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太子丹
她搖搖晃晃地站了起來,但還是低著頭弓著腰。 “民婦不知大人想做什么,但瞧著似與赫蹏有幾分相似,或許大人可去隱官查看赫蹏制作的方法?!?/br> 赫啥玩意兒?我一臉蒙蔽,看向絮。 她跟著我這么多年,馬上心領神會地解釋道,“赫蹏可用于書寫,輕薄便于存放,然而價格昂貴于絲帛,并不常用?!?/br> 比絲帛還貴?莫非這個時候已經出現紙的雛形了?我對這個赫蹏好奇起來,不過在此之前……我看向面前的老婦。 “這話,是誰讓你與我說的?” 老婦聽聞此言嚇了一跳,撲通跪下來,“民婦……民婦自己想的!” 看她被嚇得不輕,這樣的心理素質也不像能做惡的人,我語氣和緩道,“你不必害怕,我很感謝你的建議,不過聽起來不像你可以說出來的,是誰教你說的?你放心,若此事于我有幫助,我會獎賞于你,亦會獎賞于他?!?/br> 她小心翼翼地問道,“真的于大人有幫助?” 我點點頭,露出和善地微笑,“即便沒有幫助,你愿獻策,我也會獎賞于你?!?/br> 她猶豫了一下,終于開口道,“是我兒子,他聽聞我說了工坊的事,便教我說了那些話?!?/br> “令郎?”這個答案很讓我意外,“令郎如今在何處高就?” “他才剛剛入學學室?!?/br> 秦國官辦的學室只有官吏子弟才能入學,這老婦出身隱官,她的兒子竟能入學室,只有一個可能性,她的丈夫是官吏。但如果是高官顯貴必不會娶一個隱官出身的女子為妻,而這位婦人臉上刺字,容貌被毀,顯然也不會被收為妾。所以應當只是一個基層小吏。 我怎么也想不出我跟一個基層小吏能有什么恩怨情仇,所以這位老婦的兒子,應該只是想幫他母親掙點功勞? “既然令郎有想法,不如請他親自來見我,隨我一同去隱官查看赫蹏的做法,我也好細細問來?!?/br> 老婦帶著點不安回去通知她兒子了。 我有點心累地起身,“隨我出去走走?!?/br> “諾?!?/br> 造紙事業一籌莫展,如今有人提建議,也只好死馬當作活馬醫了。 渭水河畔景色優美,我看著河上那座橋發呆。突然聽得身后有馬蹄聲。 “陸雙!” 我回過頭,只見一身著藍衣的年輕人從馬上跳下來,動作干凈利落。來人劍眉星目,輪廓分明,還帶著點熟悉。 “太子丹?” 姬丹快步走到我面前,后面的侍從才剛剛騎馬趕到,多年不見,他的性子還是這么風風火火。 他上下打量了我幾眼,“要不是認出你身上官服,我還不敢叫你,你真是陸雙那個小丫頭嗎?” 我笑了笑,“太子殿下也是更加豐神俊朗了?!?/br> “聽說你年前就回來了,怎么一直不來找我?” 他問得我一愣,確實,我一直知道他在咸陽,但從沒想過去拜訪他?;蛟S早知道不是同路人,何必牽扯太多呢。 當然話不能這么說,我揖手道歉,“新接手了尚書,諸事繁雜,許多咸陽舊友也無暇相聚。怠慢太子殿下還請見諒?!?/br> 他嘆了口氣,“聽說秦國出兵趙魏了,我曾去見過趙兄,希望他能體恤庶民,勿起兵事,奈何……他跟以前不一樣了?!?/br> 我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趙兄是指嬴政,好久沒人這么稱呼他了,話說你不會當面叫他趙兄吧? “本以為趙兄做了秦王,或許秦國會不一樣。才聊了幾句,他便推脫有事離開了。陸雙,你可否也幫我勸勸他?” 我皺眉猶豫了一下,“太子殿下,我記得你曾說過,要讓燕國重現昭王的盛世,你應知道,燕昭王聯合五國伐齊之時,又有多少庶民生靈涂炭?!?/br> “昭王當年是為報國仇,自然是不同的?!?/br> 我笑了笑,“要說國仇,五國聯合攻秦難道不是國仇?王上也可以是為了報國仇。同樣是報仇,誰更比誰低劣?” 姬丹愣了愣,沉默下來。 見我們談事情站到遠處的絮突然小步走過來,對我們二人行禮,然后對我道,“大人,您等的人來了?!?/br> 我點點頭,示意她在邊上等我。 姬丹嘆了口氣,“何止是他,你也變了。你可曾記得自己說過的話,興,庶民苦;亡,庶民苦。我本以為你是仁義之人,是我看錯了?!?/br> 常言道話不投機半句多,這也是為什么我一直未去找他。 “聽聞你曾去魏國為間,挑撥魏安厘王和信陵君的關系,讓安厘王解除了信陵君的軍銜。那時我就該知道,你和趙兄,和秦王是一樣的?!彼坪跤悬c失望地道,“恭賀你高升了,尚書令大人?!?/br> 說完他拂袖離開,騎馬絕塵而去,沒再回頭看我一眼。 我目送著他離開,輕嘆了口氣,信陵君之事我確實無從辯駁,說到底我沒有當年縱橫家們騙盡六國仍臉色不變的天分。我會因為傷害了無辜的人而良心難安。 那老婦與一個高個子少年等在工坊外,我一眼望去也看不清臉,只覺得似乎比起其他平民,這位少年姿態更挺拔些。 “讓他們過來吧?!?/br> “諾?!毙踹^去將兩人領了過來。 兩人一齊行禮,“見過大人?!?/br> “不必多禮?!蔽铱粗倌暾酒饋?,他身高很高,與嬴政相差無幾,雖衣著樸素,卻長得很是俊朗。眼神很規矩地沒有亂看,只是微垂看著地上。 雖恭敬但并不萎縮,與他的母親形成鮮明對比。 “是你讓令堂帶話給我的?” “學生并無帶話之意,只是希望能對大人有所助益?!?/br> 他自稱學生,我愣了一下,他現在是學室子弟,往后若學得好,是有可能入尚書的,我身為尚書令,他口稱學生倒也很合理,不卑不亢。 我笑了笑,“你是何意都好,怎么想到那個赫蹏的?不瞞你說,對于赫蹏制作,我知之甚少。不如你為我詳解?” “聽母親說,大人欲前往隱官親看,不如邊走邊說?” 我看了他一眼,這少年對答自若,完全不怯場,這樣的氣度,在平民中很少見。 隱官距離渭水不遠,距離我這個造紙的工坊也不遠,畢竟很多手工作業都需要用到水,建在水邊自然更方便。 那少年落后一步跟在我后面,亦步亦趨,“眾所周知,綢乃蠶絲織成,上等蠶繭抽絲織成綢,大人身上所著便是。而惡繭,劣繭則制成絲綿絮,可用來做冬衣。在制作絲綿絮時,需使用篾席進行漂絮,殘絮留在篾席上,時間久了便會連結成片,曬干后取下,便是赫蹏,可用于書寫?!?/br> “也就是說,赫蹏是絲絮所制?” ※※※※※※※※※※※※※※※※※※※※ 猜猜這個少年是誰?猜對沒獎略略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