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崢嶸 第624節
書迷正在閱讀:侯門嫡女、你不要兇我呀、獵家小娘子、重生之代罪的大小姐、快穿大佬的導演路、穿越之老板成廚娘、跟渣男的死對頭he了[重生]、風水大佬穿成豪門假少爺后、我總能成為白月光[快穿]、穿越之皇室紈绔
爾朱義琛出任代州司馬數年,但實際上并沒有什么實權,畢竟代州有常備的代州軍,爾朱義琛也就是農閑時候召集府兵訓練而已……這其實是折沖府驃騎將軍的職責。 但現在,這一點點的權力也被李靖剝奪……李靖點代州別駕張公瑾主責訓練府兵,以備突厥侵擾,實際上這也是為了以后征伐突厥補充兵力。 但爾朱義琛就有點慘了,他本來就不在代州軍中任職,總管府內的事務有李靖與長史秦武通主管,現在最后一點點權力都被剝奪……脾氣再好也忍不住了啊,為此爾朱義琛與李靖算是撕破了臉。 而李靖反手就上書朝中,請調爾朱義琛回朝,另擇良吏出任代州司馬。 看起來只是地方上主官、佐官之間的紛爭,畢竟如今州府權力基本上都是在主官手中,想放權,佐官還有點權力,不想放權,佐官只有跑腿的份……比如去年李善去隴州種棉花,隴州總管常達與幾個佐官之間也是這樣的。 但問題是,李靖放權長史、別駕,卻收權司馬……長史秦武通是李淵的嫡系,還曾經在柏壁之戰跟隨秦王大敗宋金剛,別駕張公瑾更是秦王嫡系大將,而司馬爾朱義琛卻是太子愛將。 李善掌代州總管府的時候,基本上保持著秦王府、東宮之間的均衡態勢,即使是去年從代州抽調將官,也是抽調張士貴、薛萬徹……一邊一個。 李善離開代州之后,李藥師基本上是蕭規曹隨,但去年天臺山一戰之后,這種局勢漸漸發生了變化,李靖的態度也有了傾向。 特別是李善大敗突厥之后,李靖有點坐不住了,就在一個多月前他還曾經上書請求出塞攻伐云州。 而爾朱義琛本人今年在代州也是勢單力薄,薛萬徹被調走了,盧承基因為其父盧赤松病逝辭官扶棺歸鄉,現在李靖又要驅逐爾朱義琛,什么意思顯而易見。 李淵雖然能理解,甚至也贊成,但也忍不住在心里埋怨,長安這邊還沒什么動靜呢,你李藥師在代州就要剪除太子心腹愛將了? 說得夸張點,這就叫窺探上意! 相比較而言,李善就乖巧多了……李淵這么想著,爾朱義琛調回朝也無所謂,但繼任者卻需要好好考慮,挑選一個兩邊不考的? 在心里琢磨了下,李淵心想,或許可以挑選齊王府的屬官,李思行就不錯,當年也是太原元謀功臣榜之一。 或許懷仁麾下的也可以,懷仁在代州頗有舊部,身邊的王君昊、曲四郎等人都是領了個閑職,依舊是懷仁親衛。 只不過懷仁與李藥師之間不太融洽……但考慮到懷仁與李客師父子、李乾佑父子均交好。 但如果這么一來,東宮在代州就沒有人手了……這都代表了李淵這個皇帝對太子對東宮,以及對奪嫡的態度。 基本上和李淵宣布易儲沒有本質區別,這是一點點的剪除東宮在地方上的勢力。 李淵有些猶豫,陷于兩難之中,他倒不是不忍心易儲,狗屁大郎去年都能做出那般事了,自己還有什么顧忌? 但需要尋找一個好的借口,李淵希望能平穩而順利的進行這件事,不想鬧得太大。 這時候,外面有喧鬧聲傳來,一身勁裝的李元吉大步進來,高聲道:“父親,今天好運氣,碰到了鹿群呢!” “習性不改,又出去打獵了?”李淵笑吟吟道:“早知道今日也去試試……” 李元吉當年就是為了打獵鬧的連太原都丟了,還自豪的說……可以一天不吃飯,但不可以一天不打獵。 其實李淵本人也是這個德行,雖然年紀大了,雖然去年在天臺山還受了傷,但還是經常在禁苑內射獵。 李元吉興致勃勃的說:“父親,不如今日就在谷內點起篝火炙鹿rou,還有幾只小鹿,rou質細嫩?!?/br> 于是,一個時辰后,鳳凰谷內的一片空地上點起了幾堆篝火,李元吉親自烤制了鹿rou上獻,李淵笑得合不攏嘴……說孝心,大郎雖不孝,還好二郎三胡都是孝子。 這一幕,堪稱父慈子孝,其樂融融。 李淵也來了興致,親手烤制了幾塊鹿rou,分賜給了臣子……主要是秦王一脈的,沒辦法,得召陪伴的大都是秦王一脈的官員。 有李道玄這樣的郡王,有陳叔達這樣的宰輔,也有秦瓊、程咬金這樣的名將,就連名望頗高,但在朝中官職不算高的杜如晦、房玄齡、凌敬都得到了賞賜。 看著這一幕,齊王李元吉目光閃爍不定,而這幅神態落到了凌敬的眼中。 