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崢嶸 第779節
書迷正在閱讀:侯門嫡女、你不要兇我呀、獵家小娘子、重生之代罪的大小姐、快穿大佬的導演路、穿越之老板成廚娘、跟渣男的死對頭he了[重生]、風水大佬穿成豪門假少爺后、我總能成為白月光[快穿]、穿越之皇室紈绔
獨孤德連連點頭,劉仁軌承擔了最重要也是最危險的任務,將最露臉也是戰功最著的任務留給了自己。 現在雙方合軍,兵力近千,五百騎亂營,剩下是四百多士卒也能做不少事呢。 很快,劉仁軌點起兩百騎,迅速向東而去,不遠處的突厥營地已經有了動靜……并不是因為東側的廝殺,而是定襄縣南側的戰事消息已經傳來了,據說戰局并不太順利。 主持戰事的是阿史那·蘇尼失,而留守的是阿史那·結社率……這位前天才被放歸的突厥王子有些茫然,李懷仁到底想干什么? 如果是要追擊,又何必要將自己放歸呢? 如果不是要撕破臉,又何必生擒自己呢? 就在這時候,外間傳來一陣sao亂,阿史那·結社率心里一個激靈,第一反應就是闖出營帳,先行拉住自己的坐騎。 如果要逃跑,沒了坐騎那就是等死……阿史那·結社率當然不會忘記,當年在馬邑,坐騎被射殺的自己是如何被生擒的。 就在剛剛放下心的時候,劃破長空的慘叫聲傳來,阿史那·結社率立即翻身上馬,不遠處的幾個侍衛還以為這位要率軍出戰……卻見阿史那·結社率已經從營中向北而且。 這是要逃跑??! 數年來,連續的被生擒活捉,連續的敗北,讓阿史那·結社率失去了所有的勇氣和意志……如果劉仁軌知道,估摸著也是哭笑不得。 事實上,這兩日雖然不停有兵力北上出關,留在忻州的突厥兵力也超過了三萬,其中兩萬都駐守在秀榮縣以及忻州、代州邊境處,留守定襄縣的兵力約莫一萬。 即使大部分兵力都摸黑南下抵擋唐軍的猛攻,但留守的兵力也有一兩千之眾……劉仁軌就算有三頭六臂也沒轍,所以他也只敢吸引對方的注意力,讓孫大郎、獨孤德能動手。 結果呢,阿史那·結社率第一時間的逃竄,讓突厥軍中大亂,而劉仁軌在觀望片刻后,率兩百騎兵踹頗營門。 與此同時,熊熊大火已經在不遠處點燃。 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夜戰(下) 順利的超乎劉仁軌、獨孤德的想象。 僅僅兩百騎就殺入了突厥營地,并且制造出了一場即使突利可汗趕到也無法控制的混亂……這一切都拜阿史那·結社率所賜。 guntang的血液充斥著全身,劉仁軌放聲嘶吼,驅馬來回,肆意砍殺視線范圍內的任何突厥人……事實上,這位歷史上直到晚年才成名的將領,就是這個性子。 突然改變主意直擊突厥大營,換成蘇定方、秦瓊、尉遲恭都不會做,但劉仁軌會……不然這位怎么會在歷史上以白衣隨軍建功立業呢。 混亂已經不可抑制了,并不僅僅是由于主將阿史那·結社率的遁逃,更是已經蔓延開的大火。 在孫大郎將火油鋪到各地之后,獨孤德率百騎趕上,或投擲火把,或射出火箭,將各處糧倉點燃。 借著火光看去,夜空中飛舞的雪花正在亂飄,大量準備明日啟程運送的糧草陸續被點燃,發出噼里啪啦的聲響。 