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書后我靠美食躺贏 第34節
去城里要段路程,左右路上也無事,夾點核桃仁,回來可以繼續做琥珀核桃仁。 因為是臨時決定的進城,孟晚陶便在早上早起做了些琥珀核桃仁,嘗過琥珀核桃仁,小瓷就不大愛吃剛剝出來的核桃了。 孟晚陶夾了一會兒,聽到外面的人聲,撥開窗子朝外面看了看,似是到了,便讓大棗把這些都先收了。 她用帕子擦了下手,而后摸了摸懷里的銀子,確認放好后,又整了整衣衫,等著進城。 說起來,這還是她到這里后,第一次進城。 京城這樣的地界,無論是這里還是現代社會,都很不一樣的,孟晚陶難免有些期待,還有些微的緊張。 也不知道這里到底是個什么樣子,今兒進城能不能找到營生。 不過,來都來了,總要好好調查觀摩一番。 她就不信,她腦子里有幾千年的文明積累,會搞不出個營生來。 再不濟,她可以開火鍋店,做辣醬??! ——這也是她今天進城的目的之一,就是找辣椒。 這個時代辣椒竟然還沒有傳入中原,飲食上就少了很多美味不說,這也是一個大商機。 “到了?!毙〈烧f著,便撩開車簾子下車。 孟晚陶朝外面看了一眼。 正正好看到城門上碩大的‘應城’兩個字。 威嚴肅穆。 正要下車,就聽到一陣喧囂—— “閑雜人等退避!” 行人紛紛退避,登時亂成一團。 孟晚陶馬車都晃了好幾下,差點把她從車里晃出來。 等坐穩了,她撥著簾子朝外看。 一行人打馬飛速通過。 速度太快,孟晚陶也沒看清,只盯著其中一個身著玄色衣衫的男子,隱約覺得背影有點熟悉。 等這行人走了,才聽周遭的行人小聲議論,剛剛過去的是攝政王府的人,中間那個就是攝政王! 孟晚陶:“————!” 第26章 . 商機 孟晚陶突然覺得后脖頸有些涼…… 攝政王宮玨? 孟晚陶睜大了眼, 扒著車門,伸長了脖子往那行人消失的方向使勁看,竭盡全力想要看看本書的大反派到底長什么樣子。 可惜, 人已經走遠了,她只在剛剛那行人快速打馬通過時瞥到了一個背影,莫說長相, 就連一根頭發絲都沒能看到。 孟晚陶有些遺憾。 再怎么說都是這本書里,人氣最高的角色呢。 沒看到就沒看到罷。 她扶著小瓷的手,從車上跳下來。 到底是權傾天下的攝政王,還是暴戾無常,別看他一眼被他逮到了要挖她眼睛, 那可真是得不償失。 那樣的大人物,跟她一個無關緊要的路人甲也沒什么關系, 她還是過好自己的日子好了。 這般想著, 孟晚陶便把剛剛那行人拋到了腦后, 只專注地觀察城門口準備進城的眾人。 重點觀察對象便是趕著車或者挑著擔, 進城賣貨的。 吃的穿的用的玩的, 什么都有。 孟晚陶心里大致有個掂量, 便跟著行人一起, 有序進城。 因為來得早,她并沒有直接去找蘭姨,而是先在城里轉轉。 大齊朝已經建國百年, 歷任四任君王, 如今的幼帝慶成帝是第五任皇帝,相比建國初期百廢待興的局面而言,現在也可以說是安居樂業,至少孟晚陶現在一眼看過去, 應城城內高樓林立,行人熙熙攘攘,熱鬧中也自是帶著一股太平盛世下的安樂。 從城門進來,先進入的便是最繁華的平邑街,差不多就是后世的cbd,街道兩旁。 金鋪、銀樓、珠寶行、酒樓客棧、香料鋪……應有盡有。 沿街也有挑貨郎。 哪怕只是清晨,許多店里比如食肆、酒樓,已經有不少人在吃早飯、進貨、賣貨,當然也有吃沿街挑貨郎小攤販的,來來往往熙熙攘攘,好不熱鬧。 孟晚陶打從來到這里后,去過最熱鬧的地兒就是鎮子的集市,規模自然和京城不可同日而語。 莫說小瓷她們興奮好奇,就連孟晚陶都帶著幾分新奇。 雖說是吃了早飯過來的,孟晚陶也沒太拒著她們,左右家里的銀錢日?;ㄤN是足夠的,她自己也想嘗嘗京城里的吃食有什么不同,便一路逛,看到什么感興趣的吃食便買上一些,同她們一路吃。 冬日里油炸食品比較常見,有個賣炸馓子和炸丸子的鋪子,排隊的人特別多,孟晚陶便也帶著她們過去排隊——人這么多,自然是經過了沉淀后評鑒認可的,味道定然不會差。 還沒走近呢,就能聞到一股濃烈的油炸的香味和面胚下鍋,冒出的騰騰熱氣,遠遠看著,不管是炸東西的老板還是排隊的顧客,都籠在騰騰的霧氣里或大聲或小聲的交談,鮮活又接地氣。 “好香??!”小瓷抽了抽鼻子,墊著腳朝前面的柜臺看了看。 就連一向穩重的大棗也說了句:“確實好香??!” 在大棗眼里,但凡是油炸的,就都很香很好吃,今兒這家的炸馓子和炸丸子,更是出奇的香。 