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崢嶸 第681節
書迷正在閱讀:侯門嫡女、你不要兇我呀、獵家小娘子、重生之代罪的大小姐、快穿大佬的導演路、穿越之老板成廚娘、跟渣男的死對頭he了[重生]、風水大佬穿成豪門假少爺后、我總能成為白月光[快穿]、穿越之皇室紈绔
但沒想到,在李善離開之后,雖然勢不兩立,但代州總管李藥師沒有廢除顧集鎮,反而大興土木,乘著突厥主攻方向轉入關內道,在朔州連建十三寨堡,以至于今日攜帶六萬大軍的突利可汗有些難以為繼。 中土的確多有英杰,從劉世讓開始,李懷仁、李藥師再到如今的李世績,無不是一時名將,突利可汗有些黯然神傷……但他不準備放棄,大唐崛起的速度太快了,如今的唐軍太強了。 如果沒有應對的手段,如果這一次不給予沉重的打擊,草原……或者直接說,突厥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大汗?!?/br> 聽見身邊侍衛的提醒聲,突利可汗皺眉看去,卻看見領兵在雁門關東北方向的阿史那·結社率打馬而來。 “二弟?” “大兄,雁門關出兵了?!?/br> 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朔州戰事(完) 已然夜黑了,突利可汗臉色郁郁的坐在大帳內,阿史那·結社率很是無語的站在一旁,他覺得兄長的心情和自己差不多,既畏且懼。 那位李懷仁堪稱突厥的克星,多少族人死在他的手中,光是京觀就堆壘了不止一座,這個名字在草原上能止小兒夜啼。 其他人也就罷了,但如果是李懷仁在雁門,兄長怕是沒什么信心了……去年那一戰,敗的太慘太慘了。 “應該不會是秦武通?!卑⑹纺恰そY社率小聲說:“之前那么多天都不敢出兵,這次居然數千騎兵出戰,前后夾擊,康裕設被斬首?!?/br> 在等待斥候回報的突利可汗有些不耐煩,但聽了這話不禁眉頭一皺,“前后夾擊?” “是樓煩關出兵了?” “詳加打探了,應該是從雁門關西南側的小道出兵的?!卑⑹纺恰そY社率咂咂嘴,“正好前后夾擊,與當年欲谷設被生擒那一戰類似?!?/br> 雁門大捷發生的時候,阿史那·結社率就在朔州,很清楚欲谷設是如何敗北的。 還真像那廝的手段……突利可汗臉色更是難看,如果真的是李懷仁來了,自己絕對不去碰這個釘子。 “社爾不是說李懷仁頻立大功,不太可能領兵嗎?”阿史那·結社率嘴巴不停,似乎受不了凝滯的氛圍,“就算領兵,也應該是關內道吧,社爾才是他的仇人呢!” 突利可汗都懶得說話了,的確,阿史那·社爾才是他李懷仁仇人,而我……阿史那·什缽苾與李懷仁是義結金蘭的兄弟,去年他不是還放歸我嗎? 聽著阿史那·結社率絮絮叨叨,突利可汗忍不住開口道:“其他不論,代州軍主將必然已經換人,再等等吧?!?/br> “等什么?” 突利可汗沒好氣的看了眼弟弟,“雁門關出兵,無非是告知馬邑以及十三寨堡,代州不棄同袍,自然是有信使往各寨堡的?!?/br> 這時候,一個身材矮壯的青年大步走進大帳,“大兄,抓到了?!?/br> “說?!卑⑹纺恰そY社率催促,來的是他和突利可汗最小的弟弟阿史那·郁谷。 “河東新射行軍總管府,總管是并州總管任城王李道宗,副總管淮陽王李道玄統領代州軍?!卑⑹纺恰び艄瓤焖俚恼f:“剛剛審問得知,他派了五隊信使往各個寨堡?!?/br> “淮陽王李道玄?”