獨孤德搶過一根馬槊,興奮的驅馬趕上,敲碎了丟了坐騎的幾個突厥人的腦袋,率百多騎順勢斜向殺入突厥后營,與劉仁軌合兵一處,在黑夜中肆意殺戮,只有靠近大火,才能偶爾窺探見不停飛濺的鮮血。 等到獨孤德麾下的數百步卒舉著火把趕到之后,大火從一處蔓延到各處,不多的匯集頑抗的突厥人也紛紛遁逃而去。 總而言之,留守的突厥兵力已經完全潰散,而這給予了南下的突厥兵力以絕望的情緒。 畢竟強行渡過牧馬河的唐軍兵力不多,最重要的是戰馬很難運送過來,而偏偏這些唐軍士卒沒有戰車做遮蔽,甚至沒有盾牌,雖有秦瓊、薛萬鈞兩員猛將不停的率少量騎兵出陣,但局勢已經不可逆轉。 就在秦瓊開始盤算要不要退兵的那一刻,遠處突然明亮起來的夜空讓唐軍士氣大振……這兒距離定襄縣城有將近二十里路,連夜空都亮了,毫無疑問,這是一場規模無比龐大的火。 薛萬鈞興奮的驅馬而出,似乎之前的廝殺沒有消耗他的任何氣力,這位河北猛將殺入陣中,如同鋼刀切入黃油一般的輕易,面前的突厥人無不撥轉馬頭。 阿史那·蘇尼失面如死灰的看著隱隱透亮的夜空,留守的阿史那·結社率麾下至少還有千余兵力,而且定襄縣與秀榮縣之間還有駐軍,唐軍是怎么偷襲定襄縣的? 但一切都已經不可挽回了,阿史那·蘇尼失很清楚,想擊潰面前的唐軍并不困難,但在大火之后,唐軍士氣大振,即使要擊潰對方,也要消耗不短的時間。 而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時間。 而且還有一個關鍵點,唐軍都已經偷襲定襄縣了,誰知道他們會不會在放一把火之后南下? 阿史那·蘇尼失左盼右顧,看到的是一張張沮喪、迷茫的臉龐……一場大火,燒掉的不僅僅是大量的糧草,也燒掉所有突厥人的戰意。 阿史那·蘇尼失立即發號施令,近萬突厥大軍退軍北上……甚至都不去管后方數百唐騎的追擊了。 反正突厥馬快,唐騎再如何也殺不了多少……更何況是在夜里,騎兵活動本就不便。 “此戰劉仁軌乃有大功!”秦瓊在戰陣中廝殺勇烈,但向來性情穩重,此刻也忍不住心中的激蕩。 在最關鍵的時刻,這場大火,會成為最為重要的轉折點……不僅僅是這場戰事,更是這場戰役的轉折點。 秦瓊迅速指揮全軍渡河,最重要的是將戰馬都運過來,同時讓薛萬鈞親自率數百騎兵北上查探。 等全軍渡河之后,薛萬徹已經殺到了定襄縣城外,目睹了那熊熊燃燒的大火,也遇見了在戰陣中無畏廝殺的劉仁軌、獨孤德。 不得不說,獨孤德有著與張仲堅、曲四郎一樣的強烈建功立業的欲望,但能力并不匹配……在放了一把火后,居然就想著通過提前安排在沙河的船只逃之夭夭。 還是因為劉仁軌的提醒才反應過來,這么大的一場火,突厥會有什么反應? 是要將咱們這不到一千的小股兵力殺個干干凈凈以報仇泄憤,還是在看到糧草已經被焚燒后選擇遁走呢? 這是個邏輯非常簡單的判斷題,于是劉仁軌、獨孤德率兵游弋在定襄縣北側。 正如劉仁軌的判斷,阿史那·蘇尼失在發現一切都不可挽回后,順理成章的準備離開定襄……不管是北上唐林崗,還是往西與突利可汗匯合,都不會留在定襄。 一場大火,一場大雪……幾乎所有的突厥人都沒什么繼續廝殺的想法了,所有人都急著回到草原。 就在這時候,劉仁軌、獨孤德殺了出來,從定襄縣北側直擊而下,雖然只有不到千騎,卻將突厥大軍攪得大亂。 