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
事實上,裴聽宣的確沒有讓鐘如翡失望。 《春日消融》是一部徹徹底底的文藝片,導演羅敬與裴聽宣的組合,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使得這部電影國內外評價都極高。 畢竟華語電影提名世界電影最高獎金愷撒,本身就已經是一種巨大褒獎。 在國內,《春日消融》的票房甚至一躍成了文藝片斷層第一,能與商業片一拼。 都說文藝片最高的評價是看不懂,可《春日消融》不僅能讓觀眾看懂,還能讓無數人為它拍案叫絕,導演的功底可見一斑。 而最至關重要的,當然是裴聽宣。 鐘如翡知道裴聽宣的演技很好,可親眼所見后,她才知道,裴聽宣的演技,好到了什么程度。 《春日消融》里的男主角蔣浮生,生于農村,學于京都,選擇了大山支教老師這條路,并為此奉獻一生。 蔣浮生長著裴聽宣的臉,可他只是蔣浮生,平凡到仿佛隨處可見,摳搜到極致卻舍得管學生上學,有一腔冷了又溫起來的熱血,溫善到懦弱又倔強得令人心驚。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沒人能想起裴聽宣是誰,電影畫面一出現,觀眾看到的,就只是蔣浮生。 鐘如翡亦是如此,她悄聲看完了這部電影,直到銀幕一片黑暗,才驚覺渾身僵硬到有些難受。 她完全沉浸在了這部電影里,看完了蔣浮生的一生,余一聲嘆息梗在喉嚨里,出不來,咽不下。 直到走出影院,有輕風撲面吹來,鐘如翡才閉了閉眼睛,用手拭去了眼角的一點水跡。 裴聽宣。 鐘如翡回到酒店的第一件事,就是搜索出裴聽宣的另外幾部電影,一部接一部看了起來。 這樣驚艷無匹的演技,讓鐘如翡沒辦法控制地想到裴西顧。 就算知道只是妄想,她也想要探尋這個叫裴聽宣的人,有沒有一點相似裴西顧。 鐘如翡感覺自己像是分裂出了兩個思想,一個瘋狂叫囂著自己是不是瘋了,一個卻極為冷靜賞析裴聽宣演過的電影,想要從中找出熟悉的痕跡。 裴聽宣出道即巔峰,主演的電影卻只有寥寥幾部,產量低到讓人發指。 當然,即使只有幾部作品問世,也不妨礙他憑此封神,給華國影史留下最輝煌的幾筆。 說來好笑,以裴聽宣這樣神秘低調的作風,按理說應當只會被小眾文藝圈喜歡,然而事實卻是,他被無數影迷奉為男神,主演的電影亦有大把觀眾買單,影響力并不亞于那些經?;钴S在觀眾視線里的超一線影星。 可惜鐘如翡從來到這個世界開始,混的圈子就與他有壁,是以,一直都只對這個人有個模糊的概念。 直到今天看了《春日消融》。 鐘如翡并不確定,是不是自己太過情人眼,才會覺得裴聽宣的演技,有幾分裴西顧的影子。 只有和裴西顧同處一個時代的人才會知道,天才演員們各有特色,裴西顧最大的特色,就是與角色極度割裂,人們會更關注角色本身,而不是這角色是裴西顧演的。 可惜鐘如翡來到這個世界后,裴西顧只她一人知曉,她沒辦法在別人身上驗證猜測,只能自己求證。 鐘如翡用了一晚上的時間,細細看完了裴聽宣的幾部電影,直到電腦屏幕徹底暗下,她才如夢初醒般捂住了眼睛。 裴聽宣的演技和裴西顧,真的很像。 即使是完全不同的兩張臉,一點都不相似的眼睛,鐘如翡依然能夠從裴聽宣的眼神和肢體語言中,看出某種與裴西顧的共通之處。 她看過裴西顧演戲,也與裴西顧對過戲,他們曾是最親密的愛人,亦是最默契的對手戲演員。 裴西顧塑造角色的習慣,于演技上的天賦點,就算是他的骨灰級真愛粉,也不會比鐘如翡更清楚。 鐘如翡心里有個聲音在大叫這不可能,可她的腦子里,卻在一遍遍回想裴聽宣和裴西顧的戲,像是兩條本不相干的平行線,在她腦中被揉成了一個線團,相似度高度重合,再沒辦法拆開。 良久之后,鐘如翡緩緩吐出了一口氣,找出紙筆,想要一點點捋清思緒。 0039上一次出現是在半個多月前,對她生病表達了慰問,就再度神隱,應當不在這個世界,她也并不想詢問它什么,免得多生事端。 那么,就只能從自身開始追溯了。 鐘如翡記得,她第一次聽說裴聽宣,是在蘇未來口中。 再往前,是環宇主動聯系她想要簽約,那時姜酒與鐘如翡八卦過,據說環宇是星海集團繼承人創業之作,后來星海太子女裴稚接手了集團諸多業務,卻不怎么插手環宇運作,不知是怎么回事。 蘇未來也親口說過,環宇的確與星海集團有關系。 裴稚。 鐘如翡鄭重寫下這個名字,裴稚與裴聽宣同姓不代表有關系,可那時蘇未來提到裴聽宣,絕不是一時興起。 她當時同樣搜索過裴聽宣,公司和經紀人都不為人所知,他踏入演藝圈至今,除作品外無新聞,也未接手采訪透露過自身情況,也就是說,沒人知道他與星海和環宇是不是有什么關系。 如果有的話,那么蘇未來對鐘如翡提起他,或許就是一種試探。 至于為什么試探,應當與環宇最開始的邀約有關。 鐘如翡那時候也曾想過,為什么環宇會因為元貴妃這個小角色看中她,姜酒將之歸功于她運氣好,而與蘇未來的見面打消了她的疑慮,她就沒再追究過這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