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王云芝這邊跟親家打過電話回家去搞衛生, 第二天沈國忠帶著他五嬸和沈剛到了食品廠家屬區, 到了自家剛分的房子里來。 老太太是來給暖房的, 買了鞭炮還提了米面和清油, 米面袋上都照著老規矩貼了紅紙, 親手端進廚房里去, 圖個安居樂業, 衣食富足的好兆頭。 王云芝是陪著的,沈國忠一進門看到不大的廳里多出來的沙發電視五斗櫥,也跟著進了廚房, 問王云芝那是哪來的,聽說是親家和女兒女婿托邢市長媳婦買了送過來的,都有些咂舌, “這得多少錢???” 王云芝哪曉得啊, 電視機什么的,對她來說就是天價的東西, 想也沒想過有一天會買這玩意兒, 自然也從來沒去看過價。 給沈國忠整得, 又是高興又是愁, 親家和女婿這樣行事, 足能看得出他閨女日子過得很好, 不然人家也不會把他們家看得重重的,只是這太大方他也犯愁,這樣重的禮, 他往后怎么回。 沈老太太聽了一耳朵, 看沈國忠那樣兒就笑:“瑤瑤婆家人都不錯的,是真重視你們才送這樣的禮,咱們這頭什么樣的條件人能不知道啊,你也別想太多,日子長著呢,將來的日子怎么樣這誰能料到,你跟云芝早一年敢想有現在這樣的好日子?來日方長,好好把日子過好,叫剛子好好讀書,以后有出息了,就是瑤瑤的臉面?!?/br> 沈國忠覺得也是,等著老太太把米面油都放妥了,這才一起去了客廳。 廳里頭沈剛正到處看,他這還是頭一回到新房子這邊來,正是看哪都新鮮,干凈的水泥地,刷的雪白光滑的墻,嶄新的家具,還有五斗櫥上的電視機,看得他稀罕得很。 王云芝翻了說明書給沈國忠,由得他父子倆個去研究,沈剛年紀小,玩這些東西卻是上手快得很,沒兩下就把電視開了,還叫他收到了臺,把沈老太太和王云芝都稀奇得不行,一家人湊在一處看電視。 沈剛想到什么,從自己包里把他姐夫原來給買的收音機抱了出來,問王云芝那東西往哪放。 王云芝叫他一并擺到五斗櫥上,還別說,就他們家現在這擺設,廠里一般的小領導家還沒這么好的條件,跟老太太說:“我這是享了閨女的福氣,人的運數真是說不清的事,從前瑤瑤那樣子,我只想養著她一輩子,就在我眼皮子底下能看得到管得著的地方,能護她多少年算多少年,哪里能想到現在能享她這么大的福氣啊?!?/br> 說這話時雖是笑著,可想到從前的事情王云芝還不免鼻子發酸。 這侄媳婦那些年到底有多苦她是看過來的,沈老太太拍拍她,直說是苦盡甘來了。 時間轉眼就過,沒幾天學校就要開學的時候,王巧珍也從江市回了北京。 先回宿舍安頓下來后,提了她姑姑姑父托她帶的東西去找到沈瑤,她到的時候賀真正跟沈瑤一起在書房里練毛筆字。見王巧珍來了,和她說了小會兒話,想著自家嫂子姐妹倆個沒準有私房話要說,打了聲招呼回樓下她自己房里看書去了。 沈瑤問了問舅舅舅媽家的情況,又問了問外婆身體怎么樣,王巧珍都說好。她爸媽現在偶爾還能弄到點魚做了到黑市去賣,日子比起前些年好過不少,她這趟出來她媽還塞了些錢給她,怕她在張秀蘭手上日子不好過。 王巧珍也沒敢說自己已經離婚的事,只說學校里發的補貼都是她自己把著,拒絕了家里頭的接濟。 她能到北京來讀大學不容易,所以也特別珍惜羽毛,加之又是住宿舍,做什么都不方便,這幾年就想著安安生生讀書,等畢業了能分配工作,黑市的主意倒沒打過,左右學校的補貼她自己一個吃飯穿衣是夠的了。 