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這有什么辦法呢?誰讓人家的父母鎮守鄴城呢?!?/br> “那可是鄴城,中原之地的咽喉所在,莫說太后娘娘了,就連先帝在世時也是中意她的?!?/br> “不過你也別生氣,武將之女也有武將之女的好處,心思簡單,沒那么多彎彎繞繞,縱然受了父母庇佑入主中宮,但她的父母遠在鄴城,又能給她多少助力?她的父母消息縱然靈通,難道還能把手伸到洛京來?這可是天家大忌?!?/br> “洛京可是咱們世家的天下,旁人吶,怕是只能但?虛名?!?/br> 貴女們說說笑笑,很快恢復了剛才的熱鬧。 祝儀并不知貴女們所想,若是知道,估計還能笑出聲——這后位她真的不稀罕。 若誰能使絆子搞掉她的后位,她不僅要給那位勇士送錦旗,還要感謝勇士的十八輩祖宗。 真的感謝。 褒義的那種。 祝儀來到是太后面前,屈膝見了禮,“太后娘娘萬福金安?!?/br> “好孩子,快起來?!?/br> 太后手指抬了下團扇,宮女忙上前去扶祝儀。 祝儀道了聲謝,瞧了瞧來扶自己的宮女。 嗯,太后娘娘身邊的大宮女,很好,她的后位穩了。 一瞬間,祝儀的心情像極了清明在上墳。 “盛兒是?孝順孩子,時常來陪我說話解悶,也時常在我面前提起你?!?/br> 一番寒暄后,太后直入主題,“盛兒說你很好,溫和坦率,是?好姑娘。先帝在世時,也時常盛贊你的父母,說祝太守與陸將軍皆是棟梁之才?!?/br> 聽到太后把自己阿娘稱為將軍,祝儀有些明白先帝為什么對太后這么上頭了,還別說,這種沒有把她阿娘歸于她阿爹附庸的稱呼她聽著的確好聽,比先帝的原配皇后的一口一?祝夫人的動聽多了。 就是后面的話讓她有些下頭——棟梁之材還克扣軍糧?這是人干事? “似祝太守與陸將軍這般的將才,教出的女兒自然也是極好的,先帝喜歡,我更是滿意?!?/br> 太后微笑看著祝儀,緩緩笑道。 祝儀頓覺大事不好,連忙往自己身上潑臟水,“娘娘謬贊了,北方武將粗鄙少規矩,教出來的女兒又能出色到哪里?無論是論規矩,還是女德女容與家世,我皆不能與洛京的世家女相較——” “你不必妄自菲薄?!?/br> 太后含笑打斷祝儀的話,揮手遣退周圍伺候的宮女內侍,“先帝覺得你好,盛兒覺得你好,我覺得你好,你便是好,旁人的眼光算不得什么?!?/br> “至于女德女容......說句沒規矩的話,若論起端莊賢淑,我哪里及得上先皇后?” 太后笑了起來,“可今日坐在這里的是我,而不是先皇后,便說明女德女容不過是哄女人的‘圣賢話’罷了,你若信了那些話,便是癡了?!?/br> 這種明嘲暗諷女德女容的話哪怕由一朝太后說出來也有些驚世駭俗,祝儀一時間忘了自污,抬眉看了眼眉眼帶笑的太后,越發覺得先帝寵她是真的有原因的——容貌家世暫且不說,單是這種見識,就不是一?普通女人。 “你們都下去吧,我與祝四說幾句家常話?!?/br> 太后屏蔽左右。 眾人紛紛退下。 楠竹亭里只剩下自己與太后和太后的心腹打工女女,祝儀瞬間回神,越發覺得情況不好,手指攥了下茶盞,心里琢磨著如何委婉拒絕太后的拉郎配,然而就在這時,太后的聲音便再次響起了,“祝四,你是聰明人,當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br> “就如我哪怕知道先帝走得蹊蹺,卻也還是做了大徽朝的太后,甚至還邀請世家女們進宮賞菊?!?/br> 祝儀心頭一驚,手里的茶徹底喝不下去了,她抬頭去看太后,太后面上閃過一抹無奈,但很快,又被她得體的微笑所取代,她笑笑搖著團扇,仿佛一切都不曾發生一般,只是以過來人的身份勸著祝儀,“祝四,你我皆是苦命人,也是同一條繩上的螞蚱,你的身份只能嫁給盛兒,而盛兒的皇后,也必須是你?!?/br> “說得再直白些,我不能容忍世家女的孩子成為大徽未來的主人?!?/br> 太后眸色微沉,聲音溫柔又凌厲,“若是有人想壞了我的計劃,那我也倒也不怕與那人拼?魚死網破,祝四,我不希望那?人是你?!?/br> 入秋之后的風已有了涼意,習習涼風博弄過爭奇斗艷的菊花,徐徐潛入茶香與檀香混合著的楠竹亭。 茶香淡了,檀香散了。 端坐在太后搖著團扇,銀質護甲泛著冷光,“祝四,你我別無第三條路可走?!?/br> 祝儀掌心微緊。 太后知道先帝是被世家們逼死的,更知道世家們狼子野心根本不忠于大徽,送女兒過來也不過是投機取巧,可盡管如此,太后還是坦然做著太后,從世家女中為李盛挑選宮妃,裝作一切都不曾發生。 她不恨么? 怎么可能! 若是不恨,又怎會說出不能容忍世家女的孩子成為大徽未來的女人? 若是不恨,又怎能明知她根本不想做這?皇后卻依舊要她做這?皇后? 大徽的下一任天子只能是她所生,容不得世家血液來玷污。 這是太后最后的堅持,也是最后的底線。 一朝國母尚且委曲求全,更何況她? 然而諷刺的是,封建社會到底是階級分明,太后哪怕委屈求全,也能威逼利誘讓她不得不聽從——不做李盛皇后的下場是太后的瘋狂針對,鄴城哪怕不缺糧食也冒不起這樣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