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制造 第158節
書迷正在閱讀:克蘇魯新娘(np 人外 h)、戰兵利昂、戲精出沒,請小心!、苦果(姐弟骨科 h)、蜜糖陷阱、說好的小嬌妻呢?(穿越)、娃都有了,王妃還在套路、吐血后我美貌值飆升(重生)、最后一只橘貓Omega[星際](重生)、我的條件不允許我不紅(重生)
電視中仍舊在播放著火箭發射的相關內容,此時被采訪的對象已經換人,有四名穿著工程師服裝的男人坐在鏡頭前。兩名華人,兩名外國人,其中坐在正中的那名華人特別顯眼。不只是因為他最年輕,臉也長得好看,還因為……他的臉很眼熟,就跟他剛剛嘲諷過的某人一模一樣。 此時被采訪的外國人說完了話題,鏡頭轉向那名年輕人,放大:“接下來請季椽工程師為我們介紹一下微小型衛星?!?/br> 同時字幕打出幾個字:工程師—季椽(微小型衛星負責人)。 第224章 什么是863計劃 只見電視上季椽微微一笑,開始侃侃而談:“微小型衛星的質量在500公斤以下,整個衛星采用的是微機械、微電子和先進臺成材料,組網模式制成……” 隨著他的介紹,整個宴席廳漸漸安靜。不明所以的人想說話,被人碰了碰,指向某桌和電視上一模一樣的某個人,于是那人也震驚的張大嘴巴,說不出話。 季椽專注的看著電視上的采訪,發現介紹技術的內容少了一半:“啊,被剪掉了?!?/br> “什么剪掉了?”宋冀寧問,給季椽夾了塊rou到嘴邊。 坐下那么久,都沒機會吃飯,等下更別想吃了。 季椽張口咬住,嚼嚼,目光仍盯著電視:“衛星的相關介紹,被換成了無聊的內容?!?/br> 并非有不能播放的技術,電視臺只是覺得這些內容太枯燥觀眾不感興趣,換成了講述工作時遇到的困難和趣事那段采訪。 但季椽覺得很無聊沒有意義就是了。 被喂到第三塊rou時,季椽才發現安靜得過份,他收回在電視上的注意力,抬頭看向身邊的人。見一個個仿佛被雷劈了似的,震驚的盯著他看。 “怎么了?小宋哥?媽?” 李書蘭被這一聲喚醒,用力捶了捶胸口,壓下激動的心情:“緣緣,那是怎么回事?!” 她指著電視問。 “啊,電視臺來采訪,我被派去介紹一個衛星?!?/br> 季椽回答得輕描淡寫,然而李書蘭卻很激動。顧不上知性美女形象,她一把揪住季椽的衣領:“給我說清楚,你不是去讀研究生的嗎,什么時候去造的衛星?” 周邊的人不約而同豎起耳朵,就聽季椽用一種理所當然的說:“讀研究生就是去學這些啊,所以造完衛星我就畢業了?!?/br> 沒有沒有,你別胡說,我們知道的讀研不是這樣的。 眾人不約而同搖頭。 整個宴席廳十多分鐘后才恢復正常,但是大家的話題不再是生意,而是圍繞衛星、季椽等內容。 在場大部分人都認識季椽,只不過向來都帶著別的標簽。比如國蘭電器的繼承人啦,交到宋冀寧這種朋友的幸運兒啦,秦湛宇的高中同學啦之類的。 至于他本人,見過的都知道,是個剛離開校門,滿身書卷氣,性格和能力都普普通通,只適合讀書的高材生罷了。 誰能想到,誰能想到??!打臉來得如此猝不及防! 這個各方面表現平平無奇的季椽居然是名衛星工程師,還是負責人! 林子贍臉色發白,他才是被打臉最狠的人。畢竟他剛嘲笑過季椽的專業,覺得物理博士是個沒什么用的學歷,轉眼發現人家造了顆衛星! 林子贍咽了咽喉嚨,艱難的開口問同桌:“國內大學……學物理的,是不是都能造衛星?” “怎么可能?”同桌反駁:“我見過的物理專業大學生頂多是技術員工程師,像衛星這類國家項目,只有最頂尖的一批人才有能力參與吧!” “所以季椽是真厲害啊,看到沒有,負責人!” “有那么優秀的兒子,季建國可真幸運?!?/br> 林子贍聽不進去了,自欺欺人的想著,反正他嘲諷的是宋冀寧,也沒嘲諷錯??!都是學物理的,季椽造了顆衛星,宋冀寧干了什么?這不更顯示出宋冀寧的無能了嗎? “什么?宋冀寧也是造衛星的?” 突然旁邊再次傳來喧嘩聲。