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這在山上到處撿的本事,其實是女主的金手指。 但誰讓唐蜜是穿過來的呢! 張寒景和張曉曉即使是知曉劇情,兩兄妹是生活白癡,除了吃現成的,從來沒買過菜,下過廚房,高產的紅薯和土豆給兄妹兩踩來踩去都不知道踩了什么。 還是張寒景看見被野豬啃的紅薯才深思一下,把紅薯挖了出來問唐蜜這是什么? 糖蜜當時給張寒景問的整個人都無語了。 有錢人都不吃紅薯的嗎? 還是有錢人飯桌上的菜,不加工絕不上盤子? 其實唐蜜也不會做豆腐,但她沒做過,她在菜市場見過的,她跟她mama一起去菜市場買菜,看見人家做豆腐覺得很好玩就記住了。 種田文的小說里面,發家做豆腐的情節很多,又詳細的描述,又給她理論普及了一遍,自動動手是不行,這不是有聰明實干的張寒景嘛,來,媳婦教你來做豆腐。 唐蜜指導著張寒景弄石磨,石磨弄好了,又去弄白色的農家粗布,然后讓張寒景推磨子,張寒景推磨子,張曉曉端著盆舀著黃豆倒入石磨的孔洞里。 倒也泛著香味的白沫子從石磨里涌來出來,張曉曉又給石磨加了一點水。 唐蜜吃著山上采的野葡萄唱歌,聲音不清晰的橫唱,“我有一只小毛驢它每天都拉磨,拉磨拉磨拉磨拉磨,它拉也拉不動,為了能讓小毛驢它努力的拉磨,我在小皮鞭上綁著一根胡蘿卜……” 第39章 . 八月 第一次做豆腐,成功!…… 哪怕唐蜜詳細描述了做豆腐的過程, 其他的步驟,泡黃豆,磨豆漿, 用紗布過濾都不難,難在鹵水點豆腐上,卡住了! 唐蜜說,用白醋, 控制好醋和水的比例。 但是…… 這個年代它沒有白醋??! 唐蜜又說, 用鹽鹵來點, 鹽鹵與黃豆的比例要控制住。 張寒景凝望著唐蜜, 眼睛眨眨眨個不停, 然后小聲的問:“什么叫鹽鹵?” 唐蜜只會照本宣書:“熬鹽留下的液體, 使豆漿凝結成豆腐, 也成鹵水?!?/br> 張寒景眼睛卡巴卡巴的眨著, 他覺得不太對, 卻又說不上哪里不對,饒是他化學學的不錯,誰沒事化學課會研究如何熬鹽? 張寒景試探的問:“熬鹽?怎么熬?把鹽放在水里熬成鹽水?” 張曉曉大小姐整個人都是云里霧里, 根本就聽不懂。 張寒景思忖道:“那又為什么叫鹽鹵呢?直接叫鹽水不更貼切?” 唐蜜特意研究過一些,稍微懂些,道:“鹽鹵, 是氯化鎂、硫酸鎂和氯化鈉的混合物?!毕肓讼?,怕出事, 特意強調道:“黑色,味苦,有毒,千萬不能品嘗?!?/br> 張曉曉:“……” 還氯化鎂! 硫酸鎂呢!欺負她化學不好! 說生活常識, 張寒景理解有些吃力,說氯化鎂、硫酸鎂,張寒景神色很明顯松了口氣。 唐蜜想了想又道,“好像熟石灰也可以?!?/br> 用熟石灰做豆腐,聽起來多么不可思議啊,把熟石灰放入豆汁里,那豆腐還能吃嗎? 張曉曉也想到這個問題,神色都不大好了,要不是她信任蜜蜜,換一個人說把熟石灰放入豆漿里,她都會噴死他! 不論是熟石灰還是鹵水,他們都不知道怎么弄,磨好的豆漿,只能裝入瓦罐里煮一煮,放些白糖甜滋滋的喝著。 張曉曉好久都沒吃上好吃的了,難得的為了喝上口甜豆漿把家里的糖都霍霍了,這豆漿還不夠甜味,一方面舍不得這口味,一方面又嫌棄這味道不夠好,大口大口的喝著還不忘抱怨著,“這也叫白糖?哪里白了?黃不拉幾的,看的就沒有食欲!” 唐蜜不愧跟張曉曉是能玩的來的好姐妹,在吃這一塊舌頭都很刁,也是一口一口咕咚咕咚的喝的抬不起頭,還抱怨,“黃就算了,味道還不夠甜,放了那么多的糖都沒什么甜味!” 兩閨蜜真是無愧于從大學城小吃街街頭吃到街尾,再把周邊掃蕩一空的吃貨,再吃這一塊上都特喜歡美食。 豆腐沒吃上,只能喝點豆漿,豆漿也不能光她倆姑嫂吃獨食,送給公公婆婆喝,再送給張大哥張大嫂喝,留了一半讓張曉曉抱著瓦罐帶回唐家給爹娘喝。 張寒景自從喝了甜豆漿之后就不說話了,凝著眉想著弄石膏。 唐蜜則想著弄鹵水,她對于吃石灰粉還是有心里障礙的,思忖著這山上有沒有可能弄到鹽,畢竟她記憶里動物也是要吃鹽的,她記得山羊能找到含鹽的石頭舔食。 既然羊能找到巖石上的鹽分,除了野山羊,大草原牧羊群的羊能在山上找到巖石舔鹽嗎? 唐蜜突然想起了古代鹽的問題,在古代鹽非常的貴,張家村和唐家村那么多的人口要消耗多少鹽,如果能解決到鹽的問題,能省多少錢! 還有糖的問題! 在古代糖也是非常的貴,雖然說張家村和唐家村的人都不會買糖來吃,整個山上只有張寒景心疼她想給她補足營養和微量元素給她買糖吃,但是糖很值錢??! 如果她和張寒景在山上弄出糖來,在青州城開食鋪,也不用放很多,稍微放一點糖,有點甜的滋味,這鐘食物也會非常受人喜歡。 畢竟沒有人能不愛糖的滋味吧! 唐蜜把這件事和張寒景說了,“相公,你覺得我們能不能自己熬些鹽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