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六零致富發家 第139節
書迷正在閱讀:明冬仍有雪、錦繡良緣之男顏傾天下、日出夢幻曲、后媽對照組不干了[七零]、我,嫦娥男閨蜜!、完美失控、高嶺之花他過分呆萌、穿越之八十年代拖油瓶[古穿今]、重生七零:改嫁悍夫后我多胎了!、咸魚領主今天種菜了嗎?[全息]
那個寡婦姓王,大家都叫她王寡婦,比顧向興小幾歲,生了兩個女兒,她男人在幾年前因病去世了,就靠她做臨時工生活,他們住的房子還是她男人廠里看他們幾個可憐借給他們住的小隔間。 日子過的不容易。 顧向恒:“走到最后一步了?” 顧向興目光閃爍:“……” 顧向恒看的火氣越來越大:“你在之前就是想和弟妹離婚?” 顧向興:“離婚就離婚,又不是離不起,大哥,你不用說了,我們已經說好了,我們不合適?!?/br> 他和王寡婦是各自都能在身對方的身上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王寡婦貪圖他工人的身份,也看重他是個壯年的男人,可以養活她和兩個女兒。 顧向興看重對方可以生孩子,等到娶了她,生下來的孩子就是隨他的姓氏了,而且她之前的兩個都是女兒,生下了兒子,她的重心自然會放在兒子身上。 都算得很精明。 顧向恒不想再說了,也沒什么好說的:“以后你別叫我大哥了,我沒有你這樣的弟弟?!?/br> 扔下話,他點了一些錢票出來,買了一些磚石,叫了人過去幫忙把那舊房子推了重起。 本來想著這個不急的。 過兩年直接起樓房更好。 現在有了這個突發狀況,早起早安心。 老裁縫和齊盼娣知道那房子寫的是自己孫子的名字之后,他們對顧家的態度就變了。 老裁縫很可惜:“這樣的大伯千年難遇,房子說送就送了,這太大氣了?!?/br> 齊盼娣:“說是欠了我們,有這個房子也不欠什么了,就是苦了你了,到了這個年紀再找不容易?!?/br> 陳瑩:“媽,我不嫁了,就這樣挺好?!?/br> 他們就這樣離婚了,幾個孩子,年歲小的小女兒還不懂,但是兩個大的年紀都不小了,知道這個“天崩地裂”的事已成定局,都很沉默。 在關于離婚的具體原因上,他們都沒有說他這次出軌的事,而是說他想要改回顧姓,所以才離婚的。 這不是沒有這樣的情況。 他們多少也知道,有段時間爸爸曾經說過好幾次,只是后來不知道怎么的沒再繼續說了。 他們和平的離婚了,顧向興他離了婚就搬走了,搬到了宿舍里。 他很想立刻把王寡婦娶進門,只可惜他大哥說了,要是他敢這么做的話,就打折他第二只手。 他不敢把這句話當成戲言。 只能安下心等著,等到兒子的房子建好,等他們離婚滿了三個月以后。 就在他恢復手的時候,報紙上出現了高考恢復的消息。 這消息來的是這么突然。 確定的時候又是那么的狂喜。 老師,學生,還有想通過這種途徑回城的知青們,匯聚成了歡樂的海洋。 江景瑜在村里的大喇叭循環反復的把這信息說了好多遍,并且詳細的說了報考的條件,這次報考可以說沒有條件,不管你是學生,老師,知青,工人還是社會人士,都可以報名,不過要交五毛錢的報名費。 對于他們村的人來說,五毛錢的報名費不是問題。 對于易水縣的知青來說問題都不大。 他們這里發展起來了以后,又有重視學習,知道高考會恢復的顧向恒在,知青們只要勤快一些,待遇都不差。 雖然這里有些人生活已經進入了佳境,甚至在這里成家立業,有了兒女,但知道高考后可以去上大學,可以考回老家所在的地方,這條還是引起了相當多的注意。 而且這次從知道消息開始,到高考的時間距離并不遠。 他們要在這短短的時間里把已經忘記的東西重新撿起來,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索性他們這里有圖書室,那里放了不少各種書籍,就有人在那里看到了現在十分需要的數理叢書。 這被他們奉為至寶,大家都想要看,就輪流在這里抄,不可以帶走。 他們有的有工作,江景瑜也調整了他們的時間,集中在上午干完活,下午他們就可以專心看書了。 另外還多借了一些參考書放到了借書室。 給了他們充分學習的條件。 這讓備考人士都感慨了起來,他們的大隊長實在是太好了,他們在剛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還擔心大隊長會卡著不給他們報名,不讓他們學習,讓他們留在這里呢。 