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六零致富發家 第68節
書迷正在閱讀:明冬仍有雪、錦繡良緣之男顏傾天下、日出夢幻曲、后媽對照組不干了[七零]、我,嫦娥男閨蜜!、完美失控、高嶺之花他過分呆萌、穿越之八十年代拖油瓶[古穿今]、重生七零:改嫁悍夫后我多胎了!、咸魚領主今天種菜了嗎?[全息]
江河看了看那個竹筐:“好,嬸子我中午就把泥給你送過來?!?/br> 說完就興奮的把糖收了起來,推著推車走了。 五顆糖,他、meimei、奶奶各一顆,還能剩兩顆,到時候就泡糖水喝…… 顧向喜在旁邊欣喜的看著嫂子,一開始不知道嫂子會不會介意大哥這大手筆散財的樣子,現在她不用擔心了,嫂子跟大哥一樣,都是心善的。 顧向恒和王桃花跑了幾個地方,然后又去請了婦聯的人出馬,這才把這醫生請了過來。 然后顧向恒敲響了銅鑼,讓女性都去參加這個講座,不分老少。 大家對這個大隊長的信服度很高,在那一天,女性都提早下工了,去大隊食堂聽講座。 醫生也是女性,先跟大家說一些女性健康知識,然后說到了生男生女。 “這是由男人決定的!” 她也用了跟顧向恒一樣的比喻:“大家都知道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道理是一樣的!” 有些人不信,有些人將信將疑,有些人相信了,嚎啕大哭:“生不出兒子不是我的錯啊——” 這一天,上莊村很“熱鬧”。 第二天,有些家里媳婦沒有生兒子的男人去干活都是帶著黑眼圈的,個別的臉上還帶著抓痕。 彼此看到了,露出疲憊明了的微笑。 王高成就是在這樣的時候回到上莊村的,他帶著許四秋去醫院做了檢查,確認她懷孕了,這就做了錦旗,給方明月送來了。 “妙手回春”四個大字,金光閃閃。 陳醫生:“……” 他羨慕了。 他當初得到第一面錦旗的時候,他都多大了,現在小方醫生才十多歲。 王高來現在紅光滿面,一臉感激:“小方醫生,太感謝你了!” “她身體有那些需要注意的,您能再跟我說一遍嗎?” 他現在已經把他岳母給請了過來照顧許四秋,許四秋現在連床都不下了。 方明月:“這樣不行,不能一直呆在床上不動,平時日常動作是沒事的,只要注意點別提重物、摔跤……” 王高成聽的很認真。 全神貫注,他都沒發現自己大哥一家都來了。 他這幅樣子讓江翹心里恐慌,二叔這樣重視,發生意外的可能性很小,二嬸會更加注意。 越想江翹越覺得這一胎生下來不可避免,她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看向王鵬飛,除了二叔這條路,還能有別的辦法進食品廠嗎? 肯定有辦法的,實在不行,就想別的辦法跟那些人認識,只要和他們搭上線,沒有這份工作也行。 她要相信未來省首富的能力。 想到這里,她松了一口氣,再過幾個月她就生了,上天保佑她一舉奪男吧。 王鵬飛不知道身旁江翹的想法,看著二叔這樣子,心冷了。 他在這里站了這么久,二叔都沒發現他。 他從來沒有什么時候像此刻清晰的意識到,他不是二叔的兒子。 他們是隔了一層的。 只要二叔有了自己的兒子,他就會被拋到腦后。 他默默的捏緊了拳頭,如果二叔的兒子不存在,那么一切都會回到正軌。 —— 解決了春耕之后,顧向恒把該做的事情做了之后,就開始讓人修路了,那些小路先不談,他們到縣城的這段路得要修出來。 因為以后他們養殖的規模上去了,要運送產品出去,比如說雞蛋,要是路況不好的話,雞蛋很容易碎裂。 修路,當然不是那種十分整潔的水泥路,他們現在沒有這樣的條件。 但他們可以去河邊撿碎石子鋪路,還可以自己做一些土水泥。 土水泥要用到煤球灰、石膏、生石灰。 這些東西比成品水泥更容易買到。 出來的成品自用是完全沒問題的。 村民看著這樣的水泥:“大隊長,我們自己可以用這樣的水泥修房子修地面嗎?” “大隊長,這水泥很好啊,又便宜?!?/br> “大隊長,我們隊里要是有多的,我愿意出錢換一些?!?/br> “還有我!” 顧向恒:“……” 無意之間又開拓了一條新的創收之路。 第38章 十五級 徐青松是顧向恒的發小,回來以后他們因為一些事情遇上了,重新續起了交情,顧向恒不至于徇私,但是在一些事情上,他也希望徐青松日子能夠過得越來越好。 因為上莊村要發展養殖業,顧向恒問過了徐青松的意見之后就將他分派去養雞。 