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
書迷正在閱讀:把太子當替身后我跑了、愛意燎原、三位大佬氪金的閨女鉆出來了、和影帝分手后我爆紅了、穿成攻略游戲的綠茶NPC、咸魚女配被迫爆紅后、我靠奶茶系統暴富古代、身嬌體軟巨佬O們被我渣了[女a]、他的白月光(高H 1V1、末世之團寵小妖精
“干嘛?”莫名其妙用這么認真的口氣干什么? “當朕的妃子吧?!?/br> “你……開什么玩笑……” 蕭天蘊看過來,“朕是認真的?!?/br> 荀香站起來,差點被椅子碰到,一邊笑著說,“今天太晚了,臣先告退?!币贿叿愿兰娂娡O率种械幕?,拉長耳朵的宮女,“皇上可能受了點刺激,給他端一碗定神的湯來,別忘了——”話音落,人也迅速地消失在天恒宮。 ☆、第八十二本經 天陰沉沉的,像一盆被攪亂的淡色墨汁。早間有些風,仍然刺骨的冷。不過再下幾場雨,也許就是春天了。 淳于文越已經有幾天沒有下床,掙扎著身子動了動,卻仍然是無力地躺回床上。他望著明黃的帳頂,覺得腦子里面混沌一片。陰沉的光線讓他越發地困乏,下意識地用力叫了一聲,“黃一全!” 黃一全弓著腰小跑進來,低頭問,“皇上有什么吩咐?” “炎貴妃呢?她最近怎么不來了!” “回皇上的話,炎貴妃近來身體不適,正在娥皇宮靜養?!?/br> “太子呢!太子怎么也不來!” 黃一全頓了一下,“太子政務纏身,早上來請安的時候,皇上還在熟睡,就沒有打擾您?!?/br> 淳于文越側過頭來看著黃一全,眼光銳利,“你在撒謊!” 黃一全嚇得跪在地上,“奴才不敢!” “你們以為朕死了嗎!你們都以為朕死了嗎!”淳于文越猛地做起來,掙扎著要下床。黃一全連忙上前攙扶著他,“皇上,龍體要緊,龍體要緊??!” “去!去把太子叫來!” “皇上別動怒,奴才這就去,這就去!”黃一全一邊穩住皇帝,一邊叫人進來伺候。他出了宮,一路小跑著到了上朝的地方,遠遠地張望了幾眼,確定還沒下朝。他看到順喜在殿門前走來走去,立刻揮了揮手,招順喜下來。 順喜看到黃一全,立刻跑下石階,巴巴地問,“師父,您怎么來了?” “小順子,這早朝什么時候能結束?” 順喜回頭看了一眼,謹慎地說,“夠嗆,戶部尚書曹閆坤大人貪污受賄,里頭正要辦呢。師父有什么急事?” “皇上急著見太子……” “唉,殿下不把曹閆坤給辦了,肯定不會分心的?!表樝矒狭藫项^,“要不師父在這里等等?我偷偷進去問問?!?/br> “好好,交給你了?!秉S一全拍了拍順喜的肩膀,順喜又小跑著上石階去了。黃一全看著順喜的背影,內心有些感慨萬千。當初皇上主事的時候,宮里那么多太監宮女,哪個不是趕著巴結他。當時他是風光無限的大太監,收了許多的徒弟,義子,因順喜是東宮的太監,只例行關照了一下,并未太在意。想不到如今到了太子掌事,從前那些跟著他后頭轉的人全都不見了,只有順喜一個,還真真地喊他一聲師父,有好酒好菜仍記著孝敬他。要說這長情的個性,真是像極了太子。 那瑤華宮,至今還空著,每日派人打掃,猶如荀太子妃還在的時候吧? 順喜溜進了殿中,站在門邊,可忽然覺得整個大殿上的氣氛異常地壓抑。官員人人自危,都低著頭, 不敢說話。大殿的正中跪著戶部尚書曹閆坤,看他的背影倒像是很沉得住氣。不時還抬頭跟刑部尚書炎松林飛快地交換一下眼神。 淳于翌坐在龍座旁邊,目光掃視大殿,突然喝道,“說??!剛才還巧舌如簧,如今各個都說不出話來了?!” 吏部尚書蘇弘道已經上了無數次折子要告老還鄉,退位讓賢。折子已經得到批復,這是他最后一次上朝,自然就充耳不聞,以免后禍。禮部尚書亓明瑞就是一個書生,朝廷上爾虞我詐,紛紛擾擾的事情,他幾乎就不懂。禮部也是個閑差事,沒有什么牛鬼蛇神愿意近來,亓明瑞便成天和李朗兩個吟詩作對,活得就像個神仙。工部尚書笪琛,是個見風使舵的主兒,最愛做的事情就是明哲保身,所以這種場合一般不會出頭。 唯一會出花樣的,就是刑部和兵部了。刑部尚書炎松林,跟他哥哥不一樣,是只老謀深算的千年狐貍。他早就收到消息,皇太子要辦曹閆坤,這戶部尚書是如何都保不住了。強出頭,可能下一個遭殃的就是自己??蓢@曹閆坤完全不知道盟友已經背棄了自己,還自信滿滿地以為能用炎氏的威望逃過這一劫。 “太子殿下,您不能憑一個賬房先生的片面之詞,就要定臣貪污的罪啊,臣可是冤枉得很!” “冤枉?”淳于翌冷笑了一聲,“當初敦煌城數十次發出緊急軍情,說你克扣軍餉,影響士氣,這條也是冤枉的?” 曹閆坤愣了一下,沒想到太子會翻舊賬,下意識地說,“敦煌的叛軍說的話怎么能信……?” 淳于翌猛地站起來,高聲道,“誰說敦煌的是叛軍?我手中已經掌握了足夠的證據,足以證明,是當時皇上聽信讒言,陷敦煌數十萬將士于極其不利的戰爭環境,導致荀家軍幾乎全軍覆滅,還冤枉了進京求援的十數名將士,將他們全部斬首!這是本朝最大的冤案!皇上要下罪己詔!” 淳于翌說完,朝堂上立刻爆發出了熱烈的討論聲,驚詫聲。徐望山第一個站出來,還沒開口說話,淳于翌已經抬手制止他,“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皇帝也不例外!這是我這幾年查到的所有證人,證言,你們拿去看看吧!”淳于翌從座位上拿起一沓厚厚的紙,拋下大殿,繼續說,“上面清清楚楚地記載著,自大軍離開鳳都開始,戶部就一直無故斷糧,到了敦煌之后,大軍屢屢打勝戰,朝廷不但不撫恤,不嘉獎,反而還克扣他們的軍餉,導致軍中怨聲載道,將士寒心,才有不聽朝廷之命而出的抗議行徑。這行徑,卻被朝中有心人解讀為荀家要步當年宇文家的后塵,謀反的證據,說給皇上聽?;噬夏晔乱迅?,聽信讒言,置數十萬大軍生死于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