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3)
書迷正在閱讀:閃婚后,神秘老公壞透了、我才是這個世界最狠最渣的崽[快穿]、她比玫瑰美麗(NPH)、嗜癮、心火燒、你別靠近我、渣攻不渣了[快穿]、真千金想通后成了萬人迷、少帥夫人總想要爬墻(民國文,劇情,H)、被渣后我嫁給一個和尚
李景煥聽出了他話里關心的意味,突然覺得沒白救這個小崽子,他低頭輕咳了一下,還好,跌下來磕磕碰碰的,難免會傷著。 李景煊掙扎著站起來,一眼就看到了地上那把斷成了兩截的弓,走了兩步,把斷弓從泥污里撿了起來,弓的斷面上裂開了一條縫,細細密密的裂口一直蔓延到了柄上,可見它當時承受了多大的力道。 他垂下眼睛,輕輕摩挲著那道裂縫,這樣大的力道,連堅硬的木頭都受不得,何況是人的血rou之軀??杉词箓蛇@樣,太子還是死死地護著他難怪、難怪他剛才昏迷,這樣重的傷勢他怎么受得了? 李景煥看他似乎沒有要來扶自己一把的意思,只好無奈地自己掙扎著站起來,手臂上的疼痛讓他有點力不從心。 李景煊聽到身后的動靜,瞬間從自己的思緒中跳了出來,丟下手里的斷弓,趕忙走到李景煥身邊,小心翼翼地伸手拉他,二哥,慢點兒。 啊,謝謝李景煥下意識地道謝,一抬頭,卻被李景煊的神色嚇了一跳,只見他一雙黑亮的雙瞳一眨不眨地看著自己,嘴巴動了動,卻欲言又止。 李景煥不知該作何反應,心中暗自嘀咕著,李景煊這小孩從小就心思多,小小年紀,待人接物就能進退有度,而且不知道是天生的還是后天有意養成,他似乎很能和人打好關系,見面先給三分笑臉,像極了前世的自己 只是他并不喜歡這樣的自己。 李景煊輕輕把李景煥扶起來,他背著光,臉部隱沒在一片陰影中,看不清表情。為什么要舍命救我?為什么寧可自己受傷也要護我周全?他心中有無數的疑問,最后卻一個字也問不出,只能沉默著相顧無言。 李景煥不明所以,瞇著眼睛疑惑地看著他。 事實證明,那些小說電視劇里說的從眼中讀出什么三分哀傷、五分苦澀,還有兩分喜悅的都是騙人的,大家都是兩個眼睛一張嘴的,能從臉上能讀出什么??!又不是讀扇形統計圖!他瞪得眼睛都酸了,也沒看出什么來,于是果斷放棄了。 他轉頭看看周圍,馬受驚之后也沒有方向感,只知道一味狂奔,此時更是不知道到了哪里,只能憑借著周圍的景色大概判斷出還在圍場里,但是也恐怕已經跑到圍場的邊緣地帶了,五弟,我們現在離行宮大概有多遠? 李景煊收回心神,左右打量了一番,恐怕不近,現在應該是在圍場的最西邊。 行宮在圍場的最東邊,那就是說李景煥皺眉,五弟的人,還能聯系到嗎 剛說完,李景煥就后悔了,這又不是二十一世紀,還有手機,能打個電話或者發個微信聯系到人,他們現在騎馬跑了這么遠,馬又跑丟了,那些侍衛又早就不知道被落到哪兒去了,這可怎么聯系,難不成要飛鴿傳書嗎? 只是,他還是抱有一絲希望,萬一李景煊出來的時候交代過什么呢,又或者他們有什么特殊的聯系方式。 李景煊此時亦是束手無策了,聽到他的話也只能沉默不語。 看他這樣李景煥哪有不明白的。身處荒郊野外,又沒有交通工具,兩人還都受了傷,真是有點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感覺。 