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頁
“其實開一家烤rou店也很不錯!” 當晚剪素材的李玖玖:“……” 所以這是要吃一頓飯就換一個主意嗎? 一個說開火鍋店更好,可以自選,一個說炸雞店更棒,有火的先例,一個則說烤rou永遠的神,這個世界上絕對不會有人不喜歡烤rou里面的烤饅頭,最后一個則覺得其實可以三種都賣,小孩子才做選擇題。 有了想法,四個人在第三期的最后圍坐在一起,發生了《創業計劃》開始錄制以來的第一次有關創業相關的爭吵,讓李玖玖感動到流淚—— “你們幾個特么的再不吵這檔節目就真的變成《舌尖上的華國》第五部 了!” “我們這好歹也是個秦總欽點的創業節目好不啦?” 第三期一直吵到了最后一秒,四個人誰也沒有說服誰,相反,一夜過去,四人都有了新的想法,他們覺得炒菜/砂鍋粥/rou蟹煲/醬香餅也可以賣一賣_(:з」∠)_ 事態一直發展到見到第四位創業大佬才算有所收斂。 第四位創業大佬,是個已經退休了的常年奔波在各地演講的大佬,比起前面三個大佬來講,他更加能說會道,也更加愿意聽四位嘉賓目前的創業計劃并給出更為具體的建議,所以當他聽到嘉賓們想要去澳洲當地做美食的時候,他皺眉了,他反對了。 “……我覺得你們需要做個市場調研,做了你們就知道,其實在國外,中餐廳真的很多,想把一家中餐廳開出來其實并不難,但如果你們想的是投入這么多,然后要回本的話,那就真的很難了?!?/br> 大佬說話一針見血,一邊和眾人吃著豆撈,一邊在那里嘚吧嘚,一盆又一盆冷水潑在了四位頭腦發熱的嘉賓的臉上。 “就拿你們第一個選擇,火鍋來講?!?/br> “第一,別看在國際上,中餐的接受度很高,但實際上,普羅大眾,我是說外國的普羅大眾,喜歡的那都是改良之后的中餐,人家老外的口味真和咱們這兒不一樣,你覺得他們真的能接受火鍋中那個又油又麻又辣的口味?就算能接受,他們的痔瘡能接受嗎?” “第二,外國人其實對什么事情都講究效率,就連吃飯談合作也是一樣,炸雞點了三分鐘不到就能吃,大部分國外的中餐館,如果你們自己去觀察的話,就會發現基本都是套餐制,讓老外能以最快速度點好菜并吃到菜,但是火鍋?” “光等沸騰就得要五分鐘到十分鐘,如果你點了無骨鳳爪,煮爛那得二十多分鐘打底,一頓火鍋沒有一個小時你覺得這能叫吃好了?” 愛吃火鍋的嘉賓們齊刷刷搖頭,坐姿端正宛如天線寶寶。 “那你們覺得老外會有時間和耐心坐在那里花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就為了吃一頓飯?” 這……嘉賓們就不知道了。 他們雖然也一直有出國的經歷,但秦總選擇的地點澳洲真的是去的少,哪怕是拍電影取景都很少去那里,更不要說了解當地人對中餐的想法之類的了。 “第三,我來解釋下為什么我說想要開個中餐館并不難,但是想要回你那十個億的本很難——因為大部分國外的中餐廳,那都是開在唐人街上,最后消費的都是華裔,只會難得有真正的外國人獵奇來嘗試?!?/br> “所以如果你們只是想開一家火鍋店賺點生活費,那開在唐人街,我保證你們每個月的錢能夠自己在當地生存,但如果想要把十個億的投資拿回來,光靠一家唐人街的火鍋店,光靠在當地的華裔支持,是完全不夠的……你想回本怕是要二十年?!?/br> 大佬說到這里,給自己燙了個金針菇,嘴巴嚼吧嚼吧,等四位嘉賓把這些內容都記錄下來之后,才做了點最后的補充。 “剩下的還有很多零碎的東西,比如火鍋的用餐習慣和外國人的用餐習慣完全不同,很多火鍋的配菜外國人根本吃不慣,火鍋本身的定價就比一般中餐館要高,與當地人對中餐的心理定位價不相符等,這些都是需要你們在開店之前就要考量的?!?/br> “不止是火鍋,其他你們列舉出來的中國特色美食也是一樣?!?/br> 大佬吃完了最后一條金針菇,整個人一臉滿足,放下了筷子,騰出手邊做動作邊說了他此行在鏡頭剪輯里的最后一句話。 “不要覺得,做這個地方稀少的東西就能成功,要知道,這也可能是因為這東西在這個市場上就只有這么多人喜歡?!?/br> 豆撈局改變了四位嘉賓的想法。 如果說前三期,這四個顧命大臣心里還很輕松,覺得自己創業什么都可以,全世界各種行業任自己挑選,被這第四期的大佬一頓說教,他們終于發現自己想太簡單了。 這不是一檔可以花錢給你買顧客、就為了拍一個節目效果、制造爽文流的綜藝節目,這是一檔真實的,要他們想盡辦法去創業賺錢的節目。 沒有導演,沒有編劇,一切的呈現都會是最真實。 四個嘉賓到了此刻才覺得肩上的壓力巨大,秦總這筆巨款絕對不是那么好花的。 一群人在賓館里商量了一整夜,一直到第二天凌晨兩點都翻來覆去睡不著。 終于,第五天,他們要去拜訪第五位創業大佬,也是他們此次“訪談”的最后一位大佬——秦家娛樂創始人,靠著五百萬天使投資、兩年時間成為娛樂圈神話的圈內大佬,秦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