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之最佳再婚、穿成早逝原配的女兒、源界神傾、玲瓏四犯、鶴鳴雁舒(翁媳甜寵H 腹黑權臣x軟萌小美人)、長安街探案、隋唐敗家子、重生之修仙贅婿、蘸著半盎司麻兒上來、限時婚姻 (1V1 H)
大妃眼皮一掀:“算你還有幾分自知之明?!?/br> “紅衣!”大王急的去拉她,“你先回濟善堂好不好?回濟善堂等我的消息?!?/br> 紅衣不置可否,行禮后,起身慢慢退了出去。 第70章 寂寞空庭 誰讓她不快樂,他就讓誰不快…… “他媽的,姓高的這個窩囊廢!”淳親王再也看不下去了,蹭的起身,毫不猶豫的掙開領結,龍袍的扣子一路向下豁開,他脫下隨手一丟,亟亟的下樓,一邊道:“不許派人跟著?!?/br> 幾列衛兵只能停住腳步,仙羅在門外伺候的宮人也眼睜睜的看著,不明就里。 員外郎狐疑的看了一眼旋風一樣從他身邊刮過的王爺,回過神來,問鎮定自若的上官明樓道:“大人,王爺到底是怎么了?” 上官明樓一手擱在欄桿上,下巴枕著手臂,酒意讓人看起來懶懶的,但口齒卻十分清晰,明白無誤道:“戴大人,你也來,咱們一同看好戲,王爺嘛,他自有分寸的?!?/br> 員外郎向天嘆了口氣,一個兩個脾氣都那么古怪,唉,他誰也管不著啊……喝悶酒吧。 出了宮門,紅衣一個人走在空曠的道路上,深夜里,沒有多余的人。 她赤著腳走,都來不及穿上鞋子就被趕了出來。 大冬天的,寒氣在地面結了霜,凍得她一根根腳趾頭都縮起來,因此每走一步都東倒西歪的,好幾次眼看著要跌倒,又勉力支撐起身子,活像一個不倒翁。 容均不遠不近的跟著,能聽到她低聲的哽咽,每一記,都像是要哭出來,但死命的壓在喉嚨里,不讓自己出聲。 容均輕聲一嘆,到底是有多艱難,才會讓一個女孩子連哭都不敢! 他不是沒見過女人掉金豆子,想想自家meimei瑰陽,從小爹娘寵著,哥哥們護著,受不得一丁點兒委屈,要不然就哭給你看!哭的天昏地暗!王府里的那些女人也能變著花樣的哭。那些秀女啊,世家小姐的,平時瞧著很端莊,暗地里,為了一點頭油和胭脂,能哭上半天,覺得委屈的不行,好像全世界都欠了她們的。有試過到他跟前來哭的,他直接把人擋在門外,任由那女的吹了一夜的風,第二天就燒了起來,府里的人見她鎩羽而歸,自此無人敢效仿。她本人也消停了。之后,他把府里的庶務都交給周氏打理,周氏是個秉公辦理的,為人又不失圓滑,很得人望。安平來了才算壓她一頭,跟著周氏的人中自然有不服的,被安平的人欺負過幾回,也跑到他那里去哭,他徑直把人送給了安平,安平嚇得把兩個鬧事的都罰了,包括自己的奴才。最后慕容氏的飛虹郡主進府,成了他的正妃,府里等級分明,愈加沒人敢逾矩。直到有一天,也不知那女的是怎么想的,沒事竟跑到一個柔然貢女那里下藥。雖然只是一個柔然貢女,但他最容不得別人在他眼皮子底下搞這些小動作的,當即給了那女的兩條路,要么按軍紀處置,要么脫簪戴罪,自己到府門外跪著。 那女的哭的死去活來,抱著他的大腿求情,胭脂香粉花了一臉,他立刻傳杖,周氏、安平還有飛虹起先還都替她求情,后來他只冷冷回了一句:“若她下藥的對象是你們,你們還替她說話嗎?現在香斯麗依沒事,要是人死了,就不是傳杖,而是賠命。你們都給我聽清楚了!我的府里,就要守我的規矩。我管你們誰是什么出身,做錯了事,一律受罰?!?/br> 他向來說到做到,眼看著要受軍棍,那女的只得自己到府門外跪著,幸運的是,柔然貢女三天后醒過來了,他便讓起,但那女的自己熬不住,凍死了。 所以世人皆知,對他掉眼淚,等于瞎子面前跳舞,白搭。 但不知道為什么,他倒是真心疼小紅衣的。 第一次看到這個叫岳紅衣的小女娃就動了惻隱之心,覺得她怪可憐的,如果說父族死了,那有母親護著還好些,偏偏母親當著她的面觸柱了,還叫她小小年紀看見這世上最骯臟的一幕,其實當時他就有殺人的心,他這個人簡單粗暴,喜歡就喜歡,不喜歡就是討厭,做的好有賞,犯了錯必罰。所以后來那幾個欺負她的衙役毫無例外的都被他找人處理了,尸體丟到山里喂狗。 不要怪他手狠,是他們畜生不如。特別是他想起那叫岳紅衣的小女娃抱著娘親的尸首撕心裂肺的哭,又不得不咬牙和血吞的樣子,著實惹人心酸,還要跟他告狀,門牙都沒長齊,但是藥典背的很熟,講起話來調理清楚,頭頭是道。 他一直在找她。 再一次相見,小女娃長大了,變得很漂亮,走到哪里都好像閃閃發光,只是被人傷害過的小貓崽,待人總是特別警惕。 而今她情竇初開,一腔熱情都澆灌在這上頭,當初行圍的時候,他問她要不要回大覃,他替她岳氏一門昭雪,誰知他后面的話還沒說出口,她就回絕了他,說仙羅養了她那么多年,是她的第二故鄉。 結果呢,摔了那么大一個跟頭,可是夠傷心得了。 其實關于感情,他不大懂得。 他作為旁觀者看皇兄和皇嫂,兩個人又鬧又好,好了又鬧,鬧完再好,明明相愛,卻見天的想方設法折磨對方,他老懷疑他倆是不是有病,喜歡一個人多簡單??!給她最好的東西,讓她快樂,誰敢讓她不快樂,他就讓誰不快樂。 他這輩子殺的人不少,心腸比較硬,但是對岳紅衣總感到愧疚,因為是安平的崔家在外頭鬧得幺蛾子,為了這個,他好幾年沒給安平好臉色,安平在王府里過的如履薄冰,直到申國公十分拎的清的把崔家在青州那幫狗奴才給連根拔起,他才沒找借口把安平趕出去。但是當初涉案的人不止這些家奴,還有一些地方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