近萬大軍,不到一千的唐騎……一比十,但關鍵不在于劉仁軌、獨孤德的沖陣,而在于他們的出現,更在于他們從北側殺來。 無數的突厥人不得不在腦海中考慮一個問題,為什么唐軍會從北側殺來,定襄縣往北就是唐林崗,就是代州,難道唐軍已經拿下了代州嗎? 廝殺并不劇烈,但人心的浮動卻導致了突厥大軍的混亂,阿史那·蘇尼失竭盡全力也無法控制。 就在這時候,薛萬鈞率近千唐騎殺來,從南側殺入突厥陣中,不同于劉仁軌、獨孤德所部,薛萬鈞所部的沖陣堪稱勇烈,只一次沖陣,就截斷了突厥后軍。 這下子混亂蔓延到全軍,阿史那·蘇尼失再也無能為力,即使想率兵去阻攔已經調轉馬頭追殺來的唐騎,也做不到了,只能被大軍裹挾著往西北方向逃去。 換句話說,不到兩千的唐騎,輕易的將近萬突厥兵力驅逐,并且在后面追殺不斷。 此時此刻,秀榮縣外,身子僵硬的突利可汗時而看向東側,時而看向北側,最終視線落在了西側。 直到這時候,這位突厥如今唯一的大汗才終于確定,李懷仁真的毀諾了。 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夜戰(續一) 事實上,李善比突利可汗更早知道定襄縣大火的消息,畢竟是他遣派秦瓊、薛萬鈞繞到定襄南側,所以一直有斥候來回傳送消息。 當戰報送至的時候,李善甚至都沒有歇息,而是在與李道宗、李道玄等將領在等待,在籌劃。 不管這場大火是怎么燃燒起來的,但可以肯定,在丟掉這批糧草之后,突厥再也沒有停留在忻州的理由。 唯一的問題在于,李善無法確認,蘇定方、程名振有沒有得手。 如果雁門關、飛狐徑、蔚州的退路被切斷,那么李善就不能讓突利可汗逃出忻州,否則對方就是龍歸大海。 李善仔細想想也是無語,之前自己想著定襄縣鬧出一些動靜,催促突利可汗北上,以減輕中軍的壓力。 沒想到秦瓊那邊太給力了,居然將定襄縣的糧草一把火給燒了,這直接導致了突利可汗有可能迅速遁走,如今李善卻想將這位大汗留在忻州。 不管李善并沒有遲疑,在這種時候,不管做什么,都比什么都不做來的好。 李善先行調動騎兵,以劉黑兒領剩下的六千余騎兵,以段志玄、爾朱義琛為副手,進逼駐守秀榮的突利可汗所部。 再調秦武通率五千步卒即刻北上,穿越云中山,趕赴唐林崗,封鎖自忻州北上代州的要道。 當劉黑兒率騎兵進逼秀榮的時候,突利可汗也接到了戰報,在目瞪口呆片刻之后破口大罵,先罵阿史那·蘇尼失、阿史那·結社率兩個廢物,后罵大唐魏嗣王李懷仁的不要臉! 現在的突利可汗自然看懂了,李懷仁那廝從來就沒有放自己輕輕松松回草原的打算,都布可汗大敗,所以自己也必須大敗……這是個簡單的邏輯,自己卻被對方當成傻子一樣在玩弄。 從代州陣前敘談開始,李懷仁在展示軍威之后釋放善意,提出條件……一切都不過是遮眼法而已。 但現在的問題在于,突利可汗不敢動,夜間行軍本就危險……而突厥大軍最擅的散聚之術,在黑夜完全不能施展,但唐軍直來直去一條線的沖陣,卻是能發揮威力的。 更重要的是,自己剛剛接到戰報,還沒決定出兵與否……而幾十里外的唐軍已經出兵了。 顯然,這場定襄縣大火是在李善的計劃中的,不然不會這么快做出反應。 