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六零致富發家 第86節
書迷正在閱讀:明冬仍有雪、錦繡良緣之男顏傾天下、日出夢幻曲、后媽對照組不干了[七零]、我,嫦娥男閨蜜!、完美失控、高嶺之花他過分呆萌、穿越之八十年代拖油瓶[古穿今]、重生七零:改嫁悍夫后我多胎了!、咸魚領主今天種菜了嗎?[全息]
她和向恒的計劃是之后他們養殖成規模了,走別的路子。比如說以他們的條件為基礎,開一個加工廠。 專門生產臘rou、臘腸、臘鴨、咸鴨蛋、罐頭等等rou類食品。 在這方面也跟縣城的食品廠不沖突,人家生產的主要是點心糖果, 要是能夠在他們上莊村這里把廠子建起來,到那時候大家的日子才算是真的起來了——這點,暫時就不用往外說了,八字還沒一撇,他們想要建廠,要解決的問題太多了,場地原材料好說,但是機器、電呢? 機器哪里都沒有多的,電也是一個問題,他們這里還沒通電,晚上點燈,都是點煤油燈。 就算這兩個問題解決了,只要消息一傳出去,縣城食品廠會不心動嗎?肯定會想著直接他們增加一條產線算了,這樣子可以更多的安排廠內子弟入工。 那樣就跟他們上莊村沒關系了。 想要達到目標,任重道遠。 第46章 故人來訪 葉紅秀聽了女兒的話,心里敞亮了,也不糾結了。 對啊。 他們自己還是摸著石頭過河,誰敢大言不慚帶著大家一塊兒發展了?出事了責任歸誰? 自己學啊,大家都有手有腳。 這是他們上莊村的大隊長,又不是縣里的干部領導,怎么就得要教大家了呢?這不是女婿的義務,要說起來這也算是越職了吧。 別的村想做養殖,干部就自己組織人去學,才是合理,這樣出了問題誰也怪不著。 成功了,別人也沾不到他們的光。 如果宋大隊長真的派人去學習,把這事做好了,功勞都是他自己的,不僅僅是她娘家,整個細柳村都會記著他的好。 相應的,出了差錯,也是他負責。 不然真像女兒說的那樣,出了什么問題……光是自己村里的家禽出了問題就要吐血了,更別說別的村,這個責任太大了。 她背不起,女兒他們也背不起。 葉紅秀拿著一個地址,回家了。 江景騰看到她回來,問她:“媽,jiejie怎么說?” 葉紅秀面色平和:“我之前想的欠考慮了,這事你姐他們能教都不行,這事讓大家自己琢磨,派人去學習吧?!?/br> 江元同和張流云聽到了,暗暗點頭。 如果孫女真的愿意教給其他村了,他們就要勸了。 現在看來,他們還是很清醒的。 也是,不管怎么看,孫女和孫女婿都不是那種走一步看一步的人。 他們心里有成算。 等到傍晚,葉生平和田大妞下了工過來,收到的就是一張紙條。 葉平生沒有正經上過學,后來上了幾次掃盲班,大概認識幾十個常用字,他看了一下,這似乎是個地址,還有人名。 “大姐,這是什么?” 葉紅秀:“這是我女兒女婿每次去省城請教的地方,這個人也是能夠幫忙解答問題的人,他們現在過段時間還要去省城農業大學向人請教,哪里敢半桶水亂晃,所以現在把這地址拿出來了,宋隊長想要知道怎么養雞,去問專業人士?!?/br> 葉平生傻眼了,晃了晃紙條,“不是啊,大姐,怎么就不能直接告訴我們呢?過去省城這一路上的路費就得要多少啊,景瑜他們都已經學成了,告訴我們省時省力,這結果不都一樣嗎?” 葉紅秀:“這怎么能一樣,要是出了問題,不就找我女兒女婿了嗎?這樣你說冤不冤枉?!?/br> 看到小弟臉上的郁悶,葉紅秀解釋:“你外甥女他們接觸這一行業才多久,都沒有經過什么事兒的,怎么好教別人,就相當于你去拜師學藝,才去摸索了那么一兩年,結果讓你帶徒弟,你說這能帶徒弟嗎?