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崢嶸 第524節
書迷正在閱讀:侯門嫡女、你不要兇我呀、獵家小娘子、重生之代罪的大小姐、快穿大佬的導演路、穿越之老板成廚娘、跟渣男的死對頭he了[重生]、風水大佬穿成豪門假少爺后、我總能成為白月光[快穿]、穿越之皇室紈绔
李善訕訕干笑,“岳父大人放心,最后一次……明歲成親,陛下當不會再遣小婿領軍了?!?/br> “真的!” “突厥雖有內亂,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難以大舉入侵,但大唐也難以攻伐五原郡?!?/br>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崔信眨眨眼,心想回頭得查查這是個什么典故……翻書翻到死也查不到啊,那是《紅樓夢》中的。 李善暗罵自己嘴賤,補充道:“更何況奪嫡事尚未落幕?!?/br> 崔信聽了這話,久久凝視著面前這位似乎又黑了幾分的青年,突然長嘆一聲,“罷了,罷了?!?/br> “岳父大人?” “你李懷仁詩才蓋壓長安,平日溫文儒雅,但實則有豪杰氣?!贝扌艙u著頭道:“當年山東戰事,固守館陶,不肯待援,終擒殺劉黑闥?!?/br> “馬邑十日,事不可為,你卻不肯罷手,返身夜襲,斬郁射設,逼降苑君璋?!?/br> “如此有豪杰氣,非尋常人杰,某再勸又有何用呢?” 聽了這一番話,李善沉默了下來,微垂眼簾盯著地面。 其實我并不是有豪杰氣,其實我只是不甘心,僅此而已。 前世自己一個農村孩子,從村小學到鎮中學,再到縣高中,考入大學,考研考博……如此一路搏殺,無非也只是不甘心而已。 更何況,在分工精細的現代社會中,李善總有一種感覺,龐大的城市像是蟻巢,多達數千萬的人口像是密密麻麻的螞蟻,前世的自己就是那些螞蟻中的一只。 一只勤奮而努力的工蟻。 沒有人知道我是誰,沒有人在乎我做了什么,我幾乎沒有一絲絲存在感。 來到這個時代,一切都不一樣了,我怎么甘心繼續做一只工蟻呢? 在武德四年李世民已經奠定大唐一統天下的基業之后,建功立業,封狼居胥,揚威塞外,逐敵漠北,此乃丈夫之舉! 我不再只是一只工蟻,也絕不會再做一只工蟻。 我要在這個時代留下自己的印記,我要在史書中留下自己的名字,我要讓后世人讀史的時候知道我李善曾經做過什么。 李善抬起頭,嘴角流露出的笑意中夾雜著一絲自豪,也有一絲堅定。 崔信不再說什么了,只在心里感慨,自己為女兒擇婿,只道非英杰不能配之,但最終挑中的這位……或許是主動拱上門的這位,的的確確是天下最合適的那個,但也的的確確是天下最能折騰的那個。 “十日后回京,諸多事務均由江國公主責?!贝扌鸥杏X有些疲累,隨口說了幾句準備休息了,不料李善卻問出了一個讓他意外的問題。 “江國公?”崔信極為詫異,回想了一遍才緩緩道:“自天臺山一戰之后,并未見其有何異動?!?/br> “自長安啟程,途中也未聽其有何……” 李善搖搖頭,“不對,江國公向來不涉奪嫡之爭,但今日突然提及太子為定方兄、張三郎不平這件事,絕不會是隨口提及的?!?/br> “當日陛下被圍天臺山,江國公可是在長安的……難道他不知道太子做了什么?” “或者他當日默認,甚至已經投入太子門下?” “畢竟當日危在旦夕,若非小婿及時趕到,只怕陛下、秦王難逃此劫?!?/br> “江國公若想固權位,投向太子并不是不可能?!?/br> 崔信陷入長久的沉默,他在這方面并沒有什么天賦,李善隨即轉而問起京中局勢……一個月前那個夜晚,翁婿兩人袒露心跡,再也沒必要避諱這些話題了。 “秦王殿下陸續調韓良、黃君漢、李世績、于志寧、王君廓入京?!贝扌乓贿吇貞浺贿呎f:“當年韓良乃是秦王左膀右臂,不弱于房玄齡、杜如晦、薛收?!?/br> “聽秦王提及?!