好在兩人都是龍子龍孫,尤其是李景煥貴為太子,那些侍衛見兩人久久未歸,定會尋來,只是還需要些功夫罷了。 不過,要是真的等人來尋,怕是事情就要鬧大了,此事本就荒唐,若是再讓皇上知道了去,怕是不能就此了了,最好還是能及時趕回去才行。 想到這里,李景煥又掙扎著想走兩步,李景煊趕忙上前去扶,但是他又不敢碰對方受了傷的手臂,只能攬著對方的腰給對方一個著力點。 李景煥也不矯情,順著李景煊的胳膊把自己全身的重量都壓在了他身上。他也是起身的時候才發現,自己除了胳膊脫臼,膝蓋似乎也腫了,還有腰背的地方,無一不疼的厲害,此時能有人撐著他,他也能稍微減少些痛苦。 只是,雖然思想工作做的很好,但是他還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尷尬,被一個比自己小的小孩扶著的感覺真是太不爽了。 李景煊感覺到李景煥的僵硬,動作放得更輕了,有些擔憂地問:是我碰到你的傷處了嗎? 李景煥搖頭:沒有,我們還是快些趕回去吧,脫臼拖得越久恢復就越麻煩,而且你身上也有不少傷口,需要盡快處理。 李景煊聞言四下張望了一番,找準了一個方向極目遠眺,應該是這邊。 李景煥點點頭,朝著他說的方向走去。 兩人互相攙扶著并肩而行,誰都沒有說話,一直走到將近黃昏的時候,終于遇到了焦急地尋找他們的侍衛們。 符珠和李景煊的貼身太監華功見到兩個主子狼狽的模樣都嚇了一跳,連忙上前關切地詢問。 但是李景煥和李景煊也深感此事的丟人之處,對兩人驚了馬被摔慘了的事情只字不提,只說是不小心磕碰著了,讓侍衛們都回去吧,不要驚動了皇上。 雖然這借口聽著非常蹩腳,但是主子的事情,做下人的也不好多問,只得先找大夫給他們看了看,處理了一下身上的傷口,又梳洗一番,換了身干凈的衣服。 李景煥又在李景煊處喝了口茶,簡單叮囑了幾句,見天色不早了,這才起身告辭。 李景煊還是有些傲氣和別扭,雖然此時非常想問問李景煥身上的傷怎么樣了,是否需要再讓大夫開點藥膏,可是直到親自把人送出門外,卻仍是欲言又止。 李景煥仿佛忘記了今天的事情一般,又恢復了冷淡疏離的態度,今日之事,絕不外傳,僅在你我二人之間而已。 李景煊動了動唇,久久望著他的背影,到底還是什么都沒說。 第37章 雖然李景煥和李景煊都竭力地掩飾著那天的事情,但是皇帝畢竟是皇帝,各種手段都不是他們能比的,很快還是知道了這件事情。 雖然對此很疑惑,但太子這些年處事一直很穩重,皇帝還是下意識地相信他,所以也沒有過多計較,只是為了避免節外生枝,提前結束了這場圍獵。 回宮之后,李景煥還沒來得及坐下歇口氣兒,就被八皇子和九皇子兩個小崽子圍了起來,嘰嘰喳喳地在耳邊吵個不停。 二哥二哥,你們在圍場都打到什么獵物了??? 對啊對啊,誰打到的比較多啊,是不是二哥你??? 肯定是二哥,二哥的射箭功夫可好了,就連大哥都說自己射箭比不上二哥,當初二哥第一次射箭的時候就是十環呢。 真的嗎?二哥,你跟我們說說嘛。 是啊,說說嘛,說說嘛 好了!李景煥只覺得自己頭都要炸了,趕緊打斷了他們,二哥剛打獵回來,現在很累,正準備要休息了。你們兩個怎么這么有空?師傅布置的功課做了嗎? 九皇子李景爍一向調皮搗蛋,一聽功課臉就垮了,求助地看著八皇子李景焰。 李景焰接收到信號,眼珠子一轉,立刻接過話,二哥,你這可是冤枉我們了,我們就是來找你請教功課的。 