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崢嶸 第509節
書迷正在閱讀:侯門嫡女、你不要兇我呀、獵家小娘子、重生之代罪的大小姐、快穿大佬的導演路、穿越之老板成廚娘、跟渣男的死對頭he了[重生]、風水大佬穿成豪門假少爺后、我總能成為白月光[快穿]、穿越之皇室紈绔
梁師都麾下另一位重將索周建議道:“先退,退到山口外,兩翼出兵斷其后路?!?/br> 梁洛仁猶豫了下,爬上山丘遙遙看了會兒,“來的倒是快,在山間驅馬沖陣,是真不怕死??!” 劉仁軌其實也是無奈之舉,想探查軍情,那就要全力施展,逼迫對方,不得不冒險在山間小道以騎兵突襲,幾十個充當前鋒的騎兵前仆后繼,有的坐騎失蹄將騎兵甩飛,有的坐騎無恙,但騎兵被山間密林探出的樹枝撞落下馬,真正能與敵軍交戰也不過就十幾匹戰馬。 傷亡如此慘重,劉仁軌心頭滴血,這些大都是管國公的舊部,其中不少都是跟著自己逃亡的同僚,不過付出這么慘重的代價,唐騎也勢如霹靂一般迅速破陣,鑿穿防線,闖出了山谷。 劉仁軌放眼望去,如同之前守軍將士所言,這是一片略大的盆地,地勢平坦,但眼前所見,多為步卒,只有右側有數百騎兵聚集。 略一思索,劉仁軌鐵矛斜斜指向了左側,率兩百多騎兵殺入陣中,將已經有些潰散跡象的步卒向右側驅趕。 后方的梁洛仁眉頭緊鎖,不時搖頭,“實在是看不懂,唐軍難道就指望這兩三百騎兵破敵?” 雖然最近一段時日,梁軍依舊在攻打六盤山各個關卡,但都是做做樣子,這兩三日更是連做樣子都不做了,反正沒有監兵盯著。 但就木靖關外,依舊駐扎著四千大軍,唐軍雖然攻勢猛烈,但畢竟就這么點人,雖然現在陣腳有松動的跡象,但梁洛仁有信心,雖然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但肯定能吃掉對方。 “沒有,真的沒有!”劉仁軌在心里喃喃念著,突然眼睛一亮,探長身子,不顧砍來的兩柄刀,手中鐵矛直刺一員梁軍將領。 對方身子側移,勉強讓過,劉仁軌手中加力,鐵矛側擊將其掃落,兩柄刀先后砍在鎧甲上,發出刺耳的聲音,其中一柄刀拖著往下,在劉仁軌的大腿上劃出一道長長的口子。 似乎沒感覺到受傷,劉仁軌兩腿夾緊馬腹,身子傾斜,輕舒猿臂,將那員梁軍將領拎了過來。 還剩下的百多唐騎雖然四處驅趕步卒,但并沒有離開谷口處太遠,梁軍漸漸穩住陣腳,試圖從兩翼包抄斷其后路,但唐騎傷亡不小,卻極為滑溜,為首的將領又沖陣兇猛,而梁軍這邊的騎兵被步卒阻攔,反而難以接近。 管國公任瑰兩個月前幾次大敗梁師都,梁軍折損極重,雖然看上去現在兵力充足,但騎兵卻不多,軍中的騎兵大都是依附來的草原小部落。 不多時,唐騎逼開步卒,趕在敵騎截斷退路之前,從谷口處竄了回去,唐兵不要命了,追兵卻是要命的,不敢在這樣的山間小路上奔馳。 后軍處的梁洛仁大感丟臉,這叫什么事! 莫名其妙的幾百唐軍突然出關鏖戰,一路追到平地上沒多少一會兒,莫名其妙的還沒等到后路被斷就返身逃了回去。 梁洛仁抓了抓嘴邊濃密的胡子,遲疑的看了眼一旁的索周,后者惋惜道:“可惜突厥騎兵都不在,不然至少能將那個唐將擒獲?!?/br> 索周所說的,就是劉仁軌想知道的。 第八百七十一章 試探(下) 九月二十一日,李善愁眉不展的坐在中軍大帳內,兩側的竇軌、溫彥博也神色凝重,已經是開戰第八日了,突厥仍然沒有退兵。 