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政府軍說是來打土匪的,可過來擾民不說,那子彈也不認人。 于金鳳的姥姥早先就不知道是被誰打死的,反正是被搶打死的。 三少爺不吃□□的時候跑車隊,但那是車隊,插個小旗,就同外面的鏢局似的,一般政府軍不會來打擾,土匪也不敢過來——這車隊都有槍的,土匪雖然也有槍,可那槍不見得有車隊的多,就算打下來,自己這邊也是死傷慘重,往往還打不下來。 反正因為亂,王有根做不成小活兒。 而也因為亂,王有根的殺豬生意也受影響——都沒有豬,他手藝再好,上哪里去殺? 但就是這樣,王有根在家里沒有地的情況下還養著一家四口,沒去逃荒要飯,那真不是一般的能干! 李先生也知道這個情況,也知道王有根是個能人,就找他談過話,但談過之后,也就不想談了。 李先生說,你覺得現在這個國家咋樣? 王有根說就那樣。 李先生說你對國家有啥想法嗎? 王有根說沒想法。 李先生說大家苦呢。 王有根說這是命。 到這里李先生已經知道王有根是個什么人了,但還有點不死心,就又問他:“就沒想變變?” 王有根沉默了片刻,嘆了口氣:“那是老天爺的事?!?/br> 李先生到底不再說什么了。 王有根才干也許是有的,心思也許也是有的,但這人……沒有想法。 李先生有些遺憾,但他也不孤獨,這鎮子里、這四鄰八鄉,他還是有同志的,他再沒想到有一天王有根會就二戰的問題來同他討論,一時間都有些怔住了,他想了想道:“你怎么會這么想?” 王有根道:“家里人的架打大了,不都要把外面的孩子叫回來嗎?” 李先生一下就笑了:“我想著也是這樣?!?/br> “那這些洋鬼子走了,日本……嗯走不走?” 李先生嘆了口氣:“他們的主戰區,在這里啊?!?/br> “主戰區?” “他們在同我們打啊?!?/br> 王有根不說話了。 后世有一種說法,就是面對日本人,河南本土沒有太多的抵抗,沒有發生那種拼死大戰。 這話不能說錯,十大戰役中沒有河南。 但之所以會是這樣,是因為這個時候的河南已經無力抵抗,花園口被炸,直接導致六千萬民眾受災…… 雖然受災并不只是河南民眾,但河南民眾絕對占了多數,而當時的河南,也不過五千萬左右。 當然,這個時候各方力量不足,統計一定是誤差的,可是就是再過多少年,河南成了中國第一人口大省,也就是一億人口,此時,隨便也不會超過六千萬。 毫不夸張的話,此時的河南,在全面受災。 因為受災,因為一直就生活在兵匪、軍閥的混亂中,像王有根這樣,一直就生活在鄉村中的普通百姓,對日本人打過來,就沒有太深刻的感覺。 日本人不好,日本人欺負他們,但過去,他們也沒少受政府軍的欺負。 前兩年發那么大的水,大家餓的兩眼冒綠光,政府軍還來搶糧食。 如果說政府軍比日本人好在哪兒的話,大概也就是只有政府軍的時候,家里的女人不用往臉上抹鍋底灰練翻墻? 王有根對這些一向是避開的——偶會想到,也很快跳開,一直到此時,他才有那么一種恍然,原來,日本人的主戰區在這里,在自己的國家! 從李先生那里回來,王有根沉默了兩天,不過他的話一向不多,大家也沒有太在意,就是王向前覺得他爹不太對——這兩天,他爹瞪了他四次! 王有根在外面是個體面人,在家里,特別是在對待王向前的時候,就是另外一個樣子了。 王向前不想上學,他給他找的理由是要跟著自己學手藝。 但王向前學手藝學的也就那么回事,要放在別的老師那里早就訓斥了,王有根則一般只是搖搖頭,重話都不說,更不要說瞪了。 王向前也不怕他,這一天又被瞪,直接就問:“爹,你咋了?” 王有根要搖頭。 “那你瞪我干啥?” 王有根嘆了口氣。 王向前莫名其妙。 這一年快要過年的時候,王向前聽到了一個詞:百團大戰。 從王家集那里傳來的消息是,這是□□同鬼子打的! □□這個詞對于王向前屬于那種有點模糊,但又聽過的三個字,因為過去政府好像抓過,不過現在這不重要了,他和村里的其他人一樣問出了三個字:“贏了嗎?” 王有根沉吟了片刻:“反正沒有輸?!?/br> 一片歡呼。 作者有話要說: 第十六章 燉雞 其實百團大作戰發生在1940年的八月,當然結束的時候已經是十二月了,而傳到王家集的時候,嚴格來說已經是1941年。 但對于王家村的人們來說,不過春節,就還是老年,還是在這一年里。 這一年,大家的日子還是那個樣。 說有點起色吧,還是吃不飽; 說更壞了吧,好歹那場大水也過去兩三年了。 就是不好不壞,就是過年前的這個消息,真給人添了幾分喜慶。 打了日本人呢,還沒有輸,沒有輸,那不就是贏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