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頁
書迷正在閱讀:風流探花今天也在撩我、首輔大人的小嬌妻[重生]、有人火葬場了,是誰我不說、王爺,王妃又去打劫啦、四年危機[娛樂圈]、沙雕校草男裝女騙他網戀、你是不是輸不起、死對頭竟然對我出手了、誅罪拂塵、退婚后白月光O變A了
裴朗心臟砰地用力撞了一下。 這個消息雖然不能說明什么,但直覺讓他不妙。 掛掉電話,他再次看了看墓碑上黎白的照片,正要離開,余光驀地納入一個人影。 “裴朗?!?/br> 聽見熟悉的聲音,裴朗轉過頭,看見眼前站著的正是為自己治療了兩年多的那位卓宏偉醫生。 這位面相溫和的醫生戴著眼鏡,臂彎中也抱著一捧鮮花,微笑對裴朗打招呼:“真巧,竟然在這里遇見你?!?/br> “卓醫生……”裴朗嗓音干澀,“您怎么會來這里?” “哦,我是來祭奠我的一個學生?!弊亢陚フf,“剛聽到他的死訊,實在是太突然了?!?/br> “您的學生是……” 卓宏偉不甚在意地搖了搖頭:“一個籍籍無名的心理醫生罷了?!?/br> 恐懼無聲地裹住整顆心臟,裴朗意識到目前的氛圍不適合深聊,開口告辭:“我還有事,下次再去拜訪卓醫生?!?/br> “好的?!?/br> 卓宏偉微笑點頭,卻在兩人擦肩而過時壓低了聲音道: “你是我做得最成功的一次實驗?!彼Z氣中帶著慈愛的笑意,“長久地活下去吧,黎白?!?/br> 第142章 “怎么乖成這樣?!?/br> 一部優秀的懸疑片,結尾常常會有反轉或留白,只是需要導演和編劇把握好其中尺度,過少則索然無味,過多則容易出現邏輯問題。 當時季舒遠和編劇一塊兒打磨劇本的時候在結局處下了很大功夫,針對現有結局,大家之前一致擔心留白過“空”,以至于讓觀眾無法理解,最后他們采用的解決辦法是盡可能多地埋下伏筆。 比如前期裴朗從催眠中醒來,卓宏偉告訴梁升他和次人格之間相處得很好,梁升提出可不可以選擇另一種讓兩種人格融合的辦法,被卓宏偉找理由拒絕了。 這里除了飾演卓宏偉的演員有一些面部表情提示之外,電影其他地方也有出現關于多重人格的介紹,有的是報紙上一閃而過,有的是通過其他自殺案件提示。 實際上,多重人格中次人格很難完全消滅,更多的只是沉睡,因此解決辦法要么是安撫次人格讓他們配合沉睡;要么是保持現狀,讓主次人格和諧相處;要么就是尋找人格之間的相似之處,讓他們融合為一體。 其中更加穩妥且成功率更高的辦法是后面兩種,而第一種辦法不僅危險,失敗率也更高,只有人格之間完全敵對時才會不得已采用。 裴朗與次人格之間原本并不那么敵對,無論從次人格“黎白”最初誕生的目的來看,還是從他如同現實黎白的溫和性格來看,“黎白”都不算攻擊性很強的那一類。 所以“黎白”為什么非得取而代之? 這個問題不論是裴朗還是梁升都或直接或間接地詢問過,只是回答他們問題的是令他們信任的醫生,自然很容易被誤導。 如果觀眾看到最后發現卓宏偉也是兇手之一,那么他們就應該明白這位醫生前期的話都不可信,再聯系其他線索,便能猜出裴朗的次人格其實并沒有消失,最多只是蟄伏,并且在醫生引導下,這兩個人格很難再互相信任,且誰也無法消滅另一方,今后只能長期共存。 當然,電影留白的目的就是讓觀眾來填補空白,而每一位觀眾都有不同看法,只要邏輯通順,最終得出其他結論也是合理的。 比如或許會有觀眾認為其實是次人格占據上風,令主人格沉眠,也不是沒可能,畢竟裴朗面對黎白那張臉時總會心軟,看見他受點傷就會下意識后退,而他自己反而好像沒有太強的求生意志,即便他表現得如此決絕,可又有誰知道最終槍口是朝向“黎白”還是朝向他自己呢? 反正電影剪輯后,裴朗開槍時只會放出槍聲,并不會出現畫面,讓觀眾無法確定鹿死誰手。 總之制作者的目的是在電影上映后看見觀眾們對結局展開激烈的討論,如果屆時一片平靜,那才是真的失敗。 由于拍攝過程比較順利,電影比預計提前兩個月殺青,仲欽在合約到期前又給星朗接了幾個通告,殺青宴都沒吃完,就馬不停蹄地坐上飛機去國外拍廣告。 季舒遠這邊電影后期制作也得費些功夫,整天忙到半夜,視頻電話都沒空打,晚上躺在床上只能依靠回憶度日。 拍攝結束后,借來的服裝道具都得歸還,其他的則要么轉賣要么銷毀,工作人員問季舒遠要不要挑幾樣東西留個紀念,他搖頭表示自己什么都不要,暗地里其實早就把道具槍和小刀帶回家收了起來。 這都是仲欽咬過的東西。 季舒遠當時在現場表現得特別嫌棄,仲欽前腳松嘴把槍口吐出去,他后腳就拿了幾張消毒濕巾擦道具,惹得仲欽一整天都不怎么搭理他。 晚上回到酒店,兩人并排著站在洗漱臺前刷牙,仲欽一邊從鏡子里怒視他,一邊把牙刷得嚓嚓響。 “別那么用力?!奔臼孢h連忙將他的手拽下來,捏住臉朝他嘴里看,皺眉道,“一會兒再刷出血了?!?/br> “粗寫就粗寫!” 仲欽含糊地嚷了一句,使勁兒拍掉他的手,扭頭吐掉泡沫,繼續朝他吼:“摸個屁!你不是嫌我臟嗎!滾開!離我遠點兒!” “我哪是嫌你,我是嫌那玩意兒臟,拍完那條萬一沒過你不是還得咬么?我可不得趕緊擦擦干凈?”季舒遠哭笑不得,“怎么這就生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