突利可汗記得這個人,李懷仁最早在五原郡揚名是因為山東一戰,被其俘虜的欲谷設那個廢物就是用李道玄換來的。 去年的涇州一戰,李道玄獨領右路軍,依山而守,堵住了突厥騎兵繞行的可能,使得唐軍立于不敗之地。 “不是李懷仁!”阿史那·結社率大大松了口氣,隨即覺得有些羞辱,但看看突利可汗的表情……明顯也是松了口氣啊。 先剔除了李懷仁這個最具威脅的選擇之后,突利可汗才開始考慮其他的事,雁門關出兵,朔州的戰局只能維系膠著狀態了,自己不可能再像這兩日一樣猛攻馬邑或者桑喬鎮。 原因也很簡單,突利可汗猛攻馬邑已經兩日了,基本沒什么效果,不可能攻下馬邑,甚至李世績還北上襲后,除非從阿史那·結社率那邊的兩萬大軍中抽調兵力……即使如此,也很難攻克馬邑,十三寨堡錯落有致的位置,隨時都能對突厥發動襲擊。 最關鍵的地方在于,雁門關出兵,意味著代州軍隨時都可能發動襲擊,這兩年突厥雖然沒有攻打河東道,但也知道代州軍之強……常備軍至少在三萬以上,召集府兵后的總兵力可能超過五萬,而且應該還有一支數量在一萬左右的騎兵。 這樣的兵力,雖然比突厥兵力略少,但戰斗力不比突厥遜色……原本突利可汗攻打朔州之初,并沒有拿下朔州,繼而攻打雁門關的打算,是在發現雁門關沒有出兵的情況下,才臨時起意拿下朔州的。 “傳令,明日拔營往北?!蓖焕珊乖谛睦锉P算了會兒,準備將主力放在顧集鎮東南方向,既能遙望雁門關,也能監控馬邑、桑喬鎮的動向,如果有機會,還能拔除顧集鎮周邊的寨堡。 第二日是九月十二日,突利可汗拔營北走,剛剛啟程,就有斥候來報,馬邑、桑喬鎮以及周邊的寨堡外都有唐騎斥候出沒。 突利可汗只面無表情的點點頭,在如今的局勢下,突厥斥候不可能遮蔽整個戰場,所以雁門關出兵的消息是不可能隱瞞得住的。 就在這一日,馬邑城墻上,老而彌堅的劉世讓笑著看向一旁的朔州長史席多,“如何?” “雖是淮陽王,實則殿下?!毕嘁猜冻隽诵θ?,“何敢不信魏嗣王?” “不錯,不錯!”劉世讓遙望已經沒有突厥騎兵出沒的城外,“魏嗣王最恨坐視,此戰必勝!” 席多點頭贊同,只要雁門關那邊出兵一次表露態度,那突利可汗別說攻入河東道了,就連朔州戰事都難言勝負……代州軍的實力席多還是心里有數的,光是騎兵就超過萬五,若是淮陽王出兵正面相抗,突利可汗說不得要退兵以避。 劉世讓這邊得到消息很早,而顧集鎮得到消息差不多是最遲的,因為突厥主力的北移,馬邑、桑喬鎮遣派的斥候不得不往西繞道,直到夜間才抵達顧集鎮。 站在城墻上的李世績剛開始臉色巨變,因為斥候入寨后,高呼吶喊聲猛地響起,隨即傳遍了整個顧集鎮,李世績還以為軍中嘩變。 但很快,就有親衛一臉喜色的奔來,“郎君,雁門出兵,淮陽王、薛萬徹、薛萬鈞率騎兵出關,大敗突厥,斬阿史那·康裕設?!?/br> 李世績舔了舔發干的嘴唇,心中大定,他得到的消息不像劉世讓、席多那么詳細,也不知道信使特地提及了乃魏嗣王設謀,只覺得世事奇妙如此。 當年魏嗣王、張武安、薛萬徹于此地,在絕望中義結金蘭,而自己來到這兒,卻立即得到了這樣的好消息。 與劉世讓相同的是,李世績判定,此戰突厥難勝,但不同的是,李世績同時做出另一個判斷,此戰,突利可汗必敗。 李世績想不出突利可汗取勝的可能,也想不到唐軍敗北的可能。 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道左相逢 雁門關的李道玄并不知道突利可汗雖然不會選擇退卻,雖然沒有悔意,但為了保存實力,決定暫時放手,在朔州與唐軍成膠著對峙的態勢。 