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崢嶸 第400節
書迷正在閱讀:侯門嫡女、你不要兇我呀、獵家小娘子、重生之代罪的大小姐、快穿大佬的導演路、穿越之老板成廚娘、跟渣男的死對頭he了[重生]、風水大佬穿成豪門假少爺后、我總能成為白月光[快穿]、穿越之皇室紈绔
李善的視線一一掃過,戰陣乃立尸之地,生死不在己手,仁慈的人在這兒是死路一條,沒有人會同情那些曾經舉著彎刀,騎著戰馬,殺入河東,擄掠百姓的禽獸。 但自古以來,就有殺俘不詳的說法,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是冷兵器時代的一種默契,一方面一旦殺俘,很可能會導致對方的報復,另一方面那以后就沒什么俘虜了,反正都是個死,還不如扛到底。 但李善才懶得管這些,就如今突厥的局勢,內訌已經是必然的事了,就算不內訌,也很難攻破雁門關了……而且實話實說,突厥入侵主要是為了糧食、人口,不會刻意殺戮,更愿意將百姓擄掠去草原,這是草原部落人口缺乏所決定的。 如果是貞觀年間,李善可能不會去做,李世民那廝惦記著要做天可汗……這個尊號都說是草原部落共同推選的,但鬼知道真假。 但如今武德年間,殺了也就殺了。 “都殺了,尸首壘成京觀,讓草原諸部知曉,犯境者,便是此等下場?!?/br> 劉世讓有些猶豫,上前幾步,低聲道:“只怕惹得朝臣彈劾……陛下……” 李善的嫡系中,劉世讓是最特殊的那個,他和李善的私人關系并不深,而且這位執拗的老頭現在也很清楚,李善是自己身后最堅固的后盾。 “顧集鎮內三千士卒,幸存者不過數百?!崩钌茟K然一笑,一字一句的說:“何人無父母,何人無家人?” 周圍安靜下來了,所有人都知曉,顧集鎮堅守多日有很多原因,但李善、薛萬徹出塞巡視所攜帶的數百親衛是重中之重,而這些人,大都戰死在了城頭。 如李楷、蘇定方更知曉,那些親衛中有多少朱家族人,有多少日月潭的村民,消息傳回長安,只怕整座莊子都要掛白。 雖然心里很清楚,肆意殺俘,很可能會遭到朝臣的彈劾,但李善卻不愿意去想那些,一想到顧集鎮寨堡內的慘狀,牙根癢癢,手也癢癢,只有血腥和尸首能讓他體內沸騰的血液稍稍安靜。 甚至于潛意識中李善隱隱覺得,惹來朝臣的彈劾,未必是一件壞事。 尚未達雙十之齡,屢立功勛,列入宗室,冊封郡王,此番更大敗突厥,銜尾追擊數破頡利,必然哄傳天下,不惹出一些負面風波,反而是壞事。 李善從來沒想過打造一個文韜武略,無所不能的形象,被逼到今日,實在是迫不得已,從小的方面的來說,鬧出一場事來,或許可以避開一些漩渦。 從大的方面來說,無論是對李淵還是李世民,一個完美無缺的屬下……不見得是什么好事,正如李淵有一個無所不能的兒子,他自己在短暫的興奮后,不也陷入了煩惱嗎? 更何況,已然冊封郡王,雖然不至于……但也有那么點封無可封的意思了。 李靖冷眼旁觀,一聲不吭,最先動手的是薛萬徹,隨后蘇定方、闞棱、張仲堅、薛萬均、張士貴等人陸續走下山丘。 蒼頭河畔,在夕陽的照耀下,一場屠殺拉開了序幕。 手無寸鐵的俘虜們凄厲的哀嚎,興奮的唐軍士卒不停的放箭,身披鎧甲的闞棱率江淮兵手持陌刀,將毫無抵抗力的俘虜一一劈倒。 