聊了聊老家的事,還說了說沈瑤家里新房子的情況,看了看時間,就說要回學校了,沈瑤留飯也沒留住,送她出了院子。 倒是徐家的事,她只字未提,她表姐現如今和徐家是半點干系都沒有了,她也不想再叫她想起從前的事,哪怕,徐家那老太婆現在半點沒有從前的囂張資本著實大快人心。 送走了王巧珍,沈瑤打開她媽給帶的東西看了看,倒不是別的,是給孩子做的兩套衣裳,從貼身穿的到小襖大襖都有,用的柔軟的好棉布,針腳做得很細,里頭貼身穿的那件,縫合是朝外的,不那么好看,孩子穿著卻舒服。 還有虎頭帽虎頭鞋,那小鞋子都不及大人半個巴掌大,捧在手上不知道多精巧。 傍晚賀時回家,回房里看到沈瑤整整齊齊疊在床上的衣服,捧著那小鞋子看著直覺不可思議。 孩子的腳,那么小的嗎?光只看著,心里都能生出柔軟來呀。 沈瑤看他神色,笑著說是她媽給孩子做好了,托表姐帶過來的。 賀時看著那些小衣服小鞋子,直說岳母這手藝沒得說的,把那小衣服小褲子成一套擺開,拿手比了比,真小啊,尤其是貼身穿的薄衣服。 他看沈瑤;“寶寶剛出生的時候這么小的嗎?” 沈瑤笑笑,想想從前二叔的姨娘生的孩子,確實很小,說應該是的。又跟賀時商量:“你明天有沒有空?咱們也去選些布料,我最近閑了邊給孩子做點衣服和包被?!?/br> 事實上,嬰兒的衣服包被和鞋子一應東西都能買到,梁佩君算著孩子快過年才出生呢,跟沈瑤商量了等著這夏天過去,秋冬裝上了架直接買的。 沈瑤這會兒看了她媽做的針線活計,心里卻有些母愛爆棚了:“到時候聽媽的,買也買些,不過我也親手給寶寶做一部分,左右時間還長,這些活計慢慢做也不累,權當打發時間了?!?/br> 她覺得,孩子穿她親手做的衣服,和買來的多少還是不一樣的。 賀時現在看著那小衣服小鞋子的覺得可愛得不得了,沈瑤這樣說他自然贊同,說好第二天就去買布料。 合該是這樣巧,還沒出門他發小就找來了,沈瑤見過,在她們婚禮上做加料酒起哄得最厲害那個,賀時叫他猴子。 他見了沈瑤就笑著叫了聲嫂子,看了眼沈瑤的肚子,直笑著說賀時好福氣,確實,賀時應該算是他們這群人里最早結婚,也是最早當爹的,就他從前那性子,對女孩子慣來愛搭不理的,誰能料到啊。 賀時招呼他廳里坐下,沈瑤這時候才知道,他叫候方明,在部隊任職。 候方明這一回來,原是賀時之前托他尋訪好一點兒的四合院,這是有信兒了,過來跟賀時說一聲,趁著賀時暑假,他也正好有時間,帶賀時去看看房子。 “院子在西城區,兩進院,不算大,但保存得還可以,現在大院子不好找,大多都成了大雜院了,就是有完整的,也沒人買賣?!?/br> 賀時也知道眼下的情況,他原也是準備先買個小的,他托幾個同學留意四合院已經好幾個月了,這終于聽了信,自然是要一起去看看的。 房子原就是為沈瑤買的,自然帶著她一起去看,所以夫妻倆原本準備買布料的行程就換成了去西城區看房子。 一行三人過去,院子確實如候方明所說,保存得很是不錯,招待他們的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大爺,見是小年輕來看房,心里是有點失望的,怕他們買不起。 不過這年頭大家都指著公家分房呢,買房子的人也真心不多,來了個買家老頭子也珍惜得很,領著三人院里院外的看,說:“房子是祖上傳下來的,都養護得好著呢,我們這也是退休了,孫子出生了也沒人帶,兒子兒媳讓我們搬過去跟他們住,尋思著賣了房手里有個養老錢?!?