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書迷正在閱讀:蛞蝓的夏天(百合gl)、論路人甲如何憑吹牛在無限流茍活、悅色誘惑(古百GL)、被男主纏上后逃不掉了、齒痕、極寒天災溫泉街模擬經營、詭霧海[無限]、我撿垃圾養你??!小哥哥!、勢之無恐、狼狗
睜開眼時發現身邊幾人都不在,她走出洞外一看,三人聚在一處,不知道在說些什么,楚青檀的神情有些凝重,見她過來關切詢問:“沈師妹,恢復得如何?” 沈靈兒神色慚愧:“多謝各位不吝相助,我已無礙,若無別的事情便盡快啟程趕路吧?!比舨皇菫榱私o她解毒,大家也不必在這里耽擱一夜。 楚青檀聞言看了弗舍一眼,他看起來沒有什么異樣,隔著嚴嚴實實的黑袍看不清他的臉色,不知他的狀態是否表里如一。 畢竟昨夜的他看起來實在不像沒事的樣子,而秦錚遞過去的藥,他到最后也沒喝,是硬扛過來的。 楚青檀想不明白,弗舍那時都已經疼到站不穩了,為何就是不肯喝藥緩解。他在不遠處看著,心里就像揣了塊石頭,墜墜的難受。 決定動身前,楚青檀低聲問弗舍:“你還好嗎?” 弗舍的回答還是一如既往的不近人情:“好得很,不勞費心?!?/br> 雖然話是這么說,但啟程之后,楚青檀發現他隱約有落后的跡象,其實并沒有完全恢復。 楚青檀猜測他也許是舊傷未愈,但又強撐著不愿示弱,于是在趕了一段時間的路之后招呼沈靈兒將速度放慢些,煞有其事道:“我似乎是傷著腿了,無法走太快?!?/br> 走在前面秦錚和沈靈兒聞言都回過頭來,反應全然不同,秦錚看著他一臉若有所思,沈靈兒卻沒想太多,真以為楚青檀傷了腿,關心道:“要緊嗎?我略通醫術,可以為楚師兄看看?!?/br> 楚青檀并沒有傷,當然不會讓她看,“只是小傷,昨夜我已經處理過了,不必勞煩沈師妹?!?/br> 照顧到楚青檀的“腿傷”,接下來的行程速度放緩了許多。但他們的道路并非一番風順,走了半日不到,便再次遇到妖族的襲擊。 這次來的是一群,數量眾多防不勝防。秦錚一人引開了大部分火力,剩下十幾只妖族與妖獸分別由沈靈兒和楚青檀應對,弗舍站在不遠處,沒有要出手的意思。 正與楚青檀交手的是只蛭妖,實力不強,但身體異常柔軟,如水液一般形態多變,連靈劍也無法將它刺穿。楚青檀正專注應敵,忽然發覺遠處寒芒一閃,不起眼的鳥羽如鋼針般向弗舍直刺而去,他卻好似沒有察覺一般,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危險!” 顧不得戀戰,楚青檀一記靈力暴擊震開纏上來的蛭妖,用力拉過弗舍躲開那記偷襲,隨即抬劍擋住身后接踵而至的攻擊。 瘦削的身體撞到胸膛上,沒有多少重量,楚青檀一只手就能將他完全護在胸口,掌心緊緊按住他的肩膀,冰冷嶙峋的觸感從衣袍下透出來。 弗舍身體一緊,伸手推他胸膛,“你——” “別動?!背嗵窗讶税吹酶o,幾乎是貼在自己身上,全神貫注對付妖獸,不再分心。 弗舍比楚青檀矮了半個頭,下巴挨在楚青檀肩膀上,雙手僵硬地放在楚青檀背后,不知是要推開還是要靠近。 耳邊是一聲聲的急促心跳,強硬的力道不容自己后退分毫。眼前劍光明滅,血rou翻飛,自己被人保護得很好,連一點血腥氣都未曾沾身。弗舍只掙扎片刻,便如同積年的堅冰緩緩融化成溫水,他伸手攥住楚青檀的衣服,越來越用力。 楚青檀看出來了,弗舍根本沒有恢復,與初見時的強大從容不同,現在的他五感遲鈍,功力潰散,就像個全無修為的普通人,完全沒有自保能力,若是放任他獨自待在戰局之中,還不知道會發生什么禍事。 他一手將人牢牢護住,在妖群中殺了十幾個來回,待將敵人全部解決,佩劍上沾滿妖血,才小心把手放開。 “你還好嗎?” 同一個姿勢維持太久,弗舍的身子似乎有些僵了,意識到戰斗結束,他先是愣了愣,指尖緩緩松開,隨即一推楚青檀胸口猛地后退,一句話也沒有說。 楚青檀心想他大概是覺得失了面子,畢竟身為深不可測的浮仙宮少主,卻要像個弱者一樣被別人護著,對于性子要強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種恥辱,他生氣實屬正常。 見他身上沒有傷口,楚青檀主動轉移話題:“你的修為……” “只是暫時的?!?/br> 弗舍冷冷打斷他,“很快就會恢復?!?/br> 楚青檀看著他道:“不要勉強,下次若再遇到妖族襲擊,你便躲在我身后,我會護著你?!?/br> 弗舍再次沉默,許久后才漠然道:“你對誰都這樣?” 雖然他的聲調沒怎么變化,但楚青檀覺得他好像又生氣了。這人的脾氣就像他的身份一樣莫測,怒意說來就來,好在楚青檀早已習慣,順著他道:“自然不是。弗少主救過我,于情于理我都該還你這個人情?!?/br> 還有一點他沒有說出口,弗舍是浮仙宮的人,并且地位很高,若是能與浮仙宮交好,對他而言受益無窮。至于心里那點微妙的情感,楚青檀自動忽略。 不過他開始好奇,弗舍修煉的到底是何種功法,會讓他功力盡失不說,身上也從未展現出一星半點的靈力波動。 靈力波動這種東西,但凡是個修士,哪怕只是最低階的煉氣境界,只要經歷過引氣入體的過程后便會出現。修為越高波動越強,有經驗的人只需通過靈力波動便能判斷出修士境界。 可自從弗舍出現開始,他的身上就什么也沒有,除非他是妖,或者使用了某種方法掩蓋自身靈力波動,楚青檀更傾向于相信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