原來是阿姨們圍著季椽硬讓他說制造衛星的那些事,季椽應付不來,表示“小宋哥也參與制造你們問他吧!” 發出驚叫的是其他人,朋友的后輩里有一個造衛星的已經夠讓人震撼了,居然還有一個! 怎么天才是批發的嗎?! 黃燕也很震驚:“冀寧,你讀研也是造衛星去了?” 宋冀寧:“媽,你什么時候見我和緣緣分開過,當然他在哪里我在哪里??!” “那你怎么沒告訴我?” “我提過,你說聽不懂,沒興趣的?!?/br> “……”黃燕無可反駁:“我以為你就是普通的讀研究生去了……” 不是她們不關心兒子,而是這倆孩子讀的書就跟別人不一樣。別的孩子還在為作業發愁的時候,這倆孩子已經在研究機器人了。等上了高中,他們討論的內容家里人已經聽不懂了。 他們的讀研,想也知道反正就是在學校研究什么東西唄!因為太習以為常了,回來也沒有人追問他們的研究生生活。誰知道這倆孩子不聲不響造衛星去了! “怪我嗎?你自己不說清楚是衛星,我以為你就是參加什么研究去了!” “就是參加衛星研究嘛,很普通的,沒必要特意說啦!” 季椽深有同感的點頭,向李書蘭解釋:“媽,不是不告訴你,就是一次很普通的研究而已,而且你們對這些話題又不感興趣?!?/br> 可惡,宋冀寧也太能裝逼了!都造衛星了居然還說很普通! 跑過來偷聽的林子贍氣得咬桌布。這不就顯得他們低調而謙遜,自己這個金融博士反而淺薄張揚嗎?以后圈里那些夫人不知道會怎么談論自己,光想想她們的神態語氣,林子贍就覺得沒臉呆下去了。 其實不只他,不少人都這么想,感覺宋冀寧和季椽很會裝逼——殊不知和兩人以往參與的研究比起來,衛星真的“很普通”。 電視上,對季椽四位工程師的采訪播放了半個多小時。商務部領導也在場,發現電視上的衛星工程師是他們認識的季建國家兒子,同樣震驚又激動。 這個衛星工程師是他們深市的人,是商務部下屬商會會員的兒子——四舍五入就是商務部的兒子。 于是商務部領導特地來向季椽問好,邀請他到會客廳坐談,得知宋冀寧也是衛星工程師后,更驚喜了,兩個“兒子”! 雖說衛星工程和商務部沒啥關系,也拿不到政績。但身為華國人,尊敬對祖國有重大貢獻的科學家是理所當然的,本就不是為了政績。 因此季椽和宋冀寧被熱情的邀請到會議廳,與商務部的“叔叔阿姨們”(領導讓這么叫的)舉行了一次小型坐談會,向他們講述制造衛星中的故事。 一開始季椽還是習慣性談技術,發現大家都聽不懂后,改為講研究中的趣事,這下終于賓主盡歡。末了所有人拍了幾張合照,第二天這張照片出現在商務部主頁和本市主流報紙頭條上。 隨著第二天,全國電視臺都在播報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衛星成功進入軌道并運行正常的新聞,季椽和宋冀寧在深市商業圈的名望達到最高,很多人甚至抱著追星的心情想要接觸他們,接觸不到就找黃燕和季建國下訂單買買買。 季建國的電器廠拿到了前所未有的大訂單,生產線能排到幾年后,黃燕的幾家品牌店更是被直接買光,就為了讓他們把衛星工程師兒子叫出來見見。 季椽和宋冀寧盡管并不打算當什么明星,也不打算混商圈,但父母還要在這里生活,于是也幫家里做了一段時間營銷。好在熱度一周就消褪得差不多了,季椽正好完成了畢業論文,便和宋冀寧一起開車去導師李澤業的研究所。 論文其實可以通過信箱提交,只是季椽要加入“863計劃”,不知要失聯幾年,總要親自跟導師說一聲。 李澤業一開始還想季椽留在他的研究所工作,聽到季椽說已經報名參加“863計劃”,怔了怔,拍拍季椽的肩,露出欣慰又驕傲的眼神。 “老師為你驕傲,去了那邊好好干,不干出成果別回來?!?/br> 季椽微笑:“本來就是不干出成果就回不來??!” 但季椽沒感到壓力,只有對未知的難題滿滿的期待。 又一個月后,季椽和宋冀寧分別接到來自中科院的電話,他們的行程定下來了,下個月就要啟程。 于是季椽和宋冀寧決定好好跟父母道別,因為這次要去的時間更久,歸期不定。 