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書迷正在閱讀:末世之炮灰抱大腿、回到過去只是考驗愛、為你著盛裝、小倩,站直了、婚后調教(微sm)、料峭春寒 1v1 H、成為逃生片主角后[無限]、暴君的傾城寵妃、效率至上主義的快穿游戲、同學都是外星人
今兒個又正逢上香游玩時刻,來南山寺的人七里八存府里郡里的都有,一傳十十傳百,這好戲不到多久就會被傳開來啦。 劉母撫掌相慶,只嘆焦母幾人惡有惡報,平時作風不好又在此地得罪了佛祖,此后恐怕不會再好了。 周圍人也都點頭贊同,沒了好名聲又被神佛所棄的人,他們是不屑也不敢與其交往的。 就這樣,經此一事,不到一天的時間,廬江府關于焦秦兩家的傳言就掛在了人們口中,兩家在鄰里的聲望更是直線下跌,甚至被友人躲避驅趕。 秦羅敷作為女子,遭此流言外加已經生米煮熟,終于要如愿以償嫁給了焦仲卿,縮在家里也不在乎外面流言蜚語。 而焦仲卿,雖然得了佳人,但他在家的壞名聲也傳到了府君耳中,府君勒令他在家思過,職位暫停,不知道要重新被上司看重是何年何期了。 ☆、自掛東南枝(七) 初七那天黑了焦秦兩家,劉家一行人回來后神清氣爽,晚飯都多吃一碗。 翌日,劉家剛用過朝食,仆從來報,有人在門外拜訪。 眾婦退去,只留劉母坐堂,劉大郎上前門將人迎進來,卻是縣令派了媒人上門來。 媒人進入堂屋先拜見了劉母,恭維的話說了一籮筐,而后才道:“縣令家有個三公子,人長得漂亮文雅,世上無雙,年齡只有十八九歲,口才很好,又非常能干?!?/br> 這是要為縣令三子向劉家阿女蘭芝提親呢。 媒人提及的縣令正是焦仲卿供職所在府衙的府君,府君之子可見比之焦仲卿富貴的多。 然而劉大郎在廬江府南來北往做生意,交流廣泛,眼界也不是局限那么一點,所以雖然對縣令來提親阿妹有些欣欣然,但也有幾分躊躇。 劉蘭芝如今美名廣播,又是成了自由之身,此后前來提親著只會越來越多。 俗話說好物待價而沽,劉大郎作為商賈,也是深諳此道,他決定先看看阿母的意見,推卻此事,后再看提親者中是否有更富貴之人。 劉母喚來元姵,對她說:“你可以去答應他?!彼X得女兒可以再嫁高門,是幸事。 元姵沒有像原著那樣以焦仲卿誓言推辭,而是溫順地開口說:“阿母,蘭芝才回來幾日,焦仲卿就出了那等丑事,想必他很快就要娶新婦,我們何不先推了這事,等他昏禮之后再行論嫁?以此也全了仁義之名?!?/br> 實際是元姵對姐弟成婚不感冒,劉蘭芝原身年已二十,嫁個十八九的小公子算怎么回事呀,她是要給原主找個下輩子依靠,不是去當保姆的。 元姵比較萌比她大的,穩重可靠有能力的男人。 劉母皺眉思索片刻,看向劉大郎。 劉大郎覺得此計可行,一是可多出些時日為阿妹尋求貴人之家,二是由此也能為劉家名聲添磚加瓦,贏得鄉里贊嘆。 焦仲卿那么混賬,休棄糟糠,私會姝子,更是將迎娶新婦,他劉家不僅不氣怒之下口出責言,更是將劉家女在焦家昏禮后再行論嫁,給足了劉家臉面,可見劉家家風清明,仁義仁德。 劉大郎一錘定音,劉母于是告訴媒人說:“我們貧賤人家,有了這個女兒,她剛出嫁不久就被休回娘家,已經不能做府吏的妻子,又怎么配得上縣太爺的公子?希望你多方面打聽打聽再訪求別的女子吧,我家不能答應你?!?/br> 縣令媒人雖知劉家阿母說的都是謙辭,但人家已委婉拒絕,姻緣又是結兩姓之好,不成也罷,于是惋惜連連,對劉大郎奉上的賠禮謙讓一番就收下離開了。 縣令的媒人走后不過片刻,仆從來報說焦家來訪。 劉大郎見來人是焦仲卿,如今名聲敗壞官職不保的浪蕩之人,他粗眉緊皺,明顯不歡迎此人。 但焦家畢竟還沒敗落,焦仲卿也只是卸職歸家而已,他劉家也不能做的太絕以留人口舌。 何況,劉大郎心中已有溝壑,于是收斂暴躁的脾氣,笑容溫和將焦仲卿迎進堂來。 焦仲卿正正站在堂中,形容委頓,長揖到底,拜見劉母:“小婿拜見岳母大人?!?/br> 劉母側身不受禮,冷言對答:“如今誰還是你的岳母?老身的阿女早已遣歸在家?!?/br> 這厚臉皮之人忒是可惡,還以為她劉家尚不知他焦仲卿所做下的風流事么。 劉母所猜不錯,焦仲卿選擇在事發第二日就來劉家,卻是有他的打算和目的。 昨日南山寺出了那等丑事,焦仲卿名聲掃地,狼狽歸家后忐忑不安,思索應對之策。 然還沒等他有所行動,夕食前他就收到府君傳話,讓他在家反省,歸職之期不定,相當于把他棄置不顧啦。 這可急壞了焦母等人,沒了大兒的官身,他焦家還不是耕農小戶,如何還能逞以往的威風? 焦家商量了一晚,想出個主意,焦母讓焦仲卿去劉家迎回劉蘭芝,打算把南山寺的丑事推到劉蘭芝的頭上。 等劉蘭芝回歸焦家,還不是任憑焦母拿捏,她就對外宣稱那日是焦仲卿去南山寺約會劉蘭芝,結果劉蘭芝沒到,黑燈瞎火廂房中出了烏龍。 別管這計策能不能讓大家信服,而焦母焦仲卿等人卻覺得此法可行。 他們想到劉蘭芝如今名聲很好,南山寺的丑事歸到她這個焦家婦身上也是理所應當,正好可以填補焦家如今破爛不堪的名譽,這是再好不過的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