但到底油煙氣重,她站在人群里排隊,讓小瓷和小棗守著小姐站在人少的空曠地。 小棗和小瓷吃著剛買的灌湯包嗚嗚囔囔道:“我覺得小姐做的rou夾饃更好吃一些?!?/br> 另一個附和:“對!我也覺得!我覺得水煎包也很好吃!” “煎餃也好吃!” “雜糧煎餅也好吃!” “油饃頭也好吃!” …… 兩人一人一句,聽得孟晚陶哭笑不得。 要不是知道她們每天的食量,光聽著聊天的內容和語氣,還以為她們在家里被虐待天天吃不飽呢。 等了有大概一刻鐘的時間,終于輪到大棗,她回頭朝小姐招手。 三人里,最年長,最沉穩的便是大棗,日后有什么事總不能事事都由孟晚陶親力親為,總要分出去的,大棗便是孟晚陶的最佳人選,她雖沒小棗機靈,但也不笨,做事也穩重,她做事孟晚陶也放心,之前許多事,孟晚陶都交由她來做,也算是在鍛煉她了。 看到她朝自己招手,孟晚陶直接沖她做了個手勢——買多少,她自己做決定就可以。 大棗微微一愣,說實在的一時間還是有些慌亂的,但很快,她就穩住了心緒,思量了下小姐的打算,每樣便只要了一小包。 小姐出來是考察有什么營生可以做的,嘗嘗別家的品類和口感和價錢,也利于自家做改進,今兒肯定還要轉好多地兒,又不是特意來吃這個的,買一些嘗個味就好了。 看大棗買回來的量,孟晚陶什么也沒說,只沖她笑笑。 大棗平日里話不多,但能清楚的分辨出小姐每個表情的含義,見小姐是認同自己,便靦腆得笑了笑。 炸馓子根根分明,酥脆咸香,黑白芝麻更是增加了香味和后味,味道確實挺不錯的,最主要的是,這家的炸馓子,分粗條和細條。 喜歡吃粗條的,就買粗條的,喜歡吃細條的就買細條的。 孟晚陶是比較喜歡吃細條的,因為比較脆,小瓷和小棗喜歡粗條,覺得香,大棗是兩種都喜歡,她都覺得很好吃。 整體的話,孟晚陶也沒覺出這家炸馓子到底哪里與眾不同了,炸丸子倒是挺讓她驚艷的。 炸丸子就只有一種口味,就是綠豆味的。 綠豆量足,磨得顆粒大小也剛剛好,剛炸出來,外酥里嫩,咬一口,綠豆香裹著面香,那么酥,丸子卻絲毫不散,也不掉渣,十分可口。 孟晚陶猜,這家應當是炸丸子是招牌,炸馓子只是附帶。 果不其然,大棗吃了兩口就說是這么回事,不過他家價格公道,炸馓子味道也可以,來買炸丸子的主顧都會順帶著買一些炸馓子,生意倒是好得很。 孟晚陶點了點頭,心里大致有了計較。 她把手里的馓子給了小瓷,稍稍擦了下手,便繼續朝前逛,余下的馓子丸子全都給她們三人解決。 走了幾步,她對大棗道:“回去的時候,這家炸丸子可以買一些帶回去,給隔壁的那個小公子送去?!?/br> 大棗應了一聲,記下了。 小瓷跟小棗年齡相仿,兩人又都是跳脫的性子,聽到這話,就又開始咬耳朵:“我覺得,這丸子沒有小姐炸的好吃呢!” 小棗現在是孟晚陶的鐵桿粉絲,在她心里,不管是誰,都是小姐做的東西最好吃!小姐最好! 聽小瓷這話,就嗯嗯的點頭:“我也這么覺得!小姐炸得rou丸子最好吃了!”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就又開始了。 孟晚陶都已經習慣了,就在她們的嘀嘀咕咕中,逛完了一條街。 她統計了下各種鋪子的數量,以及人流量,食肆酒樓,只要開門營業了,基本都會嘗一下味道。 不得不說,京城就是京城,沒點真本事,想在京城這樣的地界立足還是有些難度的。 不過真的掌握了一技之長,有自己的特色,難度也并沒有那么大,像剛剛那家炸丸子店,鋪面雖然不大,就只夠兩個窗子的大小,但生意卻出奇得好。 逛這一路,又是糕點,又是各種小食,又是食肆店里喝點粥、或者餛飩的,雖然每樣只是嘗個味,孟晚陶都有些撐了。 好在一直走著在運動消耗,她們也不是一直在吃,中間碰到成衣鋪、布匹行還有脂粉鋪子和珍寶齋,都會進去看看。 ——她對成衣也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的。 一條街逛完,又逛了臨街。 臨街比平邑街街道也窄一些,但一眼望去全是各式的招牌,并不比平邑街人流量少多少。 這條街,大多都是一些店面不大,但很有特色的小店。 各種干貨、炒貨、海貨等等,首尾還有兩家書店。 孟晚陶買了些炒貨,帶著她們進了書店,看看有沒有實用的書——食譜、種植養殖要術之類的,另外,她還想買一些話本子回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