在第一日李善遣派重騎破陣,突厥傷亡慘重之后,從李善、竇軌、李道玄到下面的將官,都覺得突厥會選擇退兵,畢竟突厥的建制與大唐不同,很難承受長時間這么巨大的損失。 于是,李善沒有繼續遣派重兵猛攻,而是放緩了下來,只一次次的試探,或小規模的騎兵交戰,來催促突厥盡快退兵。 但李善沒有想到,突厥沒有選擇退兵,而是一次又一次的與唐騎開戰,也一次又一次的遣派偏師試探攻打左右兩軍車陣。 都說突厥難以持久,沒想到居然這么難纏,簡直和后世的通古斯野人有的一拼了……李善心里有著諸般猜測,戰事的走向有可能向著自己幾乎已經放棄的謀劃方向發展,但也有可能向著自己最不希望看到的方向發展。 如果突厥不肯放棄邊界處要道,那李善也別無選擇,只能全力猛攻來打通要道,掌控主動權……但這種方式,如果突厥仍然要死戰,那兵力折損會非常大。 事實上,昨日李善已經試探過了,命蘇定方親率騎兵前壓,交戰一個時辰,斬殺兩千余突厥騎兵,但突厥仍然沒有退意,充當先鋒的重騎兵又折損了近四百騎,李善心都要滴血了。 短時間內,重騎兵那是死一個少一個,根本沒辦法補充。 已經是九月下旬了,時間不多,如果不能將突厥逐走,那意味著唐軍很可能就要在如今的駐地建寨,等待突厥自行退去……以目前突厥的動向來看,即使退兵,也很可能會以重兵控制要道,搞不好還讓讓梁師都接手。 實話實說,李善更希望在這兒與突厥對陣,而不是梁軍……梁師都占據朔方郡,中心是大名鼎鼎的統萬城,防御上很有一手。 李善發愁的主要原因還是難以抉擇,猜不到對面的阿史那·社爾、突利可汗到底是怎么想的,是真的要和唐軍在這讓死磕? 有這個必要嗎? 或許有,去年突厥數次大敗,已經動搖了他們在草原上的統治力度,還有什么比擊敗唐軍更有說服力的呢? 又或許是要組織人手將掠奪的糧食、財物、人口送回草原? “懷仁,今日再試一次?”李道玄建議道:“某來領兵,未必要用重騎破陣?!?/br> 竇軌點頭贊同道:“讓左右兩軍北移,誘突厥來攻,以弓弩手掩護,再以騎兵突襲?!?/br> 張仲堅補充道:“重騎、陌刀隊繼之,突厥或許會選擇退兵?!?/br> 李善沉默片刻后嘆道:“還有其他選擇嗎?” 再如何心疼傷亡,李善也不會容許目前的局勢一直持續下去,不將要道掌控在手中,晚上睡覺都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深吸了口氣,李善正要發號施令,外間突然有親衛高聲稟告,“殿下,代州騎兵副總管南陽郡公、武安郡公請見?!?/br> “來的正好?!崩钌戚p笑一聲,親自起身出迎。 久違的張士貴、薛萬徹大步走來,拜倒在地,“拜見邯鄲王?!?/br> “武安兄、萬徹兄別來無恙?!崩钌埔皇忠粋€挽起兩位義結金蘭的結拜兄弟,笑道:“即將大戰,正需要大將領兵?!?/br> 張士貴視線在李道玄、李客師身上打了個轉,沉聲道:“此番奉命而來,皆聽殿下指派?!?/br> “約莫七千兵力?!毖θf徹解釋道:“原本只五千兵力,后并州抽調兵力來援,其中任城王遣派泌水縣候率兩千騎兵同行?!?/br> 李善回身大笑道:“張寶相乃是孤王福將,當年雁門一戰,便是其率兵北上,助孤破敵,后顧集鎮一戰,亦是張寶相窮追不舍,使頡利可汗難以聚集兵力,方有突厥大潰?!?