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等到第四集 放完,片尾曲出現,吃瓜群眾組已經無心吃壽司,一個勁兒地催同為吃瓜組的dobi網項目組組長搞快點了。 “搞快點搞快點!” “下一集下一集!” “我要看他們怎么做西瓜皮吃!” “也不知道女主帶出去的西瓜交易團能不能換回糧食!” “為什么還不開始下一集!我要等不急了!” dobi項目組的組長很為難,推了推眼鏡表示:“……可是四集已經放完了?!?/br> “什么?放完了?!” “這么快的嘛?!” “還沒看夠??!” 專業組看著吃瓜組迫不及待的反應,知道他們這部動漫在內容上起碼能讓人看得懂,一群人松了口氣之后,開始期待起了網上的反應,不知道網友們會怎么看待這部改編動漫的?會不會給個超過7分的高分評價呢? 根據dobi網的評分規則,超過三千人評價,一部劇的評分就能出現在封面上了! 于是第一天,他們點開dobi網,沒能看到封面上有評分出現。 第二天點開,沒有評分出現。 第三天,依舊沒有評分出現。 導演和編劇沉默著。摸不著頭腦。 作為圍脖畫手的兔兔在趕制新一集之余,百忙之中登錄圍脖特地搜了下《穿越之后的我成了圣女》,結果只搜到了幾條明顯是某娛樂公司買的有關《穿越之后的我成了圣女》是《穿越女軟心的愛情故事》翻拍鐵定不好看的營銷號黑稿,除此以外,一點水花都沒有。 兔兔:“……” 兔兔迷茫:“我們……是沒有安排宣傳嗎?” 頭一回當正兒八經導演的陳光光和因為地位比較低從來沒過問過宣傳的編劇陸小小恍然。 “對哦……我們好像沒有宣傳?” “……不,我們有宣傳?!?/br> 在導演找到秦可,和她說宣傳的事情時,秦可打斷了這位老當益壯的導演訴苦,并拿出了一份熱騰騰的合同遞給了他。 陳光光導演拿起合同低頭一看—— 合同的甲方,是秦家娛樂。 合同的標的額,是dobi網本月在支付完工資之后的凈收入。 合同的乙方,是晉江文學城。 而合同的內容,則是秦家娛樂授權晉江文學城冠名舉辦一場寫《穿越之后的我成了圣女》的同人文比賽。 第17章 卡在游戲里的第十七天 我被人看破了…… 當陳光光導演把秦總宣傳費都花到哪里去了這件事告訴項目組其他成員的時候,大部分人對于這筆經費這么個花法都持難以理解的態度。 項目組的組員都是從其他娛樂公司挖過來的,雖說以前主要干的工作不是宣傳,但對于圈內的宣傳套路,都有一定的了解。 “所謂宣傳,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花盡量少的錢達到讓盡量多的人知道我們所做的這個項目,如果能讓這里面大部分人都對它留下一個好印象,吸引他們來看,那就是最理想狀態了?!?/br> 比如鮮果娛樂,在對《城市美人》的宣傳上面,所采用的方式就是娛樂圈經典的宣傳方式。 在電影上映前,花錢找營銷號公告一下電影要上映了,提高這部電影的知名度和觀眾對這部電影的期待感,等電影上映了,就上水軍,引導電影評價,忽悠更多人進電影院觀看,最后就算下映了大家都知道這不是一部好電影,但掏出去的電影票又不能退錢,該賺的錢一分都不會少。 如果不是因為《城市美人》這部電影實在是拍得低于觀眾預期值太多,是一部徹頭徹尾的爛電影,再加上dobi網搞的那個評分啥的,按照這種宣傳手法其實不應該撲街的—— 這大概也是為啥鮮果娛樂的老總這么討厭還發誓要孤立秦家娛樂的原因。 原本穩賺不賠的買賣,被秦家娛樂這么個dobi網給賠了從預期收益到增加的宣傳投入零零總總加在一起超過千萬級別,換誰都要恨。 對比鮮果娛樂的宣傳方式,秦可這種選擇的把所有錢投入到一個同人創作大賽上的宣傳方式怎么看都是不明智的。 “所以說,把錢全部拿去給一群寫小說的當比賽獎金是個什么正常的宣傳方案?!這跟花錢打水漂有什么差別?!”其中一個工作人員這么說。 “而且還限定是同人!本來寫小說的群體就已經很少了,全國隨便找個一萬個人,一萬個人里面都不一定有一個吧?”第二個順勢補刀。 “重點是這個比賽還不是全網性質的,你看看上面限定了,只授權晉江文學城網站舉辦,只限定晉江文學城的作者參加!這特么已經不是一萬個人里面不一定找得到一個了,是一萬個作者里面也不一定會有一個是晉江文學城的作者??!” 第三個覺得這把刀補得不夠到位,于是拔出來重新換了個地方再捅一刀。 “這筆錢花得……除了會有幾個晉江作者來看我們這部動漫之外,還會有別的收益嗎?這錢花得還不如不花呢!不花存銀行都能吃到利息,這么花出去啥也收獲不到!” “我說怎么鮮果娛樂那么恨我們秦家娛樂,明知道我們發了個新項目,居然只找了兩個營銷號寫了兩篇稿子就收手了呢……合著是人家老總也沒看明白我們老總到底要干嘛,生怕自己花錢買黑稿反而增加了我們這部動漫的關注度被反過來利用,所以干脆完全收手!說什么也不上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