不是誤人子弟,要去省城學習,人家那才是正統?!?/br> 葉平生訕訕的,他明白大姐的意思了,看著這張紙發呆,好一個推脫的法子,這不就是不想教嗎?還得千里迢迢去省城,也不知道大隊長肯不肯去,要是去的話又是誰去? 去那地方估計肯定得要派有學問的人去才行。 而且人生地不熟的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對地方。 不過……不管怎么說,他能夠跟宋大隊長交代了。 葉平生仔細想了一下,也覺得有道理,要是出了什么差錯,肯定是要找顧向恒他們的,到那時候有嘴都說不清,這些家禽一個不小心患病了,那就沒地方說理去,要是他們被牽連了,到那時候這大隊長的職位都不一定保得住。 這樣就不劃算了。 有這么一個出息的女兒女婿,大姐沒少受他們補貼,然后這樣子又反應到爸媽受了大姐的補貼,大姐送東西來了,他們兩個大人不好意思湊過去,但孩子還是可以過去沾沾光的。 這要是外甥女他們出事了,以后這樣補貼的肯定就少了。 葉平生這樣想著安慰自己,抬起眼簾看了看大姐的臉色,毋庸置疑,看樣子是不會幫他勸勸外甥女他們的了,葉平生就把這紙條收了起來,“那大姐我先回去了?!?/br> 宋大隊長回頭收到了這個紙條,一臉晦氣。 這顧向恒年紀輕輕倒是挺能推脫的。 去省城? 他是不會去的,具體接下來怎么走,召集干部開個會商量商量。 接下來到底怎么做…… 有像宋有余這樣走親情路線的,也有走別的道路的。 附近幾個村子都是聯絡有親的,這個村的女兒嫁到那邊去,那邊的村子又嫁到這里來。 劉盼她娘家是古木村的,他們村口有幾棵上百年的老樹,原本叫做古村,后來叫著叫著就成了古木村。 這個村子沒有直接跟上莊村接壤,隔得也不遠,走過王家坳的一小段路,就是古木村了。 劉盼娘家很窮,當初嫁給王家當大兒媳婦的時候,兩家都差不多,不過后來王家老二進了城還當了工人,這就起來了,劉盼沒少帶家里的好東西回去補貼娘家,不過那也是之前的事情了。 現在她這小叔子有了兒子之后,對他們家那是一落千丈,以前小叔子廠里發的那些福利,基本上一半多都給了他們,現在呢,就給一點點,打發乞丐一樣,甚至直接就不給了。 這有了兒子和沒有兒子差別太大了。 加上那孩子生的有點波折,加上小孩子本就容易三災八難的,每次聽到他們說那孩子生病了要去醫院,她沒少在暗地里詛咒那孩子養不大,只是可惜每一回她都失望了。 現在她自己都沒得補貼了,自然也沒辦法再轉手補貼娘家,為此她娘家那邊沒少埋怨她。 她弟媳婦這回過來,說她的侄子要結婚了,希望她這個當姑姑的幫襯幫襯。 話說都很好聽,什么“知道你這個姑姑最是疼愛他?!?/br> “他也記著你的好,以后逢年過節給你孝敬?!?/br> “只是現在遇到了一些問題,結婚連一身新一些的衣服都沒有,希望你能幫襯幫襯?!?/br> 劉盼坐立不安,說起來她手上真沒有多余的布料了,布票也沒有,她存的那些都用光了,而且現在她兒媳婦又懷上了,家里各種東西囤的不多,不知道夠不夠用。 畢竟家里眼看著就要添丁進口了,之前那胎生的是孫女,這一胎八成就是孫子了,她得要為自己孫子也準備些衣服被褥。 看到她推脫,弟媳婦當時臉上就不太好看了,“姐,我都跟你侄子說了,你這個姑姑最是疼愛他,你們家里的條件也好,怎么你這就要打我的臉呢,他這可是結婚,人生大事,一輩子就這么一次,我們家條件就這樣了,別的也不想,就想穿一身新衣服,風風光光的把媳婦娶進門,我們話都說出去了,就指望著你了?!?