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頁
書迷正在閱讀:偏執狂們搶著輔佐我、穿成權臣的炮灰元妻、我嗑的cp必須he[穿書]、女扮男裝后我當上了駙馬、被病嬌魔神所偏愛、師尊快醒醒、快穿海王女主有點野、快穿之天道管我叫娘親、流光喜事、東宮有本難念的經
熟面孔,熟面孔,見過*3, 不認識的小廢物 1 2 3 4 5。 在莊陽子眼里, 換算過來則是:十萬貫, 八萬貫,三千貫,賠錢貨*3.賤貨*3、 這里的賤貨并非常見語境的貶義, 而是莊陽子心中特殊的貶義——不打不老實,打了也不會老實, 得殺了才行,殺人又會降低自己的格調——就很賤哦。 待到夜深人靜之后,天師才緩緩站了起來,環顧下方那些晃來晃去、不成體統的小嘍啰。 想到小太歲對文蜀也算一往情深, 雖然不明白被綁架的人怎么會對綁匪生出情誼,但是那個小眼神挺對的。文蜀似乎對小太歲也有種異樣的情愫,大概是愛他年輕貌美又出身高貴、性情溫和善良。如此兩個人, 刨去一個不算是完整的男人, 而另一個‘寡人有疾’之外,倒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夫妻。在統一大魏之前, 他們肯定不會分,我既然到了這里,不妨多做些好事,為她們傳書遞簡。 莊陽子想到此地,一轉身沖著哀牢關的方向飛掠而去。 把一些嘍啰和小頭領、婦女的驚呼聲甩在身后:“有鬼??!” “是大鷂子!” “妖怪??!” “你們這群迷信的笨蛋,分明是朝廷派人前來刺探!給我追!” 輕功最佳的兩個少年人拔地而起,躥房越脊,追著前方的淺白色身影。 卻在三息之后追丟了這個身影,少年人頓時被打擊的垂頭喪氣。 莊陽子一路向著西北方向,翻過兩座山頭,越過一條大河——半夜玩一葦渡江真的很不劃算,既有踩到暗流漩渦的風險,有沒有被人看到,只是已經翻過兩座山頭,再退回去虧得慌。 終于趕到哀牢關時,正要翻城墻進去找文蜀,卻注意到官道上塵土飄蕩,數里地外人不言馬不鳴,收起鑼鼓旌旗,都在靜靜悄悄的趕路。 莊陽子一路上走走停停,打著哈氣跟過去。 靖難軍數萬大軍在天明時分到達了錦官城外十里處,已經被派出來搶糧食的蔣家軍發現了。 文蜀騎在心愛的大黑馬上,拍著馬的脖子,和老鄔講笑話。本來朱雄的大黑馬在絕食,被自己的大黑馬搞了幾次就重新恢復飲食了。 老鄔挑起大拇指:“物似主人型啊。大黑絕非凡品?!?/br> 文蜀得意叉腰:“這次打下錦官城,多搶幾匹好馬。蔣家軍隊雖然道德敗壞,馬卻都是好馬?!?/br> 古大騎在馬上跟隨左右,啃著玫瑰糖餅,不無幽怨的說:“還有這種好事?”蔣家再他們管轄的范圍內,極力的污名文大王,也只能是把她那些人所共知的艷史翻出來說一說。聽的不少人涎臉餳臉,不分男女,無不羨慕。 忽然沖回來一名校尉,是前哨的三名校尉之一,沖到馬前單膝點地:“啟稟元帥,前方鎮子里有四十三名逆黨士兵,正在糟蹋民婦。我們剛開始殺人抓人,有兩個被打殘的小子竄起來,把人都給殺了?!?/br> 文蜀正要和古大說,他是時候找個媳婦了,別總想著爬上本大王的床,最近一年的借口是風郎會吃醋。文大王的人設當然不是癡情美女,但對風郎算不上癡情,是對他身份的敬重。又被打斷:“這兩個好小子,帶過來我瞧瞧?!?/br> 道路兩旁的樹林稀疏,被砍柴的樵夫砍光了大半,眼前的小鎮里看起來沒什么特殊的,只是平原上一個數百戶人家的小聚集地,房屋毗鄰,土屋由夯土構成,保暖便宜又低矮,本該整潔的房前屋后被糟蹋的一塌糊涂,菜地被踩踏的倒伏一大片,一地雞毛鴨毛被風卷著,像是柳絮一樣被籬笆墻、石磨和車輪擋住。 躲藏在屋里的小孩和老人、跪在道路兩旁的農家男女身上都帶鞭痕,看到浩浩蕩蕩的軍隊開拔進來,越發害怕。 小校推著兩個男孩走過來:“元帥?!?/br> 倆小子,一個十三,被打瞎了一只眼睛,一個十五,一條胳膊被砍的露出骨頭。 文蜀看了看他們,鼻青臉腫滿面鮮血,緊緊抿著嘴,緊張兮兮的看著自己。就很喜歡:“你們兩個倒是會殺人。賞各他們倆五貫,拿兩瓶上好的金瘡藥?!?/br> 獨眼龍高叫道:“我不要賞賜,一心想要投軍,多殺幾個賊寇。往年葛天王統治時,苛捐雜稅才要五分收成,小吏給點野物就能打發?!?/br> 斷胳膊的抬起頭叫:“文大王,王七弟是我哥哥!我是王九兒。我哥哥跟著您,我也應當為您效勞?!?/br> 文蜀一怔,哈哈大笑:“王七弟跟我說過你!軍中的傷患都要留下養傷,現在帶上你沒用。等你的傷養好了,再去找你哥哥。叫醫官來,給這兩個小子好好包扎?!?/br> 鎮長趁機過來磕頭,伏在地上:“文大王,俺們鄉下人,不知天高地厚,官府派人來收繳糧食,多問一句就動用鞭子,實在拿不出糧食了。臥虎山山高路遠,您老人家怎么不遠千里,來到這小地方。俺老漢傾盡家產,只能以一飯為敬?!?/br> 溫家軍四杰的葛百歲心說:幸好我干爹沒在這兒,他要是聽說自己被誤認為山賊同伙,一定羞憤。 軍師腹誹著元帥的名聲太差了,催馬上前:“老丈不要誤會,我們是天王派來的靖難軍,專為剿滅蔣逆而來!不是來搶糧食的?!?/br> 獨眼龍和王九兒都被扔下,大軍繼續開拔。 溫守備已經先行率領五千騎兵和溫家四杰中的三個,繞過去,打起輝煌壯美的旌旗、戰旗,準備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