尤其是那些遠道而來的知青,他們更擔心這些,結果大隊長直接戳破了他們的想法,“留得住一時,留不住一世,我這里有你們家的詳細信息,你們要是考上了大學,也要從我這里轉關系,你們想要來個失蹤了事,也得要看看我這答不答應,有句話叫做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br> “再有我也有信心,你們中的某些人回去了,考上大學了,我們村的人也不是離了你們就不能過,我們還會過得很好,我們這里的兒女都不愁找不到好男人好媳婦?!?/br> 這話說的某些人訕訕的,他們這里的待遇確實很好,比大部分的城里人待遇都好。 他們這村里,基本上家家戶戶住的都是磚瓦房,還有的起了樓房。 從這點就能看得出來,他們這里大家的生活水平怎么樣了。 說句不客氣的話,他們看著城里人的日子可沒有他們這里瀟灑,可以說城里唯一比他們金貴的就是那張戶口了,其余的無論是吃的用的,他們這邊都不比他們差。 住房這方面更是遠遠的超過他們。 這話一出,也讓某些不想讓自家女婿或者兒媳婦參加高考的人打消了念頭,大隊長說的對,留得住一時,留不住一世,要是真的想走了,是怎么都留不住的。 那些參考書現在是最受歡迎的書籍,縣城里有的那些很快就被人買走借走了,更多的人找不到這么多的參考書,知道上莊村有,紛紛過來想要借走。 借是不可能借走的,他們這里有的也有限,他們可以抄別人的。 看到人這么多,江景瑜還在大食堂那里專門放了一些桌椅,給他們一個學習的環境,而且讓趙建軍他們幾個學習好的和老師一起組成學習小組,互相幫助,互相解答問題。 知識水平相差比較大的就換一組,和差不多的人一起。 隨著高考的時間越來越近,學習氛圍也越來越緊張,也是幸虧他們這里有電,大家可以通宵看書。 別說,這樣的人還不少。 江景瑜和顧向恒都沒有參加高考的意思,他們兩個之后可以抽空去上夜校。 主要是他們現在都忙,抽不出時間去上學了。 如果去上學的話,他們就要放棄現在的局面。 江景瑜不用完全放棄,還能遙控,但是過了這個發展的黃金時期之后也補不回來了,衡量了一下得失之后,她就放棄了。 把重心放在讓他們村如何讓更多人考上大學上面。 這個時候因為很多人都不知道高考突然恢復,沒有提前做好準備。 跟他們相比,他們村的人是有自己優勢的。 就這么一直持續到了高考來臨,那一天,由村里的老師送著他們村的學生,知青還有老師一起去縣城的考場。 因為學生多,中學并不容易完全的容納這么多學生一起考試,還分到了一部分到小學去。 顧向恒把幾個孩子送入了考場,叮囑:“好好考,平常心?!?/br> 趙建軍:“叔叔,我會的?!?/br> 趙建丹:“叔叔,我會好好檢查?!?/br> 江景翔:“姐夫,你放心,不會在關鍵時刻掉鏈子的?!?/br> 看的顧向恒欣慰。 一轉眼,孩子都大了。 因為趙建軍他想要進軍部,顧向恒已經把報考的相關條件尋摸清楚了,這方面他的身份還是比較便利的。 現在就等著看他的成績了,他的成績好,體檢一波過了,他就能夠進軍校。 江景瑜也在旁邊,她特意為了今天請了假,等到考試結束,她拿出了相機。 在考場的門口可以清晰的看到人生百態。 他們從里面出來的時候有的緊張,有的松了一口氣,有的忐忑,有的一臉沮喪,大部分人的神情都算不上。 “咔嚓”一聲。 畫面定格。 江景瑜想到了一些被調回去的教授。 都恢復高考了,如果沒有老師他們去學校又能怎么樣呢? 總算他們國家的人才機制恢復正常了。 有的人問她,她這樣支持他們考大學就不擔心之后沒有人才可用嗎? 一個個跑出去了,就算他們以后還愿意回來,那也是幾年后的事了。 讓江景瑜哭笑不得。 雖然他們是有提前做好準備,但是能考上的人數肯定不會太多的,那些下鄉不久的知青還好說,下鄉久了的,早就把學過的那些知識忘了,而且之前他們上中學的時候是在運動期間,很多地方都沒有心思學習,過于浮躁。 這樣他們到底學了多少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而且考試準備也不充分,這個時候大學的錄取率也低,相當一部分都會考不上的。 考不上,那還是只能在他們這里,就算他們選擇回城了,他們這里本身也有人才。 之前他們在村里推行免費教育的那一波孩子,現在早就已經成人,已經使喚上他們了。 他們是他們村土生土長的人才。 這才是廠里的中堅力量。 有本事考出去的還是少數,大部分的人上了學,讀了書,也一般般,讀書也是要天分的。 除了少數有毅力的人,大部分人一邊要學習,一邊干活,并不能一直心無旁騖的讀下去。 人的精力有限,分到學習上面的精力也有限。 在等待大學通知出來的時間,無疑是焦躁的。 不管考完以后感覺怎么樣,都已經成了定局,趙建丹他們幾個學習成績好,從考場出來以后沒少被大家找上門對分數。 以后就是填報大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