就在今天午后,范十一急行至仁智宮,蘇定方與凌敬碰了一面……這位老頭兒現在滿腹心思,滿腹牢sao,也滿腹的疑慮。 凌敬咬著其實并不好吃的鹿rou,心想好像就是最近幾天開始,齊王李元吉每天都是早上就出了鳳凰谷,一直到黃昏時分才回來。 難道打的也是“重耳在外而安”的主意? 看來懷仁遞來的消息很準,齊王可能要動了。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仁智宮(中) 漸漸的,最后一抹陽光也被山峰遮蔽,這時候抬頭已經能隱隱能看見依稀的月兒,吃飽喝足的眾人稍稍遠離篝火,興致勃勃的李淵選了一處略高的山坡與眾臣閑聊,正巧今晚月明星稀,皎潔的月光如洗,照的山坡上亮堂堂一片。 如果是明清時代,皇帝與臣子如此親近……那叫天恩降臨,但在這個時代,不少人都心里牢sao,陛下你是吃飽了,反正有的是那些宗室上獻烤的香噴噴的鹿rou,但我們可沒這待遇。 房玄齡、凌敬等人還稍微好一點,程咬金等大肚子的都要餓肚子了。 如果是李善在場,肯定要心里吐槽,陪你吃陪你喝還要陪你聊天,你當我是三陪??! 但無奈今晚李淵不知為何興致大起,已經開始講述當年晉陽起兵的舊事了,說了會兒又說起晉陽起兵之前……不少人都臉色微變。 特別是李元吉,這位齊王得到李淵的寵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在少年時期遠離父親,大業年間李淵先后在河南、河東任職,后入洛陽調任衛尉少卿,而李元吉一直在長安。 隋朝末年,也就是晉陽起兵之前,李元吉隨家人居住河東郡,出任太原留守的李淵身邊只有李世民一個人……所以,李淵特地提起晉陽起兵之前那段舊事,顯然是有所指的。 房玄齡與杜如晦、凌敬交換了個眼神,雖然無甚笑意,但心里都明白,這是陛下對臣子的一次試探,或者說是初步的展示自己的態度。 “對了,二郎?!崩顪Y招招手,“藥師欲遣代州司馬爾朱義琛回朝,可任何職?” 李世民有些意外,他知道這件事,畢竟代州別駕張公瑾是他的嫡系,但沒想到父親會在公開場合詢問自己的意見。 想了想后,李世民才開口道:“前歲崞縣一戰,爾朱義琛并馬三寶力阻數千突厥王帳兵,力保雁門關不至腹背受敵,堪稱有勇有謀,若是留于朝中,可出任十二衛將軍,若是外放,可為中州刺史?!?/br> 李淵滿意的點點頭,追問道:“代州司馬出缺,二郎以為何人能擔之?” 都不用回頭去看,李世民就知道身后眾人中……至少尉遲恭、程咬金、段志玄幾人肯定是兩眼放光的,事實上李淵已經發現了。 但凡中原政權出兵草原,最重要也最主要的出軍路線就是雁門關,這個道理在場的人心里都有數。 而且前年三破突厥,殺得突厥喪膽,代州軍被公認為天下第一強軍,他日征伐突厥,馬踏草原,逐敵漠北,代州軍必定是主力,如果現在能在代州任職,他日必是軍中大將……換句話說,這是提前將建功立業的機會握在手心。 李世民鎮定自若的回道:“左監門衛將軍馮翊縣公馮世立,去歲隨李懷仁出征,出任騎兵副總管,沖陣犀利,斬將奪旗,勇不可當,更有義援同僚之德,再兼清廉自守,足堪重任?!?/br> 這個回答讓很多人意外,秦王舉薦的居然是太子心腹愛將馮立,但齊王悄悄撇了撇嘴,只覺得二哥太過jian猾……馮立乃是左監門將軍,是東宮一脈在北衙禁軍最重要的棋子,就這么被趕到代州去了。 再說了,李靖那廝都要驅逐爾朱義琛了,立場不言而喻,上面有李靖,身邊還有薛萬鈞、張公瑾,馮立在代州的日子肯定比爾朱義琛還要難過。 而李淵笑著點評道:“二郎有度?!?/br> 李世民這個選擇,配合李淵之前刻意的提及晉陽起兵前的舊事……這是李世民隱隱約約的在宣告,如馮立這般于國有功打東宮舊人,孤亦愿用之。 這就是李淵點評李世民有度的緣故。 可以說,從天臺山一戰之后,對于這個次子,李淵是越看越順眼,之前的不滿、猜忌都散于無形……沒辦法,誰讓有李建成這個鮮明的對比物呢。 李淵的確很滿意,其實他也考慮過馮立,只是怕李世民心生不滿……其實李世民也心里很是不滿,但不是對李淵,而是對李靖。 李世民暗中與房玄齡等幕僚商議過這件事,三位心腹幕僚異口同聲,若要地盤,整個陜東道加大半個益州道還不夠嗎? 