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制造 第83節
書迷正在閱讀:克蘇魯新娘(np 人外 h)、戰兵利昂、戲精出沒,請小心!、苦果(姐弟骨科 h)、蜜糖陷阱、說好的小嬌妻呢?(穿越)、娃都有了,王妃還在套路、吐血后我美貌值飆升(重生)、最后一只橘貓Omega[星際](重生)、我的條件不允許我不紅(重生)
他原本也是一名電子技工,完全看得懂這些設計圖,捕鼠器被他改一改投入生產,送了一批給當地糧所,因效果顯著,很快接到大筆糧油局的訂單。 至于電擊木倉,季建國請了幾個技術員一起進行改進,克服木倉身的絕緣材料問題,又好不容易克服電池問題,正趕上全國嚴打,季建國送了一批給公安局試用,再次接到大筆訂單。 后世國內禁止使用電擊木倉,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的“不人道”。但是現在用卻剛剛好,沒人會認為這么對待罪犯是兇殘的行為。 雖然沒有鎳氫電池,但此時已經有鋰電池了,沒有后世那么好,而且只能一次性使用。但作為官方武器而言,比子彈省錢和安全多了。彈射電弧片最高彈射5米,強烈的電流使逃跑的罪犯瞬間失去戰斗力,即迅捷又悄無聲息,相比前幾年的嚴打,這次完全沒聽到木倉聲,更未引起民間sao動。 這種首次出現在民眾眼前的抓捕武器令中外媒體震驚,國內對新武器大肆贊揚,連國外媒體也忍不住夸獎,認為這是對付犯罪份子最適合的武器。 季建國又收到一大筆訂單的同時,季椽和宋冀寧已來到津市,準備參加全國總決賽 蔣教授這次不是裁判,但他還是特地來一趟看望季椽兩人。他很喜歡這兩個聰明的孩子,雖然不能向他們透露比賽內容,但還是盡己所能教了他們一些電子知識,希望能對他們有所幫助。 兩人自然也沒辜負蔣教授的教導,領悟極快,讓蔣教授欣慰之余又倍感遺憾。 他很想收這兩個孩子當他的學生,但他們太出色了,必定能考上a大這樣的學校,他的學校當然也不差,但不如a大,想也知道他們會選哪里,蔣教授只好遺憾的放棄。不過放棄歸放棄,遇到這種一點就通的好學生,他還是很開心的教導他們。 總決賽并沒有對季椽和宋冀寧帶來任何障礙,除了比賽項目略有不同,總體來說還是安裝,組合,拆解,賽跑那幾套。 蔣教授見他們輕輕松松過關斬將,忍不住對他們發出邀請:“季椽,宋冀寧,你們要不要來參加明年的全國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 “那是什么?”宋冀寧問。 “全名全國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和科學討論會,也是中科協舉辦的科技比賽,不知道為什么名氣總是上不來,參加的學校也不多?!?/br> 季椽和宋冀寧對視一眼,不忍心告訴他這名字又啰嗦又沒重點且意義不明,中學生誰敢肯定的說自己懂得“發明創造”,萬一自己發明的東西早就有了呢?而且加個討論會感覺像拿著筆記本參加的學習會,能吸引人才怪。 “蔣教授,要不試試給比賽改個名?” “改名?”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怎么樣?”季椽提議。 其實這就是后來改的名,自從改成這淺顯易懂的名字后,參賽的學生確實多了很多,終于成為一項不輸機器人大賽的科技比賽,季椽還曾經參加過。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蔣教授念了兩遍,點頭:“可以啊,順口多了,也能讓學生理解我們的比賽衷旨,回去就找他們商量!” 