!唉,時詢死的時候那般年輕,輪到他兒子了,走了他老路!一個個年紀這般小就下去了,倒是我這個老婆子還活著......” 說來叫人唏噓不已,老太妃還清楚的記得,當年老江都王日日來她家門口堵著她,趕跑她的追求者時,身邊總跟著一個小跟班忙前忙后。 老江都王趕人走,他就一本正經的站門口守著。 那時時詢也才七八歲,據說是家里娶了新娘,沒人管他,小小年紀便遠道來江都他的遠房表舅家投奔老王爺。 老王爺為人粗糙脾氣暴躁,卻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把時詢當親兒子一般,費盡心思教養,便是后面老太妃進門,頭一年就生了郡主,有了親生的子女,待他仍舊沒有一絲轉變。 顧時詢也是如此。 他們親厚如一家,不分彼此,也正是如此老王爺臨死前還給外孫女定下了與時詢兒子的親事。 哪知老王爺沒見著外孫女出世,前腳剛走,隔兩月外孫女落世,他最寵愛的女兒倒是跟著下去了。 時隔不過半年,時詢竟也舊疾復發,去了。 與老太妃而言,簡直晴天霹靂。 間隔半年時間,先后丈夫,女兒,還有義子離世,那段時日她渾渾噩噩,究竟是如何撐過來的,已經不堪回想。 任憑以往再是親如一家,當事人離世,再好的情分也散了。 說散就散,這便是涼薄的人世。 人死如燈滅,如今老太妃對顧升最開始的怨恨也消散了許多,更是同情、悲哀起來。 想起了顧升的父親,還想起了自己早逝的女兒。 這世間最可悲的事兒無非是白發人送黑發人。 *** 許多人前去魏國公府吊唁—— 魏國公顧升,生前算得上是少年英特,若非這場飛來橫禍,年紀輕輕已經屢破奇案,位列少卿,頂頭上司大理寺卿正對其更是一路扶持,再是瞎眼的也知這是在培養接班的人。 陳大人做了許多年的大理寺卿正,早該升位份了,卻因著尋不到一個能接班的,才一直留任。 若是不出意外,這位魏國公,過個幾年等陳大人一升,他便也要跟著升。如此前途,卻遭此禍事。 這日魏國公府已經滿是素稿,鐘鼓哀鳴,漫天鋪地的白皤紙錢。 可憐顧太夫人白發人送黑發人,失去了唯一的兒子,身體虛弱以至于無法cao持葬禮,只有顧瑩瑩一個未婚小娘子撐起了擔子來。 顧瑩瑩也沒學過這些,她又能懂得什么? 逝者至少停靈七日才能安葬,要把生前衣物配飾一塊兒葬下去,她悲不自勝,什么都是靠著下人來,這場葬禮注定辦的慘不忍睹。 都第七日了,許多該葬下去的物件都還沒有著落。 馬車停在魏國公府門前,老太妃昨夜翻來覆去惆悵了一夜,白日一起來便親自過魏國公府吊唁,也算是全了彼此間最后一絲人情往來。 那魏國公府上的人見老太妃來,慌慌張張的去報給了顧瑩瑩跟江氏,只是這二人如今也沒心思想那些有的沒的。 江氏不知哭了多少遍,說這世道女人沒用,唯一支撐門庭的兒子死了,顧瑩瑩又不能繼承爵位,她們的信念也坍塌了。 好在魏國公府資產頗豐,那些錢財足夠江氏和顧瑩瑩衣食無憂。 且顧升身上的案子極有可能是被jian人報復,若是因公喪命,日后爵位倒也未必充公,尋個同族的兒子過繼或是旁的,一切都在陛下的一念之間。 因此如今魏國公府邸仍是魏國公府邸,倒是沒有旁人敢生出不敬。 葬禮上那陳大人也來了,往日嚴肅可怖可當門神止住小兒啼哭的陳大人,這會兒竟然一改往日做派,一把鼻涕一把淚的痛哭起來。 大理寺跟過來的顧升的同僚更是悲愴,紛紛已手掩面。 