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書迷正在閱讀:東宮有本難念的經、把太子當替身后我跑了、愛意燎原、三位大佬氪金的閨女鉆出來了、和影帝分手后我爆紅了、穿成攻略游戲的綠茶NPC、咸魚女配被迫爆紅后、我靠奶茶系統暴富古代、身嬌體軟巨佬O們被我渣了[女a]、他的白月光(高H 1V1
裴凌南說不出話來。眼前這個白衣翩翩的美男子,一口一個沒有讀過書。但是他卻有一顆七竅玲瓏的心。他看得懂,也琢磨得透,甚至丟出了一枚誘人的橄欖枝過來。 只是她的心懸著。自從見到趙顯,便一直懸在半空中,沒有找到一個地方能夠安穩地落下來?;蛘咚皇侨鄙僖粋€理由,缺少一個能夠破釜沉舟,死心塌地的理由。這個理由,他也沒有給她。 皇帝近來有些暴躁,內官都不敢近前伺候。重臣每天都在門口跪求皇帝收回成命,反反復復就是那幾句宗廟社稷,皇室血統。 趙顯讓眼前跪著的女子站起來,“雙雙,這些年你保護朕的安全,勞苦功高。眼下朕有更要緊的事情托付給你。東宮近來平靜得有些讓人不安,朕擔心他們會對蘭儀宮下手。你暗中保護凌南母子,把朕的護衛分一半給他們?!?/br> 雙雙錯愕,“皇上?這恐怕不妥吧?上次刺客的攻擊險些要了您的命,您怎么能讓奴婢把護衛撤走一半?” “這是命令,雙雙?!?/br> “可是,皇上!” “皇上!”內官匆匆忙忙地跑進來,雙雙連忙退到一旁。 趙顯不悅地問,“什么事情慌慌張張的?” “樞密使,太尉,太師,左相求見!” 趙顯還沒發話,四個重臣就已經進到殿上來,長跪不起。太師最德高望重,率先說道,“皇上,臣等驚聞您要收一個北朝的女官為后宮,可有此事?” 趙顯本來對他們擅自闖入殿中的行為不滿,可是他們畢竟都是身居要職的重臣,又在他初登位之時鼎力支持,不得不把怒火強壓下去,柔聲道,“正如太師所言?!?/br> 太師行了個大禮,又要說話,趙顯索性站起來,抬手制止他往下說,“幾位都是在朕登基之處,便知道朕底細的人,朕也不跟你們拐彎抹角。朕流落在北朝之時,與一位女子成過親。那女子便是裴凌南。而她的一雙孩子,并不是你們口中所言的他人之子,那是朕的親生骨rou?!?/br> 四個大臣面面相覷,樞密使略沉吟了一下說,“皇上能確定嗎?您當初離開北朝之時,并沒有什么兒女。臣的意思是,也許那是裴凌南與他人珠胎暗結……” “大膽!”趙顯怒斥了一聲,走到樞密使的面前,“朕的妻子,朕非常清楚。你敢污蔑朕的后宮,該當何罪?!你們看過那孩子的長相么?若是你們看過,就不會質疑他不是朕的兒子!” 太尉忙道,“皇上請息怒……樞密使大人不是那個意思?!?/br> “朕敬重你們為三朝元老,對于不敬之事便不再追究。但你們心里都要有個數,裴凌南,朕是立定了!朕的兒子,也會成為這個國家的皇子,朕會守護他,輔佐他,直到他成為這個國家的王!” 大臣再不敢說話,因為皇帝的眼睛中,有不容置疑的權威和力量。那是天子的氣勢,他們不敢反抗。 從大殿里從來,剛剛一直沒有說話的左相說,“幾位大人就這么放棄了?放任一個來路不明的孩子,成為這個國家的王?” 太師搖了搖頭,“你也看見了,陛下的態度很堅決?!?/br> “如果,那個孩子消失呢?”左相的眼中閃過一絲陰戾,其它的三個大臣全都不寒而栗。 花事50 北朝永福宮的偏殿,荒僻陰濕,傳說很多被太后處罰過的人都死在了里面。 沈阡陌縮在角落里,只能借著窗戶外面投進來的微弱月光來平復心中的恐懼。周圍好像不時有零碎的腳步聲,還有吱吱的老鼠叫,偶爾還吹陰風,撩起那白色的破舊紗帳,很是恐怖。換了一般的孩子,早就嚇得哇哇大哭了。 但沈阡陌咬著嘴唇,堅決不肯哼出一聲。 “裴二,裴二,你在里面嗎?”透風的門外傳來低低的喊聲,還有鎖鏈輕動的聲音。沈阡陌仔細一聽,發現是劉無庸。 “劉爺爺!”她爬到門邊,輕聲問,“您怎么來了?這里太危險了!” “素琴那丫頭偷偷告訴我,你被關起來了。她不能離開太后太遠,所以就跑到了離永福宮最近的蘭臺。丫頭,你沒事吧?” “我沒事?!?/br> “作孽喲,太后怎么忍心把你這么小的娃娃關在這種地方!”劉無庸在門外徘徊,半天想不出一個好點子來,“皇上去北郊的軍營巡視了,三五天之內回不來。朝中的大臣又大多是寧王那一派的,丞相又不在,天哪,是要急死我么?不如我悄悄派人去通知皇上?” “爺爺,千萬不要?!鄙蜈淠耙灶~頭抵著門面,低聲說,“皇帝哥哥不想此刻成親,不是因為我這個微不足道的小人,太后娘娘卻不明白。如果您告訴皇帝哥哥,他怎么做都是錯的?!?/br> 劉無庸在門外,輕輕捶了捶門板,“裴二啊裴二,現在哪里還顧得了這么多?你要我眼睜睜地看著你被困在這里嗎?” “那……您能找到楚大人嗎?” 劉無庸一拍手,“我怎么把他給忘了!你等著,我這就去找他!” 沈阡陌聽到門外的腳步聲匆匆遠去,重新靠著門坐了下去。她遲早是要離開北朝,回到爹和娘的身邊。只是這看似平靜的夜晚,其實有很多暗流,早就悄悄涌動了吧? 南朝景福宮內,趙顯疲憊地用手按住額頭。這個國家到底是怎么了?吏部選拔官吏任人唯親,官吏相互勾結,貪污**。戶部只知道增加百姓的賦稅來填充國庫。越來越多的人在剝削百姓,施政舉步維艱。反觀北朝,在寅耕新政的作用下,大批有識之士,得以充入朝堂,成為國家發展的中堅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