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
書迷正在閱讀:我全家被拉進逃生項目、人類喂養手冊(1V1H甜文)、漂亮傻瓜(短篇女變態合集)、被退婚后,我和魔道大佬互穿了、campus hunter、當得知我爸是首富后、[重生甜文]親愛的,我把你掰彎了、原配攻略、末世之炮灰抱大腿、回到過去只是考驗愛
“是是是,謝謝你啊,姐……那這個東西?”她指了指徐漫手里的“相機”。 “這個東西嘛,我自然留著,不過你也可以放心,一般我不會拿出來,但要是我發現了還有這種情況,或者我們家孩子有什么不對,你就等著……”她挑眉冷笑,其中之意,不言而喻。 “不會的,不會的,你放心,我一定把幾個孩子當自己孩子來照顧?!?/br> “你最好這樣!” 這種鬼話,騙騙鬼就好,徐漫可不會傻到信以為真,不過她要的震懾效果已經達到了,暫時也就這樣了。 解決完這件事,徐漫就去找章懷之了,之前說的下到各村考察,還要提前做做準備工作。 秦秀麗這事她不想就這么放過,她這方法治標不治本,而且她不想這樣的人在育紅班,那么多孩子,實在無法放心地交到一個道德敗壞的人手里。 只是秦秀麗背后是甄副主任,她雖然不至于怕,但現在也還不是魚死網破的時候。 當下也只能暫且放過她,跟著章懷之和丘葵花去了村里。 她們的第一個地點是梨花村生產大隊,倒不是因為這里離公社最近,而是這是公社里比較富裕的村寨,農業學大寨學得不錯,村里還有個采石場。 采石場聽著沒什么,但在這個年代,也是一大建筑原材料,物資缺乏磚頭木料難尋,石塊也就具有很大替代作用。 雖然現在都屬于集體所有,村里的采石場大部分收入都得上交公社,但是來干活的,包吃還有錢拿,大隊也會有部分收入。 而且用人肯定以本村人為主,大家農閑時還有錢可拿,而且因為運石料,村里公路也通達,農田又不貧瘠,大家都不是懶人,自然沒理由過不好日子。 她們在村口見到了前來迎接的周大隊長,五十多歲的人,雖然頭有白發,但聲音洪亮,中氣十足,瞧著就很有精神氣兒。 周大隊長帶著大家轉了一圈,徐漫是真的有些驚訝,這村里的人是真的勤快,農田水利,到處都規劃得好好的。 章懷之這個以前沒怎么接觸過農業的人就更驚訝了,認真聽周大隊長一一解釋過來,遇到不懂的就問,一點也沒有不懂裝懂的官架子。 “你們這里的經驗這么好,怎么臨近的村寨沒有跟著學的?”最后章懷之忍不住問道。 這也是徐漫想問的,她看向周隊長。 “也不是沒有,實在是不好學,就像我們這里利用了自然溝谷直接做水渠灌溉,但其他地方不見得都有這么一條水溝。也有的村大隊覺得我們這學得不成樣子,跟人家那大寨模式不一樣。還有的認為山洞里動土,容易沖了村里的龍脈,容易讓村里的人娶不到媳婦。雖然現在破四舊,但很多老人信這些,也就沒法開洞?!?/br> 他說的這個開洞,就是村里人在一個天然山洞里,鋪上一層土,種一些蘑菇一類的喜濕食物。 因為這種做法被作為先進典型表揚過,沒什么不能見人的,所以周隊長大大方方的帶著大家參觀了。 說著說著,還忍不住嘀咕:“看他們之前還說我們這樣不行,不能為了一點吃的耽誤孩子們娶妻生子,但是你們看,現在我們村里的光棍是最少的,只有十幾個,他們是羨慕都羨慕不來?!?/br> 徐漫心里好笑,可不是嘛!生活富足了,愿意嫁到這里來過日子的自然也就多了。 洞里的蘑菇看得徐漫嘆為觀止,徐漫驚訝的倒不是這種做法,而是技術,她沒有記錯的話,她前世生病那幾年才偶有在報端見過關于這種新技術的報道,但幾十年前的人竟然都已經會了嗎? 沒人解答她這個疑惑,但止不住她的好奇:“這種方法是誰先弄出來的???” 一聽她這么問,周隊長紅光滿面,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嗓音都高了幾個分貝:“是我家那不爭氣的侄子,來福,去把那小子喊來一下?!闭f著,吩咐他身后的年輕小伙。 等人的間隙,大家閑聊了起來,“周隊長,你們這一面山坡上一年能收多少糧食?” 徐漫指著不遠處的一大片石山道。 “這塊地不中用,零零總總加起來得有個兩三畝,玉米能收三百斤就不錯了?!闭f起這個,周隊長就非常愁苦了,他們隊里哪哪都好,就這一面山,礙眼。 這么多山石間,偶爾有那么一小塊黃土地,也被種得滿滿的,產量能不差嘛!更別說土地過度利用帶來的水土流失,發生在這種山石巨多的陡坡更是兇險嚴重。 “這些糧食大家每年能分到多少?” “算著面積廣,能上交的也相應增多,不倒貼就不錯了!” “那怎么不改種樹?分散開,固水土還減輕勞動難度?!?/br> “想倒是想過,可是這不是那么容易的,得……”說著意識到自己對面是公社主任,連忙閉了嘴,卻又忍不住眼帶希冀地看了幾眼他之前很有好感的章懷之。 徐漫看他這表現,也明白大概是跟這里的規定有關,她也就好奇地看著章懷之。 章懷之被看得有些不自在地咳了咳,“這件事我會反應上去,”他拿筆在本子上記了幾筆,塞進懷里。 周隊長眼睛亮了,正想說什么,剛才那個年輕人氣喘吁吁的聲音傳過來,“不好了,不好了,采石場那邊出事了!” 聽聞這話,大隊長也來不及多說,直接就往采石場的方向跑去,徐漫她們也跟了上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