機器人比賽浙浙接近尾聲,隨著一高的遙遙領先,季椽不再出席比賽,賽場由宋冀寧帶領學長們參加,而季椽把自己關在房間里畫設計圖。 最后一項比賽仍是自由發揮的項目,然而季椽擅長的蜘蛛型機器人和蛇型機器人都被他用完了,雖然吃老本也能贏,但季椽怎么會愿意吃老本呢? 他又想到了一件有趣的惡作??! 第115章 設計 季椽以前在老師的研究院當小助手的時候,也發表過一些研究論文。其中有一篇,論述的是美帝“陸基中段防御系統”的發展歷程。 雖具體日期不詳,但他記得美帝是于今年開始對陸基中段防御系統進行開發和研究的。這項技術的作用是對敵方彈道導彈進行探測和跟蹤,從地上或海上發射攔截器,在敵方系統彈道導彈尚未到達本土之前,對其攔截并將其戰斗部摧毀。 美帝花了四年研究出了初步的技術,然后它們將這項技術出售給某些戰略合作國,拿到高額軍售費后繼續研究,最后美帝的技術越來越好,其他國家跟在后邊吃草。 這也就罷了,重要的是,當時美帝研究這項技術一半原因就是為了防備制造出核導彈的華國,在他們向國際公布這項技術的研究成果后,還有發言人就差指名道姓的說:“某國不要以為研究出核導彈就能對世界和平造成威脅?!?/br> 后來華國憑自己的技術力量也研究出了陸基中段防御系統,并不比美帝的差,但在時間線上終歸差了一截。而這時候美帝的舊系統已經被淘汰,核心技術不再是秘密,老師給季椽上課的時候,還特意講解過這項技術的優劣。 從時間來算,現在搞不好美帝剛剛準備開始研究。 以季椽目前所能接觸到的知識與技術,是不可能制作出美帝的陸基中段防御系統的,就算現在把他拉到軍隊里,他至少也需要研究個一兩年。所以他并不打算自負的一肩承擔國家軍事現代化技術這項重任,也不覺得因為自己重生了就能扛起國家的未來,現在的中科院里隨便溜一位科學家出來,哪個不是幾十年后他們仍舊膜拜的對象。 所以季椽也只打算自己現在能拿出什么樣的技術水平,就展現什么樣的技術水平,至于其他的,他相信會有人補足的。 出于對季椽的信任,一高無人干涉他的工作,也因此季椽得以安安靜靜畫好了十多頁紙的設計圖——這是他根據現有的工具畫出的最簡略的設計圖了。 一高的參賽小隊今天仍舊遙遙領先,眾人開開心心的回到旅館休息時,打開門就看到趴在桌上睡著的季椽。 他臉色有些蒼白,顯得眼下的黑眼圈特別明顯,睡著時手上還握著筆,身下壓著a4紙和尺子,應該是一畫完就累得睡著了。 眾人不由放低了聲音,面面相覷,不知是否應該退出。還是宋冀寧走上前,輕輕橫抱起季椽,把他放到床上,讓他睡得舒服些,又回來整理好散落在桌上的設計圖。 帶隊的兩位物理老師也過來幫忙,同時好奇的看著季椽畫的設計圖。然而看了幾張之后,兩人對視一眼,都疑惑的搖頭:“季椽畫的這是什么?” 他們僅看得懂少量公式,其他大部份都看不懂。 其他隊員也好奇的湊過來,他們更加看不懂了,只覺得越看腦越暈:“老師,季椽真的是高一學生嗎?這些公式和設計圖畫的是什么呀?我們有學過嗎?” “我也不知道……宋冀寧,你看得懂?” 宋冀寧的神情顯得很嚴肅,他拿著設計圖,一張一張的翻看,每看一張臉色就下沉一些,顯然他看得懂。搞得物理老師忍不住對自己產生懷疑,難道我的所學已經落伍了,連高二學生都比不過? 宋冀寧看得懂,雖然不是完全理解,但季椽想要做的東西,他看懂了,因此神情才如此嚴肅。但他覺得沒必要告訴老師,說了一定會遭到他們反對。緣緣那么辛苦畫下的設計圖,再不可思議,再困難,他也會支持緣緣。 傍晚季椽醒來后,宋冀寧坐在他床邊,手上拿著已經按頁整理好的設計圖,他問季椽:“你確定要做這個嗎?” 季椽點頭,目光堅定:“要?!?/br> 宋冀寧點頭:“好吧,需要我做什么?” 學校提供不了季椽需要的工具和零件,季椽直接向蔣教授申請。