事實上,李道玄內心的憂慮不僅僅是因為朔州的戰局,從長安而來,而且與李善有過深談的他很清楚,此次突厥來襲,只怕是一次有計劃,有預謀,而且有明顯戰略意圖的行動。 九月十二日這一天,李道玄站在高處,一邊眺望遠方,也不知道顧集鎮那邊知不知道雁門出兵的消息,一邊在心里想,不知道如今關內道如何。 就在這個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戰事在延州蘆子關外三十里處爆發,這是一次遭遇戰,一方是繞到了夏州南側的三千突厥騎兵,另一方是兩千剛剛完成整合兵力,奉命北調夏州的騎兵,領軍將領是泌水縣公張寶相。 在野外相逢道左,而且還是在這樣適合騎兵縱橫的戰場,顯然突厥的優勢更大,雙方斥候都發現了對方的大軍,突厥將領立即指揮騎兵散開,以聚散之術隱隱圍住了兩千唐騎。 張寶相也知道這次糟了,自己不可能回師,就算能順利的抵達蘆子關,守軍也不會放自己入內,否則很容易讓突厥騎兵咬著屁股殺進去……這樣的罪責自己擔不起。 沒能在第一時間破陣,突厥四散開來,看似陣型散漫,但這是突厥騎兵最慣用的伎倆,可以分兵從側面、后方襲擊,可以肆意在唐騎周圍來往施加壓力,可以隨意的設置伏兵,可以遠遠的放風箏,一點點的放血。 唐騎強就強在沖陣的威力上,這種威力很大程度在于裝備,也正是因此,所以騎兵在速度和靈活性上遠遠不能與突厥相提并論。 雖然距離統萬城不算太遠,一日可達,但兩千唐騎想在數千突厥騎兵的逼迫下還保持陣型的嚴整,同時還要保持速度,這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但不保持陣型的嚴整,突厥騎兵就有機會將唐軍分割開,一點點的吃掉。 對這樣的局勢,張寶相拿不出什么好辦法,只能保持陣型的嚴整,緩緩的向西北方向,距離最近的靖邊縣方向移動。 這雖然是無奈之舉,但也實在不是什么好辦法,一日之內,唐軍不可能抵達靖邊縣,而靖邊縣兵力不多,也不可能出援……就算援救,突厥人也有實力一口吞下,情況只能更糟。 相互的對峙、試探,時間一點點的過去,突厥人越逼越近,百人一股,甚至幾十人一股的騎兵在唐軍側翼馳過,隨手放箭,這讓唐軍的士氣一點點下落。 張寶相抬頭看了眼日頭,肯定是趕不到靖邊縣了,要命的是自己奉命北調去統萬城,出任夏州騎兵總管,并沒有攜帶輜重……換句話說,安營扎寨堅守待援都做不到。 更何況,之前夏州境內一直沒有發現突厥的行蹤,誰知道這幾千突厥是不是先鋒呢? 自己堅守待援,誰知道先來的是唐軍的援兵還是突厥的援兵呢? 而且,自己等得到援軍嗎? 張公瑾并不知道自己提兵北上,代國公李藥師即使現在已經通過斥候知曉自己與突厥相逢,也很難即使遣派兵力抵達……張寶相甚至在心里琢磨,代國公應該不會出兵相援吧? 呃,張寶相當年也是參與顧集鎮、云州、蒼頭河三破突厥的戰事的,甚至他除了那場大戰之外,還曾經在李善麾下參與了雁門大捷、涇州、原州等戰事,也在蘇定方麾下參與靈州大戰……換句話說,雖然他長期在任城王李道宗麾下,身上也是有魏嗣王的印記的。 如果是張公瑾,李藥師可能會出兵……張寶相心想,人家張公瑾是秦王的心腹愛將,代國公得罪不起,但自己…… 千般想法在心里打轉,張寶相痛苦的下令,全軍加速,盡快趕到靖邊縣,只要能趕到,即使不進城,依仗靖邊縣城墻,突厥也不敢全力猛攻……只是這樣的話,兩千騎兵,不知道能有多少能活下來。 或許一千? 或許只有五六百? 