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所有人驚呆。 一、一個多月,做了這么多東西?! 對她的印象忽然有點改觀。 姒嵐真的喜歡爭分奪秒,就這么短短幾句話的功夫,她已經有點不耐煩,再一次問:“所以你們到底干不干?早決定一天,這個項目就能早啟動一天,時間寶貴?!?/br> 問題現在來都來了,尤其自己本來的營地距離這里幾十公里,再走回去,誰能吃得消? 所以哪怕對姒嵐的水準猶然存疑,他們還是選擇留下來。 “那我們以后住哪?基建團說我們可以在你們營地落腳,我們才從大老遠趕過來的啊,沒地方住可不行?!?/br> 姒嵐指指那邊的新營地:那個營地的居民態度都很好,和原居民相處得挺和睦,所以很多人愿意過去幫助他們建房子,現在大部分人已經住上有屋頂、有圍墻的新房子了。 “住那邊,我們搭了幾個臨時的草屋,你們先住進去,后續大家會協助你們重新蓋磚房?!?/br> “那資源分配?” “也會有專門的隊伍出門采資源?;锸衬壳岸級?,而我們現在專攻的方向是計算機,這些資源我們自己來承包,你們沒問題吧?” 都來到這種游戲了,哪里還有人敢抱在家睡大覺的心? 采集資源這種事在他們眼里也理所應當。 “當然沒問題?!?/br> 甚至發現有人管飯,他們都很驚喜——以前的營地大都各管各,很少像現在這個營地一樣集體活動、全民合作,看起來還相處得很和睦。 事情就這么定下來。 姒嵐當即問了他們的個人信息,通過通訊臺傳達到基建團那里。 基建團登記大家真實姓名、身份證號與被困時身處的地址,又把消息傳送到醫療隊伍那邊檢查核對,然后將他們的信息歸入到計算機項目的名單里。 幾人看到基建團真的給出回應,再一次震驚。 要知道他們大部分時間,都是靠能聽懂信號代碼的軍警給他們傳達基建團的消息。 而基建團傳達消息使用的方式又變幻莫測,在他們以前的印象里,基建團就跟游戲里的空氣一樣難以捉摸,直到今天他們才切切實實感受到基建團是存在的! 并且還實時和他們溝通了! “原來你們平時是這種感覺啊……”他們聽完姒嵐的轉譯,一陣感嘆。 姒嵐搖搖頭:“不用為這種事驚訝?!?/br> “等以后技術提高了,我再爭取給他們做個打字機,那種交流體驗才踏實?!?/br> 幾人不約而同高看她一眼:真敢想。 不過有憧憬是好事,他們沒再耽擱時間,當場和姒嵐談起詳細的計劃。 來到這里的幾人當中,有兩個是程序員,有一個是電腦維修店老板,還有一個在計算機部件生產的工廠里上過班。 雖說都不是完全熟悉計算機的人士,但基建團能在外面做整體指導,姒嵐等人目前在游戲內,更需要的是能夠組裝及制造芯片的人才。 這個隊伍里,好歹有一個懂組裝的維修店老板,和一個懂零部件制作流程的車間工了。 姒嵐先和維修店老板確認組裝框架,再從基建團那里獲取框架材料表,劃定相應的資源地點以待采集。 而在他們商討的時間里,又陸續來了好些新人加入他們。 人數一多,姒嵐根據每個人專長,劃定好每個人在團隊內的職能,再根據目前任務的輕重程度,分出核心制造隊伍和采集隊伍。 最后把經過居民調整并完善的代步工具按需分配,讓采集隊伍正式出門采集資源。 姒嵐則在等待資源送回的過程中,抽空到最近公會登記、尋找更多基建助力。方尋則在這段時間里,順利聯系到好幾個新營地,成功說服他們和己方營地合作。 在確定自己營地生產的代步工具能夠投入使用的前提下,方尋直接把所需材料、制作流程和注意細節等要點,刻畫在芭蕉葉上,送給每一個合作的營地。 范雯晴把代步工具研究透徹,見方尋每次都辛辛苦苦用灼紅的樹枝在芭蕉葉上刻“制造書”,她便將生產的工作交給居民們,她則開始研究造紙大業。 作者有話要說: 第30章 · 造紙需要用到好些造紙池, 以及大量的纖維原料。 范雯晴在營地周圍走了一圈,劃出來一大片平地,又帶空閑的居民去林地里挖土、伐木, 運回來一大堆材料。 造紙池堆起來,范雯晴想到另一個方向還有一片小竹林。 竹纖維做出來的紙張質量會比樹皮或麻藤做出來的紙張質量好。 為了適應到各種需求, 范雯晴又跑到竹林運回一批竹子, 和樹皮等原料一起放到灰水里浸泡。 撈漿所用的篾席比較精細,純手編難免吃力。 范雯晴一咬牙,跑去拜托姒嵐找基建團取經,做了一個和織布機相似的木質編席機, 又教會陶真真cao作, 讓她天天坐在邊上編篾席。 所有的裝置都被范雯晴以最快的速度準備好。 當原料泡到合適的程度, 她和居民們搭起來的造紙池也可以正式投入使用了。 范雯晴馬上將脫膠后的原料轉移到打漿桶,帶著好幾個力氣大的居民, 舉著木舂木錘輪流打漿。 現代人很多沒接觸過造紙工作,當場圍了好些人旁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