崩钌频吐晢枺骸包S君漢、李世績、王君廓任何職?” “黃君漢、李世績均是瓦崗舊將,隨秦王破王世充、竇建德,平定江淮之后都得以爵封國公,此次入朝,前者出任雍州長史,后者出任雍州司馬?!?/br> 李善一臉蒙逼,“雍州?” 崔信奇怪的看了眼女婿,“就是京兆郡?!?/br> 第九百零五章 明朗化(中) 李世民如今正式的官職是秦王、天策上將、上柱國、太尉、司徒、尚書令、陜東道大行臺尚書令、益州道行臺尚書令、領十二衛大將軍、涼州總管、雍州牧。 雍州就是京兆郡? 李善不禁嘖嘖出聲,真不怪歷史上的李建成將李世民逼到那個地步……這個太子做的有什么意思? 名義上京兆郡都是人家的地盤啊。 “秦王如今兼雍州牧?!贝扌沤忉尩溃骸氨境辉O京兆牧,京畿道實際是由雍州牧主責,掌京畿道十九縣?!?/br> “噢噢噢……”李善恍然大悟,沒想到李世民這個兼任的雍州牧還不是徹底的虛職啊,是有理由直接管理包括長安在內的京畿道,他自己貴為親王不能親掌,副手長史、司馬倒是可以自擇。 實際上唐朝很多皇子得以封王后,都會領州牧,但只是虛職、頭銜,沒有實際的權力,但李世民卻能憑借自己的威望稍有逾越。 崔信補充了句,“之前雍州長史、司馬、別駕一直虛設,并無出任者?!?/br> 那是自然,前些年李世民飽受李淵、李建成猜忌,難道還想真的掌控京畿道? 現在就不同了,即使不實際掌控京畿道,但以補充屬官的名義調李世績、黃君漢入京卻是名正言順的……當然了,主要是為了充實天策府,或者說補充秦王一脈在天臺山一戰的損失。 崔信接著說:“聽說秦王有意以王君廓補北衙禁軍,讓李客師轉十二衛?!?/br> 李善立即反應過來了,“羅藝那廝要回京了!” 頓了頓,李善補充道:“柴紹掌北衙禁軍,但管國公任瑰戰死,左千牛衛大將軍必被羅藝所得,秦王殿下使王君廓補北衙禁軍以制衡?!?/br> 崔信眨眨眼,知道這方面自己比女婿差的太遠,想了想問道:“待收復三州之后,靈州道行軍總管?” “已與秦王殿下商議過了?!崩钌茐旱吐曇?,“竇軌乃是首選,雖曾出任太子詹事,但久在秦王麾下,陸續參與淺水原、洛陽之戰,而且乃外戚出身,得陛下信重,不會投入太子門下?!?/br> “次選是趙國公蘇定方,此人最得小婿信任,他知曉內情,且軍略無雙,遠邁竇軌,若陛下無意再使蘇定方掌北衙禁軍,那就可能留在軍中,即使不為主將,也可能為副手?!?/br> 遲疑了下,李善接著道:“說起來蘇定方除了資歷,不比竇軌稍差,都是十六衛大將軍,爵封國公,若是cao持的好,說不定能出任靈州道行軍總管?!?/br> “cao持的好?”崔信追問了句。 李善笑了笑,“若是在收復三州之前,小婿找個由頭回朝……” “一肚子鬼心眼?!贝扌胚R了幾句,提醒道:“勿自以為是?!?/br> “小手段罷了,即使不成,亦無害?!崩钌葡肓讼肜^續道:“其余諸將,淮陽王李道玄乃秦王嫡系,不太可能留在軍中,張士貴或會出任原州刺史,也有可能是靈州、會州?!?/br> “馮立、薛萬徹二人,還是留在軍中的好,不過太子……裴世鉅未必會讓某如愿?!?/br> 在陸續幾場大敗中,東宮在軍中將校方面的勢力被大大削弱,本就是劣勢,現在更是雪上加霜,馮立、薛萬徹是不多的人手,裴世鉅如果想做什么,這兩人是肯定派的上用場的。 繞的有點遠,李善將話題轉回來,問起三省諸事……崔信這位中書舍人常年在三省活動,即使沒什么政治敏感度,但終究能發現什么。 但崔信想了又想,卻說沒發現裴世鉅、裴寂有什么異?!@場涇州之戰,裴世鉅并沒有做什么手腳,當然了,他也沒有做手腳的機會。 李善舔了舔嘴唇,“時文公呢?” “蕭時文與秦王倒是鬧出了些什么……”崔信搖頭道:“當年有舊,不料……不過蕭時文此人,雖剛正不阿,光明磊落,但惜心地偏狹,不能容人,權柄稍分,心有不平,幾次在尚書省與秦王爭吵,還是陛下從中調解?!?