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書迷正在閱讀:穿越回來后我懷了陛下的崽、姑娘我姓富察氏、欲妄(女主控 NPH 高干)、重生后大佬撕了炮灰劇本、春意鬧、全京城都在給我催婚(重生)、我在貴族學院當白月光的那些年、夫人,你又翻車了、如果寂寞了、一張百元鈔的一生
領完銀子薛明遠和薛明軒依舊沒在本家吃飯,帶著人就走了。若水跟薛明遠共乘一輛,三個孩子一輛。在車上,若水看著剛才領紅利的條子依舊驚愕不已,薛明遠看到若水沒有合攏的表情,微笑道:“當年祖父分家的時候,其實每房都有鋪子的。祖產自然不能分,但是祖父做了這么多年的生意,除了守成也有拓展。所以幾個兒子或多或少都分到了一些東西?!?/br> 薛明遠復又看向窗外,聲音略低的說道:“當年父親經營祖產,幾位叔叔除了二叔都依賴父親,所以店鋪也都沒分,那家其實也就不算分。后來父親去世后,祖母和二叔很迅速的就把全部的家產控制在手中。祖母下了狠力氣,當時甚至官家都參與了進來,以各種理由拒絕實行祖父分家的方案,說到時會有分紅,都差不了。后來又把四叔和五叔趕出去做生意,給的本金少得可憐。這分紅就是這么來的?!?/br> 薛明遠說的簡練,可中間的事不必細說,若水也能想象的到當時薛家人一定為此爭得頭破血流。若水輕聲問道:“我記得你說過父親當年也拓展了家業,自己新開了好幾間鋪子,也被收回去是不是?” 薛明遠點點頭道:“恩,二叔說那是拿祖產賺出來的銀子開的,自然也算是祖產里面的。當初父親是嫡長子,所以祖父并沒有單獨分給父親東西。所以后來事情有些尷尬,最后我和哥哥手里一點東西都沒有,我倆氣不過就拿著母親的東西搬出來了。這紅利二叔總說是他看我倆小孩子可憐,從祖產里分出來?!?/br> 若水這下聽明白了,這就是一個羅圈帳啊。祖父當年把祖產給了薛明遠的父親,然后把自己經營得來的分給了另外幾個兒子。薛明遠的父親就經營者祖產順便幫其他弟弟也經營著生意,后來父親去世了,二叔把所有的東西都搶走了,并且光明正大的說祖產應該嫡次子繼承,而不是孫子。于是原本應該薛明遠繼承祖業就都沒了,還沒有額外的東西,合著薛明遠就是從薛家凈身出戶啊。怪不得那時對薛家二叔連禮都不行一個。 薛明遠輕聲說道:“父親自己開的那幾家店鋪是父親的心血,根本就沒用本家的錢??墒悄菚r候我們還小,很多都不懂,現在長大了,總有一天我要把那個鋪子拿回來!” 大年初二,薛明軒要去上司家拜年,就是周大人家。往年帶著薛明遠去是薛明軒厚著臉皮,讓薛明遠去的,希望薛明遠通過自己能多認識一下官場上的幾位大人。今年薛明遠卻是被正式下帖子邀請的。薛明軒看了看這個帖子,又跟薛大嫂討論了一下最近薛明遠那邊的變化,覺得若水這個妻子娶的是很正確的選擇。自家幫忙解決了若水的終身大事,也得了一個能跟周大人簽上線的弟妹。更何況這個弟妹還挺能干的。 這天一家一起向周大人家出發,薛明遠帶著若水還有三個孩子一起去給周大人拜年。馬車行到周府,州府門前那是車水馬龍。人家也得過年走親戚,所以一般默認的規矩就是大年初二給上司拜年。周大人是臺州府知府,臺州除了自己的地方外還設六個縣,今天都一起過來拜年。外加一些世家家主此時也都過來拜年,所以門前擠得是水泄不通。 薛明遠貼心的拍拍若水的手,輕聲道:“沒關系的,別緊張,雖然今天人有點多,但是大家也不會特別注意到咱們。咱們露個臉,有時候不一定要和主人家有多熟,能出席這種場合就是一種信號,這就夠了?!?/br> 若水甜甜的笑了下,點點頭,拍著略有些緊張的孩子,輕聲安慰道:“一會不要亂跑,跟在母親身邊就可以了?!敝劣谌羲约?,怎么見到人多會緊張,自家過年的時候門前比這要夸張得多啊。 薛明遠跟在薛明軒的身后,到前面去了。若水則跟著薛大嫂帶著孩子們來到后宅。 周大人他們都坐在正堂聊天,進去時周圍幾個縣的縣令已經來了,還有周大人的一些下屬。薛明遠進去后破天荒的跟周大人說了話。周大人笑呵呵的招呼道:“這是明軒的弟弟吧,也是一表人才啊。我聽說生意做得不錯,現在的年輕人都比咱們有出息啊?!?/br> 其余人都跟著湊趣,薛明遠還真是第一次受此待遇,不過也算是見過大場面,強自鎮定的笑著。 若水一過去就被周夫人拉到了身邊噓寒問暖,其余的人都挺好奇這是何人,然后就有人說是周夫人在望京的親戚又嫁了過來,現在是薛縣令的弟妹。眾人都親熱的打著招呼,官場就將三分面,這時候場面氣氛熱絡的跟一家人一樣。周夫人抽了個空,輕聲問若水過得怎么樣,雖然通過幾封信,到底沒見到真人。 若水甜甜的說過得挺好的。周夫人上下打量了一下,見若水面色紅潤,身體也比剛來的時候豐潤了一些,知道是沒說假話,安心的點了點頭。要說這幫姚家這個忙絕對不白幫,周大人今年就要回京述職了,這已經在臺州坐滿兩輪知府了,該換個地方了。 江浙富庶,那是人人都眼紅地方,周大人也不想走,但是規定這到了一定年頭就得換地方。而且很多人做完江浙的官就做京官去了,這時候就是拼實力了,因為京官好聽,但很多時候都是明升暗降。京官不易做啊,周大人正愁要怎么活動呢,這會就全解決了。 姚太傅上次特意派大管家姚忠過來送信,主要就是問自己這次換職的想法。要是還想外調,浙江不能待了,不是還有江蘇么,都是富庶的地方。若是想做京官也說個想法,吏部戶部也不是不能進的。周大人還是向外調的,自家的實力在望京實在是不夠瞧,向上爬也費盡,所以倒不如在外面做主官,體面又實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