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書迷正在閱讀:我的信息素好吃嗎、陳先生不愛我、我在災難世界當領主[經營]、我是陰陽人、尊一人為師(訓誡)、優等生被侵犯以后、雙手奉上、同桌是人氣偶像(穿書1V1)、成癮性關系、顧氏榮華(NPH,囚禁,死尸復活)
端午那日后,顧寧也在等著信兒,只是不知為何全然沒有消息。她看得出杜氏著急想把她嫁出去,她也想過原因,然而在思慮良久后,仍是想不明白,索性就不想了。 可喜的是,這親事不錯,合她的心意,她也愿意聽從杜氏的安排。但是端午過后,這件事就好像被人遺忘了一般再沒有人提起,顧寧有些擔憂,又不能直接去問,就這樣又過了幾日,聽聞王夫人來侯府提親了,顧寧的心總算放了下來。 杜氏見王夫人來提親,便也拿出笑臉來相談,雙方交換了庚帖,去找人合婚問卜。 王夫人的到來讓內院里的小姐們好奇不已,紛紛探聽是看中了誰。顧薇也叫了杏兒去打聽,杏兒回來說道:奴婢問了夫人身邊的春燕,說是來向九小姐提親的。 顧寧?顧薇愣住了,她還以為是顧蕓的親事有了眉目,原來是顧寧。 給誰提的?王夫人又是哪家的,你都問清了么,快說給我聽聽。顧薇沒跟著杜氏參加過幾次宴請,即便是去了,無人給她介紹,她也不知道各位夫人小姐的家世。 杏兒把聽來的都跟顧薇說了一遍,顧薇聽罷,忽然笑了,帶著幾分掩飾不住的得意。 我還當夫人給顧寧找了一個多么好的親事呢,原來是書香門第啊。 顧薇瞧不上讀書人,她口中說著書香門第,但讓她看來,這樣的家里除了書香也就沒什么了,哪能跟靖武侯府比。 侯府里的小姐們心思各異,顧寧瞬間成了她們關注的焦點,一個個都想來問問她這親事怎么回事,為何會突然就有人上門來提親了。 她們話里話外的意思,就是覺得顧寧可能在背地里使了什么手段,才得了這么一門親事。孫家的親事,顧薇看不上,未必其他人也看不上。到了出閣年齡的小姐們心里都或多或少地考慮過這些事,如今看到有人主動上門向顧寧提親,她們就想知道顧寧是不是做了些什么,若是可行,她們也好依樣畫葫蘆。 只是無論她們怎么問,顧寧都搖頭說不知,把一個個心頭火熱的小姐們氣得要死。 她不知道,那好親事能憑白無故地落她頭上?!裝!再裝! 瞅著一個個臉色不佳的姐妹們,顧寧的心情瞬間愉悅了,將她們的表情收入眼底,按了按額頭做出一副弱不堪憐的姿態,早早地退了回去。 在姐妹們要吃人似的目光中,她走一步晃三晃地走了出去,到了沒人瞧見的地方,顧寧忽地笑了,笑容暢快得意。 傍晚時分,永安侯回府,往內院去的時候碰到兩個婆子在廊下閑聊,閑言碎語中幾個字眼蹦入耳中,永安侯忽然停下了腳步。 那兩個婆子見到永安侯立馬住了嘴。 永安侯皺眉問道:你們在說誰的親事? 兩個婆子對視一眼,都在對方的眼中看到了驚訝,侯爺向來不管內宅的事,小姐們的婚事也都是由夫人一人做主,這次竟破天荒問了起來。 回侯爺,是九小姐的親事,今日王夫人替幼弟向九小姐提親,夫人已經應了下來。 九小姐?永安侯一時分不清這個排行,旁邊的人提醒了一句,他才知道說的就是顧寧。 永安侯沉了臉,徑直往上房走去。 宋mama正在為杜氏擺放碗箸,忽見侯爺走了進來。 杜氏看到永安侯,心中微訝,連忙起身詢問可用了飯食。 永安侯也不繞彎子,直言問道:你要給顧寧定親? 杜氏聽得迷糊,他何曾關心過府上的子女,那些庶女叫什么長什么樣他都未必知道,這會兒居然問起了顧寧的親事。 永安侯看了她一眼,這門親事不成,你隨便找個理由打發了。 為何?怎么就不成了?不過是一個庶女的親事,侯爺也關心上了。杜氏沒想到,他專門來一趟就是為了顧寧的親事。 永安侯也不與她多說,顧寧的親事早已有人定下,你就不用cao心了。 定下了,哪戶人家?為何不經我這個嫡母就定下了,這把我往哪兒擱?杜氏的臉色難看。 永安侯說道:是陳王世子,前段日子在無相寺傳出了一些流言,他特地找了我,言明愿以正妻之禮迎娶顧寧。 其實就算蕭夙開口討要,他未必不會答應,但那位世子爺說是娶妻而非納妾,反而叫他詫異。 杜氏怔了怔,沒想到那些流言蜚語竟是為他人作嫁衣裳,最后全便宜了顧寧。 第72章 兩日后, 杜氏打發人去給王夫人傳話,只言顧寧與孫家少爺八字不合,這親事怕是不能再議了。王夫人一聽此言, 當即沉下了臉, 這簡直是把孫家的臉面往腳下踩,什么八字不合,全都是借口, 當他們上趕著要結這個親么,一個破落侯府而已, 這個親不結也罷。 片刻之后,王夫人去找了孫明軒,把事情說了一下。 怎么會這樣孫明軒聽聞此事,呆坐在椅子上,臉色白了幾分。 王夫人心疼小弟,寬慰道:這永安侯府也不是什么好人家, 跟他們家結親, 對孫家對你都沒有好處。那邊既然算出八字不合, 這親事也議不下去了, 依我看也是件好事,娶妻娶賢, 咱們再找那清白人家的姑娘結親就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