雖然感覺這樣像開后門,但聽到季椽報出的各種工具和零件名稱,蔣教授也忍不住驚了:“你是想制作什么?” 但想到季椽曾經制造出蜘蛛型機器人和蛇型機器人,這兩款機器人現在都已經投入各探測部門,據說使用效果非常優秀,國家甚至考慮在探月工程中使用這種機器人。出于對季椽的信任和期待,蔣教授為他借了一間實驗室,并備齊了他需要的工具。 “這是你的比賽,我只能幫你到這里,其他都要靠你們自己來?!?/br> 其實到這時候,比賽已經被季椽拋到腦后了,他心里只記著研究的事。其他人看不懂設計圖,能幫上他忙的只有小宋哥,對季椽來說,有小宋哥就足夠了。 季椽關上門,對帶隊的顧老師說:“最終場比賽開始再來叫我?!?/br> “但是最終比賽就是后天了,來得及……吧……?” 本來季椽到這里才開始準備最終場比賽的設計圖,他們都認為沒問題,因為季椽以前在學校也是很快就制造出了蛇型機器人的。但看到那十張復雜的設計圖,物理老師感到擔憂,只有兩天時間,他們能制作出來嗎?而且根本沒必要搞那么復雜啊……只是高中生的比賽而已…… 季椽屬于典型的科研人員性格,只要開啟了研究的開關,基本上就停不下來了。這張設計圖從他的角度來說已經是最簡化的結果,努力努力兩天內完全可以搞定——在24小時不睡覺的情況下。 前世的季椽早就習慣了這種高強度研究,現在也覺得沒什么,但是他目前的小身板可撐不住長時間不休息,忙到深夜時就有些搖搖欲墜。好在宋冀寧一直盯著季椽,一看他歪頭,立即將他放倒,橫抱到旁邊的休息沙發上:“你先睡一下,剩下的我來完成?!?/br> 季椽實在困得不行,半瞇著眼睛交待:“傳感器還沒裝好……” “好好,我來安裝?!?/br> “攔截器,uuv布防,串聯……” “串聯u3線,并聯v2線對吧?放心我會搞定?!彼渭綄幱檬治孀〖敬劬Γ骸八?,交給我?!?/br> 季椽放下心,瞬間陷入沉眠。 雖然很疲倦,但過去每次參與實驗時,季椽給自己的休息時間都有定數,比如告訴自己一定只能睡兩個小時,那么他基本都能控制在兩個小時內醒來。這次差不多,再累季椽也不打算睡太久,他還記得小宋哥也沒休息,當他強迫自己從睡夢中醒來時,時間并未過去太久。 季椽頭上被蓋了一件外套,牢牢遮住他的眼睛,當他將外套拉下時,眼睛瞬間被燈光刺出淚水。 此時天還沒亮,實驗室里亮著燈,布簾之后,有機械運轉的聲音傳來。季椽拉開布簾,看到小宋哥坐在實驗臺前專心致志的身影。 季椽揉揉眼睛,在宋冀寧身邊坐下,拿過工具開始繼續忙碌。 宋冀寧過了一會才發現他,忙放下焊錫:“緣緣,你怎么起來了?才睡了不到一個小時!” 季椽搖頭:“我已經休息夠了,小宋哥才是,你先去睡一覺吧,天亮了我叫你?!?/br> “放心,我幾天不睡都沒關系,以前在小紅兵訓練時,經常埋伏在草叢中幾天不動,早習慣了?!?/br> 這點季椽承認。小宋哥確實很厲害,在未來老師年紀較大的時候,實驗時都比他們有精神,他們還需要間隔休息,老師卻幾乎完全不需要,精力是他們的好幾倍。 只是一天不休息,季椽一點都不心疼小宋哥。 兩人當真不眠不休的忙了兩天兩夜,到第三天決賽開始時,最終場的開幕式上季椽兩人也沒來得及參加。顧老師急得不行,趕緊領著幾個學生去接人。 雖然有些忘了時間,好在季椽兩人此時已經忙得差不多了,忙把東西搬進箱子里,一行人趕往會場。 和上一屆比賽不同,這次最終場比賽讓各校自由發揮設計的機器人,是要計入總評分里的,因此各個小隊制造機器人都非常盡心盡力。加上有上一屆的比賽參考,他們制造的機器人也都極為優秀,讓裁判們看了贊賞不已,同時又猶豫不決——看哪個學校都覺得很優秀,無法評定誰才是最好的。 雖然制造技術不錯,但學生們能想到的機器人也就那幾樣,裁判們看多了開始審美疲勞,越往后能拿到的分數就越低,而一高恰巧屬于中后段排位,看到他們這里時,搞不好已經沒有興趣了。 