數百俘虜試圖向東逃竄,但張寶相率騎兵早就準備好了,也不費力氣沖陣,只遙遙放箭,用突厥人最熟悉的方式展開殺戮。 唯一的逃生通道是蒼頭河,但會游泳的突厥人百里無一,即使不淹死,也難以逃脫岸上唐軍的奪命長箭。 漸漸的,漸漸的,巨大的篝火已經點燃,如洗月光投射而下,蒼頭河畔,兩千多具尸首搭建成了一座足以讓尋常人喪膽的京觀。 李善滿足的看著這一幕,欣喜的嗅著風中的血腥味,李靖遠遠的看了眼那位青年郡王,默不作聲的回到帳內。 “三伯?!崩羁悬c不安,“懷仁雖殺戮頗重,但……” “之前你提及,邯鄲王有意回朝……”恢復平靜的李靖捋須低聲呢喃,“或有可能,或有可能?!?/br> “懷仁雖然年少,但言出必踐……” 李靖嗤笑一聲,“難道他向你親口承諾,不借此戰功為代州總管,或無意使張士貴、張公瑾出任代州總管?” “三伯的意思是……” “本以為邯鄲王性情剛烈如火,今日看來,頗有韜略?!崩罹讣s莫看懂了李善的意思,輕聲道:“此等大捷,足以夸功,卻斬數千俘虜,過猶不及……” 頓了頓,李靖看了眼李楷,“適才他如何說的?” 李楷呆了呆,試探問道:“懷仁這是自污?” “談不上自污?!崩罹笓u搖頭,“不過小手段而已,你且細說?!?/br> 的確談不上自污,但李靖能迅速從中窺探到一些什么,如果李善有意上位代州總管,那就不會如此妄為,擺明了是給人借口。 李楷開始慢慢講述李善的安排,李靖眉頭緊鎖,不時發問。 好一會兒之后,李靖右手不自覺的緩緩撫摸膝頭,食指輕叩,點頭道:“果有手段,遍觀代州,霞市為重?!?/br> “之前數月,一直有糧鹽輸云州,侄兒甚是不解,曾經詢問懷仁……”李楷咳嗽兩聲,“直到前幾日方才得知,數月前西河郡公奉圣命巡視代州,實則是與突利可汗簽訂盟約?!?/br> “嗯,此戰頡利大敗,突利得利?!崩罹冈谛睦锉P算,緩緩道:“暫停糧鹽,但霞市商路不可斷,儲糧亦不可斷?!?/br> “只怕稍難?!崩羁瑩u搖頭道:“霞市之所以能大量儲糧,一是玉壺春,二是馬引?!?/br> 李靖也有些無奈,如果沒有李善被困于顧集鎮一事,以侄兒和李善的關系,以隴西李氏丹陽房和李善的關系,馬引必然是會留在霞市的。 李靖不會認為李善沒有辦法將馬引事入朝,一頭在于霞市,另一頭在平陽公主夫婿柴紹手中,李善一句話就能辦妥。 將代州的事問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之后,李靖再一次確定,即使李善沒有窺探代州總管這個位置,但其留任代州長史,自己十成十是會被架空的。 他會回朝嗎? 李靖覺得,還需要再看看,如果真的想回朝,后面應該會有些動作。 第六百五十章 分豬rou(上) 這個夜晚,就在李靖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一直在盤算李善心思的時候,后者在長時間思索后,將幾乎所有人都召集而來。 準確的說,是除了李靖、李楷、張公瑾三人。 歷史上的張公瑾給李善留下的印象主要有兩個,其一是作為李靖的副手覆滅dtz,其二是玄武門之變的時候發揮了重要作用……呃,據說一人獨立關閉城門,力大無窮,堪比霸王舉鼎。 