/br> 劉盼苦笑,“我這是真沒有?!彼行╇y堪。 小叔子一家沒有貼補他們了,她兒子倒是還在食品廠那邊做臨時工,但是這做臨時工的工資和福利根本就跟正式工人沒法比,他一個月才十多塊,票據也很少很少,只發幾張糧票而已,其他的一概沒有。 劉盼現在都有些后悔了,之前手上寬裕的時候送了不少給娘家,現在沒有了以后都不知道要怎么辦。 以前她可是很自豪的,別人要做件衣服,東湊湊西湊湊,才能湊夠布票。 她呢,輕輕松松就把布票拿出來了,那個時候她多驕傲,最喜歡出去跟人閑聊炫耀,現在她都不愛出去了,總是能聽到別人陰陽怪氣的聲音。 弟媳婦皺眉:“姐,怎么會沒有呢?你們村現在不是也有錢了嗎?” 她也知道姐那個小叔子是靠不住了,沒辦法,人家那有兒子了,但吃了這么久的好處,她手上肯定還有存貨,而且他們村最近又做了一些東西,賣給服裝廠。 她都聽人說了,上莊村又跟服裝廠換了一些瑕疵布料回來,上莊村的人可以去購買,不用布票。 這樣的好事兒大家說起來誰不羨慕? 劉盼臉上更郁悶了,“那個瑕疵品布料是不用票,但是我搶不到啊?!?/br> 去年大家分了不少錢,舍得買衣服的人就更多了,她知道的時候小跑著過去大隊那邊,結果還是去晚了,已經被人買光了。 她弟媳婦覺得她是故意說沒買到的,但是她這樣說也沒有辦法,眼珠子一轉,就想到了別的東西,“你們村里面不是養了很多雞鴨,可以買吧,便宜些賣我,我到時候送上餐桌,大家看到硬菜,也有面子?!?/br> 劉盼苦笑搖頭,“那可是集體的雞,是要賣了給大家掙收的,哪里有優惠?!?/br> 弟媳婦:“不能吧,自己村的人都沒有優惠?我聽別人說了很多次了,咱們要不去看看,或許可以呢?!?/br> 劉盼沒多想:“好啊,我帶你去?!?/br> 只不過到了山腳下她們就被攔住了,在山腳下小路守著的年輕男人看了看她們兩個:“進這里做什么,現在不給進去了,挖野菜區別的地方?!?/br> 弟媳婦:“憑什么不給進去???” 年輕男人:“不方便?!?/br> 弟媳婦還想再說,劉盼拉著她走,“我們去別的地方挖野菜?!?/br> 她弟媳婦不甘心,劉盼拉著她:“我們這里不給走,拐到別的地方進去,進去的路又不是只有這么一條,就是遠了些?!?/br> 弟媳婦這下才笑了:“好,繞路算什么?!?/br> 她們繞著繞著,先進去山里面,然后再拐個彎出來。 這個養雞場位于半山腰,山腳下有路,他們從山頂往下走。 這座山原本是開放給大家挖野菜的,現在圈了一部分。 山頂的樹沒有經過清理,卻也可以隱約看到竹子圍起來的圍欄,有一人高,里面的雞飛不出來。 她們可以透過這些圍欄的縫隙看到里面的情況,兩個人都被里面的情況震住了。 劉盼沒有來過這里,這是顧向恒主持的,因為兩家人的那些淵源,這是她第一過來。 生怕這些雞跑出去,這些圍欄留的空隙很小,估計只有剛出生不久的小雞仔才可以從這個縫隙中鉆出去,現在看去,里面的雞都是開始生蛋的小母雞了,就在她們面前,靠在圍欄上休息的大概有二十幾只,現在正齊刷刷的盯著兩個客人。 按照它們的經驗,要是有誰過來“偷窺”的話,一般會給它們扔點吃的進來。 結果這回不一樣,這兩個人只會傻傻的看著它們,什么動作都沒有,就有雞“咯咯噠”的叫了一聲,繼續休息。 在前面還有一大群雞,在地上悠閑的走來走去,時不時低頭啄幾口青草。 劉盼掃了一眼,這眼前大概就有上百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