/br> 眾人中,蘇定方、張仲堅、王君昊等人都是去年大戰的將領,前兩人沉默寡言,而后者卻是個碎嘴子,滔滔不絕的講訴張寶相的運氣。 的確,張寶相的確是個福將,不然原時空中五路大軍覆滅dtz,為何偏偏是他生擒頡利可汗呢? 思索片刻后,李善問道:“可需休整?” 張士貴一怔,這么急嗎? 援兵從并州甚至代州遠道而來,而且是在短短七八日的時間趕到,必然疲憊,按理來說應該至少休整一日。 薛萬徹卻拍著胸脯,“殿下放心,即刻出戰,必能破陣!” 一旁的幾個將領都心里嗤笑,這牛皮吹得有點大,這一次突厥死戰不退,就算你能破陣又能如何? 這些天,以重騎為先鋒破陣也不是一兩次了,每次到最后都被突厥以優勢兵力逼回來。 “暫且休整,西河郡公妥善安置?!崩钌茡u搖頭,緩緩道:“七千兵力……調給右軍兩千,左軍兩千,四千留在中軍?!?/br> “是?!?/br> “蘇定方?!崩钌品愿赖溃骸斑x兩千騎兵?!?/br> “是?!?/br> 李善轉頭看向薛萬徹,“此番要借助萬徹兄勇武,行陣前邀戰事?!?/br> 竇軌微微頷首,他是不多的幾個知道李善全盤謀劃的人,戰事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他也不認為李善的謀劃有什么漏洞,只是對面的都布可汗、突利可汗很可能還在猶豫中。 再試探一次也無妨,最多不過是重兵猛攻罷了。 等安置妥當,數千步卒從唐軍的中軍、后軍涌出的時候,對面的突厥軍中一陣sao動,山丘上的阿史那·社爾、突利可汗瞇著眼細看,卻未見唐軍來攻,數千唐兵分出左右兩股,在騎兵的掩護下往左右兩側涌去。 “這是……”突利可汗覺得有些莫名其妙,戰場狹窄,唐軍實際上已經完全控制住了左右兩翼戰場,還有必要補充兵力嗎? 阿史那·社爾卻微微點頭,“應該是援軍到了?!?/br> 不多時,兩千唐騎滾滾而來,一員大將驅馬出陣,手中馬槊不停揮舞,突厥軍中也有勇士上前應戰,不過兩三回合就被唐將刺落,連續七八個之后,再也沒有突厥人膽敢應戰了。 阿史那·社爾臉色鐵青,遙遙戟指,“那是何人?” 一刻鐘后,侍衛的回報讓阿史那·社爾神色極為復雜,咬牙切齒的同時嘴角微翹,顯得頗為詭異,竟然是去年與李懷仁同守顧集鎮的薛萬徹。 第八百七十二章 夜談 已然入夜,幽靜的山谷中,疲憊的突厥人大都已經入眠,在地勢不利的情況下拼死作戰,并不是他們擅長的,更是他們所厭惡的,若不是兩位可汗嚴令,而且身處前線一步不撤,突厥人很可能支撐不住。 雖然在兵力上還占據著優勢,但能投入正面戰場的兵力卻不占優勢,因為山脈、河流的阻礙導致兵力不能大范圍展開。 不到十日的交戰,突厥軍在兵械上的劣勢一覽無遺,鐵矛在軍中并沒有普及,大量突厥人用的還是馬刀以及套馬索,唐軍長達數米的馬槊、精良的鎧甲、犀利的羽箭都讓突厥人吃盡了苦頭。 盡管如此,也知道麾下士卒背后頗有抱怨,也知道軍中士氣不振,但阿史那·社爾覺得,這些代價是可以承受的,只要有充足的回報。 “不能再死守了?!蓖焕珊箘竦溃骸疤栖娪衷霰?,要知道薛萬徹本在雁門,居然從河東代地支援關中西北,唐軍后續兵力當源源不斷?!?/br> “的確要撤兵了?!卑⑹纺恰ど鐮桙c頭贊同,“但唐軍增兵,正是機會?!?/br> 突利可汗遲疑了會兒,“邯鄲王可不比任瑰、李神符之流,真的會上當?” 