雞和鴨現在各占半壁江山,雞養在山里,鴨子養在水潭邊。 鴨蛋可以做咸鴨蛋,皮蛋等,保質期更長,種類不一樣了,還能擴寬銷路。 至于說以后規模大了,銷售不出去,那距離他們太過遙遠,現在不用思考那么遙遠的事。 他們從省城回來的時候是帶了一種蘑菇的包子回來的,然后就找了一個房子里搭了起來,新手過河試著蘑菇種植,這方面江景瑜接手了。 她在種東西這方面還是比較擅長的,在現代還去參觀過蘑菇房,現在也跟著一起去農業大學聽課。 在這方面,村里也沒有更適合的人選了,江景瑜就擔當了顧問的角色。 在不用去上課的日子,她基本就泡在蘑菇房里了。 在這時候,稿子那邊,只要不斷,讓人摸不清她到底有多少“外快”就行,不用天天埋頭畫稿子。 而且畫稿子也要看靈感,一味的埋頭苦畫,大腦很容易機械化。 至此,雞、鴨、豬、蘑菇每一個部分有不同的人負責、管理。 他們村的人多,在糧食不夠吃的時候這是個缺點,但是在需要勞動的時候,這就是個優點。 大隊長本來就是主生產的,顧向恒去年半年的成績也有目共睹,今年他提出的這些也是穩扎穩打,每次他在村干部開會的時候提起這些,就沒有人唱反對的。 大家就算有一些私心,但是在這一方面大家都是一樣的,希望上莊村越來越好。 對于徐青松來說,他很明顯的發現了自從他這位發小從部隊里面轉業回來之后,村里發生的各種變化。 以前的老隊長不是做得不好,他處事公正,不偏不倚,大家都念著他的好,但是跟現任大隊長比起來的話,他就缺了點銳意進取。 或許是因為發小足夠的年輕吧,跟大家擔心的不一樣,發小并不會因為太年輕就沒辦法處理好村里的各項事物,他適應的很好,而且還帶領著大家一起進步。 他來的第一年只有短短半年時間。 剛上位的時候徐青松還替他擔心過副大隊長會不會給他使絆子,讓他沒了威信。 結果他直接把會計這只蛀蟲給抓到了,也斷了副大隊長的一條臂膀,讓副大隊長知道他是不好惹的,他又帶著大家上山打獵,給大家開了葷腥。 一步一步的刷新著大家對他的認知。 等到了年底,看著分到手的錢,本來還對他這么會折騰,頗有微詞的人也不吭聲了,他們不怕干活,不怕辛苦,不怕累,就怕填不飽肚子。 現在就連之前的刺頭副大隊長都服氣了。 可以說,這位發小短短時間內已經把上下都疏通了。 他跟上任大隊長一樣,處事公正,鐵面無私,卻又不失人情味。 那些村里的困難戶沒少被他關照。 有這么一位大隊長,是他們上莊村的幸事。 他現在被分配到的任務是養雞,因為他這份工作,他爸媽閑暇的時候有事沒事就愛溜達過去養雞場,數一數他們村的雞現在有多少只,又有多少可以生蛋。 短時間內數量并不會有什么變化,但是他們樂此不彼。 有這種愛好的不只有他爸媽,還有很多人。 一開始的時候大家都擔心養那么多家禽,喂不起它們吃喝,后來很多人不知道這蚯蚓他們到底是怎么弄的,但是知道有很多,供應得上這些家禽,而且吃的它們長得又快又壯。 現在他們的母雞已經開始陸陸續續的下蛋了,一天他可以撿好幾十只、上百只雞蛋,一開始很興奮,現在他已經麻木了。 每過五天就把生下來的雞蛋鴨蛋一起送到收購站賣掉。 這收到的錢就會進入集體的賬,一部分用于集體的支出,一部分存起來,到年底的時候分給大家。 這養雞也是有門道的,比如母雞會留著用來下蛋,那么公雞當然就是養肥了殺了吃rou了。 這些公雞長到了一定的月份,就會有人給它們“動刀子”,閹過了之后,它們能夠長得更加高壯。 這也是一門技術活。 在獸醫站的技術員來幫他們的時候,大隊長選了幾個人在旁邊偷學,但是最后學會了的只有一個江魚。 以前他們村里是很少有人養公雞的,大家都愛能夠生蛋的母雞,有個別的公雞留著那也是專門留來配種,所以他們這里一直缺少這方面的人才,現在這方面的人才得到了補充。 總感覺他們村的人才越來越多了。 想到大隊長夫妻兩個去了一趟省城,回來之后他們的村里的項目比之前更豐富,比如就專門有一間房子,是什么蘑菇養殖地,那地方一般人也是不給進去的,大隊長選了幾個人,專門打理那邊的事兒。 也不允許他們往別的地方亂說,說是還在試驗階段。 現在據說也快有成果了。 到那時候他們賣給收購站的就多了一種蘑菇,這蘑菇不用下雨的時候上山去辛苦采摘,直接就能割了去賣,而且聽說有點像韭菜,割了一茬還有一茬。 想想就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