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信很長,皇上花了一小會兒才看完。 信看完,皇上的情緒也管理好了,悲傷而凝重地道:“顧家丫頭,你父親的信朕讀完了。你放心,朕絕不會讓功臣寒心,你父親所求,朕皆允了?!?/br> 顧惜年心中有判斷不覺意外,但真正聽到皇上所言她還是覺得悲愴,不想讓皇上看出她心中的所想,顧惜年連忙俯身叩拜:“圣上英明,萬歲萬歲萬萬歲?!?/br> “顧家丫頭起來吧,朕與你父親少年相識,他之愛女,便是朕之子侄。在朕面前,不必拘禮?!鳖櫦胰绱俗R實務,皇上心情大好,也不介意給顧惜年一個好臉色。 顧惜年聽到皇上的話,險些沒有吐出來。 什么叫“他之愛女,便是朕之子侄”,這世上有任由一身是傷的子侄跪著,不聞不問的嗎? 這世間,有子侄的家人全都慘死,卻一句慰問關切的話都沒有的嗎? 她進宮這么久,證明身份也大半天了,皇上卻沒有問一句,她父兄戰死的那場戰役,也沒有問她進京路上,遇到親衛背叛險些橫死的事,更沒有問一句城墻門口的事。 皇上從頭到尾,在乎的都只有自己的利益,根本沒把她,也沒有把她死去的父兄當人看。 顧惜年心中怒火中燒,面上卻不顯,她跪在地上,一動不動,啞著嗓子道:“陛下,臣女有一奢求,還請陛下應允?!?nbsp;好在,陛下還要面子,還想做明君,那她還有機會。 “何事?”皇上挑眉,神情不變,但站在他身側的心腹太監,卻在瞬間繃緊了身子。 他打小服侍皇上,很清楚皇上這是不高興了。 皇上最討厭得寸進尺、沒有分寸之人,這位顧家大小姐,怕是要遭厭惡了。 心腹太監掃了顧惜年一眼,頗有幾分同情。 顧惜年毫無所知,就算知道她也不在乎。 她一介女兒身,也不可能入朝為官,皇上的喜、厭,對她來說并不重要。 且,她此次進京,所有人都以為,她是來京待嫁的,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從來沒有想過嫁給七皇子,她此次來京只是為了解決與七皇子的婚約而來。 婚約一解除,她就會回邊疆。 無所求便無所懼,顧惜年直言道:“陛下,臣女父兄戰死沙場,臣女要為父守孝三年。未免耽擱七皇子的婚事,臣女肯請皇上,解除臣女與七皇子的婚姻?!?/br> “你要解除,與七兒的婚約?”皇上一臉震驚,一臉以為自己聽錯了。 顧惜年知道,她在說什么嗎? 顧家已經沒有了,她現在就是一介孤女,不緊緊抓住與皇室的婚姻,她連自己貴女的身份與生活都維持不了。 她不趁機借顧家七人慘死之事,求他下旨盡快完婚,還想著解除婚約。 顧惜年這是以退為進嗎? 皇上摩挲著下巴,一臉沉思…… “是!臣女肯求圣上,解除與七殿下的婚約?!鳖櫹暧种厣炅艘槐?,為了讓皇上痛快解險婚約民,甚至不惜自貶:“承蒙圣上厚愛,賜婚予七殿下。然,臣女長于鄉野,行事粗鄙,只好舞刀弄槍,并不懂如何cao持家務,實在配不上七殿下。且,臣女還要守孝三年,為不耽擱七殿下,故肯請圣上解除臣女與七殿下的婚約?!?/br> 顧惜年一再請求,無不告訴皇上,她并非以退為進,而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配不上七皇子。 七皇子乃中宮皇后所出,深得皇上喜愛,當初皇上讓她與七皇子定下婚約,不過是為了給七皇子添加籌碼,好讓他能與太子抗衡,可現在…… 顧家男丁死絕,兵權上交,顧家舊部全部調回京,他們顧家在軍中已毫無勢力,七皇子娶她毫無助力,依皇上對七皇子的偏愛,她把臺階遞上去了,皇上肯定會順著臺階下。 就像,她父親留封遺書,皇上就順勢把顧家舊部召回京一樣。 顧惜年匍匐在地,靜等皇上的回復…… ------------ 第9章 暴雨,人算不如天算 沒有讓顧惜年失望,在聽到顧惜年是真心想要退婚后,皇上心中暗喜,嘴上卻沒有拒絕死。 “你和七兒年紀還小,婚事不急。你一路奔波,先回去好好休息?!?/br> “謝陛下厚愛?!睕]有得到肯定的答復雖然很失望,但顧惜年很清楚,什么叫見就好收。 皇上是天底下,權勢最大的人,也是最好面子的。 先皇死后,皇上要登基,還要大臣三請三拒,她退個婚不求個三五次,怎么能昭顯皇上的不得已。 顧惜年沒有再歪纏,向皇上叩拜后,強撐著虛弱的身體起身,恭敬的退出偏殿。 不管皇上怎么想,也不管她心里怎么想,顧家忠君的形象,不容有污。 顧惜年穿著破爛的衣衫,捂著還在滴血的胳膊,吃力地往外走…… 隨著她離去,血滴的更快了,所到之處都留下一條長長的血痕。 可從頭到尾,皇上都沒有問過她的傷,也沒有提過讓太醫給顧惜年看看,宮里的下人自是不會主動提,一個個神色冷漠,像是沒有看到顧惜年的狼狽與虛弱一樣,甚至有幾個小太監,還露出嫌棄的眼神。 顧惜年低頭,看了一眼漢白玉石板上的血腳印,笑了笑…… 別說小太監,換作是她,她也嫌棄呢。 顧惜年不想讓人看到她虛弱無力的一面,強撐著走出偏殿。一出偏殿,眼前便一陣陣發黑,在原地了片刻,才有力氣繼續往下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