哦?你們來找我請教功課?李景煥語調上揚,明顯的質疑。 二哥,你這是什么意思?我們就不能努力學習嗎?李景焰不滿地撇撇嘴,伸手扯了扯李景爍,想讓他幫腔,卻見李景爍后退一步,慢慢移步縮到了李景煥的身后。李景焰忍不住暗罵了一句不講義氣。 怎么?李景煥挑了挑眉,不明白這兩個小崽子在搞什么鬼。 二哥,是這樣的,你可知道如今京中都在議論什么事情?李景爍挺了挺小胸脯,一副要讓他刮目相看的樣子,完全不理會李景焰扯著他衣角的手。 李景煥饒有興趣地看著李景焰的小動作,只覺得自家八弟真是可愛,這副猶猶豫豫的躑躅的模樣,稚嫩的小臉上一臉的苦大仇深。他想了想,自己剛從圍場回來,還真不知道最近京中發生了什么大事。 九弟,你不要亂說話,趕緊回去吧,出來這么久你母妃要擔心的。李景爍剛想向自家太子二哥炫耀一番,就聽到李景焰發話了。雖說是哥哥,可是李景焰也比他大不了幾歲,他也向來不服這個八哥的管教,于是心不甘情不愿地瞪了李景焰一眼。 李景煥見狀更加好奇了,屁大點的兩個孩子,能有什么大事? 李景焰見九弟不聽自己的,趕緊湊到他耳邊耳語了兩句,李景爍低頭皺了皺眉,思索了一番后又抬頭挺胸,抱拳道:二哥,母妃還在宮里等我呢,我就不和你多說了,八哥說他會跟你交待清楚的,弟弟就先告辭了。 李景煥微微點了下頭,李景爍做了個鬼臉就轉身離開了。 目送著李景爍離開后,李景煥一挑眉,看著李景焰悠然開口道:說吧,到底發生什么事了,神神秘秘的。 二哥,李景焰咬了咬下唇,似乎有些難以開口,你還記得鄂陽旭大人嗎? 鄂陽旭大人?李景煥有點懵,不知道為什么又突然提起了這個人。他最初上學的時候就是跟著這位大人學習的,但是后來這位大人不知道為什么中途得罪了皇帝,所以被罷免了,之后上書房的師傅就換了人,他也很久沒有聽過這位大人的消息了。一直到前一段時間,鄂陽旭大人似乎又被重新啟用了,但是這之后的事情他就不清楚了。 嗯,李景焰一臉謹慎,小心翼翼地道:前段時間,鄉試剛剛放榜 一提鄉試,李景煥立刻想起來了,鄂陽旭大人似乎就是這次鄉試的主考,在圍場的時候父皇似乎也提到過,只是鄉試跟他又沒什么關系,所以他也就沒在意。只是今天八弟突然提起這件事,難不成是鄉試出了什么問題? 科舉考試乃是國家選拔人才的重要手段,若是真的出了問題可不是鬧著玩兒的。 李景煥耐著性子問道:所以,你要說的事情跟今年鄉試有關? 李景焰點點頭道:二哥,你不知道,今年鄉試剛一放榜,落第的士子們就鬧上了,沸沸揚揚的都折騰好幾天了。 鬧什么?李景煥皺眉。 還能鬧什么,李景焰不滿地撅了撅嘴,那群落第士子看到榜單上的名字大多是王公大臣子弟,覺得此次鄉試有問題唄。 李景煥苦苦思索著原書中是否有關于這次鄉試的只言片語,但是想得頭都痛了,還是沒有想到什么,這件事情似乎并未掀起什么太大的風浪,微不足道到書中連提也沒有提一句。但是看八弟這個架勢,此事似乎鬧得不小,要不還是抽空了解一下? 這么想著,李景煥伸手拍了拍李景焰的肩膀,八弟,你先回去休息吧,明天還要上課呢,這件事情我會好好了解一下的。 好,那我先走了。李景焰一聽他提到上學的事情,也無暇顧及什么鄉試啊、鄂陽旭啊的事情了,連忙轉身告辭。 