/br> 李善追問了幾句才知道,李世民在天臺山一戰后開始實際行使尚書令的權柄,剛開始還好,但后來陸續調天策府諸多心腹幕僚入尚書省、六部,而且還公然將房玄齡、杜如晦帶在身邊,以備咨詢,這直接侵犯了左右仆射的權力。 其實主要的矛盾出自于左仆射裴寂,畢竟這位依附東宮,但裴寂也乖巧的很,看形式不妙就不肯冒頭,反而是右仆射蕭瑀覺得委屈,對房玄齡、杜如晦極為敵視,鬧得不可開交。 其實蕭瑀與李世民是有舊的,當年洛陽大戰逼降王世充,蕭瑀奉命勞軍,李世民入洛陽后即遣派蕭瑀、房玄齡、杜如晦收集地圖戶籍、制文詔書,封存倉庫。 崔信突然說:“好像江國公最近與秦王倒是有些來往,配合的也不錯?!?/br> 李善皺眉苦思,但漸漸的神情輕松下來,此次李淵命陳叔達勞軍,或許另有深意。 朝中如今一共有六位宰輔,尚書省左仆射裴寂、門下省侍中裴世鉅這對堂兄弟均依附東宮,中書令封倫兼任天策府司馬……不過李善心里有數,這位司馬與齊王私下是有來往的,政治立場難說的很,估摸著李世民也不知情。 此外,中書令楊恭仁不偏不倚,這位出身弘農楊氏的宰輔在朝中根基最為深厚,門下省侍中陳叔達、尚書省右仆射蕭瑀持身中立。 從這個角度來說,宰輔內部,其實東宮還是占據優勢的,雖然在李世民形式尚書令之后這種優勢已經微乎其微。 但李淵不可能忽略宰輔的想法……要知道現在可沒有所謂的政事堂,以參預機密名義入政事堂的也是實際上的宰輔。 所以,在本與秦王有舊的蕭瑀與李世民鬧翻之后,陳叔達突然靠了上去,有可能是出自李淵的指派或者暗示……如果這個猜測成立的話,那李淵差不多已經動了易儲的心,只是實際cao作上可能還需要不短的時間。 李善大大的松了口氣,笑著說:“岳父大人先歇息吧?!?/br> 崔信被氣得嘴唇都在發抖了,看模樣你是想明白了,但我還糊涂著呢! “呃……”李善趕緊解釋了一番,最后說:“原本以為江國公有可能與東宮暗中來往,現在看來,反而是靠向秦王的可能性更大?!?/br> 正要告辭的李善突然發現,崔信臉色頗為古怪,好像聽到了什么不可思議的事。 “岳父大人?” “江國公怎么可能投向太子?!”崔信緩緩而堅定的搖頭,“絕無可能!” “絕無可能?” “絕無可能!” 第九百零六章 明朗化(下) 崔信在政治上沒什么敏感性,但出身清河崔氏,對天下望族之間的姻親關系、恩怨情仇這些就太熟悉了,他很清楚,陳叔達是不可能投入東宮的。 如果說他日太子李建成登基,陳叔達或許會忍氣吞聲,總不能造反吧……但更多的可能是請辭。 原因很簡單,因為一個人,太子李建成麾下第一心腹幕僚,太子中允王珪。 “王叔玠?”李善只覺得莫名其妙,“江國公與太原王氏有仇?” “并非有仇,江國公妻子乃瑯琊王氏出身,瑯琊王氏與太原王氏乃是同宗,均是秦朝王翦之后?!贝扌旁敿毥忉尩溃骸扒爻┠?,王離戰死,后人遷居,一支遷往瑯琊,一支遷往太原?!?/br> “而且江國公長媳就是太原王氏出身,長女也嫁入太原王氏?!?/br> “與江國公有仇的不是太原王氏,只是太子中允王珪?!贝扌庞X得終于在某個方面可以鄙視女婿了,說得都有點眉飛色舞了,“王珪出身太原祁縣王氏旁支,烏丸王氏?!?/br> “王珪曾祖即王神念,初仕北魏,累官至潁川太守,后轉降南梁,爵封南城縣侯,其次子即大名鼎鼎的王僧辨?!?/br> 耐心聽著的李善眉頭一挑,“就是平定侯景之亂的那位王僧辨?” “不錯?!贝扌劈c頭道:“侯景亦是降將,聽說初入南梁,有意求娶王謝被拒,后因梁武帝意欲送歸換回宗室蕭淵明,侯景即叛,攻克建康,大亂江南?!?/br> 崔信似乎對這位王僧辨頗為佩服,津津樂道的說了好一會兒后才轉回正題,“后王僧辨平定侯景之亂,迫于形勢立蕭淵明為帝,與陳霸先決裂?!?/br> 李善實在聽得不耐煩了,接口道:“后陳霸先攻入建康,俘殺王僧辨,篡位建陳稱帝?!?/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