但也幸好如此,季椽和宋冀寧才趕得上比賽。 第116章 被小瞧了 一高的展臺上,季椽和宋冀寧打開箱子,拿出各種工具配件開始組裝。兩人速度很快,迅速組裝成了一套特別的模型。 看著有些類似報紙上曾報道過的導彈發射架,上面還有個用鐵筒做成的類似導彈的模型。但因為材料的原因被簡化,看著像粗糙的玩具似的——但總歸來說,有了解軍事的人能看出它是座導彈發射架。發射架的功能很簡單,只安裝了一個彈射器,角度和力度都經過精確計算,保證“導彈”飛出的方向和角度。倒是這個看著不過是個圓筒做成的導彈,外部和內部都只是圓筒沒錯,但重量是完全按m33導彈等比例重量來做的。 陸基中段防御系統中每一項數據都極為重要,錯一點就可能全盤出錯,所以在盡可能的情況下,季椽都是按照等比例來進來計算的,盡量給其他研究員減低困難。 旁邊學校的學生看到這簡陋的發射架和導彈,都忍不住笑起來。一高學生怒目而視,轉回來牢牢擋住展臺不讓人看,同時也著急的問季椽:“季椽,這是什么,還沒好嗎?” 季椽和宋冀寧仍舊在組裝著動能攔截器,它看起來很怪,像一個磨盤上面加了一根煙囪,煙囪上又掛滿了各種線路和感應器等。配套的還有一顆攔截彈,直徑比另一顆模型導彈小三分之一,重量和大小也是按著實物的等比例縮小的,然而仍舊只有外型,內部是個空筒。 組裝好后,看著終于有了些模樣,但終歸和大家目前知道的“機器人”不一樣,以全國總決賽的水平來說,樣式過于簡單粗糙,連電線都外露,不像是能動的機器人,功能不明。 周沖和曾志杰湊過來問:“季椽,你們做的是什么?” 小伙伴們自然也參加了機器人大賽,不過這次對手太多太強,只有約一半的小伙伴進入決賽場,其他人都被淘汰了。 不管怎么說,這群小伙伴是絕對不會懷疑季椽和宋冀寧水平的,因此只好奇的詢問它的功能。 季椽笑著搖頭:“到演示的時候你們就能看到了?!?/br> 宋冀寧:“沒錯,等著震驚吧!” 天知道其實他自己都沒看過,因為啟動電源鋰電池只有三塊,僅夠兩次啟動的能源,所以季椽一次都沒使用,究竟是否能出現季椽設計的效果,宋冀寧無法確定。但是他在外人面前,無論任何時候都力挺季椽。 不只小伙伴們關注一高的展臺,對于前任冠軍,有競爭力的學校都在關注他們,當下又有不少學生好奇的湊過來,電視臺也過來采訪,并詢問季椽:“同學,你們的機器人似乎和別人的不一樣,它有什么功能?” 季椽點頭,對電視臺稍微多解釋了一句:“它叫陸基中段防御系統,也可以叫反導系統,預想的功能是定位彈道軌跡,并在中段將其攔截?!?/br> 他盡量說得簡單易懂,記者和圍觀者于是都聽懂了,然后發出呵呵的笑聲:“想法不錯……不過這不是機器人吧?” 這項技術在他們看來只是一名中學生的想像,因此沒人放在心上,只考慮它是不是機器人的問題。 畢竟這里是機器人大賽。 季椽也懶得解釋太多,只道:“從目前的技術上而言,它仍舊屬于智能機器人的范疇?!?/br> 不過等比例擴大的實物就不是機器人技術了。 幾名評委很快來到一高的展臺,看到展臺上的兩臺儀器,他們同樣好奇的問:“同學,這是什么機器人?” 面對專家,季椽自然也從專業角度解釋:“這是陸基中段防御系統,它的設想原理是對彈道導彈進行預警、目標識別,并對指揮控制通信系統進行引導。這是反彈道導彈防御系統的攔截器,這是針對地空導彈的攔截彈,設想由發射井垂直發射,可以對付全方位來襲的戰略導彈?!?/br> 那幾名評委聽得愣了愣,覺得這學生的想法真是異想天開,攔截彈道導彈?他知道彈道導彈是什么嗎?但想想又覺得這思路好像不錯,于是道:“那你給我們演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