阿史那·社爾盯著篝火,輕聲道:“不設營寨,抵達即猛攻,不果后以計挑撥離間,數日放緩,昨日卻再次猛攻,難有寸進,如今的援兵猛將,難道李懷仁會就此在此地安營扎寨,等一個多月后我們回返草原?” “不會?!蓖焕珊沽⒓吹溃骸凹词箓鰬K重,李懷仁也必會全力猛攻,拿下要道山谷?!?/br> “不錯,李懷仁率軍,每一次都能破敵,而且每一次都能大捷?!卑⑹纺恰ど鐮柪湫Φ溃骸斑@一次不設營寨,數度猛攻,戰事卻僵持不下,他不會那么容易放棄的?!?/br> “如果有機會,他一定會窮追不舍……” 阿史那·社爾突然笑道:“即使李懷仁沒有上當也無妨,此戰助梁師都破三州,繳獲頗豐,回轉草原便是?!?/br> 話是這么說,但實際上阿史那·社爾有七八成的把握,李善肯定會追擊……雁門一戰,顧集鎮一戰,每一次李善都執意追擊,就算入夜,就算降雪,也不肯收兵。 突利可汗點頭稱是,對突厥人來說,撤兵并不意味著認輸,反而撤兵的時候,是對手最危險的時刻,即使唐軍拿下要道后沒有追擊,那對于突厥來說,也沒有什么損失。 如果李懷仁執意追擊,原州境內,六盤山脈遮擋西側,但東側卻地勢相對平坦,突厥騎兵能以最擅長的方式繞行、sao擾,截斷后路,再行分割……唐軍即使不全軍覆沒也必然是一場慘敗。 一直持續了這么多天才決定撤兵,誘敵深入,阿史那·社爾并不是在懷疑李善是不是有所謀劃,而是在試探李善是不是真的有決心……畢竟在第一日猛攻之后,唐軍始終不急不緩,再也沒有掀起大戰。 而昨日唐軍再次遣派重騎破陣,而今日唐軍又有援兵趕到,連遠在代州的大將薛萬徹都到了,這足以讓李懷仁下定決心了。 為此,阿史那·社爾不停遣派侍衛將散開的突厥騎兵聚攏過來,連駐扎在六盤山附近催促梁軍攻打關卡的萬余突厥兵都調回來了。 阿史那·社爾在心里猜測,薛萬徹來了,那張士貴那廝會不會也來了? 去年被生擒后,阿史那·社爾在長安四方館仔細詢問過幾位在蒼頭河一戰被俘的族人,就是張士貴在關鍵時刻率騎兵偷襲,才導致頡利可汗不得不第三次棄汗旗而逃,蒼頭河畔京觀累累,河水一度赤紅。 視線掃去,突然發現篝火對面的突利可汗臉色有異,阿史那·社爾心里嗤笑,李懷仁言唯自己與突利匹敵,但這廝如何能與自己相提并論? 不過現在雙方攜手,不是考慮這些的時候,阿史那·社爾沉吟片刻后道:“明日我率兵駐守,略略交戰,再行后撤?!?/br> 突利可汗眼神閃爍,遲疑了會兒后才道:“既然攜手,自當并肩?!?/br> 去年顧集鎮一戰,就是因為自己頓足不肯猛攻,才導致難以破城,之后數千唐騎來援,也是因為自己立即北撤,才導致了一場大敗。 突利可汗事后也有些后悔,李懷仁三戰三捷成就名將之名也就罷了,但突厥因此葬送數萬士卒性命,阿史那一族更是元氣大傷,這也導致了很多族人對其極為不滿……這也是突利可汗發誓來日必斬李善頭顱的原因,不如此,不足以籠絡人心啊。 頡利可汗那貨實在太蠢,阿史那·社爾應該不會那么蠢……突利可汗是想了又想,才下定決心與阿史那·社爾一起斷后的。 只要這一戰能大敗唐軍,即使沒有砍下李懷仁的腦袋,回草原也足以向族人交代了……更能使突厥汗國威名再次遍傳草原,鐵勒九部還有膽子做小動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