所以,在劉黑兒率六千余唐騎進逼的時候,手握近萬兵力的突利可汗只能忍氣吞聲的原地布防,等待著后續的戰報。 這一次戰報,突利可汗比李善更早的看到,不過可惜不是什么好消息。 在先后被劉仁軌、薛萬鈞突襲,阿史那·蘇尼失所部向西而去之后,提前遣派斥候查探的秦瓊率部沒有順著這條路追擊,而是徑直向西。 因為秀榮縣位于忻州中部,而定襄縣位于東北方向,所以近萬逃竄的突厥大軍在向西之后不久,有的向北,有的向南。 向北的往唐林崗方向,試圖迅速北上代州,從雁門關遁去草原……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第一批向北逃竄的阿史那·結社率。 向南的是往秀榮縣方向,試圖與突利可汗匯合……阿史那·蘇尼失就是選了這條路。 草原部落在制度上的簡陋和弊端在此刻顯露無疑,中原大一統王朝的軍隊,在類似的情況下,只要建制不散,基本上還是能夠保持統一的,而草原部落就不行,各個部落的頭領、小頭領都會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選擇。 所以,秦瓊在距離秀榮縣東北方向三十里處完成了一次完美的突襲,這位名將將麾下的三千唐騎分成了三撥,連續三次的沖陣將突厥大軍的前端完全粉碎。 要命的是如今突厥的兵力已經不足四千了,就連兵力優勢都不在了。 驚慌失措的阿史那·蘇尼失試圖向北逃竄,而劉仁軌率軍繞過了后軍,斜向殺到了阿史那·蘇尼失身邊。 獨孤德雖然謀略遠不如張仲堅,但勇武不讓曲四郎、侯洪濤,驅馬如飛,手中馬槊揮舞如同提筆一般輕松,但在沉重的槊頭擊打下,突厥騎兵無不被擊飛。 殺得興起,獨孤德瞥見一位被眾多騎兵圍在中間的突厥將領,竟然將馬槊抬起,奮力擲出,居然將兩個突厥騎兵串在了一起。 “殺了他!” “嗖嗖!” 后方孫大郎高聲呼和,手持大弓,箭去如流星,片刻之間已經射翻了三四人。 獨孤德隨手抽出長刀,一手撈了個盾牌護在前頭,盯著飛來的羽箭,驅馬加速。 雖然坐騎連續中箭倒地,但獨孤德依舊殺入陣中,左砍右劈,突入二十步,一刀劈在那匹神駿非常的白馬頭部,然后丟開盾牌,一把抓住了那位突厥將領。 阿史那·蘇尼失被生擒,附近還在頑抗的突厥兵力終于開始了潰散,秦瓊、薛萬鈞、劉仁軌在前中后三處肆意砍殺,肆意穿插。 除了部分被秀榮縣突厥兵力接應之外,剩下的四五千突厥人,有的向北,有的向南,有的向西,四處逃散,再也不成建制。 突利可汗惡狠狠的盯著不遠處的黑夜,自己已經夠謹慎的了,在定襄縣左右布置萬余兵力,沒想到一夜之間全數潰散,阿史那·結社率遁逃,阿史那·蘇尼失被生擒。 雖然心中滿是憤慨和怒火,但突利可汗知道自己需要迅速做出選擇……自己手中雖然仍然有萬余騎兵,其中還有數千精銳王帳兵,但如今唐軍左右夾擊,將秀榮縣夾在了其中。 最要命的是,適才斥候回報,面前的數千唐騎分兵,不知數目的唐騎有向北的趨勢……如果讓唐軍攻占唐林崗甚至原平,那自己的退路就會被截斷。 需要強調的是,從赤塘關追擊開始,李善始終保持著克制,并沒有與突厥開啟大戰,雙方更多的只是對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