就在唐軍加速的同時,不遠處的突厥軍中響起了震耳欲聾的歡呼聲,蒼涼的號角聲在每個人耳畔回響,這是突厥全軍進攻的號令。 雖然唐軍還沒有放棄建制……一旦放棄,那就再也沒有還手之力了,但在被追擊的情況下,突厥騎兵即使裝備比不上對手,也能很輕易的通過種種手段將唐軍分割開。 張寶相知道自己是最明顯的目標,突厥人不會放過自己,高呼一聲,馬槊斜舉,親率麾下兩百親衛出陣,向著側翼襲來的突厥殺去,在經歷了數個時辰的對峙、試探之后,慘烈的戰事正式拉開了序幕。 低著頭,伏低身子,左手的馬槊放平,身軀微微前探,右手持一面小盾盡量護在坐騎的前方,雖然胯下坐騎也是帶著護具的,但終究不能護住全身,一旦坐騎倒下,自己可能沒有爬起來的機會,而且也沒有坐騎可以換。 叮叮當當的聲音在耳邊響起,那是箭頭敲擊在頭盔和明光鎧上的聲音,張寶相突然目光一凝,這個聲音…… 突厥最早是柔然的煉鐵奴,所以對鐵器非常重視,雖然草原缺少鐵器,但至少軍中的騎兵用的箭枝都是鐵頭,而剛才的聲音……明顯不少都是骨制的箭頭。 可能不是突厥的常備兵,甚至可能不是突厥,而是依附突厥的小部落。 絕望沖陣的張寶相心中突然滋生出一點希望,聽見一旁的親衛的提醒,他猛地直起身子,手中馬槊高舉,如同一把刀一樣猛劈而下。 那么一瞬間,張寶相身上插上了七八支長箭,但幸運的沒有一支長箭射中他的面門。 而劈下的馬槊帶著千鈞力道,正正砸在一個面露恐懼神色的突厥人頭上,沒有多少血,倒是有些白白的液體濺射出來,染在了張寶相的臉頰上。 張寶相隨之馬槊橫掃,一個不小的缺口已經打開,雙腳猛踹馬腹,強行提速,身后的親衛哄然響應,殺入陣中。 只一個照面,張寶相身上已經十幾支長箭,像個刺猬一樣,但效果很明顯,兩百親衛只有最前面的十幾人被撞落下馬,而這股多達七八百人的突厥軍已經被完全攪亂。 匹馬當先的張寶相已經遺失了馬槊,不知道從哪兒搶來了一根長矛,拼命的向前殺去。 身子微微一震,又是一根長箭,不過這一次張寶相感覺到了明顯的疼痛,再如何好的鎧甲,在遭受了幾十根羽箭,在遭受了大大小小幾十次的戳刺,再也承受不住。 雙目血紅的張寶相咬著牙轉頭看去,不遠處一個手持大弓的胡將正盯著這邊。 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福將 張寶相沒有什么死里求活的想法,也沒有想過什么絕境逢生……我又不是魏嗣王,怎么可能運氣那么好?! 呃,張寶相可能不知道,李善覺得他是這個時代運氣僅次于自己的那個人,這一點李淵、李世民都聽李善提起過,李靖就是為此才上書將張寶相調到延州道的……去年涇州一戰,張寶相是臨時從并州抽調來的,覆滅梁國之后,從縣候晉爵縣公就轉回并州了。 歷史上李靖覆滅dtz,多少名將出馬,最后卻是名不見經傳的張寶相俘虜了頡利可汗,這一世,張寶相在顧集鎮一戰中無意間攆著頡利可汗的屁股殺,最終導致了突厥的潰散。 涇州一戰,突厥潰敗,也是張寶相生擒突利可汗……其實壓根就是突利可汗一頭撞見了張寶相。 之后覆滅梁國的最后一站,還是張寶相咬住了梁師都等到了竇軌來援,最終生擒梁師都。 怎么可能運氣不好? 當刺猬一般的張寶相以再中十余箭,并且坐騎頹然倒下為代價,將那名胡將從馬上拽下,并一刀割斷其脖頸后,讓他意想不到的變化出現了。 就在距離張寶相七八步開外,被四五個大漢圍在中間的青年似乎都能聽見脖頸傷口處迸發血液的聲音,似乎還能聽見沒完全死去的胡將的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