沒有必要將代州劃拉到手里,李靖的傾向對秦王來說是好事,這將意味著河東不會出什么問題,但對如今的奪嫡局勢不算好事……李靖太急了點。 凌敬倒是私下提及,代國公怕是被懷仁刺激的,李世民也贊同這個觀點,誰讓李善離開代州后,突厥突然換了個方向,不去打雁門關了……結果又讓李善撈到一場大功。 “那便是馮立吧?!崩顪Y揮手道:“嗣昌選將補右監門衛將軍?!?/br> 柴紹出列應下,想了想說:“樂壽縣公王君昊,或可任之?!?/br> “就是懷仁那個親衛統領?”李淵想了想,“記得懷仁提及,此人勇武不讓趙國公,但領兵非其所長,倒是合適?!?/br> 頓了頓,李淵笑道:“也不知道懷仁肯不肯放人呢,記得他身邊親衛,去歲今年,多有封爵者,不過大都回了懷仁門下,并不出任將職?!?/br> “是?!辈窠B一板一眼的說:“王君昊、曲鴻、齊邊濤、范季慶、劉黑兒、周二郎均未在十六衛領職,只有廣陵郡公張仲堅任左監門將軍,上谷縣公侯洪濤出任左監門衛中郎將?!?/br> 李淵琢磨了下,笑著問:“懷仁這一去也大半個月了,居然還不回來……” 正說著呢,李淵看見柴紹神情古怪,“怎么了?” “呃……”柴紹猶豫了會兒才說:“昨日京中來信,魏嗣王妃懷孕,懷仁日夜照料,辛苦的很?!?/br> 李淵呆了呆,“他辛苦什么?” 嘖嘖,這種話留在史書上,后世肯定會被拳師瘋狂攻擊。 不過這也是李淵乃至這個時代男人的正常想法,就比如李淵,后宮哪位妃子懷孕了,欣喜的同時會多有賞賜,然后多派宮人宮女服侍,再然后……拍拍屁股換個沒懷孕的。 不然李淵能在短短十年內連續生下十七個兒子,十三個女兒?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仁智宮(下) 聽了柴紹略略說了幾句,李世民都忍不住追問,李淵都轉頭去看中書舍人崔信了……你女兒的架子也太大了點吧! 李元吉眼珠子轉了轉,“父親,不如詔李懷仁逃來仁智宮吧?” 人群里的凌敬暗暗咬牙,你想屁呢! 懷仁找了個借口躲出去,你還想把他弄回來……如果陛下真的詔令懷仁來仁智宮,那就慘了。 說不定撞了個正著??! 這個“逃”字惹得李淵忍不住笑了,“記得懷仁自代州而返,一次在甘露殿聚宴,就曾提及……懷仁日后或有阿龍之風?!?/br> 這句話一出,崔信的臉徹底黑了,在房玄齡、戚繼光兩位著名妻管嚴的事跡還沒出現的現在,歷史上最有名氣的妻管嚴有兩個,一個是前隋文帝楊堅……不過這位地位特殊,不好隨意比喻。 另一位就是這位阿龍了,東晉名臣王導,絕對的畏妻如虎。 崔信不在乎李善那廝有什么畏妻如虎的評價,但女兒的名聲怎么辦……崔信在心里如此怒吼。 柴紹是個機靈的,早就瞄著崔信了,嘆了口氣,“陛下,只怕懷仁不肯啊?!?/br> “據說親自抓雞捕鴨,親自開膛破肚,親自燒水拔毛,親自去炊房烹飪……” 周圍都安靜下來了,李道玄咧著嘴問:“不至于吧?” “遠不止此?!辈窠B咳嗽兩聲,“有人譏諷,懷仁自夸,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妻如何不丈夫?!?/br> 頓了頓,柴紹臉上呈現苦澀,“平陽來信,問何以相較……” 李淵嘴唇抖了抖,女兒這話……好吧,女婿連個妾室都沒有,就這樣也有不是了? “懷仁這廝……”李世民難得的啐罵了句,“他日孩兒回京,只怕也有不是之處?!?/br> 哎,大家都是一類人,誰不是妻子懷孕了……那就生唄,加派侍女仆婦那是應該的,但丈夫日夜殷勤侍奉,還親自下炊,你李懷仁讓我們怎么辦? 都不用想,“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妻如何不丈夫”這句肯定會流傳開,到時候肯定會有很多人后院起火。 有的人覺得很有趣,但也有的人只覺得頭皮發麻……呃,這里是特指房玄齡。 柴紹看看大家都不吭聲,就連李淵的神色都有些莫測……記得妻子說過,岳母大人當年在家里也是一言九鼎的,柴紹趕緊換了個話題,“陛下,這幾日送來的糧草有點少,司農寺幾次催促,也不知道宜君縣倉那邊是否出了紕漏?!?/br> 李淵也回過神,“司農寺……司農少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