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六零致富發家 第91節
書迷正在閱讀:明冬仍有雪、錦繡良緣之男顏傾天下、日出夢幻曲、后媽對照組不干了[七零]、我,嫦娥男閨蜜!、完美失控、高嶺之花他過分呆萌、穿越之八十年代拖油瓶[古穿今]、重生七零:改嫁悍夫后我多胎了!、咸魚領主今天種菜了嗎?[全息]
不想其他課,還會有作業。 總的來說,他們縣城里運動的風氣并不旺盛,最起碼沒有省城旺盛,江景瑜去農業大學的時候,有一些系停課很久了,老師隔一段時間就要接受大家的批判。 而他們縣城,像顧向喜她還能好好的上學,就算上課更多的是照本宣科,學習氛圍不濃,那也是上課,不是出去做別的。 中學受到的影響不大,他們小學當然更和平了。 所以現在大家都好好的繼續上課,只是老師更加謹言慎行了。 又有前段時間有個比較嚴格的中學老師被激憤的學生打了,加上其他地方的風評,就更注意,不管學生再怎么調皮,看不過眼,老師也當做沒看到。 就是這樣的風氣彌漫下去,學生學不到太多知識,所以等到后來高考恢復了,有一些在學校里混日子的學生很難考的上大學,空有一紙文憑,還不如下鄉之后不忘初心的老知青們。 她一下課,宋玉林就主動湊了過來,“景瑜,有件事兒跟你說下?!?/br> 江景瑜:“嫂子,什么事兒?” 宋玉林:“如意那里有瑕疵的毛巾,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這是撿便宜的好事兒,江景瑜果斷點頭,“要!” 宋玉林笑了,“我就知道,咱們一塊去,指不定還有別的?!?/br> 她壓低了聲音,“你手上還有沒有東西?她那邊要,要是讓她滿意的話,她還會拿出更多的東西給我們呢?!?/br> 這就是交換了。 江景瑜可以以正常的價格賣出東西,而對方可以也按照他們那邊的市價賣出瑕疵品,只是這些東西在市面上不好找。 彼此都便利。 要說起來,宋玉林就很惋惜,過年前開了一回集市,結果后面本來聽到風聲說要恢復的,但是后來臨到頭又取消了。 要是開放的話,城里的供應也不能這么緊張。 江景瑜,“她要什么?” 宋玉林,“藕粉,大米,你那里還有魚嗎?” “如果有的話勻一條給我?!?/br> 江景瑜:“藕粉和大米我那里還剩一些,魚的話我回去問問?!?/br> “好?!?/br> 江景瑜:“對了,嫂子,幫我打聽打聽,有沒有誰有親朋好友在磚廠上班的,是會燒磚的老師傅就更好了……” 等到中午的時候她們就去了供銷社,供銷社一些熱門的柜臺一直都很多人,但也有些柜臺的人看的多,買的人少。 她們去的是賣毛巾的柜臺,就沒幾個客人。 之前玉林嫂子帶江景瑜來過。 肖如意是供銷社的售貨員,也是宋玉林的同學,是一起長大的。 看到她們兩個來了,肖如意帶著笑,“麗麗,幫我看著點?!本妥尵屠齻兊搅撕竺?,“之前來了一批毛巾,檢查后發現有些線被勾壞了,就成了瑕疵品,不用票,這種厚實的大毛巾很好用,這點問題也不影響,一塊五一對,要不要?我這里留了兩對?!?/br> 江景瑜:“要!” 宋玉林:“當然是要的?!?/br> 肖如意笑了:“我就知道你們要,還有不小心磕了一下的搪瓷水杯,要不要,就是花紋那里擦掉了一點,不影響使用,不過這個就一個?!?/br> 這個江景瑜還好,宋玉林想要,她看了看江景瑜,江景瑜沖她點點頭,她才開口:“那這個我要了,還有什么?” 宋玉林壓低了聲音,“你不是說想要藕粉和大米嗎?我表妹她有,過兩天就給你帶過來?!?/br> 聽到這話,肖如意臉上的笑容更真誠了,聲音也壓低了:“我這個月的供應已經吃完了,偏偏我孩子又病了一場,你能有這些東西真是太好了,你那里有多少?” 江景瑜:“你想要多少?” 肖如意思考了一下:“大米我想要五斤,藕粉兩斤,有嗎?” 江景瑜:“大米只有四斤,藕粉兩斤沒問題?!?/br> 肖如意露出驚喜的表情:“那就麻煩你了,下回你什么時候還能有?我還要的?!?/br> 江景瑜:“這個也不好說,看誰愿意出?!?/br> 她在周圍賣,都是少分量出,更多是為了維系人情。 肖如意點頭表示明白,然后跺了跺腳:“我留了兩個熱水瓶,都是刮花了一些的,結實耐用,你們要的話就讓給你們,十二塊一個?!?