陳大人在靈堂之上怒拍桌案,誓要盡快抓出殺人兇手,好祭告下屬在天之靈。 那日鬧了也不知多晚,靈堂前文官武將眾多,各個也不知是真跟顧升往日交情好,還是單純的害怕旁人查到自己身上,亦或者是旁人都做出悲愴凄涼模樣,自己面無表情會顯得比較另類。 各個都連同一起,哭嚎遍地,同仇敵愾起來。 直將那趁著上元佳節刺殺少卿的兇手罵了個斷子絕孫。 陳大人也跟道:“真是膽大包天的歹徒!焉敢犯在我大理寺的眼皮子底下!這次事件情形極端惡劣,甚至已經驚動了陛下,陛下昨夜已經下旨徹查此案,眾位只等著結果!我陳飛虎在此發誓,只要是個人,只要還在大齊,就別想跑了,老子窮其一生,追捕不到他,死也不敢死!” 老太妃聽了心下微安,扶著侍女的手腕往靈堂上了三炷香。 此時一群人抬著許多衣物過來,都是些顧升生前慣穿戴的,府上主子深受打擊不能出來主持cao典,這群衣物都是下人們去魏國公房里找的,一起隨著他入土,也好叫他去地下不涼著。 老太妃忽然叫了一聲:“慢著......” 一群侍從抬著箱子的腳步停了下來。 頭發花白的老嬤嬤強忍住凄涼,上前恭謹地問她:“太妃娘娘,您——” 老太妃眼神中閃過不可思議,閃過迷茫,嘴張了張,最終道:“這衣裳的料子我瞧著眼熟,好多年沒見過的料子了,可否拿來瞧一瞧?” 哪有去人家靈堂上要瞧死者用來殉葬的衣物? 這請求好生奇怪,可眼前這位貴婦可不是旁人,兒子是江都王,外孫女如今還是宮里皇后,她的名頭也算是無人不曉了,誰也不敢攔著不讓看。 “這是公爺的,太妃娘娘您不嫌的話,細看便是?!?/br> 不過只是一件衣物罷了,又不是貼身穿的,她們隨意歸攏進來的,想看便看罷了。 只是這老太妃好生奇怪,哪個年長的不嫌死人衣物晦氣的? 敢碰死人的衣物? 旁人什么想法老太妃不知,她仔細看那衣料針腳的時候才看清,那匹料子,正是落花錦。 落花錦落花錦,顏色像是落敗了的花染上的色,自然不夠鮮艷,泛著股子陳舊的氣息。當代許多貴婦恐怕也沒聽說過這個料子,莫說是她們,便是那些老練的布緞莊子,也未必有人能識得這個料子。 其實也不是什么珍貴的料子,比起動輒幾十上百兩一匹的緙絲織金,落花錦不過半兩銀錢就能買到一匹。 稀奇就稀奇在,這落花錦是用不經過梳理的蠶絲混著細苧麻紡織而成,難做且顏色不夠華麗,流傳的甚少。當年也只有百越一代才會紡織的布料,老太妃為何如此清楚,只因這落花錦是她娘家那邊產的,隨著百越破滅,市面上早就尋不到了。 倒是當年母親給她壓箱底時放了唯一的一匹落花錦充作女兒的嫁妝,她本也不是什么高門大戶,又是逃亡而來,自然沒什么上不得臺面的嫁妝。只是如今買不到,又是亡母給的念想,她便一直舍不得拿來裁衣,后來從若那孩子大了,一日自己翻箱倒柜時被從若看到了,老太妃見女兒喜歡自然便給了她。 老太妃雖是上了年紀,卻眼神毒辣,她絕不會認錯,這就是她母親當年給她的那匹落花錦。 怎么會在這里見到? 這針腳,如何也不像是針線房的手筆,便是隨便去街上尋一個女子來,針線活都比這個好...... 粗制濫造的繡品,不甚昂貴的布料,甚至有些地方磨損嚴重,一瞧便是穿了許多年的。 高門大戶,一件不甚珍貴的外衣穿成這幅模樣? “主子?主子?您這是怎么了?” 扶著老太妃的侍女眼見自己主子面色蒼白,搖搖欲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