/br> 老人家其實不舍得祖宅,不過兒子單位分的是樓房,說要接了他們過去享福。 兒子是頂孝順的,兩老的也想跟孩子住一處,可真過去了這手上沒點銀錢,跟兒子媳婦要花銷也不是那么回事,這才尋思著干脆把房子賣了。手上揣著大把錢財,媳婦對他們笑臉都能多三分。 院子雖不大,沈瑤瞧著卻覺得親切,賀時只看她神色就知她是滿意的,跟大爺問了價,老大爺看了看他,有幾分猶豫,原想賣個五千的,看著是對小年輕,擔心價錢太高給人嚇跑了,報了個四千八的數。 四千八,賀時聽得皺了皺眉,他自己賺的還不夠這個數,要現在買的話,那就得動她媳婦兒收著的那些禮金和嫁妝了。 老大爺一瞧他皺眉頭心里就是一個咯噔,四千八,在這時候確實是巨款了,就說他自己吧,活到這把年幻,手上也不過攢了□□百塊錢的身家,兒子娶媳婦,閨女出嫁還花掉了大半。 賀時還沒說什么呢,候方明不干了:“大爺,您這價喊得要忒高了,這年頭其實等個幾年怎么著都能分上房,我這兄弟這是成了家,孩子又馬上要出生了,不好跟家里兄弟姐妹們擠一處住著,可這要價也太高了吧,帽兒胡同那邊有個比您這小點兒的,開價也就三千五,我們是先來的您這頭?!?/br> 什么家里住不下,什么帽兒胡同,自然都是他胡謅的,可老爺子信了,他自己也知道自己這價格高,主要還是祖宅,舍不得,賣低了覺得不甘心。 候方明和賀時只看他神色的瞬間變幻,心里就有數了,候方明道:“走吧,我再帶你們上那邊看看去,那家院子也保存得很不錯,大小其實也差不離?!?/br> 沈瑤微微笑著,抬腳就跟著賀時一起走,人這一走,老大爺急了,“不是,小兄弟,價格好商量啊,看房看到這里,也是你們跟這房子有緣分是吧,這買東西,有開價自然有還價,你說說你們的心理價位,我要聽著不成我也不攔你們,你們上別家看去,要是聽著成,這買賣咱就定下來了?!?/br> 賀時止了腳步,想了想,又四下環顧這院子,說:“實不相瞞,我自己能拿得出的也就三千塊,這房子要是三千八四千的,我再找十個八個親戚朋友湊一圈兒還能成,差得太多了,實在是沒辦法?!?/br> 老大爺一聽四千塊,心都涼了涼,這可比他原本打算的足足少了一千啊。 賀時看他神色,笑道:“老丈也不急,不若你再考慮一下,想好了把價格跟中間人說一說,再轉達給我小兄弟也成,我們也先別處看看?!?/br> 他不說別處看看還好,一說別處看看,老頭急了?!八那?,成吧,四千三不能再少了,再少的話,這祖宅我不舍得賣?!?/br> 賀時一聽四千三,轉而看沈瑤,問:“你看怎么樣?這院子你喜歡的嗎?要是喜歡的話,我找人湊湊錢,咱買下來,要是不算喜歡,咱就再看看也行?!?/br> 沈瑤是知道那帽兒胡同的院子根本不存在的,且這院子她瞧著也還行,早幾個月跟著賀時到處找老物件的時候看了不少大雜院和被改得面目全非的小院子,能保存得這樣的已是好了,遂沖賀時點了點頭。 賀時看她點頭,笑著跟那老大爺道:“成咧,我媳婦兒喜歡這地兒,咱先簽個契,我付個定金,容我兩天湊足了錢再來交余款?!?/br> 老頭倒沒想著這房子賣得這樣順,不由想著是不是自己割讓得太多了,不過想想賣房的風聲放出好幾個月了,攏共也就兩波人來看,上一波聽到價格轉身就走了,一咬牙,點頭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