兩家人被叫到一起時,季建國進門見兩個孩子并肩坐在沙發上,滿臉嚴肅的神情,以為他們想向全家攤牌兩人的關系,緊張的用胳膊碰了碰李書蘭,示意她攔住后面的老人。 “緣緣,冀寧,有什么話跟爸爸說就好,別讓你爺爺他們知道。他們上了年紀,受不得刺激?!?/br> 季椽搖:“爸爸,今天要說的事很重要,我不想隱瞞爺爺他們,否則他們會更擔心?!?/br> “不不,這種事沒必要告訴爺爺……” “什么事不能告訴我?”季老根擠進來,重重敲了季建國一下:“緣緣有話要跟我說,你攔什么攔。緣緣放心說,爺爺給你做主?!?/br> 待到兩家家長都坐整齊了,季椽與宋冀寧對視一眼,點了點頭,季椽開口:“我們今天要說的是,我和小宋哥又要走了。有一個很重要的研究,我們非參加不可?!?/br> “……”家長們挺直的肩膀突然都塌下去,似乎失望又似乎松了口氣。 “就這?這不是很正常嗎?”黃燕說:“你們都回來三個月了,再不工作我都擔心你們失業了?!?/br> 李書蘭:“你們將來會離家進研究所工作這事,從你們上高中時我就有心理準備了?!?/br> 季建國:“有工作就趕緊去吧!” 沒想到家長們接受度很高,季椽和宋冀寧松了口氣:“不是進普通的研究所,而是特殊的研究院,位置在哪里不知道,研究結束前不能離開也不能與外界聯系?!奔敬忉專骸拔覀兣履銈儞?,以為我們失聯了,因此先跟你們說一聲?!?/br> 宋冀寧點頭:“我們可能會消失很多年,但是別擔心,我們是在安全的地方做研究而已。而且我會一直陪在緣緣身邊的?!?/br> 季建國皺起眉,不能理解:“哪有這樣的研究院?不能和外界聯系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離開,這不是坐牢嗎?” 以前季椽研究時也不能和外界聯系,但會通知家里大概要兩年還是三五年,家里就當他長期住校了,并不擔心。 這次的說話實在讓他們擔心,去哪不知道,什么時候回來不知道,看他們嚴肅的態度,這次離家恐怕不只三五年期限。 外公李潤是體制內的高層,很快就想到一個名字:“863計劃?” 季椽點頭:“對,863計劃?!?/br> “啊……啊……”李潤顯得很激動,聽到外孫當衛星工程師時都沒這么激動過:“所以,你們被選上了?” “是的?!?/br> “了不起,了不起,我家緣緣已經那么厲害了?!崩顫櫦拥椒浩鹧蹨I,他摘下眼鏡揉揉眼角:“太好了,我為你們驕傲……” “爸……?”李書蘭不解。 李潤看向他們:“目前來說,這個項目還是不能公開的秘密,我只能說一點?!彼D向季椽和宋冀寧:“緣緣和冀寧也只是知道有這么個項目,具體文件不了解吧?” 季椽點頭。他是在未來解秘后才知道國家曾存在過這么一個博大的科研項目,具體內容不詳。 “863計劃是1986年,由鄧主席親自批示,通過國務院決策的一項國家政策。 其宗旨是要全面追蹤世界高技術的發展,制定我國高科技的發展計劃。 設立各領域辦公室,邀請全國各個不同領域的科學家,協同合作,對各項國際科研難題進行攻關?!?/br> “能受邀參與這個項目的科學家,無不是各領域的精英,他們攻克的每一項成果,都對國家科技發展有重大貢獻?!崩顫櫞藭r平靜很多,但仍舊很為兩個孩子開心:“緣緣,冀寧,這將會是你們人生中最珍貴的一段經歷,去吧,不用在意家里,去為國家做貢獻,去做你們該做的事?!?/br> 兩家都是經歷過舊時代的人,思想覺悟高,聽了李潤的講述,當即都熱切支持。 不就是不能和外界聯系嗎,早幾年電話沒普及時,親友間十年八年聯系不上很正常,就當兒子們去一個沒有電話的地方上班好了。 而且他們又不是去危險地方,倒不如說,哪怕第三次世界大戰,他們那里也是最安全的。哪怕地球毀滅要逃往月球,他們也是第一批上飛船的人。 ——啊,這么一想更加不擔心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