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觀測員:? 敲代碼的手猶豫了好幾次,都不知該不該把“我們指公眾資源而非個人資源”發過去。 不過為了提高民眾互幫互助的積極性,觀測員還是沒有說出這種話。 而是鄭重感謝了他的決定,并告訴了他遠方營地的方位和現況,讓他自己抉擇。 王洪生得到肯定,一開始也很高興。 畢竟大家都知道基建團是國家各大重要機關派專家組建出來的大團隊。 能給這個團隊留下好印象,以后他的公司不愁沒前程。 但當他細思片刻,他又覺得還是有點不得勁。 通常能稱得上“帝國”,就肯定有核心勢力,有諸如首都那樣帶領全帝國發展的領袖團隊。 他希望自己是那個領袖。 于是最后還是忍不住問:【目前游戲內發展最快的營地,是我們營地么?】 觀測員不假思索回復:【大家發展都很快?!?/br> 【不,我想知道發展最快的營地?!?/br> 【請問您的具體需求是什么呢?】 王洪生心說這么難回答么?按照他在商界接觸到的各種套路琢磨了一番,找了個借口:【想和其他營地交流學習、互換經驗?!?/br> 觀測員便道:【按照貴方營地的發展情況,基建團認為貴方可以進一步學習發電技巧了?!?/br> 【如果貴方有可調遣人口,或許可以考慮前往以下營地交流學習?!?/br> 說著,將A-1營地的坐標發了過去。 王洪生一看:發電??? 【我認為電力應該屬于游戲獎勵,等游戲整體進度達到一定水平,就會被激活或被獎勵?!?/br> 觀測員有點茫然,如實回:【目前基建團并未了解到該游戲相應難度的模式下,有這樣的獎勵機制,請問貴方是否有確切依據?】 王洪生也懵了:沒有? 【你們向游戲公司確認過了么?真的零獎勵機制?】 基建團當然是確認過了的。 《第一帝國》的總部現在已經徹底失聯,極有可能卷款跑路了。 在沒找到總負責人及其團隊前,他們唯一的信息來源只有國內分部,而在分部的信息庫里,他們看到這個游戲相應難度的設計里,并不具備任何獎勵機制。 觀測員用比較簡單并委婉的方式,告訴了基建團調查到的結果。 王洪生徹底懵住。 觀測員也怕嚇到玩家、給玩家造成心理負擔,并又道:【游戲不具備獎勵機制,但其資源與游戲設定,都具有成熟運行邏輯,目前完全可以實現科技的創造與發展?!?/br> 【方才給貴方傳送的營地就已找到發電的方式,如果貴方愿意,甚至可以攜帶相關資源前往該營地,與其負責人探討更多更便利的發電模式?!?/br> 王洪生更為吃驚:已經可以發電了?! 【是偶然發現發電原理,還是具備了發電裝置?】 觀測員:【已有發電裝置?!?/br> 一直以為自己帶領的營地發展最快的王洪生:“……” 他沒有再回復觀測員。 而同時負責一大片區域的觀測員也沒有太多時間關注每一位玩家的心情和心態變化。 見對方沒有回復,但玩家狀態無礙,便又繼續監控整個負責區域的日常秩序,等玩家自己思考后續。 王洪生一個人郁悶了好久,才逐漸接受其它營地能夠發電的事實。 但他依然覺得,營地某個方面發展好,并不代表全面發展好,相信大家最多是各有所長,不會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就出現全面發展起來的小勢力。 他沒有告訴同營居民這個新發現。 但他帶上趕路所需資源,還帶了兩個平時對他言聽計從的玩家,就要以外出交流的名義,去被觀測員推薦的營地一探究竟。 同營居民不知實情,當然相信他的話,還有兩個人提出要和他一起去。 王洪生也不拒絕,讓人收拾好東西,就帶著幾人一起上路。 . 在王洪生等人趕路的時候,姒嵐那邊的海邊營地已經把被毀的基地重建得差不多。 裴聞見此地有熔爐,加上近海資源很方便他做電池組,就干脆在這里又做了幾大組電池,然后給海邊營地留了兩組,又留了幾個以備替換的燈泡,才和姒嵐等人離開。 徐長豐等人很舍不得他們,正好補救重曬的海鹽可以回收了,他就把大部分海鹽都裝入罐中,交給姒嵐等人帶回去。 海邊捕撈的幾十斤魚在烈日下暴曬成干,加上當天新鮮捕撈的小魚也被徐長豐塞到姒嵐等人的運貨車上,讓大家帶回大本營。 而被方尋請過來的別的營地的人,見識了這個鹽場的規模和運作模式,很想給自己的營地也謀點福利。 雖然徐長豐也把資源分到他們手上,可他們更想要長期穩定的供應,于是自愿留下來幫忙,以勞動力換取固定的報償。 曬鹽一開始就是為了向廣大人民提供可食用鹽,徐長豐怎么可能拒絕這些人的要求?當即拍板讓他們留下。 這樣一來,姒嵐一行人怎么來的,還是怎么回去。她見隊伍人數也不多,之前回來找他們的幾個居民也不跟他們回去,她干脆連腳踏車都留下,好方便徐長豐等人來回鹽場。 一行人帶著新鮮的海邊資源、拖著一輛裝東西裝得滿滿的資源車,邊走邊采集地回到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