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制造 第94節
書迷正在閱讀:克蘇魯新娘(np 人外 h)、戰兵利昂、戲精出沒,請小心!、苦果(姐弟骨科 h)、蜜糖陷阱、說好的小嬌妻呢?(穿越)、娃都有了,王妃還在套路、吐血后我美貌值飆升(重生)、最后一只橘貓Omega[星際](重生)、我的條件不允許我不紅(重生)
季椽:“……” 說得他都有點心動了。自重生后,季椽能摸到的最好的設備就是藍裕田他們那個研究所的機器,但因為屬于軍部,條例嚴格,他們只允許看看,不能使用。至于蔣教授那兒,以大學教授的身份而言,他的研究設備已經非常好,但比起軍部研究所肯定有差距。 然而他總不可能跟人說:“給我幾臺rss測試機,咱研究一下艦載機甲板調度路徑的優化方法?;蛘呓o我一艘潛艇,咱研究一下uuv無人作戰系統對敵潛艇的戰術打擊……吧?” 這些都是他前世的研究項目,閉著眼睛他都能寫一份論文出來,然而他如何拿出來,如何向別人解釋為什么自己一個高中生對軍工那么熟? 不客氣的說,他雖然是個死宅,但要比對軍工的熟悉,部隊里大部份人都不比他更了解,畢竟他們使用的不少東西都是他們研制的。就連宋洪成等國安人員,也不會比他懂得更多。 真正想要的設備不可能拿到,季椽還是拒絕了辦事員的建議,決定還是弄個普通機器人就算了。為免別人再來啰嗦,他甚至提前畫好了圖紙,并交給其他隊員制作。畢竟是團隊比賽,他想給其他人更多的學習和表現機會。 一直在關注季椽的其他參賽小隊,外媒,評委,中科協等等,發現他們已經開始最終決賽的制作時,頻頻跑來刺探,讓一高的參賽隊員們煩不勝煩。 最后季椽干脆直接公布一高的決賽項目:蜘蛛型機器人。 普通的,不會加一雙翅膀也不會多幾條腿那種。 這讓滿懷期待的人們很失望:“真的是普通機器人?會不會像上屆比賽一樣,能射出武器什么的?” “沒有沒有,絕對沒有!”一高的參賽隊員們受不了的再三澄清:“圖紙我們看過了,就是普通機器人,最普通最普通的那種!” 其他人都失望的歇了,季椽正待松口氣,宋洪成找上門來了。 “你們真打算做普通機器人?” 第130章 無人作戰系統 季椽囧! 這些人究竟對一名高中生懷有怎樣的期待?! 宋洪成還在追問:“不打算做點別的嗎?有需要的設備我們可以提供?!?/br> 季椽搖頭:“不,普通機器人就夠了?!?/br> 宋洪成露出了失望的神情。 呃……雖然季椽也覺得自己挺不錯的,但身份上他只是一名普通高中生,這些人未免對他期待太大了吧?指望著他一個在校學生能弄出什么不得了的東西來嗎? “大伯,你想讓我制造什么?” 宋洪成擺擺手,說:“不是想讓你制造什么,你也別有心理負擔。只是你上次制造的陸基中段防御系統方向很正確,盡管理論不足,但研究院的人都說你很有想法和實踐性,因此我們都很期待你有新的發明創造?!?/br> 并非理論不足,而是現在的技術和科研水平沒跟上,美帝都研究了四年呢! 不過季椽也明白他們的意思了。以前他進研究所時,也經常被老教授要求寫項目申請,因為老教授們認為年輕人的想法新奇大膽,盡管可能因理論不足導致方向錯誤,但他們接受和理解新技術的能力以及想法都讓人眼前一亮。而這些亮點,有時候正是老教授們需要的。 愛因斯坦都說了,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而季椽由于陸基中段防御系統的成就,獲得了大家對他的肯定和期待。 宋洪成說你別有心理負擔,季椽倒真沒有什么負擔。只是他以前在研究所時,軍部告訴他們“想要發展某方面武器”,他們就會盡全力研究,已經成了習慣,他很難拒絕來自軍方的期望。 “其實有一項實驗倒是可以試試看?!闭f這句話的時候,季椽眼里閃過懷念的神色。 宋洪成并未注意,他只問季椽:“有什么需要我提供的?” “一間實驗室,一艘潛艇……”他見宋洪成瞪大眼,笑了笑:“模型。以及足夠的工具和零件?!?/br> 宋洪成拿著季椽寫下的設備要求走了,宋冀寧后腳進來,問季椽:“我大伯找你有什么事?” “還是為了機器人最終賽的事?!?/br> “又叫你不要做普通機器人?”宋冀寧最近也被問煩了,安慰的拍拍季椽:“別理他們,想拿什么參賽是我們自己的事,那些人管得也太多了?!?/br> 季椽聽著宋冀寧絮絮叨叨說著關心的話語,偏頭靠在他胸口,立即被宋冀寧抱住,擔心的問:“怎么了?