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書迷正在閱讀:你不要兇我呀、獵家小娘子、重生之代罪的大小姐、快穿大佬的導演路、穿越之老板成廚娘、跟渣男的死對頭he了[重生]、風水大佬穿成豪門假少爺后、我總能成為白月光[快穿]、穿越之皇室紈绔、巨星游戲[重生]
她這前腳剛走,后腳宋家的下人就送來帖子,趙氏約沈氏和安然去驪湖看梅花,又特地道明了要帶安然。沈氏不用多想,也知道趙氏的意思,怕是宋祁也是在的。只是偏生不趕巧,只好帶了李瑾軒赴約。去了那,果真見宋祁也在。 趙氏好生失望,見著沒人,沈氏笑道:“一來二來都沒見個正面,怕真是沒緣分?!?/br> 趙氏也微微同意這話,可偏就不愿點頭,辯駁道:“這可未必,若三次無緣,才是真無緣分。你且瞧著,不需我們撮合,日后他們也定會見面的?!?/br> 沈氏說道:“你倒是真打算做神算子了?!蹦┝颂ь^往那梅花樹下看去,梅雪下的少年蕭蕭肅肅,神明爽俊,確實是個好少年。倒有點可惜安然今日未來,否則有這大片白梅的意境,也可增添幾分神采。 臘月伊始,沈氏就開始準備中旬去濱州團年的東西了。要堵住韓氏的嘴,封了她的寒霜冷眼,最好的,莫過于貴重之物,為此她沒少費心思,就當破財過個安心年。 李仲揚下旬才開始長休,因此等到中旬時,由沈氏領著一大家子先過去。 明日便要啟程了,沈氏怕妻妾一起離去李仲揚不適,便琢磨挑個人留下,年底再一起走。周姨娘有子女,莫姨娘惹他嫌,想來想去,沈氏就挑了何采。何采素來是寡淡性子,又較聽沈氏,即便掛念安平,也沒異議。 安頓好這些,明日便要去濱州了。 沈氏將李仲揚這十日要穿的便衣疊好,在柜子里依次層放了十身衣裳,只怕他到時尋起來麻煩。 李仲揚在燈下看了半日書,見她還在衣柜前,說道:“讓秦嬤嬤整理就好,你明日要早起,歇著吧?!?/br> 沈氏關好柜門,回了桌前,剔掉蠟油,笑道:“秦嬤嬤又怎知你的穿衣喜好?!?/br> 李仲揚頓了頓,仍在看手中的書,見她似又要在屋里收拾,才放下書:“倦了,睡下吧?!?/br> 沈氏這才放下手里的東西,替他脫了外裳,熄了燈,入了被褥中,又道:“那錢匣的鑰匙在枕頭底下,你平日易頭痛,那藥膏就在窗前桌上。你素喜喝冷酒,多吃些暖胃的菜再喝……” 話還未說完,便覺枕邊人動了動,沈氏頓聲,不由自責像個老婆子啰嗦,惹他嫌了。誰想旁人卻是將她攬在懷里,附耳低聲:“太太若擔心,那便留至年末,再同為夫一起去濱州罷?!?/br> 沈氏笑笑:“正妻不去,讓妾侍孩子打頭陣,規矩便不合適了,日后母親大人又怕會說些什么?!?/br> 李仲揚淡聲:“婦人有三從,從父,從夫,從子。我若讓你留下,母親也不可管束?!?/br> 沈氏說道:“雖說如此,可到底是自己的親娘。妾身自知二郎與老太太不和,只是孝義為先,傳出去名聲也不好?!?/br> 李仲揚這才答應:“要太太先行,辛苦了?!?/br> 沈氏笑道:“妻子職責,何苦之有?!?/br> 話落,便得了一記輕吻。被下已是春光一片,明媚云雨。 翌日卯時,李家四輛馬車往濱州駛去。 安然和沈氏還有大哥李瑾軒乘坐一輛,周姨娘和李瑾良安素莫姨娘一輛,資歷較老的嬤嬤和少爺姑娘的貼身丫鬟一輛,最后一輛裝的是此次去濱州的年禮。護院男丁仆婦在車兩側跟隨,一行三十多人浩浩蕩蕩上路。 安然本來對去濱州沒有多大的期望,但一聽說三姑姑送信到濱州,說會在那過年,也就是說,安寧也會在,頓時高興起來,抱了沈氏的胳膊說道:“娘,要是寧jiejie也回來了,你可千萬不要責怪她,三姐肯定也很想見娘親的?!?/br> 李瑾軒也在一旁幫腔:“三妹雖然性子冷淡,但她走的那日我送她,一直在拜托我照顧好母親?!?/br> 沈氏淡然笑笑:“莫為她說好話。安然,這天冷,昨夜可睡好了沒?若沒有,伏在為娘腿上睡睡吧?!?/br> 安然和李瑾軒相覷一眼,知母親仍是不愿提這事,也沒有多說。安然倒也真是困了,伏在她的膝頭閉目養神。 車馬微微顛簸,恍惚間,安然也睡著了。 濱州地處大羽國中段偏南,再往前三座城池,便是邊境,一旦戰亂,濱州也常受牽連。只是這里湖泊眾多,魚蝦肥美,因此雖不是十分榮華,但也不算貧瘠之地。 安然聽見外頭的熙攘人聲,撩開簾子往外看去,聞到隱隱魚腥,細看之下,所見之處,每隔三四丈,就有一處賣魚賣蝦的,條條鮮活,尾巴扇扇,嘴一張一合,吐了一水盆的泡泡。 “這里氣候暖和多了,娘你看,水不結冰?!卑踩煌犷^看看,“也不下雪?!?/br> 沈氏怕她冷著,拉了她回來,給她系好披風,囑咐道:“等到了你伯母家,可要安分聽話些,不過住半個月,切莫和安陽他們沖起來,到底是堂哥堂姐?!?/br> 安然笑笑:“然兒會聽話的?!?/br> 李瑾軒哪里不知這話是對他說的,在京城時,安然可沒有跟李瑾賀打起來,也說道:“尚清明白?!?/br> 沈氏點點頭,李瑾軒雖說是她的兒子,但到底不是親生的。嚴格說起來,在寧氏的牌位前,她也算是妾。也不好直接說教他,所幸李瑾軒聰明懂事,也讓她少cao許多心。 馬車一路駛進臨松街,停在李府門前。車夫李順拿了馬凳子,接了孩子下來,沈氏在后。下了車,抬頭看了看那門匾,雖也寫著李家二字,字卻不一樣,涂添了生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