但李善沒想到,這位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榜的名將如此油滑,或者說如此左右逢源,其實之前李善命張公瑾清理數州田畝的時候就有征召,這廝幾乎和大部分的世家都交好……這種事,一般來說,即使不見血光,也必然是涇渭分明的。 兩根蠟燭放在平整的石上,李善盤腿而坐,左邊是張士貴,右邊是薛萬徹,劉世讓、張寶相、薛萬均、何流坐在對面,最外圍的是蘇定方、張仲堅、王君昊。 李善一句廢話都沒有,一句寒暄都沒有,直接開門見山,“李藥師此人,一代名將,在其麾下,必能建功立業?!?/br> “但一將功成萬骨枯,此人未必執著于權位,但有留名青史之愿,或也可能成為其踏腳石?!?/br> “諸位可擇之?!?/br> 李善視線掃了掃,有的人一臉茫然如薛萬徹,有的人若有所思如劉世讓、張寶相,也有的人目光閃爍顯然是聽懂了這幾句話的言外之意,比如張士貴。 劉世讓第一個開口,這老頭的性子這輩子算是徹底改不了了,“殿下為代州長史,此番大破突厥,當有晉升,但已冊封郡王……” 這句話大家都聽得懂,也能理解,劉世讓就是靠著李善翻身的,如果李善能晉升代州總管,那前者就舒坦了,完全沒有后顧之憂。 李善輕嘆一聲,搖頭道:“此戰已畢,孤不久后就會回朝?!?/br> 這句話一出,諸將大都是一副驚訝神色,雖然李善年輕,雖然李善至今只是五品州府長史,但以其此戰功勛,加上郡王的身份,留在代州才更合適。 李善視線掃了掃,與張士貴對撞了下,后者神色平淡,默然無語,顯然是看穿了……李靖能猜得到,張士貴也能猜得到。 如果李善有意搶代州總管這個位置,不會如此肆意殺俘,給人攻擊的借口……這種沾滿了血腥的事,即使是南北朝時期,也沒幾個人肯做,必然會遭到彈劾。 “殿下如此大功,出任代州總管,何人不服?”薛萬徹一拍石頭,拍的蠟燭險些掉下來,“難道還要讓李藥師此人……” 李善默默的聽著,一旁的張士貴側頭打量了幾眼,心想邯鄲王或是因為李楷的勸說,記得邯鄲王最早一次名揚長安,就是山東之戰后,就是李楷為其揚名。 片刻后,聽得不耐煩的李善一揮手,左手拉著薛萬徹,右手拉住張士貴,“顧集鎮城頭處,對月而拜,與武安兄、萬徹兄義結金蘭,當此生不負!” “但赴任代州年許,也該回朝了,不然在惹出什么是非……其實此戰之前,小弟已然準備啟程,只是被江南之事延誤了?!?/br> 薛萬徹還不肯罷休,勸道:“此一時,彼一時,如今代州軍民悅然,上下一心,懷仁有功勛在手……” 張士貴其實也有點猶豫,但想了又想還是沒開口,雖然來往時間不長,但他看得出來,這位義結金蘭的兄弟是個打定了主意,就不會改的人。 其余幾個人也沒吭聲,就連劉世讓都沒再開口了,其實這些人中,最希望李善留任甚至晉升的應該就是這個老頭。 但劉世讓聽了李善最后那幾句話后就閉口不言了,想想也挺無語的,去年李善赴任,河東諸將中,李神符轉靈州總管,李高遷辭官歸鄉如今起復為右監門將軍,雙雙滾蛋,從頭到尾和李善相處的就是劉世讓了。 不到一年的時間,劉世讓親眼目睹,甚至親自參與,這位從代縣令到執掌代州總管府的長史,從館陶縣公到邯鄲郡王,惹出了多少是非? 開拓商路,籌建霞市,遷居民眾都不提了,僅僅是招撫苑君璋,雁門大捷生擒欲谷設就足夠鬧騰了,再到此次大破突厥,將頡利可汗趕得狼狽逃竄……這位太能招惹是非了! 可以說,李善的到來讓代州這塊四戰之地恢復了勃勃生機,但也以一己之力招惹了無數的是非。 