不舒服?還是累了?要睡一會嗎?” 季椽點頭,懶洋洋的被小宋哥抱回床上,并坐在他旁邊不停的撫摸他的額頭,確認他的體溫正常。 “只是累了還是哪不舒服?我還是叫醫生來檢查一下……” 季椽伸手,握住小宋哥的手掌:“小宋哥,一起來睡吧……” 宋冀寧立即脫鞋上床,將季椽攬在懷里,輕輕拍他的背:“怎么了,突然撒嬌?” 季椽閉上眼:“不是撒嬌,只是我們現在需要補足睡眠。還有,抱歉,小宋哥?!?/br> “???怎么了?” “從明天開始,我們又要忙到沒時間睡覺了?!?/br> 前世季椽剛進入老師研究院時,為了讓他們這批新人盡早適應工作,老師帶著他們做了項小研究。 《無人作戰系統在未來體系作戰中的作用研究》。 好吧,名字聽起來超級高上大,其實內容并沒那么復雜和危險,只是研究水下機器人在水中的協同工作模式,是否能對指定區域進行編隊搜索作業、是否能進行艦隊周圍、重要港口和碼頭的預警航行,是否能對敵潛艇進行戰術打擊等等。 季椽也是因此才開始接觸機器人的,雖說是為了讓他們適應研究院的工作程序,但當時的研究,可是直接在海軍部隊,用真戰艦和真潛艇做的——現在就只有模型了。 而且水下機器人還得自己做! 雖然叫水下機器人,其實和陸地上的機器人沒太大區別,最適合的形態仍舊是蜘蛛型機器人,但需要百分百的密封材料。 季椽本來沒考慮過要制造水下機器人的,但既然大伯說想要什么設備和工具都能提供,他自然不客氣了。 因為季椽除了密封材料外,其他要求不高,第二天宋洪成就為他們準備了一間研究室和足夠的工具設備。 這次主要的工作是制造數個水下機器人,只有季椽和宋冀寧兩人是忙不過來的,幸好有其他隊員在。隊員們之前已經做好了一臺蜘蛛型機器人,也算頗有經驗,如今再做幾臺也沒問題。雖然水下機器人的要求高了點,難了點,但有老師從旁指導,還有季椽和宋冀寧把關,機器人入水并未出現什么問題,算是成功了。 宋洪成送來的潛艇模型非常好,不知道誰做的,幾乎可以算是等比例仿真了。 本來季椽的比賽項目是想弄一個機器人協同作戰擊深潛艇模型的內容,但因為潛艇模型太好看了,他舍不得,最后改成了普通的機器人“水下共舞”——其實就是設定好同一動作和步驟,讓機器人可以形成隊形并做出類似跳舞的動作罷了。 “水下機器人共舞”再次引起一片轟動,甚至很多參賽學生都忘了自己在比賽中,全跑到一高的展示臺觀看。評委和老師們花了很多時間才將學生們勸回各自展臺,接著又是電視臺的拍攝,十幾架攝像機將展臺團團圍住,還有另外幾架攝像機盯準了季椽和宋冀寧,追著他們采訪。 一高再次獲得了無可厚非的第一名,中科協對季椽發明的“水下機器人”技術表示萬分滿意,他們想看的,無非就是年青一代熱愛科學,有新發明創造的場景。季椽每年都能滿足他們的愿望,對季椽簡直愛不釋手。 做為獎勵,一高的參賽小隊得到了一筆不菲的獎金——由于前兩屆比賽取得的成果和名聲,到第三屆機器人大賽的時候,上面終于提高了活動款,學生們的獎金大大提高,明年參賽的熱情也更高漲了。 記者滿意,中科協滿意,宋洪成卻不滿意。 他幫季椽在一天內弄了間實驗室,足夠的配件和設備,可不是想看“水下機器人共舞”的。盡管他也知道這項技術很不錯,但不是他所期待的那種技術。 當然,面對一名十幾歲的少年,他也無權責備對方,畢竟就高中生的學識來說,季椽應該已經盡力了。 待到比賽頒獎結束,學生們忙著拍照時,宋洪成來給他侄子宋冀寧祝賀,同時也對季椽表示祝賀,只是看起來有些懨懨的。 季椽笑著說:“宋大伯,那臺潛艇模型我私下留下了?!?/br> 宋洪成點點頭不在意,正欲離開,就聽季椽繼續道:“作為交換,我也要送你一份禮物?!?/br> 《無人作戰系統在未來體系作戰中的作用研究》是一篇戰術研究論文,在季椽前世時已正式投入使用,但在這個機器人都還沒普及的時代,只能算純理論的研究論文了。 即使是曾經寫過的論文,季椽也花了一個多月時間才寫好。畢竟他在機器人方面是個外行,現在制造的水下機器人不如后世的機器人智能高,同時也達不到軍用的功能。不過這方面就不是季椽要cao心的了,軍方如果有興趣自己總能研究出來的。 但是現在的艦艇和潛艇也不如后世的強,想讓數據不出錯,季椽還得拿到艦艇和潛艇的航行數據。比如常規動力、航速、推進功率等等,這些是必須的數據資料。 當然,他現在的身份是沒資格去研究實物的,看在他說得有模有樣上,宋洪成給了他一份常規柴電潛艇和輔助戰斗艦艇的數據。 