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頁
阿慵將半個身子探進車里,抽鼻子嗅了嗅,詫異道:“這些吃食要放臥房么?” “嗯?!毙l秀言簡意賅地道。 阿慵便不吱聲了,他的主人好說話又好伺候,只需照他說的做便是了。 衛琇走出幾步,突然站定了,轉過身對阿慵道:“你先安排人去送個拜帖,一會兒我要去趟裴府?!?/br> *** 衛琇一直覺得,磚木大約也是通人性的,走進一座宅邸,很容易便能感受到主人的興盛或是衰敗。 像裴氏這樣人丁興旺的家族,連寒鴉聲似乎都比別處高興一些,從庭院間穿行而過,恍惚能聽到日間孩童灑下的一串串笑聲——他家原先也是如此,現在自然不是了。 重建房舍時,他一擲千金地購了許多古樹來,到如今五六個年頭,也已是根深葉茂,郁郁蔥蔥,掩映著一處處似是而非的館舍樓臺,門崇室豐,仆從如云自不必說,可他有時候茫然四顧,只覺仿佛身在寂寥空山之中。 衛琇到的時候裴霄正在打坐,他這些年開始崇信釋道,在府中清幽處辟出了一間禪院,兼作內書房,地方不大,陳設卻很雅致。 裴霄便在這里見了衛十一郎。 “稚舒來了,快請進!”裴霄聽見腳步聲慢慢地睜開眼,這些年他沒怎么見老,眼神犀利不減當年,又因常年茹素和修禪,體態仍舊像四十來歲時一般清瘦挺拔。 衛琇上前恭敬地行了個禮,笑道:“裴公無恙?” 裴霄向他招招手,從案上捧起一幅墨跡未干的字遞給他,慈藹地笑著道:“你來看看我的拙作如何?!?/br> 衛琇雙手接過一看,是一首五言樂府,沉吟片刻道:“裴公此詩,發端如仙人駕鶴,翩然而下,三四句縱筆直寫,浩氣流行,煉字精警,筆勢雄渾,稚舒才疏學淺,只覺一派英多磊落之氣,安敢妄加評議?” “你這孩子啊,越來越會說話了,”裴霄接過字放下,“老朽有幾斤幾兩重自己還有幾分明白。今日星夜來訪,是有什么事么?” “裴公明察秋毫?!毙l琇便將天子派他去西北犒師的事向裴霄說了一遍。 裴霄不置可否地背著手走了幾步,然后回到案前坐下,用指節敲了敲書案道:“這是天子對你的信重,此番前去,務必謹慎小心?!?/br> “稚舒謹遵裴公教誨?!毙l琇欠了欠身道。 “今日你入宮覲見,天子說別的了么?”裴霄頓了頓,又敲了敲書案問道。 衛琇臉上閃過一絲屈辱和難堪,轉瞬即逝,不過還是叫裴霄盡收眼底,他便笑著道:“稚舒但說無妨?!?/br> “是,”衛琇垂下眼簾道,“陛下似有讓稚舒尚主之意?!?/br> 裴霄朗聲笑道:“清河長公主才貌俱佳,與稚舒倒是佳偶天成,依老朽之見,也未嘗不可啊?!?/br> 衛琇皺了皺眉頭,屈辱之色越發難以抑制,一開口聲音中有一絲微弱的顫抖:“稚舒絕無此意?!?/br> “你這孩子啊,就是心眼太死,你姓衛,長公主雖是宗室,于你而言與尋常妻室并無不同,娶了是有益無害......”裴霄覷了覷他臉色,無奈地搖搖頭,嘆息道,“罷了罷了,老朽不多言了,你這性子真是像極了你阿翁?!北闫蚕麓嗽挷惶?,與他聊了會兒詩文。 衛琇略坐了一會兒,便起身告辭了。 裴霄若有所思地望著他的背影消失在院門外,對一旁伺候的下人道:“去把阿廣叫來?!?/br> 裴家二房長孫裴廣很快便到了禪院,向祖父行過禮,問道:“孫兒聽下人說,衛十一郎方才來過?” “將今日進宮的事同我說了,”裴霄點點頭道:你覺得他如何?” “衛稚舒?”裴廣皺了皺眉道,“阿翁想用他?可是當年之事……” “衛秀是聰明人,當年的事冤有頭債有主,你不過是奉命行事,且極力斡旋周全,只不過那楊武一心要趕盡殺絕,你為阻止他折了不少兵馬,還身中數刀,不記得了?要阿翁再替你溫習一遍嗎?” 裴霄臉上仍然掛著笑,裴廣卻感到寒氣爬上后背,趕緊跪下道:“多謝祖父教誨?!?/br> 裴霄拍了拍孫子的肩膀道:“邙山中的事也不必擔心,有干系的人早就不能言語了?!?/br> “當日阿武帶人去追殺他,阿武他是見過的,如若那日叫他認出來了......”裴廣雖不想惹得祖父不豫,還是忍不住道。 裴霄想起葬身邙山的孫子,黯然地揉了揉額角:“阿武做事一向小心,必不會露出真容叫他看出破綻?!?/br> 裴廣待要再說什么,裴霄不耐煩地揮揮手道:“謹慎是好的,可過于謹小慎微便近乎懦弱了。衛家人我最清楚不過了,那時候他才幾歲?十二?十三?哪里有那么深的城府,我試探過他許多次了,若他知道實情,必不能這般不動聲色。何況如今衛家就剩他一個,鼓掌難鳴,翻不出什么大浪來。倒是你平日還需對他多加留意,萬一他有什么別的心思,哼......” 衛琇登上犢車,放下車帷,靠坐在車廂里,慢慢闔上雙眼,將手伸進衣袖,摸到一只小小的錦囊——里頭裝著兩張包梅條的蠟紙。 衛琇將指尖從錦囊的小口中伸了進去,輕輕摩挲了一會兒,心里那股翻江倒海的噁心慢慢平復了下去。 第122章 鐘薈同姜老太太和盤托出, 心里的一塊大石頭終于落了地,離開時她擔心祖母年紀大了容易忘事,又反復叮嚀了幾遍:“阿婆莫忘了同阿耶說??!”叫姜老太太結結實實擰了幾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