/br> 如果她們不要,她收了,轉手賣出去,就能賺一筆。 熱水瓶,是好東西。 兩人對視一眼,“我們一人一個?!?/br> 熱水瓶,冬天的時候熱水就靠它保暖了,有這么一個東西,冬天的時候能大大提高幸福度,他們家里有一個,但是現在家里人多了,一個不是很夠用。 多買一個正好。 宋玉林則是為她娘家買的,她娘家的那個熱水瓶前兩個月給孩子摔壞了,氣的她媽打了她侄子一頓,只是摔破了就是摔破了,只能再買一個新的,那票還沒湊到呢,現在這是送上門的。 雙方皆大歡喜。 江景瑜,“我后天就有課,到時候我早上先過來這邊,你上班嗎?” 肖如意:“上的上的?!?/br> 宋玉林又想到了一件事,“我突然想起來,你家那邊是不是有個什么親戚,以前在磚廠里上班?” 肖如意肯定的點頭:“我親戚?沒有啊?!?/br> 江景瑜正失望,她又道,“是我二伯有個老朋友在磚廠,現在已經退休了,怎么了,你們想買磚?” 江景瑜柳暗花明:這就搭上線了! 那頭顧向恒走了關系,先買到了一批磚,這批磚的量不多,也就能夠建兩間大教室,這也足夠了。 等到新教師建好了,孩子們可以安心上學,不用擔心什么時候頭頂上有東西會掉下來了,之前那是幸好沒有砸到人,不是每一次都有這么幸運的。 學校后面的那塊空地在被選定的時候,就被村里的這些漢子給把地基壘平實了,家里有孩子上學的,干活特別賣力,沒有小孩上學的,也沒有偷懶的。 現在沒有孩子上學,不代表以后沒有。 現在大學生不能考了,但有文化才有更大的出息。 瞧瞧他們村里的這些干部吧,都是肚子里有墨水的,就是一開始肚子里沒墨水,后面也給補上了。 就像他們的大隊長,以前他家窮成那樣,哪有錢供他上學? 結果人進了部隊還不忘學習,拿了個高中文憑回來,現在帶著他們村越來越興旺了。 還有他媳婦,那也是他們村里出了名的大才女,是頭一份,筆下的稿子上過報紙的人物,這十里八鄉都難得一見,這還不能說明知識的有用嗎? 這些磚頭一到,立刻熱火朝天的利用閑暇時間干了起來。 這個時候學生還在上課,但也不影響。 他們上他們的,他們建他們的。 兩個地方不重合,就是這些孩子下課的時候,會成群結隊的過來看熱鬧。 那幾個老師,包括年紀不小的老校長,一有空也會出來幫忙。 等到建好的時候,也快要放暑假了,下一學期他們就能享受新教室了。 瓦片晚一些才到,也來得及。 等到教室建好了,那些小孩子一個個很興奮,在里面轉個不停。 他們可以在這么好的教室里面上課。 好氣派呀。 因為這個,江明智還收到了任務。 把學校那些修修補補頂三年的桌椅也給淘汰掉一批,他要做新的。 這種桌椅并不難,沒有多復雜。 江明智和江景騰加班加點的做,肯定是可以在新學期開學前做完的,到那個時候正好他小兒子也去上學了。 江明智:“你小子有福了?!?/br> 江景騰:“就是,等你上學的時候,新教室、新桌椅?!?/br> 江景翔得意的翹起尾巴:“嘿嘿,這就是我運氣好了?!?/br> 這個時候江景瑜和顧向恒一起出馬去把老師傅給請回來了。 老師傅姓魯,現在已經退休讓兒子接班,每個月拿到的退休工資跟他之前的工資那肯定是比不得的,少了不少。 他兒子頂班,工齡也是剛開始,級別低,工資不高,魯師傅孩子多,現在還有兩個孩子沒結婚。 說起來也是巧了。 正是這樣的家庭,他對錢有需求。 現在五十來歲還很年輕力壯。 他們這拜師學藝,不成,對方不愿意教徒弟,都在同一個縣城內,避諱,他不愿意教這門技術,江景瑜他們就退一步。 不教徒弟也可以,只要幫他們燒一些可以用的磚出來。 這也比去買要便利的多,顧向恒托人要走人情的,量還不多。 如果能請人幫忙燒磚,就不用擔心不夠用了。 對方就被打動了,答應下鄉。 他要先在他們村周圍查看哪里的土質適合,哪里適合開窯,如果魯師傅看的都不合適的話,顧向恒先交的這一筆定金就是他的辛苦費。 大家都知道了請的這個老師傅是做什么的,他要做什么大家也都配合。 這個老師傅江景瑜他們兩個也是打聽清楚了才上門的。 小的時候就給別人燒磚頭了,接觸這一行幾十年,手藝沒得說,在沒退下來之前級別也高,每個月的錢真不少。 是真有本事的。 魯師傅一來到這里,江景瑜就和顧向恒作為村里的代表,招待了他一頓大餐。 有酒有r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