李景煥早早就躺在了床上,本想著這兩天有些累,今晚能好好休息一下,可是躺在床上,鄉試和鄂陽旭大人的事情卻一直縈繞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科舉歷來是朝堂大事,一旦哪位主考陷入這種事情,必然不會善了。雖說此事在原書中并沒有掀起什么水花,但是他還是想明天抽空去看看,總覺得不去看看不放心。 自從李景煥大婚之后,他便不再去上書房上課了,開始步入朝堂了。 翌日,李景煥在早朝后,特意換下朝服穿了便服,帶著幾個侍衛在街上到處轉悠,還別說,這鄉試的事兒真的鬧得挺大的。他在路上沒走一會兒,就聽到了不少行人對此事的議論聲。 湛崇這個熟悉的名字,李景煥想忽視都忽視不了。 難怪他從聽說這事兒開始就一直不安穩,他都忘了,即便是未來的大魔王,此時也是要進行鄉試的。自從他不再去上書房之后,他就不怎么刻意去了解湛崇的事情了,雖然他對湛崇此人多有不滿,但是想想湛崇在書中的成就,他還是不得不感慨一句,鄂陽旭大人也算是慧眼識珠了。 李景煥看這情況也明白了,雖然他知道鄂陽旭大人清廉耿直,斷不會做這種受賄作弊的勾當;但是不論此事到底是不是他的錯,事情如今鬧成這樣,即使重新開考,也需要有人為此事負責。而這負責的人想都不用想,自然是此次的主考官和副考官。 想到這些,李景煥其實挺惋惜的,雖然鄂陽旭大人只教過他兩年,但是確實也算是他的啟蒙老師了。在他初到異世什么都不會的時候,很多基礎的知識和常事以及為人處世的道理都是這位大人教導的,雖然那時候自己經常把他氣得跳腳,但是氣過之后,他還是很耐心地繼續教自己,因此李景煥對于這位大人是很感激的。 但是目前這情況李景煥聽著耳邊時不時冒出的一兩句激憤之語:鄂陽旭乃是主考,他能沒有問題嗎?都說這位大人是剛正之士,可你看看這榜單,全是這些王公大臣的子弟,寒門之士屈指可數,說沒鬼,誰信??! 就是!我們這些讀書人也是有骨氣的!這個湛崇,聽說他父親是撫遠將軍,這位鄂陽旭大人不是和撫遠將軍私交甚篤嗎?肯定是他徇私情,拿朝廷取士給自己賣人情。 湛崇就算了,早聽說他少年英才,雖然不知道這頭銜有多少水分,但是也算是年少成名了,但是這個游茂德憑什么?就因為他是宮里娘娘的親弟弟? 游茂德?李景煥心里一動,這個名字有些耳熟,似乎是八弟的母妃敏嬪的弟弟吧。 殿下,這里太亂了,我們還是快回去吧!符珠看著周邊士子們越來越激動的情緒,有些不安,上前勸道。 李景煥該了解的也都了解到了,也沒打算多停留,于是在一眾侍衛的護送下遠離了那些士子。 只是在轉角處,李景煥再次回頭看向那些憤憤不平的士子們,心中卻有著說不出的復雜情感,兩年的教導,他太了解鄂陽旭的為人了,是真正的清官諫臣,之前也是因為太過耿直才會被皇帝貶黜的,又怎么會像他們說的那般不堪。 而且不論是湛崇還是敏嬪的弟弟游茂德,在書中也都有介紹,不提人品,確實都是有著重大成就的人才,若是有人能穿越到未來,看到他們之后的表現,就可以證明鄂陽旭大人的慧眼識珠,但是如今,誰又相信呢。 眼前這種情況,皇帝也只能是舍棄了鄂陽旭大人和那位副考官了,盡管他們什么也沒有做錯,盡管鄂陽旭大人才剛剛被啟用,但是現在卻要被舍棄,這公平嗎?但是除此以外,又能有什么更好的辦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