如果沒有意外,接下來代州的局勢會相當的穩定,突厥內亂,頡利、突利叔侄內斗,很難再集中兵力對朔州、代州發動大規模的侵襲,換句話說,接下來是一段平穩的歲月。 但這位邯鄲王如果留在代州,鬼知道會不會再起風波? 劉世讓甚至在心里琢磨,這位是個能惹事的,只怕回了長安,代州安靜下來了,而長安…… 算了,還是讓他回朝吧。 李善耐心的等薛萬徹發完牢sao……這位河北名將性子直率,關于李靖為什么拖延八日才肯出兵,張士貴是最早看清的,李善在事后也很快看穿,而薛萬徹直到昨日才想明白,而且還是薛萬均將事情掰開給這位兄弟分析的。 “此戰諸將均有功勛,朝中必有封賞?!崩钌骗h顧四周,“萬徹兄、萬鈞兄均是郡公,武安兄、劉公是縣公,回程途中當細述諸位之功,上書朝中報功?!?/br> 周圍安靜了片刻,劉世讓第一個應是,其余人也紛紛附和。 薛萬徹這種莽漢是聽不懂的,但其他人都差不多能聽出言外之意,薛家兄弟、張士貴、劉世讓本有爵位,會不會晉爵那是李善做不了主的,但李善回朝……是能添一把火的。 但是在此之前,大家需要齊心協力……說的更準確一些,那就是在那份報功奏折上簽名,徹底的將李靖拋棄。 這也是李善召集諸將,但沒有叫李楷和張公瑾的原因,前者畢竟是李靖的侄兒,后者在雁門關以及出塞之后都和李靖來往密切。 第六百五十一章 分豬rou(下) 一場大戰之后,而且還是一場這樣的大捷之后,特別這是李唐建國以來,第一次大規模與突厥交戰取得的大捷后,第一時間需要做什么? 對李善本人來說,如何處置自己和李靖,以及隴西李氏丹陽房的關系,和要不要留任代州,以及要不要搶代州總管這個位置,這些都是首先要考慮的。 但對于其他將領來說,如何分功才是最重要的,說到底就是分豬rou。 李善用不算太隱晦的口吻向薛萬徹、薛萬均、張士貴、劉世讓許諾,他暗自琢磨過,兩個郡公有可能會有一個晉升國公,張士貴、劉世讓也有可能晉升郡公。 也不知道朝中如今局勢如此,更不知道李淵是什么心意,但如果李靖不能晉爵,那他的爵位很可能是代州總管府最末的那個了。 但凡是能給李靖添堵的,李善都愿意做……只是順水推舟的事罷了,說不上是自己使了手段。 “定方兄去年西征有功,陣斬名王,生擒可汗,今歲雁門大捷,生擒欲谷設,堅守雁門,遣兵退敵,此番又領軍進擊,數敗突厥,陣斬十余阿史那大將?!崩钌妻D頭看著這兩位,“寶相兄今歲兩度北上,先有雁門大捷,后又領軍破敵,驍勇善戰,為軍先鋒,銳不可當?!?/br> 蘇定方神色如常,只靜靜的聽著,而張寶相有些激動,身子都在微微顫抖……這兩個人其實經歷很像,前者入唐是以李善親衛統領的身份起家的,后者是李唐一族早年門客,以任城王李道宗親衛統領隨軍。 對于曾經有西征吐谷渾大功的蘇定方來說,爵位是遲早的,但對于張寶相來說,那是飛來的橫財。 李善也不敢打包票,但意思和態度已經擺出來了,不說蘇定方,僅僅是張寶相……顧集鎮外咬著頡利可汗,就夠的上一個開國縣男了。 此外的幾個人,張仲堅、何流、王君昊、闞棱各有功勞,其中王君昊是李善親衛頭領,張仲堅決意投入李善門下,而闞棱……實話實說沒能撈到多少戰功。 接下來這一場分豬rou,李善主持,張士貴、劉世讓持刀,一片片的割下來。 首功三人,張公瑾……沒辦法,人家獨領東路軍,繞不過去的。