接下來,季椽開始了忙碌的模擬實驗和計算。 其實本來其他參賽隊員可以幫忙的,畢竟他們對水下機器人也比較了解,但因為高考復習,他們拒絕季椽幫忙的請求。 盡管什么都不明白,但愿意無條件支持季椽的,最后仍舊只剩宋冀寧。 他拍拍季椽的肩:“沒關系,緣緣,我們兩個人也夠了?!?/br> 季椽其實并沒有占用學習時間,他只是讓宋洪成通過教育局打了個招呼,讓學校在晚自習后借出物理實驗室給他用就行了。本來是想人多些,進度會快點,現在只有他們兩人,估計到學期結束可能都無法完成了。 事已至此,季椽也只能慢慢來,反正著急也沒用。 季椽和宋冀寧每晚在物理實驗室做實驗,人手不足的消息,不知被哪個朋友聽到了,當某天晚自習后,季椽和宋冀寧來到物理實驗室時,意外看到了鐘嶸樺,劉招娣,周湛宇,王淮等朋友。 盡管他們完全不明白兩人在干什么,出于朋友義氣,他們跑來幫忙了。 有了足夠的助手,季椽的研究進度加快,在期末之前,終于完成了這篇論文。 實驗的結果是喜人的,季椽嫌現在的機器人技術不夠智能,但這時候的潛艇和艦艇技術也沒那么好,算起來水下機器人對潛艇的威脅和破壞居然比他前世的作用更大,基本屬于馬上能投入使用的狀況。 當然,僅針對常規的柴電潛艇,更上一級的,季椽也愛莫能助,相信軍方自己能解決。 雖然沒有占用正常上課時間,但基本上課余復習時間都被占用了,照理說別人都在復習的時候,他們卻在干別的實驗,學習成績肯定會受影響。 然而在幫了季椽一段時間后,秦湛宇居然大叫:“天哪天哪,我背下來了,這些公式我居然不看書就能背下來了!” 王淮更是一臉不可思議:“我我我理解了!物理課上的那些題,我居然看懂了,那道周期運動速率的題,我是全班第一個解出來的!” 劉招娣和鐘嶸樺也證實自從加入實驗后,他們對數學和物理的了解更透徹了,單科物理成績幾乎接近滿分。 季椽早料到會有這樣的結果,他們現在的實驗需要大量的數學和物理公式支撐,每天的運算量比上課多好幾倍,加上水下機器人的實驗讓既新奇又有趣,很難讓人注意到自己為了一項追逐實驗用了多少公式,自然沒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學了多少。 那些拒絕他的人,不知道自己放棄了一個多么好的復習機會。 當然,宋冀寧的收獲才是最大的。 作者有話要說: 科普下,《無人作戰系統在未來體系作戰中的作用研究》是哈爾濱工程大學的一篇碩士論文#論理工宅都在研究什么Σ(っ°Д°;)っ# 第131章 ¥保密則 一開始因為只有兩個人,宋冀寧承擔了所有輔助工作,后來其他朋友加入后,宋冀寧又接手季椽的實驗工作,讓他能空出時間寫論文。再后來季椽一邊做實驗一邊忙的時候,宋冀寧怕他累著,又接手了寫論文的工作,當然,是在季椽指導下。 這項實驗,除季椽外,宋冀寧是唯一從頭參與到底的人。其他人只是物理和數學成績變好了,而宋冀寧收獲的則是對一個研究項目的理解。這樣的實驗步驟,至少到研究生才能了解透徹,盡管他現在并不明白自己學到了什么,但將來當他需要的時候,沒有季椽在,他也擁有了獨自主持一項研究的能力。 不過宋冀寧從一開始就不在意自己能從這項研究中得到什么,他只是單純的想幫助季椽而已。 當季椽寫完最后的論文,表示實驗結束的時候,宋冀寧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他押回宿舍休息。為了這篇論文,季椽確實太辛苦了,他看得心疼。 把季椽按入床內,宋冀寧躺在他身邊,用胳膊壓住他:“好了,你現在可以安心睡了吧……” 扯到季椽臉上nongnong的黑眼圈,宋冀寧用手指輕輕撫過,忍不住抱怨:“又不是什么很急的實驗,你可以等到放假再做嘛,就不會像現在這么累了?!?/br> 季椽往宋冀寧懷里鉆,靠在他胸口打了個哈欠:“我不喜歡拖太久,也不想讓他們失望?!?/br> “他們?我大伯?” “嗯……”季椽并世在研究院時,但凡接到來自軍方的要求,沒有不盡全力的,這已經成了他研究的本能。盡管宋洪成并未要求他必須拿出什么成果給他,但面對隱隱懷抱期待的這些人,季椽是一點都不愿他們失望的。 宋冀寧不爽:“真是,都說不要管他了。他們想要什么,去找厲害的人不就好了,找你一個高中生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